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矿业人才培养的职业规划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03-28张吉勇肖广哲

文教资料 2023年22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课程思政

张吉勇 肖广哲

摘 要:伴随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矿业类学子专业认同感不高、毕业转行多,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本文着手研究矿业人才培养的职业规划类课程教学改革,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从厚植矿业报国情怀、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改进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期培养的矿业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关键词:矿业人才 职业规划 课程思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招生规模不断增长,高校毕业生如何更充分且高质量地实现就业,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热点问题。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和高校都对此展开研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改革。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被纳入绝大多数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以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设立职业发展目标,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實现人生价值等。但是有的高校仅注重就业理论课程的开设,而忽略了求职技巧的实际运用;有的高校过于强调求职技巧的指导,认为“实践出真知”,觉得就业理论没有必要掌握;有的高校为了提升就业率,仅让就业工作人员或辅导员催促签工作,并非站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伴随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1],传统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尤其是像矿业类这样的艰苦、高危行业,就业待遇有所下降,求职单位过于集中,低年级学生转专业多、毕业学生转行多,矿山企业难以留住人才等,成为国内众多矿业类院校的通病。然而矿业的发展对于国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随着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矿业面临转型升级,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变化能力、适应能力的矿业类新兴工程科技人才面临新的挑战。[2]

本文以矿业类专业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根据新工科背景下的矿业行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思考职业规划类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矿业人才培养的职业规划类课程面临的问题

矿业类学科的人才培养过于强调学生对工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工程实践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经常是在实验室的科研或者是课堂上的教学,而没有与工程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专业培养方案中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却没有强调专业情感的认同,致使培养的矿业类毕业生由于行业认知不清、情感不深等原因转行,当前用人单位的需求难以满足。

职业规划类课程开展的目的就是对大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进行规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就业教材,设立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职业规划类教学指导体系。矿业类学科人才培养应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国家、区域及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3],培养与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相匹配的专业型人才。矿业人才培养的职业规划类课程改革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认同情感不高,扎根行业精神要培育

由于矿业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学生在从事行业选择的价值判断与国家需求的价值导向上存有偏差,专业认可度降低。有的学生的担当意识有待提高,吃苦耐劳、扎根一线、服务行业的精神有待进一步培育。

2. 课程思政指导不够,思想政治教育新定位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培养一名讲政治、有品行、肯奋斗、能干事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内在需求。高校在高度重视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及差异化的基础上,不仅要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而且要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全过程。

3. 职业规划体系不新,知识传授结构需创新

以往的职业规划课程稍显重理论而轻实践,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对于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矿业特色人才培养定位及职业规划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社会发展、产业需求不协调,就业创业理论的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于现代矿业的发展。应对就业新形势,如何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重组职业规划类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求职技巧的掌握,是职业规划课程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关键问题。

4. 校企协同育人不足,联合培育机制待完善

实践教学资源还不够充足,校外教学资源共享不畅,学生培养难以和产业需求、岗位要求、技术需求完全对应起来,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偏弱。校企双方的关注度不一致,企业大多关心技术难题的攻关,学校关注是企业资源的教育化运用,导致一些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校内外资源未能协同化,没有起到应有的多方协同育人作用。

二、采取的改革与实践

“新生导论与职业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职业规划类课程是众多专业的必修课,承担着大学生从学生过渡到从业者的桥梁作用。建设一支政治合格、品德高尚、理论丰富的职业规划类课程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打造一堂与时俱进、勇于改革、融入社会的职业规划类课程也呼之欲出。针对矿业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职业规划类课程教学问题,我们通过加深专业情感认同、完善教学体系、增强校企合作等措施来解决,以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为实施路径,从职业规划类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出发,让企业参与到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加强教学实践过程的落实,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激发矿业学子对矿业行业的热爱,进而做到在增强其实践能力的同时塑造其良好的择业观。

