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民歌的美学意蕴与艺术传承
2023-03-28吴林香
【摘 要】运河民歌,作为中国古代运河文化的文艺形态,主要指依托大运河而生、辐射至大运河周围地区的船民、渔民、农民及各种手工业者所创作、传唱的民间歌曲,反映了运河沿岸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生产生活场景、质朴深沉的思想感情。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19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刊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运河文化研究日渐成为热点。[1]在运河文化研究日渐纵深化过程中,学界对于运河民歌的关注目前还处于资料整理阶段,如何从历时和共时维度对运河民歌的历史脉络、美学特征、价值意蕴进行深度探究,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文化的重要向度。
【关键词】运河民歌;美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4—053—03
一、运河民歌的历史发展
运河全称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的交通大动脉,串联起中国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河,它对中国历史人文的影响举足轻重,从大运河衍生的历史地理经济人文思想和美学风范,辐射了古代中国东部的核心地带,并通过江河湖海的联动影响东南亚周边国家。运河民歌,作为中国古代运河文化的文艺形态,主要指依托大运河而生、辐射至大运河周围地区的船民、渔民、农民及各种手工业者所创作、传唱的民间歌曲,反映了运河沿岸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生产生活场景、质朴深沉的思想感情。运河民歌的发展,和古代中國动态发展的历史地理进程密切关联,呈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由简单质朴到逐渐凝练深沉的音乐发展形态。
运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唐以前一般都是分段命名,宋代有运河命名,但并不常用,分段命名与古代中国各地区相互分隔的交通和文化心理密切相关。早期运河民歌与其他民歌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都是从河流两岸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有感而发。春秋前期,如苏州段古运河沿岸、反映江南水乡生活的河阳山歌《斫竹歌》被认为是传世的古歌谣《弹歌》的原型。《斫竹歌》由实词加衬词构成,其核心部分的实词,是“斫竹,削竹,弹石,飞土,逐肉”,衬词是“嗯唷”“嗬哟海”。这种两字一起加上衬词的简单歌谣,反映的中国古代制作弹射工具进行狩猎的过程,今天的河阳山歌传承人模仿古代狩猎者唱出来的声音,是一种较为质朴简洁的悠长之调,反映了古代乡民期待打猎成功的心理状态。
二、运河民歌的美学特征
(一)题材选择的生活之美
民歌总是和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的,里面倾注了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之情。依大运河而生的民间歌曲,题材内容一般反映三个生活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劳动生活方面的题材。如创作并流行于扬州、淮安等地流行的《三十六码头》《下河郎》、东台的《弶港渔民号子》、南京的山歌《新打轮船下江河》、盐城的歌舞《小小龙船上江西》及运河沿线地区的各种摇橹号子、打渔号子、走船号子,等等。这类歌曲相当于劳动人民在一起劳作时的“劳动号子”,描写的是渔民和船民们在劳动时歌唱、在歌唱时劳动的场景,朴实接地气。这些歌曲一方面可以极大的提振劳动激情,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劳动人民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是反映爱情生活方面的题材。因大运河的开放性特点,运河民歌不仅仅单指依运河而生产的渔歌及船工号子等狭义上的民间歌曲,而是广义上即创作并流行于大运河江苏段沿线一切的民间艺术歌曲形式。因地理环境优势,扬州被誉为“运河之子”,因运河带来经济文化的繁荣,让形成并流传于淮扬地区的民歌在全国也产生了极高的声誉。
三是反映战争生活方面的题材。在战争时期,大运河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有反映革命斗争精神的革命题材歌曲,如创作并流行于苏州的《江南百姓苦愁愁》、常州的《十怨》、高邮小调《送夫参军》等,这类歌曲反映的大多是旧社会人们生活受压迫、受剥削的悲苦之情,歌曲具有激发人民群众敢于站起来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二)音乐创作的流畅之美
运河民歌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融合南北、兼济刚柔”的特征,南方的细腻抒情与北方的粗犷朴厚,都具体体现在歌曲创作的各要素当中。
旋律上,地处中国大运河南北交界的运河沿线地区,受楚汉文明及齐鲁文化的影响,骨子里透着一种刚毅和豪放的品质。其旋律进行一般以四度、五度、六度、八度的大跳为主,旋律线条多见平直,少见装饰音,如《绣花灯》《数鸭蛋》《三杯美酒敬亲人》等,旋律豪爽、质朴、有力度。与北方民歌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方民歌,旋律走向是以级进为主,且具有婉转曲折的特点,即便有少量的跳进,也大多是以级进语汇为基础的转位。代表性民歌如《无锡景》《孟姜女》《采红菱》等,旋律渗透着江南水乡的委婉秀丽。而兼有南北特征的民歌,旋法既有北方民歌的刚直豪迈又有南方民歌的曲折委婉,代表性民歌如《拔根芦柴花》《茉莉花》《杨柳青》等。[2]
