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区民族音乐的艺术特色与发展研究
2023-03-25□赵菁
□赵 菁
甘肃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长期以来,该地区多民族文化碰撞交融,衍生出丰富的民族音乐作品,拥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增光添彩。进入新时期后,受外来音乐影响,当地民族音乐受到强烈冲击,加上传承人老龄化、音乐教育不足等因素影响,当地民族音乐濒临失传。在此背景下,我们应积极探寻甘肃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之路,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宣传与保护,促进甘肃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甘肃民族音乐的艺术特色
(一)山区民乐——号子
甘肃陇南山区的民族音乐代表为号子,因与陕西南部、四川等地相邻,群众多生活在森林茂密的山区,古往今来,创造出许多带有山区特色的民族音乐,如“洋汤号子”“两当号子”等。从整体上看,这些号子歌都具有高亢、粗犷等艺术特色,尤其是“两当号子”,其风格更加与众不同,曾被赋予“陇南乐府”的称号。在曲调方面,“号子”拥有羽、徵、商等多种形式,且不同形式所展现的情感也不尽相同,旋律变化较大,演唱中歌者要拥有突出的表现力,多用锣鼓等传统民乐伴奏,以多人齐唱为主,在第一位歌者演唱后需要换气时,第二位歌者可从末尾拖腔位置接唱,前后配合默契,因此,在换气上基本没有间断,可展现出无缝衔接的表演效果。此类民族音乐传唱难度低,已成为国家民族音乐的瑰宝。
(二)兰州民乐——鼓子
甘肃兰州地区的民族音乐以唱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鼓子,可由1 人、2 人、3 人演唱,通过唱、说等方式演绎。一般以自弹自唱的形式表演,对歌者的动作、表情都有较高要求,能够为听众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鼓子表演多以一人为主,搭配琵琶、二胡、琴等乐器,可将喜怒哀乐等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此类乐曲唱腔婉转动听,风格独特,带有浓厚的本土特色,可使听众耳目一新。曲牌类型根据声腔不同可分成三种,即平调、越调、鼓子。单支小令与大曲以平调为主,鼓子头与尾承前启后,可将鼓子腔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不同曲牌所展现的情感特征也有所区别,如凄凉、热烈、舒缓、紧张等。以往演奏时多采用瓷碟、四叶瓦等作为打击乐伴奏,当前小月鼓击节被广泛应用。鼓子可用于祝贺、咏物、历史故事等主题的民族音乐伴奏中。
(三)临夏民乐——花儿曲调
长期以来,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群众创造出许多带有区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流行的民族音乐花儿曲调便是典型代表。歌者普遍拥有高亢嘹亮的嗓音,乐曲具有热情明快、令听众精神振奋的特点,且曲调丰富,唱词优美,令人回味,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该曲调的艺术特色在于抒情、朴实、文辞优美、结构严谨,且演唱形式较为自由,以独唱为主,也可联唱和对唱。花儿曲调内容较为丰富,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以比兴为主,后一部分突出歌唱主体,在曲调上与歌词完美结合,由上下对称乐句构成,随着歌词的变化,曲调也随之改变。花儿曲调在演唱时展现出浓郁的地方民族音乐色彩,加上滑音、连音、颤音等演唱技巧的应用,起伏变化明显,展现出热情豪迈、清脆、悠长等特点。
(四)河西民乐——秧歌子
河西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民族音乐拥有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艺术特色。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该地区将多种风格的地域文化融合起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流传最为广泛的演出形式便是社火秧歌、民间小调等。以秧歌子为代表,它将说、唱、跳结合起来,成为河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形式。每年在“二月二”“五月十三”等时节,人们都会开展祈福活动,以酒泉秧歌子为例,其表现形式较为细腻,以打击乐为主,“鼓子”手摇晃小鼓,“蜡花”敲击堂锣,“棒槌”相互撞击,加上场地外大锣、大鼓的氛围烘托,使整个社火表演十分隆重热闹。
二、甘肃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一)受外来音乐冲击严重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外来音乐逐渐进入甘肃,这给民族音乐带来强大冲击,一些青少年逐渐对传统民族音乐态度冷漠。曾经被誉为“西北之魂”的花儿会,近年来因受到外来音乐的冲击,加上歌手普遍老龄化,观众流失,许多中青年歌手逐渐退出花儿会,开始“转战”流行音乐,导致花儿会规模逐渐缩减,舞台演出逐渐冷清。
(二)民族音乐教育基础薄弱
从甘肃民族音乐教育建设层面上看,学校教育仍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如下:一方面,社会与部分教育界人员轻视音乐教育,忽视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进取心等方面的价值。长期以来,学校音乐教育主要效仿西方音乐路线,各级学校的学生从小接受西方音乐的熏陶,在审美倾向上也开始以西洋音乐为美,到了大学阶段,无论是专业音乐院校还是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体系始终以欧洲音乐为主,本民族音乐少之又少,加上受流行音乐、西方音乐的冲击,民族音乐的发展更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甘肃部分地区的学校音乐教育整体较为落后,音乐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在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占比较少,且教学模式与方法未能创新,加上音乐并非主要学科,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三)民间传播主体逐渐减少
