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别康桥》的文学价值与艺术特色

2023-03-28杨晓溪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4期
关键词:文学价值再别康桥艺术特色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主要对古现代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学习,并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以此为后续文学写作提供参考。古现代文学作品中大多蕴含着传统中华文化,对后代写作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再别康桥》作为诗歌中的典型代表,具有较深的研读价值。对该篇诗歌进行学习理解,能够让后人更好地记住徐志摩这一诗人,并可以深入分析其语言特色。本文据此对《再别康桥》中存在的艺术特色及文学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后续文学写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再别康桥》;文学价值;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3;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4—008—03

引言

《再別康桥》作为优秀诗歌作品之一,不仅成为众多诗词学家的重点研读内容,更是出现在了语文教材中,成了诗歌赏析的重点。该篇诗作主要写了徐志摩在离开剑桥时,对剑桥的不舍,因此在归国时,对剑桥进行怀念,从而写下了这一诗篇。《再别康桥》以悲伤的总基调展开描写,突出了徐志摩对于康桥的留恋。全诗描写意境优美,具有较高的赏读价值。

一、《再别康桥》的美学思想与艺术体现

(一)语言美

语言美通常彰显在字里行间字词的搭配上,对《再别康桥》进行通读,能够发现其中用词的严谨性,同时能够感受到诗句的优美。该诗篇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使用都是准确的,换种表达便不能够凸显出全诗的浪漫。不少读者在对该诗篇进行阅读后,都会对其记忆深刻,每次阅读都会有深切的熟悉感,即使是第一次阅读也会有重温旧日时光的感觉。这一诗篇像是在与过往的时光在对话。“轻轻的我走了”这句话尤其朴实,却又彰显出岁月的痕迹,显露出作者本身含有的质朴情感。而这一句式在诗歌中被反复利用,又进一步渲染了文章意境,语言美尽数展现。首先作者开篇便利用与母校告别这一情景彰显了自己的不舍,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母校的尊敬。其中“轻轻的”这一词更是体现了作者不想要惊扰母校美景的心情。作者在这一心态下,对河畔、波光等美景进行了一系列描写,反映了这些美景中存有的温情。这一场景下所彰显出的艺术价值是,徐志摩开创了美学与叙事的结合,同时利用倒叙这一手法,引领读者步入到美好的读书时光。其次在这一诗篇中,作者也用到了拟人等手法,这使得整个景色更加生动,读者在阅读时,更能够沉浸到诗作中进行体验。例如他将剑桥比喻为“天上虹”,充分彰显了剑桥的静态美,由此可见剑桥在徐志摩心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作者也用“招摇”等词语描绘了动态下的剑桥,两者相互结合使得剑桥的形象更加生动饱满。此外在后半段描写中,作者回忆了星空泛舟等场景,但是在离别之际,他依然选用了“悄悄”等词语进行刻画,这使得作者的不舍情感被充分渲染出来。且“轻轻地”与“悄悄地”相互对应,难舍之前更深,让读者读之回味无穷。

(二)音乐美

文字是情感的重要载体,徐志摩将情感融入到诗歌创作中,这使得诗歌不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体,而是变成了跳跃的音符,呈现在每位读者面前。《再别康桥》中蕴含着丰富的韵律性及节奏感,因此在朗读时往往会觉得朗朗上口。其音乐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再别康桥》共分为了七个小节,每个小节中的句子大多错落有致,而非千篇一律,这使得整首诗的可读性进一步加强。此外各个诗句间既具有整齐性,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变化性。在韵脚方面,作者将1、2、6、7小节的韵脚设置为明朗韵脚,而将3、4、5小节内的韵脚设置为低沉且缓慢的韵脚,因此整篇诗歌轻重呼应,语气也慢慢地由一开始的轻快慢慢转向了低沉,情感变化更为明显。其次《再别康桥》中音节变化较为突出,这使得诗篇更加轻盈柔美。且作者利用叠字进一步促进了全诗的紧凑性及节奏性,使得情感传递更加顺畅。此外《再别康桥》具有较强的动感,“轻轻地”这一词汇本身便具有弹跳性,这一词对全诗来讲是一个重点所在,使得整首诗歌更加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因此在后续读者读诗时,并不会感觉到压抑性,反而突出了作者的胸怀。

