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教育探析

2023-03-28齐文文曹继明

文教资料 2023年22期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

齐文文 曹继明

摘 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生力军,新时代青年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伟大建党精神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和使命担当教育因子,可以激发和培养青年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使命担当意识。我们要引导青年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学、思、践、悟”四个方面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教育,使其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 使命担当 新时代青年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七一”重要讲话,通过回望光辉历程、擘画美好未来,首次概括总结了伟大建党精神,同时对新征程上的青年寄予深切的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

人。”[1]伟大建党精神蕴含激发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的丰富教育因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及使命担当教育因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到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对青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2]而伟大建党精神凝结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寻梦追梦圆梦的血泪艰辛,饱含着党百年历久弥新、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是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教育的营养剂和鲜活教材,与青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四个方面要求高度契合。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高擎火炬立大志

坚持真理,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信仰的执着追求。这是党和人民以血泪实践检验出的科学理论。百年前的中国,一群有志青年在黑夜中摸索救亡图存的前进道路,是马克思主义让他们看到了光明,自那时起,这把“思想火炬”被高高举起。夏明翰“只要主义真”就不惧砍头;方志敏认为头颅可以被砍下,但是信仰是怎么也动不了的,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当作“宇宙真理”。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开放性赢得世人的信仰和坚持,其最宝贵的品质就是“实践性”,通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历程,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克服困难、取得伟大成就,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迎来了新中国。坚守理想,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信念信心。科学信仰的坚守需要扎实的理论支撑才能永葆清醒和坚定。这就需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强大理论基础。当代青年是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相比过去所接触的信息、环境也更加纷杂且充满诱惑力,极易迷茫和走偏路。科学的信仰、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精神上的“钙”,其不可小觑的精神力量已历经了百年实践的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这种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值得青年学习。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青年一代更需要高擎思想火炬立大志,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骨气。[3]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守正创新担大任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4]马克思主义为“全人类解放”的价值追求与中国近代以来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现实要求不谋而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中国共产党人,在扛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时就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成为贯穿百年的一条“红色主线”,百年来未曾动摇。纵然前方道路万分艰险,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弥坚、仍然顽强拼搏;纵然内外任务重重,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勇挑重担、负重前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鲜血抛洒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过程中,到“白手起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难探索,再到改革开放时期冲破“两个凡是”,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胆开拓、勇敢创新,大步追赶世界潮流。到今天,不管是经济突破,还是人民群众对于“中国之治”的高度认可和拥护,尤其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究其原因在于百年来党对初心使命的担当和坚守。如今,已经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未来近三十年的时间表路线图也已经清晰,今天的青年人正是中国梦的追梦者、筑梦者、圆梦者,要在百年建党精神中汲取“守正创新”的担大任经验:守正,即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历史规律,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创新,即学会勇往直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强国之路的主线主题,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人应从伟大建党精神中获取“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力量元素,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在守正创新中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实干进取成大才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彰显着百年大党这个先进组织的鲜红底色。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便扛起重重的使命,在拼搏牺牲中逐渐成长,带领人民历经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抗战斗争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同志曾经深情回顾过往,“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世界上没有谁像共产党这样,愿意不惜付出鲜血和生命以如此代价完成这样的大事,据统计,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有370多万

人。[5]新中国成立以来,百废待兴,勤劳勇敢的党和人民依然发扬着斗争精神摸索进行着革命和建设,像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举国同心、舍生忘死”的伟大抗疫精神,“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抗洪精神等,都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几乎贯穿了百年历史的各個时期,成为党百般磨难刚韧而生的精神法宝。有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血脉的中国共产党是最讲奉献、不怕牺牲的政党,百年来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支撑下一路披荆斩棘,不惜拼上身家性命,才取得今日成就。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和平盛世,虽不需要时刻准备流血牺牲,但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依然荆棘丛生,也需要将这种“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发扬下去。伟大建党精神激励青年注重精神上的“强筋健骨”,遇到任何风险挑战时,都能敢于斗争、平心应对,在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和此起彼伏的矛盾阻碍时能够强大内心、直面挑战,最根本的在于锻造高强本领,学会奋进、实干、进取、奉献,在实干进取中成长成才,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能冲锋在前、拼搏奉献。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锤炼修为明大德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组织、对人民无私忠诚的可贵政治品质和实践品格。对党忠诚,就是严于律己,忠于党的信仰,忠于党的组织和事业,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至关重要的政治品格。革命战争年代,像李大钊、方志敏等革命战士无论遭受多少酷刑,面对威逼利诱绝不供出党组织的任何情报,体现着革命者对党组织至死不变的忠诚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平建设年代,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程开甲四十年来甘愿不为人知,是一生为国铸核盾的保家卫国的科技栋梁,充分彰显了对党的事业忠诚不渝。不负人民,体现着党的初心和宗旨,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永远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是“半床棉被”体现的“初心”,还是焦裕禄同志在病痛折磨下心里依然装的是全体人民,抑或是今天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将党和人民作为自己奉献教育事业的动力,都体现着共产党人崇高的人民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也正是守住了“人民的心”[6],中国共产党才能在荆棘丛生中开辟道路,才能在血雨腥风中屹立不倒。“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体现出来的这种政治品格和立场,不仅为党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也为新时代青年锤炼品德修为、明确人生价值选择、坚定人民立场提供了丰厚滋养。

