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提升的路径研究
2023-03-28徐东赵欢
徐东 赵欢
摘 要:目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还尚形成完整体系,政府、幼儿园、社区、指导机构在开展服务时均与“应然”状态存在差距。因此,政府需明确职责定位,发挥主导作用;幼儿园需积极响应政策,充分调研需求;社区需打好配合,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指导机构需提高重视程度,设立统一标准;家长需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主动与相关人员沟通交流。只有政府、幼儿园、社区、指导机构以及家长自身等各方力量参与其中,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开展全面且精准多元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携手提高学前阶段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
关键词:学前儿童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家庭是我们每个人最早接触、最基本、最普遍、最持续而又影响深远的最小社会单位,它具有特殊性与无可替代性。“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安定;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会风气才会纯净。任何时候都需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根本任务以及主要内容与方式方法等都做了科学且具体的阐述,有助于人们充分认识家庭教育,从而促进家庭教育的蓬勃发展。[1]家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指导服务的出现将家庭教育落到实处,让家庭成员感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家庭教育。同时也为他们注入一支“强心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育儿焦虑,做到科学、合理育儿。
一、对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意义
(一)政策对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出了相关要求
国家对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学前阶段也不例外。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指出,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离不开家长和儿童的需求,家庭中创设的教育环境需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要引导儿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基础。这些要求都是国家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树立的大方向,具体内容和方法需要家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这对家长来说是一种考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出现有利于帮助家长落实要求,摸清教育方向,减轻教育负担。
(二)学前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
学前阶段对儿童来说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儿童发展的“敏感期”,科学合理利用“敏感期”将会使幼儿在不同领域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是幼儿各项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合理利用幼儿“敏感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家长们需要考虑的问题,由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为幼儿营造温暖舒适的家庭氛围,创设利于幼儿成长的教育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奠定优良基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家长的“帮手”,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一般或特殊服务,针对性地缓解家长的育兒焦虑,提升其育儿能力,从而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潜移默化地向幼儿施加积极影响,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学前阶段家庭教育仍存在较多问题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影响着幼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学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阶段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据调查,学前阶段的家庭教育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家长偏向错误的家庭教育目标,“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现象仍然存在;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行为误区,言传但不身教,未起到榜样作用,一味用语言纠正幼儿行为;且教育内容片面化,以日常生活知识和提升智力、逻辑能力为主,缺少对幼儿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方面的教导;有的家长会过度保护、溺爱幼儿等。这些都是当前家庭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待解决。[2]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以上问题,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正确的方式科学育儿。
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面临挑战
随着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其热度在近几年来持续攀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发展趋势与之相同。国家颁布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具体阐述了指导原则以及各年龄阶段的指导要点等,科学地规范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行为,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供了方向。[3]但仍与“应然”状态存在差距。
(一)政府:管理机制不协调,政策落实程度不够
1. 管理运行机制模糊
虽然国家颁布了相关政策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强调各级政府制订专项计划指导完善家庭教育工作,同时还建议采取协同育人机制等措施,但实际上,各个地方政府具有不同的管理运行模式。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有的城市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有的城市由以妇联牵头,还有的由关工委牵头,政府各部门职责模糊,主导作用不突出。[4]
2. 运行机制统筹不协调造成合作困难
各级政府对国家颁布的各项政策落实程度不一致,对政策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各个部门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主要根据政策要求或上级部门安排为主。如成立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部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大多由该部门落实;如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分摊给各部门,各部门在完成相关工作时相对独立分散,不利于构成整个体系,不利于及时交流和资源共享,部门间的合作较为困难。
3. 经费投入不足与模糊
政策指出,需将家庭教育指导相关经费划入财政预算,以政府购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式来提供教育指导是最适宜的。但购买服务也存在较多难题。据调查,政府购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难题在于:“购买什么”“如何购买”“向谁购买”以及“购买的服务是否值得”。就“购买什么”来说,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为基本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但哪一类属于基本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还有待评定;就“如何购买”来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购买机制还需完善,针对其质量标准、考核评价、承接组织的资质等亟须考量;就“向谁购买”来说,由于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市场还在起步阶段,相关的服务机构和组织较少,无法满足购买需求;就“购买的服务是否值得”来说,政府使用公共资金为人民购买公共服务需人民满意,这也是政府在购买公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前需考虑的问题。[5]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教育质量愈受重视,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还须在这一领域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打造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二)园所:幼儿园资源短缺且与家长需求存在偏差
