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格物”思想在古典文献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23-03-28郎文行

文教资料 2023年22期
关键词:格物教学实践大学

摘 要:《大学》“格物”思想包括把握主干、条理源流、分别部类三个内涵。古典文献学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认识《汉书·艺文志》著录图书次第、如何理清汉唐文献目录分类沿革、如何认识理校等,其产生原因包括对历史事实认识不足、对原始材料掌握不够、对读书校勘的一般过程不了解等,这些问题可以用《大学》“格物”思想去解决。《大学》“格物”思想内涵历久弥新,既是传统学术的一贯传统,也与现代学术的一般共性相通,在今天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大学》 格物 古典文献学 教学实践

笔者近年从事古典文献学教学工作,在研读经典的过程中,结合讲授目录学关于刘歆《七略》名义的思考,曾对《礼记·大学》“格物”的词义作过训诂學的考察。《说文解字》:“格,木长皃。从木,各声。”[1]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亦谓树高长枝为格。故庾信《小园赋》曰:‘草树混淆,枝格相交。又信诗‘长藤连格,徙钩索反。”[2]因此,“格”的本义,就是树木枝干及其生长延伸的状貌。树木枝干及其生长延伸的状貌,具有主干与旁支相连、线条与片区相界的抽象意义,所以“格”的同源字如各、略、格、茖、觡、路、骼、胳、洛、落、络等,往往都有这个特点。如《尔雅·释草》:“茖,山葱。”郝懿行《尔雅义疏》:“葱之生于山者名茖。茖通作格,马融《广成颂》云‘格韭菹于,章怀注:‘茖与格古字通。按茖葱今名角葱,作茎生,有枝格。”[3]又如《说文解字》:“觡,骨角之名也。”段玉裁注:“《玉篇》云:‘无枝曰角,有枝曰觡。此取枝格之意,惟麋鹿角有枝。”[4]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又谓:“格:《广雅·释室》:‘,杝也。按今谓之篱芭。《苍颉篇》:‘格,椸架也。又《史记·酷吏传》:‘置伯格长。徐广曰:‘古村落字亦作格。又《方言·五》:‘络谓之格。按络丝具,吾苏谓之篗头。以上三义,皆枝格相交之意。字亦作,作落。”[5]根据“格”的本原义以及语源义,我们认为“格物”的训诂,应该就是对事物进行把握主干、条理源流、分别部类的工作。历史上郑玄、司马光、朱子等都曾对“格物”一词作过解释,也曾产生过非常重要的思想影响,我们将另具文对“格物”的训诂进行专门申论,并对过去聚讼纷纭的意见进行辨析,本文限于主题,对此仅作简要论述。古代“格物”思想历久弥新,在今天古典文献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下文我们将从把握主干、条理源流、分别部类三个方面,结合古典文献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的实例,论述“格物”思想在古典文献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敬祈读者方家教正。

一、课堂问题实例说明

在讲授目录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求班级同学课下参考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阅读《汉书·艺文志》,并留意《汉志》著录图书的次第。课上有同学针对《六艺略》《孝经》类提问:“《尔雅》《小尔雅》《古今字》为何列于《孝经》?”且引《汇编》所列章学诚《校雠通义内篇三》:“案《尔雅》,训诂类也,主于义理。《古今字》,篆隶类也,主于形体。则《古今字》必当依《史籀》、《苍颉》诸篇为类,而不当与《尔雅》为类矣。其二书不当入《孝经》。”[6]《汉书·艺文志》是目录学教学和研究的经典文献,其著录图书的次第,也有深刻的思想背景,是一个应当深入探讨的问题。因此上述问题经章学诚提出之后,现代学者也曾论及,比如叶长青《校雠通义注》:“案:《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尚书叙》曰:‘古文《尚书》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此‘古今字即‘解古今语之书。《毛诗疏》引《尔雅序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也。则‘古今字与《尔雅》、《小尔雅》一类之学,相为表里者也。《大戴记·孔子三朝记》:‘公曰:“寡人欲学小辨,以观于政,其可乎?”孔子曰:“《尔雅》以观于古,足以辨言。”则《尔雅》之类,汉人不以为小学也。章说未审。”[7]不过,叶氏之说虽然辨明了《尔雅》与《古今字》的性质,但对其著录次第的讨论,仍有未尽之处。