二、伟大建党精神激发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

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彰显着一个主题主线,也是新时代青年要担负的使命,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丰富的使命担当教育因子,对促进和激发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伟大建党精神激发新时代青年踊跃投身国家富强的责任担当

国家富强是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过苦难贫穷,因而清楚地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意义。为了摆脱这样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艰难地进行着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连年战争后百废待兴的民族家园,如何能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重重考验,在工业化问题上由全面学习苏联到独立自主“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历经重重曲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正确发展道路。改革开放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让我们开始“富起来”,大踏步追赶世界的步伐。从过去“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7],到今天“复兴号”高铁、时速600公里的磁悬浮惊艳世界;从过去“一穷二白”需要靠啃树根、吃野菜充饥,到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消除区域性贫困、绝对贫困的奇迹,中国共产党人一直继承和弘扬着伟大建党精神,不断通过“实干”,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今天的青年更应铭记这份“伟大光荣”。党的故事、党的历史、党的经验教训,每一项都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实干奋斗故事,可以帮助青年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引导青年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个人的青春奋斗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进步发展联系起来,主动参与强国建设。

(二)伟大建党精神激发新时代青年勇担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古代曾有过多次“盛世”时刻,在经济、科技和思想文化方面都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6世纪以前,单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就有170多项,远超同时代的欧洲。但是到近代前后,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后来国门被开、列强争相侵略,使得旧时的中国饱受帝国主义欺辱,经历了空前深重的苦难。因为经历过辉煌,才更加理解复兴的意义。一群怀揣着民族独立和振兴梦想的中国青年创建了一个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守初心担使命,踏上民族振兴的征程。伟大建党精神诞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淬炼于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将在新的实践中实现进一步升华,也必将激励新时代青年坚定信仰、坚定信心,勇担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三)伟大建党精神激发新时代青年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归根到底是每个中国人的幸福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成就最终都会回归和体现在每个人的幸福生活中。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确定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人生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了给广大人民谋求幸福安稳的生活,披荆斩棘,挥洒热血。中国共产党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认为无产阶级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8]。伟大建党精神渗透着鲜明的人民性,“不负人民”体现着党的血脉根基,始终彰显着党自身“不忘初心”的价值追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想引领青年在民族复兴的圆梦路上建功立业,必须弘扬“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站稳人民的立场,厚植灵魂根脉,自觉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愿吃苦、肯奉献、能作为,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教育的路径

新时代,引导青年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全方位、多层面渗透到青年的使命担当教育当中,通过“学、思、践、悟”达到知行合一,以伟大建党精神充实青年使命担当学习内容,引发青年使命担当认知思考,领航青年使命担当实践行动,强化青年使命担当责任意识,引导青年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学:以伟大建党精神充实青年使命担当学习内容

学,是使命担当教育过程的开端和基础。

一是思政课堂系统学。尽可能发挥思政课教育的主渠道之力,將党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贯穿思政课的全过程,融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培养,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奠基学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理解之中,引导学生从伟大建党精神中破解“圆梦密码”,学会用党的实践经验和伟大精神启智明辨、砥砺前行,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格,不懈奋斗、实干进取,促进青年对“新时代”的感悟、对中国梦的信心、对“中国之治”的认同和支持。同时,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即把握新时代青年的心理特点,遵循思政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方式,利用好网络平台、教室媒体、校园文化等,用青年人乐于接受的方式融入伟大建党精神,渐进式推进青年使命担当教育。

