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都市水墨的概念及现实意义

2023-03-25任四四

艺术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水墨画水墨都市

□任四四

都市水墨是在都市化进程与中国传统绘画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深圳为都市水墨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探索与实践。现代都市的丰富性已经为水墨画的现代性转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通过对都市水墨概念的梳理,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并反思都市水墨的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一、顺势而出的都市水墨

水墨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有着天然的联系。历代艺术家历经千百年的实践与探索,使水墨画在艺术行为、画材特质、形式原理、语言样式等方面更加追求中国古代美学内涵,成为中国视觉艺术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性格的成熟画种。传统水墨画是在以农业文明为中心的社会产生的,在古代有过关于城市题材的作品,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徐扬的《姑苏繁华图》等,其中可以窥见宋代以来的风俗画中已经潜藏了都市水墨的一些表征。

都市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产物,都市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标志,由农耕文明向现代都市文明的转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正由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在社会大变革的转型过程中,都市化进程和都市文明迅速发展。在都市物质文明方面,都市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人口剧增,都市的环境和景观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市精神文明包括都市伦理、都市人格、都市精神,它的实质是现代人的文明。现代都市不仅改变了人类居住和生存空间,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思维、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现代都市当然也带来了新问题和负面效应,如生态失衡、公共卫生、城乡关系等问题,这些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水墨、都市”是一个特殊的视角,它不仅仅是一个题材视角,也是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在都市时空里,人类的生存状况、人文关怀的内涵在这个视野里有其特殊性的表现。一些艺术家敏锐地体验和感悟到了都市文明的变化,“笔墨当随时代”将“现代都市”作为新的创作母题和对象。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速度很快。20 世纪90 年代初,深圳的画家敏感于时代,以其特有的文化自觉和创新意识,开展了反映改革开放火热生活的“深圳画家画深圳”的创作活动。1992 年,钱学森先生看到了相关的作品后,认为这些作品“颇有新意”,并由此提出:“我国画家能不能开创一种以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建设为题材的‘城市山水’画?”受此鼓励,深圳画院率先提出和实践“城市山水画”这一革新的课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研讨和展览活动,如1993 年开展了一次“城市山水画”活动,1996 年举办了“全国城市山水画展”等,在国内外艺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城市山水画”拓展了水墨画的表现媒介和题材,进一步推动了当代水墨画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在对“城市山水画”课题继续进行深化研究的过程中,他们进一步探索水墨画与都市的关系。2000 年,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提出了“水墨与都市”主题,研究对象逐渐由“城市”转为“都市”,以期用水墨画的形式来展示现代的都市景观,都市人的面貌及都市人的心态、情感和观念,拓展水墨画对新题材的表现力。2002 年第三届双年展提出继续探索“水墨与都市”的课题,并将主题定为“都市水墨”,基本宗旨是用水墨画的形式直接描绘和表现现代都市的景观、都市的生活场面和都市的人物形象。此次展览展出了十多个国家148 位画家将近300 件作品,展现了国内外水墨画创作的新面貌,对水墨画艺术传统的弘扬、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016 年底,中国国家画院都市水墨研究所在深圳成立,将“都市水墨”作为传统中国画革新的重要课题,研究都市水墨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通过推动创作,及时进行理论阐释,不断丰富其内涵和成果。

都市水墨是顺应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水墨与都市以其鲜明的主题展示了中国美术在新的历史转型期与之同步适应的严肃思考和审美变异,现代都市生活的丰富性已经为中国画的现代性转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但显然有待研究的事物尚多。

二、多元视角下的都市水墨概念

从最初提出都市水墨这个概念,虽然历经近20年的探索与发展,但对究竟应该怎样界定都市水墨,似乎并没有一个定论,众多艺术家、理论家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见解。都市水墨概念的倡导者之一董小明认为,都市水墨是具有都市文化特质的水墨绘画,描绘的对象已不囿于景观而涵盖了都市的人和生活,表现了都市的情感、精神和观念。

在首届“都市水墨学术邀请展”深圳画院研讨会上,张晓凌认为都市水墨首先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然后才是当代性概念;都市水墨的核心是双重的:批判和救赎;从美学方面看,都市水墨或者当代水墨发展有四个基本指标:语言体系、空间结构、笔墨程度、意境再述。宋文翔认为都市水墨的实质是一种基于图像化和水墨画的当代艺术创作方式。郭延容提出都市水墨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体系,她认为:都市水墨虽然以改革中国绘画为起点,但是它并不像海派、岭南画派是一个派别,也不像山水、人物、鞍马是一种画科,更不像国油版雕里的某一个画种。都市水墨之于现在,就如同“文人画”之于宋,它是一个体系,它能够表达当下社会普通人的艺术诉求。