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据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材讲授汉唐目录分类沿革,涉及刘歆《七略》、郑默《中经》、荀勖《中经新簿》、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王俭《七志》、刘孝标《文德殿书目》、阮孝绪《七录》、魏徵《隋书·经籍志》等多种部类不尽相同的目录学著作。班级同学针对教材《七志》《七录》合为一节,且教材引《七录序》“斟酌王刘”谓“《七志》《七录》的分类,基本上继承了《七略》的传统,但也有所创造”[8]提问:《七录》分类逻辑与《七略》《七志》完全不同,“斟酌王刘”是为什么,教材将《七志》《七录》合为一节的道理在哪里?汉唐目录分类沿革是目录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也是古典文献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斟酌王刘”确实涉及对阮孝绪《七录》的学术史认知,所以这个问题的辨析,仍然相当重要。

在讲授校勘学关于校勘方法时,有同学针对教材以下两段材料提问:“陈垣指出:所谓理校法也,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此法须通识为之,否则卤莽灭裂,以不误为误,而纠纷愈甚矣。故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法。”[9]“此外,由于古代文籍所用语言往往含有某种特定义例,也可据此校出某些错误。例如《左传》凡诸侯即位,必书立。而《春秋》僖公二十三年传云:‘九月,晋惠怀公卒,怀公命无从亡人。期期而不至,无赦。王念孙校曰:‘怀公下脱立字,则与上句不相承,唐石经已然,而各本皆沿其误。凡诸侯即位,必书某公立。此不书立,亦与全书之例不符。《太平御览·人事部》五十九、《治道部》二,两引此文,皆作‘怀公立,命无从亡人。则宋初本尚有未脱立者。”[10]班级同学的疑问是:“既然理校是‘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而此处的校勘事例,却根据《太平御览·人事部》五十九、《治道部》二的两处引文校改讹误,这不是他校吗?为什么教材将其列为理校?而且类似的事例还不止一处?”陈垣《校勘学释例》提出的校勘四法,广为学者接受,并且被引入不同学术领域进行运用,比如何俊《望川集·哲学与思想史研究学记》中《中国近世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师门从学记》[11],就运用校勘四法研究思想史作有论述。

二、课堂问题实例归因

关于《汉志》图书次第问题的讨论,应该需要考虑到《汉志》前身也就是刘歆《七略》编纂的历史实际,而从“七略”的名义进行考察就是一个有效途径。案“格”“路”“略”从“各”,“各”甲骨作

“ ”,为人足行路之象,是“路”的初文,《说文解字》:“路,道也。从足从各。臣铉等曰:言道路人各有适也。”[12]道路四通八达与枝条生长延伸意象相同,故皆从“各”转注造字。《说文解字》“略,经略土地也。”[13]“路”从人行的角度来说,“略”从土地的角度来说,经略土地所形成的疆界,就是人能行走的道路。《淮南子·修务训》:“诵《诗》、《书》者期于通道略物,而不期于《洪范》、《商颂》。”高诱注:“略,达物事也。”[14]案此“略物”即“格物”,高注“达”与“通”对文为训,属随文释义。“略物”即“格物”,格物致知,就是通道略物。汉代刘向、刘歆整理群书,“条其篇目,撮其旨意”,著作《七略》,所謂“七略”,从语源意义上来看,其与“七格”、“七路”意义无差,因为把握主干、条理源流、分别部类是他们的基本工作,而这种“格物”工作的内在理路就是基于对事物主干与旁支相连、线条与片区相界等各种关系进行处理加工的高度抽象。刘向、刘歆撰写《别录》《七略》,是古代“格物”思想用于典籍整理的一次伟大实践,这是我们理解《汉志》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历史事实,而上述关于《汉志》图书次第的问题,乃是因为对《七略》把握主干编纂思想的历史实际认识不足。