据调查,家长认为,对比其他地点,在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对他们最有益处。[6]此项举措不仅能使家长的育儿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同时还能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7]国家颁布有关义务教育质量的政策中指出,学校需承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职能。与家庭教育最相关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提出,教师考核中应纳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相关工作。因此,学校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重要阵地之一。对于学前阶段来说,幼儿园则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重要阵地之一。目前,幼儿园及幼儿教师日渐重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但在开展服务过程中仍存在相关问题。
1. 幼儿园资源短缺
在专业队伍这一方面,幼儿园缺乏专业的指导队伍。幼儿园中的家庭教育指导者是幼儿教师,在教学任务繁忙时,教师抽不出时间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进而影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且大多教师专业为学前教育,教授群体为幼儿,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对象是成人,因而需要探寻新的教学方法,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2. 幼儿园与家长关于指导服务的需求存在偏差
首先,在指导内容上,幼儿园对于家长的指导主要集中在如何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上,而家长则希望集中在培养幼儿相关能力上,同时还希望教师能够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其次,在指导形式和时间上,教师,开展指导服务相对困难在于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参加指导服务。总的来说,幼儿园与家长缺乏沟通,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难以达成一致,导致指导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三)社区:具有完整的运行体制,但存在许多漏洞
社区也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从服务阵地基本建设的情况来看,依托社区建立的服务站点基本得到了普及,但仍未达到政策要求的数量。从专业队伍来看,配备人员较为混乱,缺乏专业性。具体来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人员专职、兼职并存,且兼职人员多于专职人员,这就说明开展指导服务的队伍的专业性还有待提高。从指导内容上,社区指导内容与家长需求不匹配,社区主要集中在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上,而家长则想要了解幼儿保健方面的知识。从指导形式上,尽管有较多模式,但开展的次数较少,或是时间地点与家长闲暇时间冲突导致参与人数较少。[8]综上,尽管家长参与指导服务的意愿强烈,但实际效果不佳,家长觉得对自身帮助不大。
(四)指导机构:缺乏统一指导,规范性有待提高
家庭教育的不断完善使得一些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应运而生,例如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青少年活动场所,图书馆和科技馆等校外教育服务机构以及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以上机构的合理利用将优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场地资源,其丰富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可有效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但市场上的机构良莠不齐,缺乏规范统一的指导,规范性还有待提高。
1. 重视程度不够
从整体上看,部分机构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不够重视,未设置专门的指导服务部门,由其他部门暂代这一职能,且指导人员多以兼职为主。
2. 指导内容和形式较为传统、单一
由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只是机构的工作之一,且政策上关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的具体工作描述较少,使机构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时缺乏统一的科学规范指导,机构对幼儿家长以理论性家庭教育内容为主,未能根据社会变化和家庭教育的难题与热点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9]开展形式多以讲座为主,形式单一。
综上,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不是某一群体能单独完成的,它需要政府、学校、社区以及指导机构各司其职,协作共进,将政策和工作逐一落实,共同促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发展。
三、开展精准多元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办好教育事业,离不开家庭、学校、政府以及社会的支持。由此可见,社会各个部门在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中皆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政策才能逐一被落实。同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还须向特殊家庭和特殊儿童倾斜,针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以及单亲家庭等开展多元且有针对性的服务,这样才能促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有效性。因此,全面、精准、多元、高效是实现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的关键词。
(一)政府:明确职责,发挥主导作用
1. 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治理体系
据相关政策,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建成覆盖城乡且能适应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而在此基础上需坚持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这里所说的“主导”并不是将家庭教育的责任完全归于政府,而是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政府统筹大局。因此,政府需明确自身职能定位,坚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出台和落实相关法规政策。构建与国家政策相适应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治理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其一,健全组织结构。各级政府需统筹社会资源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协同机制。同时,可成立領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具体工作职责,分工合作,逐一落实,加强各部门合作交流,提高其办事效率。其二,遵循法律政策的大方向。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纲领,系统地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配套政策,形成政府主导、学校参与、社区协同、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补充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10]其三,加强监督。严格家庭教育指导教师的准入制度,提高指导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增加信息透明度,开放多投诉渠道,接受监督。[11]
