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锦中图形的国际化设计研究
2023-03-25□陈鹏
□陈 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聚居地区基本连成一片。广西壮锦是最能体现壮族主要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它虽然依然出现在壮族的日常生活中和不同的地点与场景中,但因少有变化与创新,不被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喜爱,市场日益萎缩,面临逐渐消失的困境。为了传承与发扬这些具有显著特色的壮族艺术文化,我们需要以现代人的审美来研究、挖掘、提升民族图形的社会内涵与外形的时尚性,促进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国际化与产业化应用。对此,本文针对广西壮锦中的图形进行研究,探索它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为广西壮族旅游商品开发提供新思路。
一、广西壮锦中的图形应用现状
广西壮族起源于秦汉时期。受历史与地理位置的影响,壮族人民主要居住在山区,奉行“稻作文化”。而壮族人民又把稻田称作“那”,所以,壮族的稻作文化为“那”文化,壮族的艺术品创作也与“那”文化密不可分。
在“那”文化中,壮族人民赋予山、水、稻、田等以生命,认为它们与人一样,有“神”“魂”的人格特征,如山有“山神”,水有“水神”,稻有“稻魂”,田有“田魂”,祖先传下的“神谷”则有“谷魂”,这都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于是,在壮族的手工艺品中都能发现这些艺术化的自然现象及动物形象,这些壮族特有的艺术图形,承载着壮族历史和文化。
壮族的手工艺品多是以家庭为单位,以父传子、母传女、师傅带徒弟为主要传承模式。传承方式的封闭性也造成了壮族传承人的思维墨守成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不变或者变化甚微。同时,也正是这种封闭的传承让壮族特有的艺术图形特征得以保存下来,质朴且有辨识度,与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同,独具特色。
广西壮锦在过去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床毯、被面、腰带、背带心、头巾、挂包、壁挂、锦屏、坐垫等,几乎囊括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现在壮族年轻人几乎不使用了。壮锦的图形作为民族符号象征,已经从日常生活转变为公共场所大型建筑与场景的主要设计元素。例如,南宁地铁的出入口和内部装饰都运用了壮锦中的太阳花、回纹等传统图形,这些图形是传统图形的创新。
此外,壮锦图形也经常被运用于旅游纪念品中,如广西民族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将传统壮锦中的寿字纹、蟒龙纹、小龙纹等图形运用到围巾和手提包上。但上述图形创新的最大问题是创意水平低,仅仅是图形场景的位移,直接将壮锦的图形张贴在建筑物的外观或服饰上,这种简单的位移与拷贝,缺乏创新,很难受到大众的欢迎。
二、广西壮族传统图形的应用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看,产品远远落后于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中国社会当今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扶贫及提倡的特色产业扶贫等政策,都与民族特色文化密不可分。作为壮族文化重要内容之一的手工艺品,反映了壮族要发展民族特色文化却无能为力的困窘,这就需要更多人关注民族文化并给予帮助。
第二,从民族文化继承、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包含壮族地区的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已经有了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可以用于民族文化的产业发展。当人们贫困的时候,艺术和文化往往成为奢侈品。当今的一系列民族文化振兴政策,为整理、挖掘和提升壮族文化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与丰沃的土壤。
第三,从民族的文化发展与艺术的审美角度来看,在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展示本民族的文化与技艺是很有必要的。尽管壮族已经十分重视本民族文化的彰显与宣传,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总体处于低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壮族人民对民族元素的特征图形缺乏深入的挖掘、整理与研究,更缺乏系统的分析与创新。
第四,民族特色产品亟须提升民族内涵与艺术欣赏性。图形是产品内涵的外在展示,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开放的商品交易过程中,鲜明、独具特色的民族图形往往比较容易引起关注。这一点从广西各个主要地方旅游景点可以看到端倪。到广西壮族地区旅游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但是,外国游客在欣赏壮族地区独特的山水民居时,往往没有可以购买的特色商品。在一些国际性的民族服装与产品的设计大赛上,更是鲜见壮族的产品。
三、广西壮锦中图形的国际化路径
(一)与高校密切合作
高校是人才密集的地方,社会各界应该集中力量针对目前壮族图形的再挖掘、再创造与商品使用中生搬硬套等一系列问题,以项目为平台,与高校进行专题项目合作。一方面,社会各界要整合高校的不同专业如社会学、历史学、设计学等,以及外国留学生在华的大学生(留学生)、教授(外籍教授)与专家学者(外籍专家)等,成立专门的项目工作小组。另一方面,社会各界要提供必要的资金,充分利用高校优质的资源,多角度、多视野思考、研究、开发,以解决民族特色产品图形设计中的诸多问题。
事实上,中国的高校已经有很好的案例。例如,湖南大学的高校合作项目开发的侗族民族系列服装产品就获得了成功。2017 年湖南文创设计大赛金奖作品《棱说·侗锦亚麻系列》,主创人员之一的杨苗是侗族女孩。2009 年,杨苗在湖南大学读研究生,参加了“新通道”设计,加入创新团队。高校平台聚集人才,不同的设计师用不同的视角来观察侗族的民族文化,海内外设计师一起探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将侗族民族图形重新排列组合,在色彩上运用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素色,再结合侗锦的手工艺技法,采用时下流行的天然亲肤亚麻材质,最终创作出金奖作品。这些图形的创作源于侗族祭祀纹样与传统服饰上的图案。
(二)努力学习借鉴国际化设计理论
国际化应该是一种国际性的设计表达语言,是能在世界范围内被认知、认同,形成信息的有效沟通,能被国际社会公认和接受的、主流的视觉审美标准。世界各国在设计的功能、构造和形式上具有越来越相似的特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现代社会人们审美需求的改变,追求一种纯粹、简洁、具有国际通识性的设计语言成为当下设计风格中的主流。