关于汉唐目录分类沿革一节教材的理解,我们需要考虑学术研究中常见的关于原始材料的理解问题。在学术研究中,对原始材料的使用,常常受到对原始材料理解的角度,以及具体研究的论述目的等的影响。不同研究者利用相同的材料,会从不同的逻辑层面展开讨论,而其表述的面目,就会呈现差异的特征,甚至会出现使用同样一种材料得出完全不同结论的特殊学术场景。因此在具体的研究与学习的过程中,对原始材料进行复核检视,是一项比较常规的工作,尤其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对已有研究的论证产生疑问之时,考察已有研究的原始材料就非常必要。这种史源学的方法,前人研究有非常充分的论述,具体到本文所提出的问题,我们需要对记载汉唐目录分类沿革的基本文献《隋书·经籍志序》、阮孝绪《七录序》进行重新阅读,尝试理解教材论述的角度,据此培养探究史源的思维习惯,并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解认识。对《隋书·经籍志序》、阮孝绪《七录序》关于目录分类沿革原始文献的梳理,条理源流的方法就比较重要。

关于理校的疑问,校勘的一般过程。以江西书局重修阮元校刻《礼记正义》校雠中华书局影印本《礼记正义》(据阮刻本影印)的一则事例,可以对此进行说明:“‘疏:案《乡饮酒》,介酢主人则止,主人不酢介也,是及介省矣。(中华本1684页上栏第7行)案:‘不酢介,南昌府本、道光本、江西本、尊本、脉本、点本、世界本同,四库本、广本作‘不酬介,是。饮酒之礼,主人献宾客,宾客酢主人,主人酬宾客,依次而进,主人有献、酬而无酢礼。此疏谓乡饮酒主人拜至,献酢酬饮酒之礼,因其礼节繁多,主人与宾行献酢酬礼毕,至主人献介、介酢主人之后,其礼从略,主人不复酬介,是‘及介省矣,详见《仪礼·乡饮酒礼》。”[15]校勘记呈现笔者的校改是依据文渊阁四库本《礼记正义》,但此处问题的发现却在对校阮刻本的过程之中,当时校雠所用的底本和校本此处均讹误,笔者在校读过程中根据对礼制的理解,看到此处的问题,遂又查核四库本而作校改。这个校勘事例,如果从问题的发现角度来说当属理校,如果从校勘记呈现角度来说当属对校,其时限于论文体例,类似事例只能以对校方式呈现。举此例是想证明,平常读书不见得都需要遍校众本,既无此必要,也无此可能,但校雠文字错讹的活动却无处不在,所以理校发生在读书过程中比对校、他校、本校都更为常见。王念孙、王引之读书勤奋,思维缜密,学养深厚,识见不同一般,能够发现更多的平常人不易发觉的问题,发现问题之后既有条件又有志趣将其形成著述,因而获得广泛的赞誉。思量他们著述的过程,上述“怀公命无从亡人”条问题的发现,当然不是依据对校、他校、本校得来,而是基于其学养识断的读书得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理校。那么,面对我们同学提出的实际问题,理校的概念就需要继续探究。因为理校是与对校、本校、他校相对的概念,我们不妨从四校法分别部类的角度进行讨论。