2. 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顺利开展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法律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经济支持。因此,多样化的经费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可为具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资质的社会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例如,依托幼儿园成立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或者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等。其二,专项资金。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可以由政府拨付专项资金作为兜底支持。其三,财政预算。国家已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而相关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其四,社会参与。政府的财政支持有限,要想大力发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还需社会支持。政府可组织企业、民间团体和慈善机构等各方力量筹措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注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12]
3. 关注特殊家庭与特殊儿童,做到全覆盖
相比于普通家庭,特殊家庭与特殊儿童更需要家庭教育指导,因此,发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也需将这一群体纳入考虑范围。《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明确罗列出政府应加强对这一群体的监督与管理,倡导个性化的指导内容,呼吁研究人员加大这方面的研究,为实际指导提供方向。[13]同时,幼儿家长的情绪也应纳入指导服务内容中,须引导他们正确调节情绪,促进家庭教育顺利、有效进行。[14]
(二)幼儿园:积极响应政策,充分调研需求
1. 依托幼儿园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对其影响最大的微观系统。重视学校发展家庭教育指导不仅能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结,同时也能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因而,我们不能忽视学校在发展高质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的作用,应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为家长接受指导提供便利。
幼儿园应成立家长学校。在定位上,成立家长学校是为了提升幼儿家长自身素养以及教育孩子的能力。由于幼儿爱模仿的天性,家长自身的素养及教育能力对幼儿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育儿。在管理制度上,家长学校应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包括课程活动的规划,经费和资源投入等,有利于维持家长学校的持续发展。在资源支持上,幼儿园应为家长学校提供资源支持,包括场地支持、经费支持、师资支持等,保障家长学校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顺利进行。
2. 多途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幼儿园除了设立家长学校之外,还可根据自身可利用资源灵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例如,幼儿园可开发有关家庭教育的特色亲子课程。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利用公众号或其他网络平台推送家庭教育相关知识,吸引家长关注,将平时开展的家长会、家访等纳入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幼儿园的平时工作中,不占据家长额外的时间与精力,易于被家长接受,有利于促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顺利开展。[15]
大学应尝试开设家庭教育指导选修课,邀请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授课,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储备人员;邀请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一线教师开展讲座,向相关专业学生讲述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法,以及传授如何开展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相关经验。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术沙龙,专家、高校教师以及幼儿园一线教师均可参加,就有关家庭教育指导的热点或问题讨论交流,做到知行合一,打破学校壁垒,取长补短,完善高校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能为幼儿园一线教师提供合理且科学的解决策略。
3. 打造并维护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幼儿教师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而开展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首先,幼儿教师需不断学习,内化专业知识与实际经验,保持与不同幼儿园、年龄段教师的交流,激发灵感,更好地投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其次,幼儿教师需不定期进行培训,进行系统学习。幼儿园可先制订教师培训计划,对培训目标、内容、形式、频次等进行规定,其中,培训内容、形式均由专家确定。最后,为了减少师资队伍的不稳定性,需建立健全教师队伍保障体系:经费上,预留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专项经费;物资上,满足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场地、材料需求;组织制度上,完善幼儿教师晋升渠道,同时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考核内容,为幼儿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动力。
4. 不定时调研,及时了解家长需求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对象是家长,家长的需求是教师设计活动前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家长需要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提升指导服务的针对性,精准、合理地解决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为下一次的指导服务提供思路。多次、积极的沟通有利于家园关系,易于开展指导服务。因此,园内教师需不定期开展调研,对指导服务内容、时间、地点、形式等进行调查,了解家长需求,提供适时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指导服务顺利开展。
(三)社区:打好配合,最大化发挥自身优势
在城市生活中,家庭与社区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社区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支撑力量。《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社区可依托公共服务设施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面向附近居民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向未成年的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由此,社区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时需将自身便利性和家长的现实情况相结合确定开展频次及形式,方便家长参与相关活动,且需从调研所得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家长在养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抓手,激发家长参与活动的兴趣,避免家庭教育指导流于形式。
社区不仅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还能与其他机构配合,促进指导工作高质量完成。社区可利用基础设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青少年中心等,在此基礎上创设不同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如联谊会、沙盘等,吸引家长参与,引起家长的重视。同时还能利用外界资源扩充专业队伍,包括退休教师、党员、热心民众等。
(四)指导机构:提高重视程度,设立统一标准
除了依托家庭学校和社区建立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校外教育机构也需参与家庭教育指导,为家庭教育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首先,政府需重视在校外教育机构开展指导服务的优越性,设立专门部分分管工作。其次,多样化的指导机构需要政府设立统一规范,各个机构以规范为大方向,根据机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建立可操作、可实行的标准。
公立的校外教育机构主要是为儿童提供额外的教育,由政府投资举办、专门机构承担,在学校课堂外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例如,少年宫包含很多课程供儿童选择,也可设立有关家庭教育的课程供有需要的家长或家庭选择,诸如亲子关系或是家庭教育规划、家庭研学活动等课程。在校外开设家庭教育课程不同于学校课程,可在家长的闲暇时间,方便家长参与、老师与家长交流、家长与家长交流,减少家长的育儿焦虑。活动中产生的知识由家长与教师共同建构,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家长信心,提高家长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性。[16]