当前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甘肃地区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原本的生存环境发生较大改变,人们的审美取向也随之发生变化。据调查,当前很多地区虽然也有演唱民族歌曲的习惯,但民歌中一些长调很少有人演唱。可见,民间传播主体逐渐减少,带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曲调等逐渐失传,甚至出现即将消失的可能。甘南、河西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也开始出现传承人年龄较大、青年继承人无法有效传承民族音乐的问题。因青年人从小接受当代教育,加上先进科技的影响,无法真正理解一些内涵深厚的民族音乐,且甘肃民乐在艺术形式上较为多样,在歌词、曲调上带有随意性,且每个地区的演绎方式不尽相同,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传播和保护的难度。
三、甘肃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一)创建民族音乐教育机制,优化音乐课程
针对甘肃各级学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机制不完善、资源短缺等问题,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改善学生的音乐教育环境,使其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完善甘肃民族音乐教育机制。当前国内外文化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我国民族音乐要想实现传承与发展,势必要创建完善的理论体系,将中西方音乐巧妙地融合起来,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长期以来,国内音乐教育始终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中心,民族性不强。对此,音乐院校应积极创新培养模式,遵循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规律,对教育机制进行全新改革。甘肃地处西北,与东部地区相比音乐教育资源有限,应得到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国家和社会层面应尽量增加对甘肃地区教育资源的分配,使其有充足的资金并配备专业师资力量,开展民歌课题研究等工作,在健全机制的保障下,使甘肃民族音乐教育能有新的发展。
其次,优化民族音乐课程。院校应注重音乐教材内容的更新,在突出区域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将现代化元素融入民歌教学中,使民族音乐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还应积极创新,着手开设特色课程,如“甘肃民族音乐鉴赏”“兰州号子唱法”等,将甘肃音乐与民族声乐教学相结合,使悦耳的民歌也能走进“视唱练耳”的课堂。在音乐理论课堂上,教师可将“甘肃经典曲乐分析”等课程引入进来,引导学生对当地民族音乐进行系统化学习,在掌握民族音乐技法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觉加入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队伍中来。
(二)融入现代元素,为民族音乐注入新活力
为使甘肃民族音乐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创作者要注重音乐创新,融入现代元素,将现代创作手法、现代乐曲风格与民族音乐相结合,并借助媒体平台传播,使民乐跟上时代脚步。
一是民族音乐与现代创作手法结合。民族音乐和声多是民族调式、声四度、五度结合,现代音乐中的和声有大小三和弦、重属和弦等,二者结合可使民族音乐的和声更加丰富,在五声音阶基础上加入偏音,构成七声调式,使民族音乐焕然一新;在配器方面,将管弦乐队、电声乐队结合起来,而民族乐器作为色彩性乐器融入,使乐曲更加千变万化,呈现出更多可能;在节奏方面,可用现代创作手法融合多种流行音乐节奏形态;在歌唱方面,可尝试使用流行唱法,使音乐不仅淳朴还具有新鲜感。
二是民族风格与现代风格结合。现代音乐作品较为口语化,以抒情歌曲为主。将较为嘹亮高亢的民族音乐与之结合,可使歌曲更加委婉动听,打开听众的内心世界,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三是线上和线下宣传相结合。各级领导要重视甘肃音乐文化传播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弘扬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为民族音乐保护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例如,加强全国各地的宣传,可通过与当地乐团合作、举办多样化民族音乐文化展、文化演出等方式,扩大社会知名度,使更多人知晓并喜爱甘肃特色的民族音乐,使音乐传承保护队伍进一步扩大。此外,还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拓展民族音乐的传播渠道。
(三)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实现“音乐文化+旅游经济”双赢
当前,国内第三产业占比逐渐增加,旅游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于甘肃地区来说,应将地域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以发展文化产业为主导,借助大型文化产业项目,打造具有甘肃特色的旅游文化、音乐文化相融合的新型运作模式,实现旅游经济与音乐文化传播的互利共赢目标。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充分了解甘肃地区传统文化资源现状、背景、内涵等,有针对性地选出具有开发价值、发展潜力的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打好基础;二是甘肃旅游业的兴起势必会使更多人开始关注当地的民族文化、音乐文化,吸引更多资本注入,为音乐文化保护传播、推陈出新、宣传推广提供资金支持,并借助网络渠道,将当地的兰州号子、河西秧歌子等曲调传播到全国各地。
综上所述,甘肃作为多民族聚集地,蕴含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在面对西方音乐、流行音乐的冲击时,应通过创建民族音乐教育机制、融入现代元素、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等方式,拓宽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之路,并与教育业、旅游业相结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使全国乃至世界人民都能感受到甘肃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