三、《大学》“格物”思想的运用

把握主干,是指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刘向、刘歆生活的时代,是汉武帝表彰六经、立五经博士数十年以后,西汉今文经学发展到最为鼎盛的时代,当时学术思想的主流是经学。刘向、刘歆整理群书的基本动因是经学,《汉书·楚元王传》:“而上(汉成帝)方精于《诗》《书》,观古文,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16]刘向、刘歆能够受诏整理群书,也与其经学成就有关,《汉书·楚元王传》:“向字子政,本名更生……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选名儒俊材置左右。更生以通达能属文辞,与王褒、张子侨等并进对,献赋颂凡数十篇……会初立《谷梁春秋》,征更生受《谷梁》,讲论《五经》于石渠……歆字子骏,少以通《诗》《书》能属文召,见成帝,待诏宦者署,为黄门郎。河平中,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向死后,歆复为中垒校尉。”[17]  《七略》以“略”为名,是有格物之义,格物之道,首重主干,《七略》编纂思想,也以经学为主干。这是当时的历史场景。

《七略》全书,以《六艺略》为主干,而《方技略》最末,仅得以“方”字命名,方者,旁之义也。其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的次第,不是并列平等的关系,而是逐次下降的关系。《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大序:“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18]就是这种重视经学的思想体现。《六艺略》著录图书虽有九类,而实以“六艺”为主干。“六艺”六种,又以《易》为主干。《六艺》大序谓:“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19]所谓五常之道,《易》为之原,亦是此意。《论语》为《六艺》之阶,《孝经》又为《论语》之阶,次第以降乃至《小学》,止为识字之书而已。《小学》作为附庸列于《六艺》之末,仍然是以经学为主干的意思。前文叶长青《校雠通义注》辨章学诚“其二书不当入《孝经》”之论,说明了《古今语》与《尔雅》性质相同,但《尔雅》《古今语》为何列入《孝经》一类仍需解说。一个可能的情况是,《孝经》作为《论语》之阶,是因其义理,而《尔雅》《古今语》又详于训诂,训诂和义理,是经学的两翼,不能分而各置。类名取自《孝经》,乃是因为义理是经学的核心内涵,《七略》如此处理应当也是主干思想的体现。王先谦《汉书补注》引叶德辉说谓:“然则《尔雅》与《孝经》同为释经总会之书,故列入《孝经》家。”[20]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亦引叶德辉说,此不赘述。叶氏之说可与本文论述相参,而本文从“格物”把握主干的视角,又可以解释类名取“孝经”的可能原因。

条理源流,是从历时、纵向的角度,对事物的本末渊源进行讨论,以期能对事物本身达到整体的认识。我们将《隋书·经籍志序》《七录序》分发班级同学,要求班级同学将刘歆《七略》、荀勖《中经新簿》、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王俭《七志》、刘孝标《文德殿书目》、阮孝绪《七录》、魏徵《隋书·经籍志》的二级类目列出,在类目分合的前后关联上进行比较,最后将上述目录著作分类沿革关系制图,如图1所示。

由上图可知,梁刘孝标《文德殿目录》,分馆阁书目数术之书别为一部,即甲、乙、丙、丁、数术五部。通过箭头5我们看到,梁阮孝绪《七录》内篇经典录、记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技录,与刘孝标《文德殿目录》基本相同,又因其外篇佛法录、仙道录,与王俭《七志》相同,内外相合故称“七录”。阮孝绪《七录》的分类格局实与刘孝标《文德殿书目》渊源密切,而《文德殿目录》又从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以来的馆阁书目发展而来,所以阮孝绪《七录》仅佛法录、仙道录与王俭《七志》有渊源关系,那么《七录序》所谓“斟酌王刘”,应当就不是斟酌刘歆《七略》、王俭《七志》的分类格局。再考《七录序》原文:“今所撰《七录》,斟酌王刘。王以六艺之称不足标榜经目,改为经典,今则从之,故序《经典录》为内篇第一……”[21]他若诸子、文集、术技皆与此同。据此,《七录序》所谓“斟酌王刘”,乃是斟酌刘歆《七略》、王俭《七志》的部类称名。《七录序》记传录又称:“刘、王并以众史合于《春秋》,刘氏之世,史书甚寡,附见《春秋》,诚得其例。今众家记传,倍于经典,犹从此志,实为繁芜。且《七略》《诗赋》不从《六艺》诗部,盖由其书既多,所以别为一略。今依拟斯例,分出众史,序《记传录》为内篇第二。”[22]其别出记传录一类,虽称上承刘歆,其实是对郑默、荀勖、李充的因循沿袭,只是牵于“斟酌王刘”的行文,不便另外说明。教材叙述将《七略》《七志》《七录》合为一节,是从“七”这个数目一贯相承的角度来展开论述,因此没有对“斟酌王刘”展开论述。而我们的教学则从部类相承的角度进行讨论,并对“斟酌王刘”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究,正好可以拓展教材的内容。