二是党史活动参与学,即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史学习活动中。新时代青年肩负重任,要明理修身,要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活动,通过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特别是挖掘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青年奋斗故事,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增强志气、骨气和底气。

三是身边典型、朋辈带动学。挖掘与青年大学生专业领域相同或相近的校内外优秀典型,通过讲述他们的励志故事,或邀请优秀同学、校友分享自己的事迹经验,引发青年人之间的朋辈互助作用,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动性。

(二)思:以伟大建党精神引发青年使命担当认知思考

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不足以赢得青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青年应通过思考引发对知识的理解,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同和感悟,加强对自身使命担当的接纳和坚守。

一是从学生主体的角度。当代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越来越务实。因此,我们需要把握这一特点,关心学生的现实需求,通过对伟大建党精神科学内涵、时代意义等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经典党史人物故事和时事热点案例,引发青年思考:追溯过去——百年前的青年人为着什么拼搏奉献;求索未来——百年后身为青年人的我们是否还需要拼搏奉献,为着什么担当和奋斗,怎么担当和奋斗?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现实发展需求、价值实现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发展需要紧密衔接。

二是从教师主导的角度。思政课教师或思政工作者,要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意地引导青年在“四史”学习的过程中,全面认识并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并讲清楚这三个“为什么”,使青年增强担当历史使命、时代重任的信心和底气,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滋养与支撑下,激励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主动接过“初心使命”的接力棒。

(三)践:以伟大建党精神领航青年使命担当实践行动

伟大建党精神内在地包含着使命担当的任务主线、践行要求,可以有效促进青年将使命担当的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引领青年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岁月的雕琢、实践的检验,足以证明是科学真理。新时代青年不论所学专业是何领域,都应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科学的理论武器引导自己明辨是非善恶、抵御错误思潮,成为有信念、有理想的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引领青年践行梦想。如果不去行动,梦想最终只能成为空想。新时代青年要时刻保持本领和能力不够的紧迫感,不断扎实并增强自己的本领才干,培养创新能力,成为有能力、有担当的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引领青年不懈奋斗。百年前的青年为救国救民奔走牺牲,百年后的青年更是敢为善为,无论是抗疫、抗洪、救火英雄中的“90后”“00后”“逆行者”,还是奋斗在脱贫一线、各行前线的优秀青年工作者,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向党和人民证明“强国有我”的青年担当。这是广大新时代青年最好的榜样,“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投身时代洪流,做实干进取的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引领青年忠诚奉献。伟大建党精神体现出的这种精神品格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忠诚无私、奉献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从星火燎原到百年辉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共产党人对党的无尽忠诚、对人民的无尽热爱。新时代青年要将这种精神品格发扬下去,奉献国家,无悔青春,做忠诚奉献的人。

(四)悟:以伟大建党精神强化青年使命担当责任意识

悟,是青年对使命担当实践深刻领悟后的升华。当代中国青年人在实践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意义,感悟新时代,感悟自身的使命担当。一是领悟他人的实践。从党的创建,到今天我们进入新时代,百年来一代代青年用自己的行动传承和践行着伟大建党精神,甚至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精神内涵。这一系列的精神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新时代青年要从这些曾经的青年身上感悟青春魅力,从他们的实践中领悟“青春是什么”“担当是什么”“人为了什么活着”“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从中汲取青春力量。二是感悟自身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需要学而思、思而行,要将伟大建党精神付诸行动。当代青年应该是青春朝气、大有可为的一代,奋斗是青年最亮丽的标签,要杜绝“佛系”“躺平”,要走出舒适区,积极进取、冲锋在前。悟,并不是最后一個环节,而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学、思、践,通过“学、思、践、悟”一个完整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达到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行合一,将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和传承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寄语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新征程上,我们更要以伟大建党精神昂扬青年斗志,汲取伟大建党精神强大的支撑力量,心怀理想、坚定信念、勇担使命,发挥青年的先锋力量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前行,“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 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 人民日报,2021-04-20.

[3] [6]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1,1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5] 曲青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N].人民日报,2021-07-08.

[7]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

[8]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9.

猜你喜欢

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定位与传承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建党精神语境探析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与价值赓续
让伟大建党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让伟大建党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论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思考
唯物史观视域中“伟大建党精神”四重维度探析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