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分析

2023-03-30王增

当代体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训练量田径身体素质

王增

初中生参加田径训练能够协调身体,激发身体潜能,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训练中,人体器官会产生负荷,再逐渐恢复,对于促进身体组织的加强和再生十分有意。但是,若在田径训练中不能合理的把握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将会给学生带来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伤害。所以,充分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锻炼能力,科学规划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十分必要。

1 田径训练的要点及其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关系

1.1 田径训练的基本要点

田径是体育运动项目中的重要项目,田径训练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训练时间长的体育运动,初中生接受田径训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爆发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初中生身心协调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也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体育训练项目。在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集体的哥哥器官都会受到同步的训练,产生由消耗逐步到恢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够提升训练者的身体素养,对于提升初中生的身体体能发展具有重要帮助。为促进初中生身心全面发展,在训练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初中生的客观情况和发展需求,对学生开展科学化的系统化的训练。另外,田径训练可以使人体肌肉细胞和血液实现良好的锻炼效果,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然而,就目前初中生的田径训练情况而言,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水平、、训练习惯、接受能力和发展阶段均具有差异性,这就意味着学生应接受的田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应存在差别性。所以,体训教师在开展初中生田径训练时应根据学生的客观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基础水平和训练经验,客观把控田径训练的强度,合理规划训练的项目和实践,保证学生能够以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活动之中,实现每个环节和每个阶段训练的目的,循序渐进的增加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逐步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

1.2 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田径训练的效果直接受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影响,也就是说,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初中阶段,田径训练是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项目,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要想搞好学生的田径训练,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师务必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合理规划,以学生的阶段性身体素质情况平衡训练状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原有的素质水平上有所提升,促进学生在训练中快速、稳定的发展。站在科学的角度来讲,促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科学合理的提升学生训练水平是开展田径训练活动关键影响因素。

2 初中生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影响因素

2.1 教师因素

体育教师是初中生接受田径训练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但担任组织和开展田径运动训练的工作,并且还需要兼顾训练计划的制定和部署。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田径仅从属于众多体育项目中的一种,而体育教师除担任自身学科教学工作之余,还负责学校间操的组织,运动会的组织等工作,难以将全部经历投入至田径教学和研究之中,这也就对田径训练的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多数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并不是专业的田径教练,专业素质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所涉及出的田径训练计划和活动组织也就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也就会影响学生的训练效果。第三,多数体育教师在组织开展田径训练活动时,经常会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素质差别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而是根据教学经验或本本主义的对所有学生进行容易化的教学,这样就会导致体能水平较好的学生在训练中感觉到挑战性不强,参加训练的热情不足,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也会增加学生的畏难心理,难以在训练找到乐趣和信心,增加厌倦感。

2.2 学生自身因素

初中生是接受田径训练的主要对象,也对田径训练的强度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下,人们日益增涨的物质生活水平为初中生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多数初中生物质条件优渥,父母百般娇宠,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的训练较少,也缺乏在社会中的磨练。对于这样的情况,在田径训练中,多数学生经常会表现出积极性不高,不能坚持,不能吃苦的状态,在训练中的投入度不足。另外,面对中考的压力,加之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主要将经历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对于田径运动知识的了解缺乏积极性,更不愿意抽出更多的时间参见田径训练,在训练活动中,与教师之间的默契和配合不足,训练效果也同样会受到影响。对于这样的情况,体育教师只有采取降低训练难度的情况才能完成一节课的训练任务。此外,部分初中生日常體育锻炼的机会较少,身体素质较差,面对田径训练的强度也经常会难以适应,较难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2.3 学生家庭因素

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吹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的理念受到多数家长的认可,但是部分学生家长仍然执着的单纯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处于转折阶段的初中生而言,文化课的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学生中考,更是学生父母所焦虑的关键因素,初中生家庭更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家长仍被束缚在“应是第一”的教育观念中,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重视不足。在学生家长错误认知的影响下,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体育运动机会也相对不足,体育课训练成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只单纯的依靠每周两节体育课开展田径训练是很难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的。并且,即使是身体基础素质好,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也会因为田径训练强度不足或训练量不足而影响自我素质提升的机会。

2.4 社会因素

在体育运动的众多项目中,田径运动项目所占比重较大,并且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颇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但是,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很重视田径运动项目,且在各项赛制的开展以及运动员的训练和服务中投入较多的物力和财力,并培养出一些知名运动员。但是,与部分西方国家相比,国内田径运动项目在世界中的影响远不及乒乓球、羽毛球等,这也导致田径运动项目在社会面的群众基础较为薄弱。此外,目前我国关于田径运动训练即项目发展的研究也相对薄弱,比如关于田径训练的要求、规范、技巧和方式等,这些社会因素都对田径训练的开展和效果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3 传统田径训练中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不足

3.1 田径教学运动功能弱化

田径训练对系统化的要求较高,致使多数人错误的认为只有专业的运动员才需要接受田径训练,所以,多数初中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不高。这样的认知对初中生的体育发展十分不利,对于初中生而言,田径训练不但能增强体魄,还能放松身心,有助于在学习生活中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另有学生认为,虽然田径训练有助于增强体质,但是在初中阶段无需进行大量强度训练。

3.2 对初中生田径训练的关注不足

随着体育运动逐步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在學校中组织开展起来,多数学校开办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特长课程,但是对田径训练的关注度不足,学生也通常认为田径训练劳累、枯燥,不愿意参加训练。对于教师而言,田径训练的开展也缺乏一定专业性,通常凭借以往的经验组织村联,与现代教学手段相偏离,缺乏专业性和合理性。