分别部类,是从横向、共时的角度,对事物的内部构成或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探讨,进而能对事物进行属性层面的概念定义,这是“格物”思想的另一要义。陈垣《校勘学释例》是从解决问题使用资料的角度,对我国古代校勘方法进行分类,并赋以定义概念。也就是说,解决问题使用资料的情况,只能是以下几种:使用本书其他版本、使用本书上下文、使用他书引文、没有资料使用或者有资料无法使用,因此陈垣自然得出他的对校、本校、他校、理校的分类和定义。但是,如上所述,仅从解决问题使用资料的角度,去描述古人校勘的方法,其实不能周密地涵盖古人读书的实际过程,也就带来了前面所讲的我们在古典文献学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因此我们运用“格物”思想分别部类的方法,引导同学从发现问题使用资料的角度,来对古人校勘的方法进行分类,得到实际的情况是这样:使用资料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使用本书其他版本、一是使用本书上下文、一是使用他书引文;不使用资料只有一种情况。在使用与不使用资料的维度,对校、本校、他校就与理校,构成一个辩证的矛盾。如圖2所示。

那么从发现问题使用资料的角度来看,理校的定义可以继续丰富为:不使用文献资料,凭借识断推理,对文献讹误进行校勘的方法。显然,理校的方法不会孤立存在,发现问题,寻找证据,解决问题,是学术研究的一般过程,王念孙、王引之如此,今人依然如此。而当寻找证据解决问题之后,理校的方法也就转化为对校、本校或者他校了,也就是一定的条件具备之后,原先的矛盾开始相互转化。世间的所有事物,都符合辩证法的矛盾转化规律,校勘学也不能例外,这样就能解决前述教学过程中关于理校的疑问了。彭林先生《清人〈仪礼〉校勘的返本与开新》:“校勘之术,陈垣先生《元典章校补释例》归纳为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四种。清人稔熟于此,而以理校所得最为突出,顾广圻云:‘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法(《仪礼疏五十卷(宋刊本)跋》),每遇词句不伦,而无古本可正;或数本互异,无所适从;或诸本尽同,众口一辞,而义有难安之处;则出以理校,而屡收奇效。”[23]其谓“诸本尽同,众口一辞,而义有难安”,就是从发现问题的角度来谈理校。教材关于校勘资料一节,引有汪辟疆《工具书之类别及其解题》一段话:“高邮王氏之学,卓绝千古,嘉道之间颇有传其订正群书,皆先检古本类书,及马总《意林》、《群书治要》诸书所引用经子原文,如遇异文,条记座右,然后详稽音诂,力求贯通,再证以宋以前类书群籍引用异文,定为某宜作某,或衍或夺,每下一义,确不可易,皆类书之助也。”[24]这说明,王念孙、王引之发现问题、使用资料的方法,的确给时人、后人无限启示,后来“某某引书考”之类校勘著作的出现,也就不是偶然。在信息化大数据的今天,条件比古人优越,校勘学发达的程度高于以往任何时代,正因为如此,文献校勘事业对从事者的学养识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仍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体现了学术的进步。苏芃教授在《他校时代的降临——e时代汉语古籍校勘学探研》中提出:“古籍数据库的开发,意味着一个他校时代的降临,相关的学术规范与选题策略也值得探讨与思考完善。”[25]论述非常深刻。