壮族图形走向国际化需要借鉴这些国际化的设计理论。例如,2007 年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意大利品牌艾烈希合作,由“意大利国宝级设计师”斯蒂凡诺·乔凡诺尼设计文化创意产品。他把当代设计元素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精华相结合,设计出了充满童趣的“清宫系列”,红极一时。他的创意源于清朝时期的人物画像,将清朝不同款式的服装线条概括成极简的轮廓外形,用上了代表不同身份的色彩,再将清朝传统纹样进行轮廓化处理,运用在服装上,既很好地凸显了传统民族特色,又符合当代审美标准,表达了“时尚故宫”这一理念。这个系列的作品在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同时,又通过明快的线条和简洁的图形彰显了时代感和国际性,这些都是使民族图形国际化的很好借鉴。
另外,这些作品除了有优秀的外观设计外,在功能设计上也有一定的娱乐性。这些清宫人物不仅是装饰摆件,同时也是生活日常用品,如胡椒研磨器、定时器、调味瓶、酒瓶塞、钥匙链等,有些部件还可以打开。总之,这些设计让现代生活日常用品充满了想象力和趣味。
(三)注重壮族民族图形文化内涵的提升与表达
壮族民族图形不仅需要外观上的重新设计与创意,更需要结合新媒体的方式来传播和表述壮族民族图形的文化内涵。
以故宫博物院的产品开发为例,中国故宫博物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故宫的藏品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能够不断挖掘,不断进行创意,不断创造一些人们喜欢的文化创意产品……故宫博物院要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要学会运用多种方式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故宫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故宫博物院不仅仅是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还有故宫淘宝公众号、开发的系列App、研发的游戏、故宫角楼咖啡厅等,通过新媒体渠道传播传统文化信息,用现代青年人喜欢的方式撰写推文,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愿意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正是因为创新,故宫博物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购买纪念品。如今,故宫文创产品已有上万件,年销售额超15 亿元。
从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开发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产品的开发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外形和功能层面,更重要的是把握消费者心理,通过结合现代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把产品背后的文化融入故事,给民族图形注入灵魂。这样的创新产品不仅具备审美功能,更能通过外在的图形传递历史文化。这正是目前广西壮族手工艺品中图形创新缺乏的因素。
(四)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研究并努力开拓东盟国际市场
在中越、中缅边境地区,乃至泰国和老挝许多地区,壮族语言都可以进行日常的基本交流。于是,借用这种先天的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是十分可行的路径。首先,加强设计思想与理念的交流,借助每年一次的东盟博览会,举办设计学术交流会或者举办民族图形设计大赛。其次,加强民族图形设计的人才培养,在东盟国家互派学生与学者交流。再次,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针对出口东盟国家的商品的图形品牌进行图形文化的专业培训。最后,加强旅游行业与东盟相关行业协会的合作。“2019 年东盟‘一带一路’旅游文化交流周”上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提出:“2018年东盟来华旅游达2540 万人次,比2017 年增长19.3%,约占当年中国入境游客总量的19.3%和外国来华游客总量的83.2%……”由此可见,来华旅游的东盟国家人数占有很大比重,广西地区可以南宁为代表,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开发壮族旅游纪念品,让壮族文化走出国门。
(五)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广西壮族民族图形品牌
品牌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产品的名片,承载着产品的内涵和外在形式。仅仅运用壮族手工艺品中的图形,设计一个被国际认可的好产品,最终也只会是昙花一现,并不能在消费者心理建立长久的认知。而一旦建立品牌概念,消费者将会全方面地了解产品,一旦认可了品牌,就能产生忠实的客户群体,让这个民族特色产品不断传播,并被更多人熟知。
因此,设计人员要想让广西壮族图形艺术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就要善于讲好壮族的故事,用民族故事构建文化内涵,打破传统思维,分层次开发产品。例如,设计人员可以继承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研发复古产品,开发纯手工艺的高质量奢侈品。专门针对高端客户定制,可用于收藏;开发针对年轻人的时尚产品,跳出传统手工艺品的框架,与其他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专门针对国外游客开发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等等。
壮族手工艺品中的图形艺术是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的瑰宝。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要通过更好的设计,让更多人认识并熟知。通过新媒体向世界传播壮族文化,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壮族。壮族文化的传承不仅是靠手工技艺的传承,更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创新和发展。整理总结前人的技艺和经验,学习传统技法,深入了解传统图形,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技艺和新的图形设计,才是让民族文化传播得更远更久的方法。总之,壮族文化产品的开发空间很大,设计者应该从惯性思维中跳出来,重新思考,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创新设计,让壮族产品在具有民族化特征的同时具有时代性和国际化特征,打造壮族民族产品品牌,并将它推向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