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农业伦理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2023-03-25姜萍魏艾

中国农业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伦理学通识文科

姜萍,魏艾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210095)

2022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紧接着3月22日,教育部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启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政策的出台和专项的推动,彰显了在高校中深入开展科技伦理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科技伦理意识和遵守科技伦理规范具有很强的紧迫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的明确指引,也是实现人才培养“既要成才,更要成人”的必然要求。急剧的时代变革对人才培养的理念更新和模式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新文科正是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是主动拥抱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是着力改变分割式教学、条块化管理和碎片化思维教育状况之举。农业伦理通识教育正是新文科建设的题中之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人才是关键。2022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尤其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办好涉农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新文科建设应当成为理工农医学科人文关怀和价值引领的长明灯。就农业院校而言,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 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特色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注重体现学科交叉融合”[1],但迄今鲜见关于农业伦理的通识课。本课程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力图以通识课“农业伦理学概论”为例,进行适应新文科发展趋势的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改革,从而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时代新人。

一、 “农业伦理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价值

(一) 建设前提:农业伦理学课程体系的设立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现实需要性。我国农业发展目前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如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固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进而涉及农业结构转型的深入推进和“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不仅需要从科学、技术与政策角度进行研究,还需要从伦理角度做出相应的思考与回应,并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简称“两山理论”)的深刻内涵,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推动农村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当前在高校开展农业伦理学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

第二,前沿交叉性。农业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和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目前在任继周院士的大力倡导、推动和学界同仁共同探索下,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同一健康、动物福利、农业负责任创新、农业大数据治理等更成为其中的重要前沿热点。但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与国外的研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第三,通识教育紧迫性。为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把握通识教育理念,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常重要。在此背景下,南京农业大学大力开展通识教育,“农业伦理学概论”已被列为学校首批40门核心通识课程之一,为推动通识课程的建设,借鉴国内外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成熟经验,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打造高质量的、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农业伦理学”通识教育课程以及“农业伦理学”教学团队,对建设新农科、培养卓越农业人才意义重大。

(二) 建设基础:国内发展亟需,任继周院士主推

2017年,“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兰州大学任继周院士提出了几个问题,成为大会热议的焦点:“为什么在我们大国崛起的大好形势下,却出现了举国为之忧虑的‘三农’问题?为什么我们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的多种方式的支农活动,却不见城乡差距的明显淡化,反而不时表现得更为突出?为什么我国对棉花和粮食的政策杠杆一个接一个断裂,而油料作物早已不存在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进口产品到岸价格还高?为什么我们倾全力维护的18亿亩耕地红线以内的农民收入微薄,甚至赔钱,青壮年劳动力冒险冲破‘盲流’的藩篱而纷纷离开农村?我国农村留下的以千万计缺少父母和社会关怀的‘留守儿童’,将给社会留下多少隐患?更为致命的是,为什么我们的立国之本,水土资源日渐耗损甚至某些地区被毒化?”这些问题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

2018年,任继周院士主编的《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出版,导论的编撰源自于任院士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伦理性反思。他认为目前的“三农”问题与农业伦理观的缺失休戚相关,为此他奔走呼吁,超越一般农业科技研究的范畴,提出了针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疑问,并召集了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十余人,共同编写中国第一本农业伦理学专著《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全书从“时、地、度、法”四个维度,探讨了我国农业伦理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与勾勒。任继周院士主编的《中国农业伦理学史料汇编》《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中国农业伦理学概论》(教材,2021出版),填补了国内“农业伦理学”研究与教学的空白,后来王思明主编的《农业伦理学进展》(2册),唐凯麟主编的一套食品安全伦理学5卷本图书《舌尖上的安全》《餐桌上的民生》《十字路口的困惑》《上帝的尊严》《生命之殇》等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学者前期的探索与取得的初步成果。

国际性的角度而言,新文科建设应从中国引领国际话语权的高度,培养敢于挑战既定的结论与权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不畏艰险品质的拔尖人才,为能够提出人类文明发展“中国方案”,贡献引领人类进步的精神力量,做出贡献[2]。高校新文科话语体系的建构,教材建设应作为重中之重[3]。上述专家学者取得的成果为我国农业伦理学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前期基础。

二、 “农业伦理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与挑战

农业伦理学通识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旨在解决人才培养、通识教育与伦理学教学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 人才培养割裂,文理学科知识结构不完备

事物本是整体,当我们试图理解事物的细节,就将事物分析为多面的,于是,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将整体事物切分成为属于不同学科的多个方面,各个学科都对一个事物提出了各自的问题。可是,一个学科未必能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因为问题的答案有可能隐藏在别的学科的领域里[4]。

随着社会结构复杂性和产业发展融合性的变化,学科细分的弊病越来越明显。“文革”后,为快速培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紧缺的各类人才,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我国从高中阶段开始实施了文理分科培养模式。然而,这种培养模式一直饱受诟病。理科生不学历史地理,文科生不学物理化学,不管是继续求学还是走向社会,学生知识素养的偏差和欠缺均显而易见。文科学生对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社会有天然的距离感,理科学生在涉及与人和社会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时不得不重修历史、地理和社会学等相关课程。更为重要的是,许多新兴学科的出现,都是学科交叉的结果。比如数字创意、交互设计、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缺乏跨学科的基础,在科学探索和产业创新的过程中,将直接输在起跑线上。……面对着急速发展和变化的信息社会,以及直接影响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全球疫情,我们依托于现有知识体系和产业结构而严格划分的现代学科体系,似乎已不能够单独解释或应对新的挑战。……让学生和学者既能够深入学科内部,又能够俯视学科外部,进得去出得来的学科交叉、文理融合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现实的需求[5]。