(三)绘画美

《再别康桥》中充分使用了借景抒情这一形式,景色描写过程中,徐志摩不仅仅将简单的美景相互叠加,反而是将其与回忆相结合,充分突出了校园风光的美感。该诗篇中突出的绘画美呈现在作者梦幻景色的描写中。首先徐志摩将金柳比作新娘,又将其在风中摆动的姿态比作新娘的裙摆,这些虚幻的场景更像是作者的美梦,这种方式的描写能够给人无限的遐想。此外作者同样对康桥泛舟这一景象进行了深入刻画,撑起长篙,向着青草更青的地方划去,回来时却带着一床星辉,这样的描写充满着回忆色彩,且更引人流连忘返。另外第五节内容可以说是整首诗篇中的高潮部分,该部分从自然风光的美好留恋中清醒过来,转向对现实的留恋。该部分并不显得生硬,反而更加突出了对离别的不舍。

二、《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

(一)诗歌情感

徐志摩的诗歌可以说是诗歌著作中的重要代表,他认为诗歌本身便需要将作者情感充分彰显出来,并表现出作者的灵性。而这一特性更需要从诗歌中由内而外地迸发出来,真正将情感、心绪融入到诗歌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读者沉入到诗歌中进行阅读。《再别康桥》便是徐志摩的经典著作,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的丰富情感。作者通过描写康桥的美景,表达出自己对康桥的留恋,这也代表着作者对于康桥有着深深的情感。另外在别康桥描写中,同时表现出作者对过去的追忆,也暗示了自己理想破碎的无奈。且诗歌中对傍晚景色的描写,暗示了作者此刻心境的低沉,充分地流露出了离别的伤感。作者将康桥拟人化,表现出想要与其厮守却又无能为力的状态,将各类情感交错混杂,又将其糅为一体,凸显出了其中的缠绵怅惘之情。

《再别康桥》中有七个部分,第一节描写时将“轻轻的”进行了重点描写,该描写中节奏轻盈,表现出了作者一步一回头的不舍。这也是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体现出作者难舍的情绪,为后续诗歌写作奠定了基础。第2—4节着重对康桥的风光进行描述,利用这一景色描写,对过往回忆进行表述,并突出了该段时光在作者心里的留恋之情。将金柳比作新娘,将青荇比作正在招手的行人,都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康桥的爱意。在这一段描写中,作者陷入梦幻的回忆中,对过往的生活心驰神往,描写细腻而又饱含深情。第5—6节可以说是全篇的高潮所在,作者为了寻梦,踏入到青草深处,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在全然忘我之后却又陡然回到现实中,想到自己不得不离开,再一次经受离别之痛。最后一节更是与第一节相呼应,作者用“轻轻的”“悄悄的”暗示了自己离别的无奈与怅惘,将身不由己地不舍彰显得淋漓尽致。

(二)情景设计与写作技巧

《再别康桥》中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情景交融,整篇诗歌构建出了一幅巨大且秀丽的康桥图,其中所使用的色调明丽而又柔和,尽情地显示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所描绘的风景多种多样,且每个情景都对应了作者的感情,景物如此之多,更显示出了作者的复杂情感,可见离开康桥对于作者来讲是多么的无奈。在对康桥晚景进行刻画时,作者所有景物的刻画都表现出一个“静”的特点。作者在情境描写中刻画了更多似梦非梦的场景,这也是作者真情流露的体现,同时这些描写能够更深入地拨动读者的心绪,让读者能够深入到诗歌阅读中体会作者情感。诗歌中静物的描写也慢慢衬托出了作者心中的难过,更强调了作者的不舍。

此外该诗歌同样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实结合加上情景交融,在整篇诗歌中相辅相成,使得整篇诗歌的艺术美感达到了巅峰。除了诗歌中的首尾两节,其中的2—6节可以说是诗歌主体,而2—4节为实写,第 5节为虚写,第6节又转变为实写。2—4节充分描写了河畔、软泥等事物,这些事物共同构成康桥晚景,是作者真实能够看到的景色,也是作者对康桥眷恋最大的美景。第5节将诗歌进行了反转,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赋予了各种景物,该阶段的描写让读者陷入了无限的遐想中,更凸显了作者的深情。直到第6节作者梦醒,转回到实写阶段,表达自己寻梦不得的失落。虚实结合增强了整篇诗歌的诗意,同时使得情景交融的境界进一步升高。此外作者同样以含蓄的手法将万千情感融入到景物中。例如在寻梦阶段,寻梦不得只留下夏虫鸣叫,这也体现了作者曾经追梦不得的无奈,暗示自己梦想的破灭。诗篇最后,更是以夏虫的沉默与笙箫的哀奏相结合,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作者含蓄的描写比之直率描写更突出了情感的复杂。整篇文章的情感复杂,已经不再局限在离别上,更像是作者在历经千帆之后对过往时光的感叹。《再别康桥》中每一个景物描写得都恰到好处,每一份情感都是真情流露,该诗篇更像是患者极度忧郁与留恋地低吟,诗人将自己的不舍与眷恋轻轻倾泻出来,并将其藏于康桥美景中。全文充斥着一个“静”字,无论是意境还是情感都静若止水。

