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感神经β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3-03-28马志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6期
关键词:等位基因前列腺癌多态性

马志远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154002

前列腺癌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比较高,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前列腺癌的早期患者大多预后良好,但晚期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差,5年生存率较低。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筛查的普及与人口老龄化的广泛开展,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术方法,包括切除双侧精囊、前列腺、膀胱颈部、双侧输精管壶腹段等,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很多患者可出现复发情况,影响患者的预后[2-3]。调查显示,在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中,10年内发生生化复发在30.0%左右,为此在术后每6个月检测1次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5]。近年来基因调控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逐渐增多,随着人们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交感神经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在癌症生物学机制的调控中所发挥的作用得到了重视。β2A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通过介导交感神经儿茶酚胺发挥其正性肌力的作用,若其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可影响机体的健康状态。β2AR位于10号染色体短臂q24.26,包括5’非翻译区、开放阅读框和3’非翻译区组成。当前研究显示β2AR有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第一位点为Ser49Gly基因多态性,即在受体氨基末端的第49位丝氨酸被甘氨酸所代替。第二位点Arg389Gly基因多态性羧基末端附近的389位甘氨酸被精氨酸所代替[6]。本文具体探讨与分析了交感神经β2AR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明确前列腺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分子生物学证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20年6月在本院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88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手术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手术前患者没有给予任何治疗;均无手术、麻醉禁忌证;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临床与随访资料完整;都为中国人;男性,年龄30~75岁。排除标准:采用非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失访的患者;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在手术期间死亡的患者。

1.2 β2AR基因多态性检测 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2~3ml,4℃放置30min后,2 0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血清,并储存于-80℃冰箱。提取血清基因组DNA,对DNA浓度进行测定,对其进行稀释溶解后用于PCR测定。采用罗氏公司试剂盒,将Arg389Gly-PCR的反应条件设定为:94℃预变性30s,94℃变性45s,62℃退火45s,72℃延伸45s,循环40次,对PCR产物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进一步处理和鉴定,然后进行测序,明确基因多态性情况。

1.3 预后调查 所有患者随访到2021年11月1日,记录患者的复发情况,患者术后PSA监测频率为每3个月1测,复发定义为术后血清PSA水平连续2次>0.2ng/ml。以手术日期作为随访的起始点,其中以出现复发作为随访终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0统计软件(SPSS Inc,美国)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等表示,对多基因多态性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对比为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等,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价值分析采用ROC分析。

2 结果

2.1 复发情况 在88例患者,随访到2021年11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28.17±2.81)个月,复发18例,复发率为20.5%。

2.2 一般资料 复发组的年龄、临床分期、术前Gleason评分、术前PSA水平、体重指数、肿瘤直径与非复发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2.3 β2AR Arg389Gly基因多态性 所有检测结果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复发组的β2AR Arg389Gly GG基因型与等位基因G频率高于非复发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β2AR Arg389Gly基因多态性对比[n(%)]

2.4 相关性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2AR Arg389Gly GG基因型与等位基因G为影响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P<0.05)。见表3。

表3 交感神经β2AR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n=88)

2.5 预测价值分析 ROC分析显示,β2AR Arg389Gly GG基因型与等位基因G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和0.861。见图1。

GG基因型 等位基因G

3 讨论

前列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在泌尿系肿瘤的临床诊治中十分常见,对中老年男性造成严重死亡威胁,在中国的发病率略低于西方国家,但死亡率却逐年攀升[7]。前列腺癌患者一般在病程早期可以通过积极治疗,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5年生存率在80.0%。但在前列腺癌的病程晚期,预后效果普遍较差,5年生存率在40.0%以上[8]。目前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很多患者存在术后复发情况。当前对于患者术后是否会出现复发的判断大都基于临床医生的经验,但是主观性比较强[9]。88例患者,随访到2021年11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28.17±2.81)个月,复发18例,复发率为20.5%;复发组的年龄、临床分期、术前Gleason评分、术前PSA水平、体重指数、肿瘤直径与非复发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的β2AR Arg389Gly GG基因型与等位基因G频率高于非复发组(P<0.05)。从机制上分析,β2AR是Gs蛋白偶联受体,存在几个基因多态性,β2AR的基因多态性可激活蛋白激酶A,后者通过对钙离子通道磷酸化作用使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引起钙离子内流增加产生正性变力效应。β2AR Arg389Gly的发生可提升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肿瘤细胞的扩散能力[10]。

准确的预测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复发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复查方案,对于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可提高复查的频率而对于低复发风险的患者,可以适当延长复查的间隔,从而确保患者得到最优预测效果[11-12]。医学界常用的前列腺癌筛查诊断指标是血清PSA表达,但PSA存在许多缺陷,其特异性是针对整个前列腺组织,而不是单独针对前列腺肿瘤组织,再加上炎症等相关因素都会影响患者体内的PSA浓度水平,因此将PSA作为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的复发诊断指标存在着不稳定性,预测精准度较低[13-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2AR Arg389Gly GG基因型与等位基因G为影响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β2AR Arg389Gly GG基因型与等位基因G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和0.861。从机制上分析,当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时,心脏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β2AR,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腺苷的浓度升高,可导致细胞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细胞的迁移与转移。β2AR的389位氨基酸残基细胞内胞浆受体尾部,是受体与G蛋白偶联的重要结构。β2AR Arg389Gly GG基因型与等位基因G,可发挥促进肿瘤细胞发生、生长和转移的作用[15]。本研究由于时间限制,随访时间比较短,且没有纳入非手术治疗患者,基因多态性位点分析也比较少,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比较常见,β2AR Arg389Gly GG基因型与等位基因G为影响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等位基因前列腺癌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广东汉族人群D18S51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现象分析
广东汉族人群Penta D基因座off-ladder稀有等位基因分析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WHOHLA命名委员会命名的新等位基因HLA-A*24∶327序列分析及确认
马铃薯cpDNA/mtDNA多态性的多重PCR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