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影海报中的民族文化应用研究

2023-03-25刘程锦危家漩陈思宏

艺术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艺术

□刘程锦 危家漩 陈思宏

电影海报作为平面设计的艺术性表达,担负着电影产业的商业宣传重任。中国电影海报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业内前辈的不断努力下,发展出了属于中国特有的设计风格,展示出一流的艺术审美与设计水平。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和对中国人民的特殊意义,深入探究民族文化的多种表达方式与民族文化元素在中国电影海报中的应用。对中国电影海报中的民族文化应用研究不仅是对我国历史传统的重新梳理,也是对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平面艺术设计进程的一次专项总结。

一、中国电影海报概述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于1905 年上映,从此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先河。该影片现存的海报只有当时由“丰泰照相馆”负责拍摄的影视剧照,拍摄条件极为简陋。随着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也有明显进步,设计不断推陈出新,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和表现技法。到目前为止,中国诞生了众多优秀影视作品,随之而生的中国电影海报也为平面艺术设计工作者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宝库。追溯到最早的电影海报,当时德高望重的手绘大师已经为中国电影海报创作出了一批高质量作品,也包含多种艺术表达方式。代表作品有程十发老先生的《枯木逢春》《林则徐》和《玉色蝴蝶》,黄胄借鉴中国水墨画技法创作的《阿娜尔罕》借用西方透视造型技法呈现出中国水墨画的新时代面貌,廖炯模先生的《刘三姐》采用中国传统工笔画的方式,一笔一画勾勒出“刘三姐”的形象。这些优秀电影海报作品已经不仅仅是作为电影的商业宣传,更是经历数十年沉淀流传下来的宝贵艺术作品。

电影海报设计需要与电影剧情、人物、主旨和情感相结合。出色的电影海报设计不仅可以起到宣传作品的作用,也可以展示一个国家当下的艺术审美水平和设计水平,更是一个国家艺术素养的体现。中国电影海报经历百年的磨炼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二、中国民族文化的视觉表现形式

中国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展现出独有的文化底蕴,逐渐形成了各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视觉呈现,反映出中华民族独有的生活理念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它们是设计灵感的源泉,同时又体现了其中蕴含的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中国民族文化视觉表现的本质是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产物,汇集了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劳作方式、生活状态及精神信念等多种内容,有十分鲜明的象征意义。它承载着人们美好的祝愿,寓意好运、和谐、幸福等,它契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取向,同时它具象了整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世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思想内涵。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视觉设计中,设计者可以使用的民族传统元素非常多,同时,根据地域文化的差异,民族传统元素又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所呈现的各类文化符号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不同民族之间的精神信仰和探索自然的追求等。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积累经验和不断探索,对不同事物和现象进行总结提炼,最终形成了具有民族独特属性的文化符号,如:文字、图形、民俗、色彩等。民族传统文化为设计提供了珍贵的艺术资源。设计师在运用民族文化元素的同时,不仅身负对民族化审美的传承,更要利用好文化,突出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使文字纹饰、民俗艺术、绘画技法、传统色彩等充分彰显民族风格特色。设计师要注重艺术审美和视觉表现力,利用文字、色彩、图案满足设计情感中追求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

(一)文字纹饰

不同民族的文字纹饰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历经多次形态变化,寓意丰富,造型优美。中国文字是千锤百炼凝成的视觉呈现,是承载我国民族文化的符号。汉字是字,是“象”,更是文化。汉字是从甲骨文历经千百年的凝练逐步演化而来,经过各朝各代的文化加工和改造,逐渐演变出形式多样、类型不一的新字体。汉字也是内嵌美学理念的框架,给予创作者无限的设计灵感和自由创作的空间,可以将作者的审美品位和思想情感融入其中。设计者在现代视觉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字元素,能使视觉设计充满独特的艺术情趣。中国传统图案纹饰也是民族特色的艺术素材。各民族特有纹饰种类繁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作为纹饰,文字在设计表达中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和印刷文字相比,视觉设计中的书法文字表现效果更好。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力量感,使用毛笔书写文字可以传递出一种优雅洒脱、自然纯朴的感觉,这是印刷文字缺少的韵味。

(二)民俗艺术

民俗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性和象征性。从形式上看,许多伟大的视觉艺术都直接受传统民俗的影响。当然,好的作品不会将原有民俗艺术生搬硬套,而是会对传统造型提炼后进行艺术化二次创作。这种再创造建立在设计师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上。设计师会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和美学理念对传统民俗艺术元素加以提炼、创新和融合运用,使其符合当下审美趋势;或者将现代设计使用传统技法呈现,用以表达设计理念,体现民族个性。以剪纸艺术为例,剪纸艺术在我国民间发展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学习成本低、材料随处可得、适用性强、装饰效果好,深受人们喜爱。此外,剪纸的透空艺术色彩鲜明,凭借淳朴的感情和艺术直觉进行创作,条线简单,表现直接,装饰花纹十分精致,不仅造型优美且富有动感,还带给人朴实无华的乡村艺术精神,在传统风格视觉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把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和电影海报设计结合,能够更好地表达民族文化内涵,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三)绘画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可以根据工笔和写意两大类技法进行划分。工笔运用细致、工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物象,画面工整细致,细节精雕细刻;写意则注重简洁有力、形神兼备,主要运用简练的笔法来表现事物的特点和意境的营造。工笔与写意在视觉设计中对应工笔画与水墨风格。借鉴传统绘画方式进行视觉设计,能给人熟悉、亲近的感觉,极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传统绘画技法十分贴近大众的生活及审美,能很好地传达视觉设计的民族特性,在商业推广中快速捕获人心。