节奏上,运河民歌多以2/4拍、4/4拍的规整结构为主,符合中国传统民歌中“一板一眼”的民歌拍律,但为了体现江南水乡的柔美和温情,运河民歌,特别是南方民歌大多会运用十六分节奏形态,以更好的体现运河民歌中“融汇南北、刚柔并济”的特征。曲式上,运河民歌大多以短小精干的一段体结构,在各种句式的民歌中,以四句体和二句体最为常见。典型的起承转合式的四句体民歌如小调《孟姜女》《无锡景》《哭七七》等。调式上,主要使用五声调式,且大多数民歌是没有偏音的。在行腔方面,多采用五度或七度的大跳式音程,使整个音乐产生跌宕起伏,大气雄浑的效果。
三、运河民歌的价值意蕴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就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3]纵横大运河与扬子江,以及太湖、洪泽湖等,浩瀚之水滋润中华大地,也深深滋润了民歌这株奇葩,因其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运河水文脉的滋润和影响,它与其他地区民歌存在着某种不同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美育价值。
(一)倡导以真为美的审美取向
运河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不同艺术形式,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作为美育素材具有重要的美育价值。江苏运河民歌以反映真实生活在江苏运河沿线地区普通民众日常喜怒哀乐情感的艺术再现为主。运河人民在劳作时的即兴创作,极大地缓解了劳动时的枯燥和乏味。在集体劳动中,如插秧、采茶等,人们往往通过对歌和赛歌来消除劳动的枯燥乏味,对歌的人们在歌声中斗智斗睿,听歌的人们在欢快的歌声中呐喊助威,单调的劳动便会在愉悦的歌声中变得轻松,劳累的人们也可藉此消除做工的疲劳,忘却生活的困苦和烦恼,在美妙的歌声中得到身心的休息和放松。受苏州明代冯梦龙的“情教说”民歌美学思想的影响,其艺术表现总渗透着优美柔婉而动人的抒情性,真切地反映了劳动民众对劳动生活的讴歌、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对家乡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等。以此开展美学教育,能够以真挚、淳朴的情感强化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提升审美感知能力,使受教育者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而更加的热爱生活。
(二)传承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民族文化,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亦可称为民族精神。这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构成民族生命的一部分。”[4]“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已奔流不息 2500余年,绵延3200 多公里。在漫长的岁月里,劳动人民对大运河的修葺、治理从未停歇,赓续接力”。[5]运河文化映射着一种持之以恒、兼容并蓄的国家形象,反映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运河民歌在岁月更迭中展现出诸多人生哲理和人生智慧。借助运河民歌多元艺术内容,能够促进受教育者的思维发展,使其对事物的本质有更深层的认识,领悟人生智慧,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从容应对和解决各种问题。运河民歌的艺术内容充满中华民族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等精神品質,以其为内容开展美育能够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质接受艺术熏陶,并逐渐提升,在社会生活中贯彻和实施,从而影响受教育者的生活品质。[6]
(三)传递和谐共生的包容精神
大运河自古就是连接南北、东西的交通大动脉,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在大运河上,各地的商贾互通有无,文化交流,这种对于文化多元性的包容和接纳,形成了运河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和特质。大运河因其沿线地区因地理位置、人文环境、语言风俗、审美习惯的不同衍生出了种类繁多且异彩纷呈的民歌。因在大运河的发展历史中,各个地方的民歌得到了广泛的接纳,形成了一种多样且包容的文化格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国家政策的重要方向。以此开展美育,在开放包容的政策引导下,促进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们前来交流、合作、共建。不同文化的人们可以在交流中相互欣赏、相互尊重,国家也可以通过经济开放,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的合作。
四、运河民歌的艺术传承
(一)丰富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