四、结语

上文我们运用《大学》“格物”思想把握主干、条理源流、分别部类三个内涵,结合从事古典文献学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如何认识《汉书·艺文志》著录图书次第、如何理清汉唐文献目录分类沿革、如何认识理校三个方面,论述了“格物”思想在古典文献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可以看到“格物”思想历久弥新,在今天的教学实践中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经过课堂讲解与讨论,我们看到《孝经》作为《论语》之阶有其深刻的义理内涵,而《尔雅》《古今语》又详于训诂,训诂和义理,不能分而各置,类名取自《孝经》,乃是因为义理是经学的核心,《七略》如此处理是主干思想的体现。这样,我们对《汉志》将《尔雅》《古今语》列于《孝经》之后的编纂思想和著录次第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阮孝绪《七录》的分类格局实与《文德殿书目》渊源密切,《七录序》所谓“斟酌王刘”,不是斟酌刘歆《七略》、王俭《七志》的分类格局,而是斟酌刘歆《七略》、王俭《七志》的部类称名。那么,我们对汉唐目录分类沿革以及“斟酌王刘”的讨论,就拓展了教材的论述。从发现问题使用资料的角度来看,理校的定义可以继续丰富为:不使用文献资料,凭借识断推理,对文献讹误进行校勘的方法。因此,我们又对教材关于理校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南京晓庄学院创校校长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他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文中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我们对这个问题所建议的答语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怎样训练教师。”[26]我们平时的教学,经过这样的校风和学风的熏陶,而本文呈现的教学实例,也是这样的校风和学风的熏染结果,这是应该要表出说明的。唐魏徵云:“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27]因此《大学》“格物”思想的实践,也将是一个长期坚持才能养成的学习品格。

另外,上文所述《大学》“格物”把握主干、条理源流、分别部类的思想内涵,本来是我国古典学术的一贯传统,现代学术也具有这样的一般共性,比如上文讨论汉唐目录分类沿革的制图,与当前流行的思维导图具有同样的作用,因为思维导图的核心内涵也是条理源流,以期对事物的本末进行整体把握。《大学》“格物”条理源流思想,作为方法论,是为了在纷繁的世界中,对复杂的事物进行穷本究源;在大数据时代,思维导图方法的出现,与应对碎片化的阅读挑战有关,两者具有逻辑的一致。《七略》虽不作图,但其名义的形象,颇与思维导图相类,故目录学又称“流略之学”。因此,《大学》“格物”条理源流的思想,不仅在今天的古典文献学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也有普遍的意义。而把握主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论思想相通,分别部类也是现代学术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那么,还有必要再提《大学》“格物”吗?我们以为仍然必要,因为经典穿越历史,走到现代,可以滋养人生,可以涵养品格,《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28]

参考文献:

[1] [12] [13] (汉)许慎.说文解字[M].(宋)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1963:119,48,291.

[2]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7:113.

[3]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M].王其和,吳庆峰,张金霞,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10:3455.

[4]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86.

[5]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武汉:武汉古籍书店,1983:454.

[6] [18] [19] 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85,164-165,96.

[7] (清)章学诚.校雠通义注[M].叶长青,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96.

[8] [9] [10] [24] 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58,160,148.

[11] 何俊.望川集·哲学与思想史研究学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

[14]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冯逸,乔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657.

[15] 郎文行.阮刻本《礼记注疏》校读札记[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6] [17] (汉)班固.汉书[M].(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1950,1928-1929、1967.

[20] (清)王先谦.汉书补注: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23.

[21] [22]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3346,3346.

[23] 彭林.清人《仪礼》校勘的返本与开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11-16.

[25] 苏芃.他校时代的降临——e时代汉语古籍校勘学探研[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2):14-23.

[26] 陶行知.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J].新教育评论,1926(1):4-20.

[27] (唐)吴兢.贞观政要集校[M].谢保成,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536.

[28] (清)焦循.孟子正义[M].沈文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558-559.

猜你喜欢

格物教学实践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大学求学的遗憾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