(四)传统色彩

在视觉设计中,色彩被认为是较敏感的设计语言,能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心理需求。中国特有的色彩视觉纯而不艳、灰而不脏,讲究和谐之美,诗意而浪漫。中国传统色是文化的结晶,是我国传统美学的传承之道,它赋予中国人充足的文化自信。中国传统色彩经历了从单色观到五色观的发展演变,再到后世经过几千年的时间,蕴含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积累下来的色彩认知,它是民族审美水平的一种体现。传统色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艺术表现,其凝练的文化符号早已深入人心。如中国人大多喜爱红色,认为红色具有一种精神力量,逢年过节充满喜悦的场合必然少不了一抹红色。因为在人们的思维中,红色已经从一种单纯的色彩转变为一种民族精神符号。红红火火、吉祥如意的精神内涵赋予红色在我们心中独有的文化价值,因此,红色一直在中国传统色彩中占据重要地位。将视觉设计和中国传统色彩相融合,可以赋予视觉设计作品文化价值,使作品更具设计感和层次感。

三、民族文化在中国电影海报中的应用

电影海报设计思路和其他平面设计有相似之处,设计创作都需要设计者发挥想象力进行独特新奇的创意表现。在创作过程中,设计者不应被标题限制思维,而要寻找元素之间的关联,打破时空上的隔阂,巧妙融入各元素,让创意表现更亮眼,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

中国电影海报的发展历程不长,但充分利用了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创造了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设计风格,并逐渐发展成独具特色的平面艺术,有自身的趣味性与装饰性。在电影海报的创作中,设计者运用具有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元素,有利于传递影片剧情信息。这种得到大众普遍认可的文化符号是拉近观众距离的象征体,可以更好地突出影片的中心思想。设计师使用这种创作手法是对民族文化认知的真实表达。例如,在电影《霸王别姬》的海报设计中,京剧脸谱的设计元素不是为了讨论其中的意涵,而是要深入思考画面动作在这里呈现的缘由。

设计作品中的鲜明民族特色主要源自设计师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感触、解读和升华。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不能陷入简单排列各种素材、公式化视觉语言的创意泥潭。在电影海报民族化设计实践中,设计者要探索文化的呈现方式。设计师能否借用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关键在于民族文化精神能否通过设计提炼出优美的符号和形式。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设计师们往往会用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进行电影海报艺术创作,将本国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电影海报设计,传递各民族的文化内涵。这些电影海报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十分突出,能够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事物直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各国的民族文化。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的海报巧妙提取文字特点,用象形的手法将文字转化。“华”字下半部,设计师用一个芭蕾舞者做出“十”字的身形替代。这一文字上的巧思成为该作品画龙点睛的设计。电影《英雄》讲述战国末期的故事。根据史料记载,大篆在这一时期成为使用程度最高的字体,电影《英雄》概念海报中使用篆体的“剑”字撑起整张海报画面的主体。根据影片情节,当无名十步于秦王时却未出手刺秦,秦王背过身注视那幅巨大的“剑”字恍然大悟。“剑”贯穿整个影片情节。海报中的篆体“剑”字,行笔圆转,气韵通畅,意境深远,不仅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传达了电影精神。

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大胆采用了色彩艺术,其中对红色视觉表现的应用生动展现了特定时代下人们的心理,再加上冷色调和暖色调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色彩反差给观众营造了视觉上的震撼。这个电影海报对色调的设计堪称经典。海报主体通过极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的红色调呈现。在一间婚房里,身穿红色旗袍的四姨太脚踩板凳坐在新婚时红色的炕上,而二姨太穿绿色衣服在她身后为她按摩,床上放着一铺红色被子,大红色灯笼放在了床上,墙上挂着两幅相册,里面的女人身着旗袍坐在桌边。本电影海报将中国传统画面元素巧妙地融入一个版面,虽然整体视觉为红色,但并没有红色本应带来的喜庆欢乐感,反而给人以奇妙的诡异感,流露出一些沉重的哀愁。两个女主人公的表情传达出大院生活的无奈,反映了当时女性受到的压迫及封建社会对旧时代女性在人性上的泯灭,电影中人性的恶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电影海报使用现代数字技术结合传统书法形式,将汉字与现代人物融入明暗变化的水墨画面中。行草书写的“影”字如水般流动奔放,人物与环境用水墨特效展现动势,黑白灰的衣服与场景融为一体,同时“影”字分割画面将人物关系对立。水墨画技法与人物形成空间关系,让海报在平静的观感中不失磅礴的气势。电影海报设计与影片中画面视觉风格一致,通过笔墨烟云的明度变化,整体用黑白灰的主题色调展现气韵生动的中国水墨美学。

经历了快速发展的中国电影,海报设计逐渐表现出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审美和表现技法。电影海报在传达影片内容的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了人民群众整体的艺术审美水平。民族文化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中国电影海报中的民族文化,不仅是对我国历史传统的重新梳理,也是对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平面艺术设计进程的一次专项总结,相信中国未来的电影海报将迸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艺术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纸的艺术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