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3-03-30袁晓芳

当代体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模式体育

袁晓芳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而如何契合混合式教学特色走出一条特色化教学道路已成为高校教师思考的重点。体育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旨在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团队意识的主要途径。全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硬软件设施、教学模式、师生素质、教学评价四方面分析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困境,随后阐述高校体育混合式教学原则,最后以原则为导向,聚焦教学困境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

随着“信息化教育”理念的提出,高校各大专业纷纷走上信息化教育改革道路。体育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团体意识的主要渠道,而在“信息化教育”理念下,众多高校体育课程纷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然而,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硬软件设施限制、教学模式单一、师生素质低下、教学评价体系匮乏等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混合式教学无法有序推进,全文也将以此为突破口,分析和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 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困境

1.1 卡顿与低能:硬软件设施有待加强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发现,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均拥有校园网等共享网络,而由于校园网使用者数量庞大,且部分高校校园网缺乏维修维护和更新,导致出现网页可顺利打开,视频播放卡顿的问题。并且针对校园网使用情况对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部分学生表示“校园网时快时慢,且不同区域的速度有所不同”“用校园网观看教学视频时会非常卡,但是用自己的流量又十分贵,所以很少观看。”基于此,向高校信息管理部教师进行反馈,部分信息管理部教师表示校园网维护与加大容量的费用十分庞大,而学校缺乏对信息建设的资金倾斜,导致校园网信息技术仍存在一定问题。综合师生反馈不难发现校园网卡顿现象已成为影响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积极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由于学校缺乏对硬软件设施资金倾斜导致高校部分区域仍未覆盖网络面和网络卡顿,最终影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

1.2 片面与匮乏:教学模式单一且落后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意味着教育教学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而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需要完备的教学理论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支撑,以此实现班级授课制下群体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的有机结合。然而在实际的听课观察过程中发现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模式单一且落后的问题,以篮球运动教学,教师在教学前要求学生对照微课视频学习篮球运动要领,明确手腕、手指送力的要点,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进行单手上篮示范。整个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并无直接关联,导致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出现割裂现象。而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高校体育教师对混合式教学并未拥有正确认知,对混合式教学缺乏思考,认为线上教学就是单一的网络视频观看、课后查阅资料、视频作业拍摄等,导致混合式教学研究仍停留在空洞的理论层面,缺乏实践运用与创新。

1.3 重压与失衡:师生素质难以满足要求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教师、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新媒体的运用、视频的制作、教学评价的完善等均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对于学生而言,线上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交流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应试化教育模式无法促使学生快速融入个性化教学模式当中,造成了部分学生对跨时空教学模式无法适应。除此之外,部分师生也表示由于高校体育混合式教学发展并未成熟,师生均在“抹黑前进”的道路上,所以教学组织无法有效控制,教学质量无法显著提高。而导致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师生综合素质较低,无法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求,例如体育教师在视频制作过程中花费了较多时间,但是忽视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把控,而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主性学习意识,导致教师发布了大量教学视频后,观看量却“不如人意”,此种师生无法有效配合的情况直接导致高校体育混合式教学沦为形式。

1.4 滞后与匮乏:混合教学评价尚待跟进

随着信息化教育概念的推进,大部分高校开始对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然而现阶段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却局限于线上教学、理论讲解、视频观看,忽略了教学评价的更新与完善,导致教学评价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相对浅显,影响教学评价功能作用。另外,由于大部分高校缺乏对体育教师的在线测评工具应用技能培养以及在线评价工具特点传输,导致混合式教学评价仍依托传统模式,教学评价结果不够深入。而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仅需要熟悉混合式教学流程,更需要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而由于部分体育教师信息素养较低,所以无法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二是传统教学评价的影响根深蒂固,导致部分高校体育教师专注于科研工作,对教学缺乏深入思考,导致教学评价创新不足。

2 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原则

2.1 目标导向原则

所谓目标导向即高校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遵照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工作。基于目标导向原则,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前,体育教师应当认真解读高等教育系统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了解和剖析课程目标、学生运动能力、学生需求以及目前教学构成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通过教学方案的形式细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操作的具体步骤。在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做到每一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相互对应,以此确保体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升作用。

2.2 整体优化原则

整体优化是促进教学相长的必备原则,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整体优化并不局限于教学方案的优化,而是注重在教学方案的基础之上优化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形式的组织。整体优化原则要求高校體育教师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当成一个整体,既要从整体角度设计教学过程,也要注重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以健美操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健美操课程教学需求与学生特征之间的关系、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健美操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要素之间的关联等,以此为出发点优化并设计出整体性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