在“都市水墨学术邀请展”武汉研讨会上,尚辉认为:从文化学来看,城市文化和城市审美再度重构的中国画形成了都市水墨的概念,都市水墨更深层的内涵是一种人文精神,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变革,也不仅仅是为了适应表现题材而进行的变革,都市水墨最深层的核心还是与人的精神、人在城市中的诉求紧密相连。陈孝信认为都市水墨是在当下特殊时期——即“前现代”艺术时期所出现的,以“水墨”为特殊媒介,来表达或反省现代都市化进程的一种新艺术现象,而非一个新画种。这个艺术现象的复杂性就在于:它既是艺术主题与题材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一次重大调整,同时又是“水墨”(广义上的水墨艺术)现代转型进程中出现的种种思路与实践的呈现,这也是水墨进入现当代的一个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或曰阶段。王春辰认为都市水墨应该是现代生活的写照,应该具有嫁接现代观念的可能性,应该是精神诉求大于题材诉求。冀少峰认为都市水墨是都市化进程中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的一种变化。

顾丞峰在其论文《寻找“都市水墨”的精神指向》一文中指出,要定义都市水墨,都市外形是必要条件,能表现出都市的节奏是充分条件。而表现都市节奏,又分为表现外在结构的以及表现心理结构的,都市水墨表现的更深层次是表现都市中人的精神层面。樊波在其论文《“都市水墨”的概念辨析及其现代品格》一文中指出,都市水墨是一种艺术形态,由于都市文明变化以及发展前景难以预料,都市水墨的概念也是不确定的。李昀蹊认为都市水墨是传统水墨的一种现代方式,应该是具有都市人文内涵和都市形式趣味,并与都市文化相匹配的一种新的文化类型。陈浩将都市水墨看作一种绘画表现形式,他认为都市水墨是指产生于城市及其工商业环境中的水墨画艺术。

纵观以上关于都市水墨概念的论述,可以看出:(1)从最初鲜有对都市水墨的学术理论界定,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研讨,对都市水墨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和辨析,他们的视角是不同的,多元的。他们从文化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等不同领域来审视和反思都市水墨的内涵和外延,可以感受到都市水墨的开放性和包容性。(2)从早期到近期对都市水墨概念的释义可以看到一种倾向,从最初对都市景观等外在形态的关注,转化为更注重对微观、内在精神的表达,这实际上和都市水墨的实践探索轨迹是一致的。(3)无论将都市水墨定义为一种新的艺术现象,还是当代艺术创作形式、艺术形态、文化类型、艺术类型、阶段等,或是一个全新的体系,普遍认可的是都市水墨具有当代性。

三、都市水墨发展的现实意义

近20 年来,都市水墨通过对拓展水墨画表现领域和表现力的诸多课题进行全方位探索,并持续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对推动新时期传统中国水墨画的革新和当代转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都市水墨为水墨画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创作母题。传统水墨画有其完整的系统来表现自然之美,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母题不足以承载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精神和价值诉求,不足以面对西方美学多元化风格压力下的艺术语境。从创作题材来看,都市水墨冲击了水墨画创作中长期远离现实的状态,拓展了水墨艺术表现的对象。当代水墨艺术家已经不局限于仅仅表现梅兰竹菊、山水田园等传统题材,更是把目光投向自己的生存环境,把具有现代感的都市景观或人文作为表现对象,观都市之“象”,悟都市之“道”,追求现代人的价值诉求和精神诉求,关注建立客观和主观精神世界之间的有效联系。艺术家们在题材上的拓展和挖掘,反映了他们对都市生活和精神的关注,传递了他们积极的入世创作态度,极大地拓展了水墨的表现领域。

都市水墨是对笔墨既有语言规范的突破。“笔墨”是一个特定的艺术范畴,人们在传统水墨画千余年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中留下了相对固定的笔墨审美规范,笔墨趣味和山石树木联系在一起,优美、恬淡而深邃,它是农耕社会、田园生活和文人精神的反映。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是高度化的建筑空间,是经过高度人化了的自然。这种建筑与自然环境无论形态还是质地,都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与传统笔墨审美是相冲突的。都市是水墨创作的重要主题,对象的转移、视觉感受的变化、精神内涵的不同,使水墨的形式语言得到了拓展。如果说,传统的绘画语言偏重秀美,偏于柔、慢、细、轻、小、圆,更善于用笔尖提按起伏的话,如今的用笔或其他则更不受约束。面对新环境、新人物、新情感、新样式等,都市水墨创作者走出传统水墨的范式,不断尝试开发和拓展适合自身想法的表现手法、媒材、语言,一方面将宣纸和水墨媒材与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一种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从其他艺术门类中汲取养分,将宣纸和水墨进行现代化的媒材重组,融入了很多实验性的抽象表现。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新媒体技术与水墨进行融合的作品。这些作品利用与都市生活紧密联系的新的表现技法或新媒介来完成,反映了现代人对都市生活方式的理解和思考,同时折射出艺术家生活的时代,反映了他们对时代的思考。

总体来说,在都市水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领域,都市水墨在文化内涵上、概念演变上、符号提炼上、技法表现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作为水墨画生长的新的土壤和创作母题,都市水墨引起了海内外同行的关注,每一个有使命感的水墨画家都应不负历史的重托,为再创水墨画的新高峰而奋斗。

猜你喜欢

水墨画水墨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牡 丹 (水墨画)
水墨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泼尽水墨是生平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