(三)全诗构思与结构

《再别康桥》这一诗歌的构思可以说是别具一格,作者用轻轻地招手动作作为文章开篇,以此描写自己将要离开的动作,并引出下文,该方式虽然较为简单,但是却体现出了作者的复杂心绪。且轻轻招手更是与诗歌结尾相对应,该方式下将整篇诗歌加以串联,将诗歌整合成了一个整体。该篇诗歌的开头便能够突出景致中带有的梦幻性。而诗篇中间更是将现实与梦幻、形式与内容充分结合,将一个普通的康桥夜晚描绘成一个动人的篇章。整篇文章中的文字统一而又完美,诗篇首尾虽然在表面上统一,但事实上作者同样给了其不同的含义,这也代表着作者情感的变化,更深层次的渲染出了诗篇的韵律美。徐志摩的诗歌极为重视诗歌的节奏性,他曾经提到过,诗篇之所以具有美感,是因为其具有流动的音乐性,同时具有匀整性。《再别康桥》中每行诗歌大约都有3—4个节拍,而4、5节却有了稍微地变化,这体现出了第4节的过渡性,更彰显了作者情思的變化。其中的节奏变化充分彰显出了作者心境的改变。第5节比之前节奏加快,这也体现了高潮处所特有的情感变化。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觉该诗篇无聊乏味,反而能够根据作者的安排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此外在押韵方面,作者虽然以偶韵为主,但其中依然会夹杂交错韵,这些韵律的改变使得整篇诗歌不会太单一。这种押韵方式同样是诗篇中的重点,也是最精妙的设计之一。《再别康桥》更像是集情感与艺术于一身的美诗,其成为当代诗歌的代表是毋庸置疑的。

(四)诗歌辞藻

徐志摩认为最值得听的话便是还未有人说过的话,若是话已经存在了,就失去了倾听的意义,因此在《再别康桥》中,他便利用了这一观念,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了无限的美景中。不得不说,该方式下其情感表达更为流畅。《再别康桥》以离别作为基本主题,借用康桥的美景诉说自己的情感。全诗中作者引用的美景,像夕阳、艳影等都是较为常见的风景,但是这些风景却深深地深深地吸引了作者的注意,让作者对其记忆深刻。而普通事物风景的描述下突出的却是非凡的感情。作者以美景描写为主,引导读者与其一同步入到康桥美景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其中的美好。之后便又通过动词描写让整个景色更加生动形象,像招摇、荡漾等,无一不体现了景物的细致。此外作者所描写的“作别西天的云彩”等同样是无人说过的景色,这些描写令人眼前一亮,给了读者更加新鲜的感受。此外首尾呼应同样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这使得诗篇的描写不再生硬,反而更加生动形象。且诗中词语的形式整齐匀称,更显得具有规律性,让人读之赏心悦目。此外在艺术手法方面,《再别康桥》本身便具有较强的想象力,作者利用多种手段加强了艺术感染力。对于徐志摩来讲,在剑桥学习的这段时间是丰富且美满的,他本身对于剑桥有着较深的情感。而剑桥美景更是深深地印刻在了徐志摩心里,基于此,在离开剑桥时,作者会更加地感觉到不舍。而剑桥美景更是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热情,其将自己在剑桥中的所思所想充分融入到对美景的刻画中,整篇文章浪漫而多情,读者在对其阅读时,不仅能够深入体会到剑桥的美景,更能够体会到作者的不舍心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徐志摩所作的诗歌大多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对我国诗歌文学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再别康桥》作为其重要诗歌中的一首,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该诗歌利用多种方式将作者本身的不舍情怀呈现出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整篇诗歌下消极悲伤,却又动人心弦,徐志摩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情感藏在各式景物中,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且对该诗篇进行阅读,从不会感觉其情感流露具有生硬感,因此对该诗作进行研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吴泽庆,杨纪平.《再别康桥》的艺术美学和思想意蕴[J].文学教育(上),2022(8).

[2]李明.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分析[J].作家天地,2022(1).

[3]彭诗绚.《再别康桥》的文学美与艺术美[J].北方文学,2020(27).

[4]孙嘉欣.《再别康桥》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5]朱俊苗.浅析《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9(10).

[6]尤明堂.《再别康桥》的诗意美、人情美和艺术美[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2).

作者简介:杨晓溪(1986—),女,汉族,河南林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文学价值再别康桥艺术特色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基于UMU平台的语文互动教学探究——以《再别康桥》一课教学为例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喧闹深处有寂静
《琅琊榜》浅评
重读《子夜》再论其主题倾向和文学价值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浅析敦煌壁画对中国特色动画片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