因此,校外教育机构自身需制订一套有关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完整的运行机制落实机构的家庭教育板块工作。例如,可确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人将各个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各个站点的负责人以及学校的一线教师等汇集起来,共同探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问题及经验,促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高质量发展。同时保障这一工作的经费来源,减少教师或项目流失,尽力促成工作形式多样化。针对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本身,教师们需开发实施各类课程,包括一般课程与特殊课程,一般课程是指亲子关系、家庭教育规划等,而特殊课程是指在家庭中幼儿出现重大违规或特殊行为时的引导与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家庭需求设置不同的指导课程与计划,做到有效、有针对性地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五)家长:积极参加服务,主动沟通
1. 明确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时代在不断进步,家长的整体素质也逐渐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相较于以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然有部分家长由于时间、地域等问题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寄希望于幼儿教师或课外辅导机构。除了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参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之外,有的家长对服务本身抱有怀疑态度,认为参加服务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较大,获得的回报较少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家长们应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明确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内在动力获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2. 积极参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自身的素质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家长需不断学习,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言传身教,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17]这需要家长在忙碌之余积极参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能力的同时,也能与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家长进行交流,习得并内化有效经验,不断完善自己,进而为幼儿提供适合且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
3. 主动与幼儿教师或指导人员沟通
家长在接受指导的过程中也应保持自身积极性,在幼儿园、社区或其他教育机构等站点主动与幼儿教师或指导人员沟通,提出建议,便于指导者及时调整指导时间、内容、形式等,使下一次的指导服务得以有效开展。
(六)其他:落实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评估工作
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评估是检测指导工作是否有效的一种手段。在建立评估体系时,我们需要明确两个问题,即“评什么?怎么评?”“评什么”是指建立评估体系,具体需要做什么工作,对哪些环节进行评估;“怎么评”指的是需要设立一个评估的标准,这个标准如何确定,以及谁去评估,谁对这些环节负责等需要国家、政府以及专家们进行探讨。指导机构可以国家政策为前提,邀请专家一起为机构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督促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有效实施。对学前阶段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进行评估需考虑到学前阶段的特殊性,对评估内容等做出相应调整。在完成评估体系之后,相关机构需要构建网络平台,将工作呈现在平台上,增加信息透明度。
对学前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进行评估有利于发现指导过程中的问题,为提供高质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供指导方向,且能不断更新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因此,需尽快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评估体系,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
四、结语
学前教育阶段就如同衣服上的第一粒扣子,只有扣好了第一粒扣子,后面的扣子才会平顺。因而,我们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提升学龄前家长的育儿能力上。只有提升家长自身的育儿能力,才能创建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可使家庭教育更加合理科学,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家长缓解育儿焦虑,改善亲子关系,解决家长的难题等,为建设高质量的家庭教育保驾护航。因此,社会各方力量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其中,齐头并进,共同建设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1(7):1274-1279.
[2] 叶昕昕.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30):35-36.
[3] 苏婷.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发布[N]. 中国教育報,2010-02-27.
[4] 边玉芳,鞠佳雯,孙水香.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区域推进:基本特征、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2(1):59-65.
[5] 辛斐斐,范跃进.政府购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价值、难题与路径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18-23.
[6] 边玉芳,袁柯曼,张馨宇.我国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现状、挑战与对策分析——基于我国9个省(市)的调查结果[J].中国教育学刊,2021(12):22-27,78.
[7] 姬甜甜,康丽颖.可为、难为与超越: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路径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22(2):27-33
[8] 鞠佳雯,袁柯曼,田微微.我国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基于我国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结果[J].中国电化教育,2022(5):13-18.
[9] 汪耀天. 公办校外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某少年宫为例[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8.
[10] 边玉芳,张馨宇.新时代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内涵、特征与构建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1(1):20-25.
[11] 祁占勇,余瑶瑶,杜越,等.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支持体系的供给主体及其行为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21(6):33-38.
[12] 梁丽婵,边昊天,罗良.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督导评估的现状、关键问题和实施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22(5):
19-25.
[13] 李杨,任金涛.中国流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与建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52-156.
[14] 王京强,王信宝,孙贝贝.学前听障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22(3):65-67.
[15] 吴桂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综合版),2019(9):24.
[16] 王海平.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基于公立校外教育机构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1(9):33-37.
[17] 黄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立体化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4):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