2.3 程序化原则

程序化原则是指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工作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经验、认知结构特征和教学规律,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进行有序编排。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明确不同大主题运动特点,在原有程度上针对学生心理特征、理论知识、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进行深层次教学,以此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正向影响。仍以健美操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遵循程序化原则将健美操教学程序设计为如下几步:首先明确健美操课程教学任务和目标;其次,构建健美操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蓝图;随后,对情景化教学、分组教学等教学方式进行优化组合;最后开展教学工作并做出评价。

2.4 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主要面向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与反馈,要求体育教师对照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做出及时性评价。以健美操教学为例,健美操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学生的健美操技能和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团体意识,所以健美操通常以小组形式开展。在高校健美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照学生的健美操练习进度、练习水平进行及时性、合理化评价,并通过及时性评价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此反应健美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势与不足,为优化教学设计、修正教学方向提供支撑。

3 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优化建议

3.1 细化师生混合式教学任务

不同教学环节中所需完成的任务有所不同,例如线上教学承担预习、评价的任务,线下教学承担延伸、实践的任務,而教师、学生由于自身功能职责不同,需要正确了解自身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任务,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例如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借助互联网等工具搜集相关教学主题的教学资源,制作相关体育技能的示范视频、演示文稿等教学资源,并将制作完成的教学资源发布到线上平台当中,而后在平台中开启“在线答疑”功能,要求各学生在线下教学之前了解技能理论知识完成练习视频录制,最后及时查阅学生学习日志,统计学习问题。而学生则需要在线上平台中及时观看教师发布的教学视频,对照教学视频提炼疑问,并在交流群中提出疑问,随后根据课前预习任务完成练习视频录制;而在线下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则需要对照线上教学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组织小组练习。学生在线下教学过程中则需要根据教师知识完成教学活动,对照部分问题及时请教。

3.2 优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的基础条件,高校体育教师需要结合高校实际条件、学生实际水平容纳混合式教学的各种条件,保证各教学资源物尽其用。结合教学实践,高校体育教师可采用“线上准备-线下教学-线上优化-线下实践”的操作步骤进行混合式教学资源整合与推广,所谓“线上准备”即需要体育教师明确混合式教学资源组成类型,完成线上教学资源制作。以健美操教学为例,教师结合教学大纲正确了解健美操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而后通过互联网搜索教学视频,并通过以身示范录制教学视频,并通过适当的剪辑技巧帮助学生细化动作要领,初步领悟健美操动作,随后结合文本资料、课程资源制作成对应的演示文稿并上传至平台,要求学生对照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在“线下教学”中通过系统化线上教学准备为学生做好线下教学铺垫,教师根据平台中的视频观看进度、提问内容等进行统计,而后进行线下教学设计;在“线上优化”中,教师首先通过视频录制、拍照等方式记录学生在“线下教学”环节所出现典型错误,并将此用于教学资源制作,并发布至平台当中,引导各位学生了解问题;最后在“线下实践”中要求学生结合前三个教学步骤优化自身动作进行练习,或以小组形式完成健美操训练。

3.3 保障混合式教学硬软件设施

硬软件设施是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的前提条件,根据上文所说部分高校出现校园网卡顿、低能的情况,高校体育教师应当积极搜集学生对硬软件设施建设的建议,并发挥自身组织作用向高校领导层反馈,优化校园混合式教学硬软件设施。首先,面对信息化建设资源倾斜的问题,高校管理层应当发挥自身功能作用,积极向政府部门申请特项资金,或向社会领域、企业进行需求反馈,鼓励社会领域加大对高校信息化教学条件的投资,夯实信息化教学建设基础;其次,教师可联系信息管理部教师,优化线上教学平台功能,开拓“建议反馈”功能板块,鼓励学生结合日常线上教学需求在平台中反馈建议,例如反馈网速过慢、某区域无网、视频无法播放等信息,体育教师在搜集到此类信息之后及时与信息管理部教师建立联系,及时进行优化。

3.4 完善混合式教学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作为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工具,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当中,教学评价应当与混合式教学特色相结合,充分引入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从终结性评价而言,教师从学生课堂出勤率、体能测试、体育技能建立评价体系,并细化评价标准;从过程性评价而言,将过程性评价划分为课前自主评价、课堂练习评价、课后巩固评价等内容,其中课前自主评价包含平台访问次数、平台签到次数、视频观看频次及时长、学习资料阅读情况,而课堂练习评价则分为课堂互动次数、体育练习时长、小组合作情况、运动练习效果等,课后巩固评价则可包含课后反思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单项检测结果等。

4 总结

在“信息化教育”理念引导下,高校体育课程纷纷走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道路,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不同程度硬软件设施落后、教学模式单一、师生素质低下、教学评价体系匮乏的问题。全文以此为突破口,结合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原则,提出细化师生混合式教学任务、优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资源、保障混合式教学硬软件设施、完善混合式教学教学评价体系四方面建议。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模式体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