1.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厚植矿业报国情怀

江西坐拥“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赣州,“世界铜都”之鹰潭,“亚洲锂都”之宜春等地,江西理工大学依托矿业学科在钨、铜、稀土等国家战略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优势和影响力,有机融入江西有色金属“万亿级”支柱产业的迅猛发展。矿业专业着力构建以“红色+矿业”双融入,实施思政导师、学业导师、企方导师的“三导师”育人新模式,丰富以“责任、实干、创新、卓越”为核心的矿业文化,塑造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三实”人才。学校依托矿业资源特色,面向现代矿业重大需求,通过红色矿业文化传承、行业楷模典型事迹宣传,培养矿业学子的艰苦奋斗精神,着力解决矿业学子因对行业认识不足而不愿从事矿业的认知偏差问题,在发扬好矿业传统特色的同时拓展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矿业学子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培育出愿意扎根矿业行业一线的具有矿业报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2. 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讲好红色矿业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赣州享有“红色故都”的美誉,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好的思政教育应当结合矿业学科的专业特色及赣南红色资源,挖掘矿迹中蕴藏的红色文化,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职业规划类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以红色矿业文化开展大学生教育引导工作,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信心。思政课将为矿业学子讲好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讲好中华钨矿局的前世今生,讲好岿美山钨矿的美丽传说,讲好赣南钨矿与中国革命的故事……将一代又一代矿业人的艰苦奋斗历程和卓越贡献继承好、发扬好,全力打造矿业学子对矿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矿业学子对矿业行业的信心和热爱,积极引领矿业学子接触矿业有激情、从事矿业有干劲、投身矿业有收获。

3. 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改进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规划类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是为了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的意识,确立职业发展的方向,培育综合素质,提升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规划类课程体系采用理论知识讲授、就业形势分析、求职技巧讲授、简历制作讲授、面试模拟等形式进行授课,协助矿业学子了解矿业行业发展的特点,认识矿业单位对从业者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掌握矿业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学习求职技能,从而提升矿业学子的就业竞争力和职场胜任力,帮助合理制定生涯规划、掌握未来求职动向,助力矿业学子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思维转变。

同时,行业特色高校较之其他高校,会有明显的行业属性,也就意味着行业特色学科更加要快速发展,承担起行业特色高校长期办学的主导责任。学校依据矿业学子的高考录取情况和毕业就业情况、专业认证标准和学科评估定位,建立顺应专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深化课程体系改进,构建出适应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依托学科特色创新平台,以新工科理念推进传统专业改革,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邀请企业“三共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即共同优化培养方案、共同完善课程体系、共同规范实践教学,解决人才培养与现代矿业协同发展的问题,培育地矿行业能力卓越的专业型人才。

4.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学生个性发展

矿业学科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為导向,将科教融合、产学研结合作为重要切入点,强化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知识结构与毕业要求相结合、统一标准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矿业学科与江西铜业、江西钨业、赣州稀土、赣锋锂业等企业的紧密合作模式,促进行业发展新升级,以行业最新技术革新和发展趋势反哺学科发展,深入产学研合作,做到相辅相成。以“三指导”为着重点,实现“专业指导、就业指导、生涯指导”并举,提供专业知识培训,聚焦就业能力培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塑造服务地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运用好校企合作模式及校友资源,通过矿山发展史介绍、先进人物采访、企业实地参观、职业规划讲座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教材理论内容与真实矿山的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明确工作目标,注重职业规划,形成矿业职业发展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三、结语

本文就矿业类专业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职业规划类课程的思政教学提出改革与实践。依托红色矿业文化传承,让矿业学子能够厚植矿业报国情怀,热爱矿业、投身矿业、发展矿业;利用好红色矿业资源,强化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发挥矿业学科的特色优势,以新工科理念推进传统专业改革,改进职业规划类课程体系建设;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育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积极投身矿业、理论水平扎实、实践能力出色、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现代矿业发展需要的卓越矿业工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培森,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能力导向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76-78.

[2] 马云阔,罗瑶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工程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4):165-167,173.

[3] 闫长斌,郭院成.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认识、策略与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10):35-41.

基金项目:2022年江西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新工科背景下矿业特色人才培养的职业规划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XJG-2021-41),2020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深挖红矿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切实提升矿业文化自信的实践研究” (20200496),2023年江西省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基于智能+采矿工程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实践研究” (JXJG-22-7-6)。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课程思政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改革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浅析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发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