早在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已明确要求把地方音乐文化教学作为高校音乐专业选修课程。运河民歌价值的实现,首先需要在运河沿线所在城市的大中小学开设诸如“运河民歌鉴赏”“运河民歌文化概论”“运河民歌生态分析”等相关课程。在大学可以将其作为选修课程纳入音乐或非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中小学可以将其编写进校本音乐教材当中,均配以固定学时和相应学分。其次需要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模式。课程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运河民歌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重点是要向学生传递江苏运河民歌内在蕴含的精神价值。因此,在课程教学模式上要充分发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师生的双向互动、交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等教学法来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创造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把运河民歌作为营造运河沿线各地区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积极申报运河民歌传承基地、以运河民歌为素材编创校园戏剧、定期召开运河民歌主题讲座、举办民歌演唱比赛、校园地方民歌艺术节等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地方民歌文化相关的民族民俗音乐的采风活动,与民间艺人交流沟通,主动到乡镇农村去为群众演出,与运河地区的民间演出团体合作、交流等。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加强对民歌文化生存环境的体验和认识,真正地感知、理解、掌握江苏运河民歌文化的精髓。[7]
(三)开创文创产品,推动数字传播
运河民歌是大运河的文化遗产,遵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8]对大运河流域民歌与旅游演艺、文创产品、动漫产品、主题园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多种文化和旅游产品进行创造性转化,提升运河民歌资源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及各运河城市的博物馆、文化馆、曲艺馆、大剧院、少年宫等场所的利用与活化程度。通过走访各运河城市的民歌传承人进行访谈,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资料等进行归类整理,形成资源数据库。融合旅游、影视、动漫、信息等产业创新表演和传播路径,实现江苏运河民歌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运河民歌是大运河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地反映了运河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特征。将运河民歌引入大中小学校的美育课程,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浸润学生,帮助学生感知美的具象状态、体验美的情感认知,启发学生用更加全面、立体的视野去看待文化,在历史史实中启智明理、在鲜活故事中生情励志、在灿烂文化中铸魂笃行,进而,愿意主动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传播砥砺奋进的声音、展示文明中国的形象、创新文化传承的方式,达到增智于美、树德于美、强体于美、勤劳于美的文化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蒋鑫,郭巍,张文海,等.城运相依:运河影响下淮扬沿运城镇传统空间范式演进与驱动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1(11).
[2]薛雷.江苏地方传统音乐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1).
[3]康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四川戏剧,2016(11).
[4]周琬滢.从中国传统文化透视乒乓精神的时代特征[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2.
[5]蒋奇,李勇.大运河文化的精神传承[J].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8).
[6]朱冬勇.从《京杭大运河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水运文脉独特艺术形式及美育价值[J].人民黄河,2023(7).
[7]丁昕春.论音乐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中的传承——以运河流域(淮安段)民歌文化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8]张莎莎,柳邦坤.试析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J].今传媒,2020(2).
作者简介:吴林香(1981—),女,安徽人,博士,盐城师范学院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地方传统音乐文化、中俄音乐教育比较、高校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