3.3 未能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在初中生田径训练中,教师肩负着重要的技术指导的作用,大部分初中体育教师都以自身的专业能力为田径训练贡献有效力量。但是,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职业身份模糊的情况,教师经常会看起来像是陪练。尽管部分教师能够明确学生实际,较为合理的规划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但却忽视了初中生的现实需求,导致训练结果不尽人意。

4 初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优化策略

4.1 完善田径训练教学体系

若想在初中生田径训练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和训练质量,首先应做的就是对现有的训练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田径训练体系的构建是确保提升初中生训练质量的关键所在,所以,体育教师应在学校的支持下根据学生的客观情况,综合学校的长远发展,进行共同商讨和钻研,努力构建一个符合学校实情和学生需求的完善训练体系,确保学生在日常的训练中能够实现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平衡。

开展初中生田径训练,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和身体基础,平衡好田径训练和文化课学习的时间,以免二者时间冲突,为学生开展田径训练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良好环境。确保初中生在能够提升学习成绩的基础上,身体素质也能明显增强。另外,应结合学生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初中生田径训练计划,建立田径训练奖惩制度,激励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能够在田径训练中获得更多的信心和乐趣,能够及时、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随时鞭策和激励自己,在训练中稳步提升自我。此外,体育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训练组织和协调能力。随着科学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田径训练的知识和方式也不断的更新和优化。所以,体育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增加专业知识储备,更新陈旧的观念和训练方式,能够在训练中融合学校特点和地方特色制定具有特色的训练计划,以最科学的,最合理的,最新型的训练方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体育教师不但应掌握专业的田径训练知识,熟悉田径训练的管理办法,还应具备进取之心,能够认真查阅相关体育资料,对初中生田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进行全面研究,以初中生的发展规律和素质水平为立足点,制定出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优质训练方案。并且,体育教师应善于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进行训练规划,对每一课时的田径训练项目内容均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田径训练量和强度之间的关系,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宝贵的经验,以优秀的经验指导更好的训练实践,以达到一次超越于一次的训练效果,使学生能够在初中学习阶段实现理论知识和身体素质的同步提升,为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坚强的体魄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协调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之间的平衡

提升初中生的田径训练效果,不但需要具有完善的田径训练制度,还应在训练活动中重视协调好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之间的平衡性。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和提升空间把控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进而保证二者之间的比例平衡与协调。田径训练对接受训练者的自身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且对训练成绩要求也较高,所以,在初中生接受田径训练师,体育教师务必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计划,以能够实现学生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平衡,促进提升学生训练效果,这都需要在日常体育课或训练中加以重视和协调。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在训练中能够保证足够的强度和负荷训练的同时,还应满足训练量的需求,以使初中生能够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支撑点。制定训练量计划时,体育教师还应关注专项训练的内容,使初中生在训练中得到速度、力量、意志力和爆发力的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田径成绩。此外,将训练强度和专项训练进行有机的整合,根据初中生身体素质和训练能力的差异性,梯度性的为能力不同的学生设计训练计划,使专项训练和普通训练能够统一成一个整体。当然,在田径训练中,训练强度的设计还应重视其结构性,在充分掌握学生身体特点的同时,合理把控训练的强度,以强度始终为宜,不能强度过大或过小,并且应在初中生的身体适应范围内控制训练量。教师可以将田径训练的总任务按照时间划分成一个学期或者几周的周期进行训练,在训练实践中,前几周或前几节课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都比较大,所以,应在训练之前适当强化初中身的身体素质。随后,在接下来的第二个、第三个周期中,逐步降低训练强度,减少训练量。当学生能够适应训练的节奏后,再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学生在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还有助于训练成绩的提升。

4.3 提升田径训练的科学合理性

初中生因自身体质和日常生活习惯不同,其身体素质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进行田径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以学生的身体差异性为着手点,在开展统一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差异性的强度训练,安排不同的训练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咋训练中有所收获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因地制宜的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学生不断的提升。若在训练中,体育教师盲目的增加学生的训练量,将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四肢肌肉酸痛或肌肉拉伤,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后续训练的顺利开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若在训练中害怕学生受伤,只为学生安排简单的训练项目和较小的训练强度,则不能够达到田径训练的最初目的,即便是进行长期的训练,但是强度不够,也很难提升学生的训练水平。总而言之,田径训练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初中生强健体魄,提升田径经济的技巧和体能,所以,在训练中,体育教师把握好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尺度十分重要,应将二者均控制在合理的,学生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例如,在进行100米加速跑的训练项目时,要求学生进行高强度全速跑训练,在这样的强度下初中生的体能一般只能完成3-5次。若控制适中的训练强度,则需在开始的80米进行快速跑训练,剩余的20米需要进行缓步跑,按照这样的强度,学生一般能够坚持7-10次。所以,在具体的训练中,体育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和训练能力进行合理安排,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都能够实现平衡。在科学合理的训练中及时进行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调整,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耐力和爆发力,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体育教师还应在训练中引领学生进行力量训练,在提升学生哪里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训练量,以实现更佳的训练效果。

5 结语

田径运动在初中体育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属于激烈运动的一种,指导初中生进行田径训练应对训练项目内容、训练强度、训练时间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依照学生的体质差异和训练需求进行合理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训练中稳健提升,达到强身健体,增强体育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训练量田径身体素质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
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施瓦泽的年度训练周期安排特征分析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