现行学科分类体系更多体现的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社会实践、知识创造和知识分类的要求,尤其是随着人类生活的日趋复杂和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模式的改变,已难以胜任对大量新产生知识的分类需求,更阻碍了更好解释和回应现实世界许多重大问题的能力的提升[6]。

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须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增强文科对其他学科人才的人文素养涵养和通识教育能力,提升各个学科人才的人文素养”正是新文科的重要任务和职能[7]。农业高校以生命科学、农学、食品科学、动物医学、资源环境科学等优势专业见长,人文社会科学相对较弱,因此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势在必行。本课程的目标正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结合农业高校特有使命,主要解决如何培养文理贯通、德才兼备的知农爱农卓越人才的问题。

(二) 农业伦理类通识课程缺乏,无法满足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国农业发展目前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如农业环境污染严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农业技术风险持续增长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业发展亦涉及农业结构转型的深入推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与挑战,我们不仅需要从科学、技术、政策管理角度进行研究,还需要伦理学做出回应,并且让科技伦理意识成为大学生基本的素养之一。但目前业已开设的工程伦理、生命伦理等课程难以有效满足需求。

2018年5月4日,国务院学位办发布14号文,将“工程伦理”定为工程类硕士专业学校研究生的必修课[8]。但纵观其指定教材《工程伦理(第2版)》,与农学类专业直接相关的内容并不多。而原本可承担相应功能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自2010年起由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调整为了选修课,课时也压缩了一半[9]。根据其指定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也难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专门的伦理教育。目前国内对本科生开设农业伦理相关课程的高校有南京农业大学(课程名称“农业伦理学概论”)、兰州大学(课程名称“农业伦理学与生态文明”)、安徽大学(课程名称“农业环境生态伦理导论”)等,兰州大学较早地为农业草地科技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农业伦理学”课程。其他部分高校也开设了一些与农业伦理学相关的课程,如生命伦理学、生态文明导论、动物伦理与素食主义、生态伦理学等,但总体上这类课程还较少。作为农业伦理研究滥觞之地的欧美,开课高校较多,如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剑桥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都开设了农业伦理与公共政策、农业伦理与生态文明、生物伦理学、动物福利伦理、食品伦理、农业和食物伦理等相关课程[10-11]。可见,中西农业伦理教育教学体系差距较为明显。因此,开展农业伦理学教育极为必要。

从课程设置来看,传统文科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当下的时代发展特点。众多学科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的及时更新、学科专业的交叉已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10]。在课程规划与设置上,“农业伦理学概论”把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食品工程、动物医学等农业相关专业学科与伦理学相交叉,打破学科壁垒,推动文科与理工农医的融合互动。在课程内容上,既把国内外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前沿性,也把中国农业伦理的智慧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提升文化自信,体现了新文科建设的价值性。

(三) 学生学情复杂多元、教学手段单一匮乏

在具体的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多重复杂的。一方面,当今大学生是“00后”群体,成长于中国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物质生活较为丰富,多为“独生二代”,也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信息获取途径与方式多元化,网络社交替代了传统社交成为他们的主要社交方式等。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显著拓展,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但对如何完善人类自身的关注不足,“见物不见人”的趋势日益突出。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际格局的变化、社会治理的挑战、公共秩序的重构等问题,都凸显了人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当前部分农林院校学生知农爱农的“三农”情怀不足,强农兴农的责任担当意识较弱,其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上也必然会受此影响。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合理设计课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也就成为教师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

另一方面,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文科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多以教师讲授为主,互动较少,新技术运用不足等。而新文科内在地包含有应用性、实践性、交叉性等特点,这就对传统文科教育方法提出了挑战,再继续沿用以“教”为主的单向教学方法已然不能满足以“学”为中心的新需求。“农业伦理学概论”采用了“双师”课堂、慕课堂、国际引智和“优按答”互动课堂等形式,既灵活运用了新技术,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农业伦理学概论”的目标是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要培育其科技伦理与科技道德,这正是在融合通识课、新文科、伦理教学三方面的过程中力图探索和解决的实践中的几个问题:第一,知识结构不完善、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割裂问题;第二,学生伦理意识较弱,通识教育缺位;第三,原有教学方式陈旧,难以适应新需求。通过开设“农业伦理学概论”通识教育课程,挖掘新时代思政教育元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根脉,创新文化发展,交融多元文化与学科,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人与农业生态、人与动物和人与农业科技的关系。“农业伦理学概论”通识教育课程的新文科使命旨在以学科交叉、课堂创新与立德树人为目标,着力培养文理贯通、德才兼备、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以此打造面向各农林院校师生的高质量通识教育范本。

三、 “农业伦理学”课程体系的实践路径与创新发展

针对上述三方面困境,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自2019年开课起,经过近四年的努力探索,初步摸索出农业伦理学通识教育农文交叉的课程体系、“三堂”融合的教学模式、多元化的考评机制、线上慕课与线下讲授相结合等教学实践机制,丰富了农科院校本科通识教育的内涵,促进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挑战度、高阶性和综合化。

(一)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凸显“农文”交叉的新文科特点

就农业院校而言,理工类、自然科学相关专业数量较多,相关课程体系较为完备,但文科类课程体系较为薄弱,不利于培养新时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因此,打造契合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交叉学科课程成为优选项。

1. 建设契合农业院校专业特点的农文交叉新文科课程

“农业伦理学概论”课程包括农业伦理学的多维结构、种养殖业伦理、农业生态伦理、食品伦理、农业负责任创新、农业伦理与公共政策等专题,与农业院校的农学、动医、资环、食品科技、植保、生科等专业紧密交叉、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农文交叉的新文科属性,有助于拓展农林院校学生知识视野,既丰富其创新知识、增强其创新能力,也有助于让学生成为有道德、懂伦理的人,实现其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的有机融合。

2. 根据现实需求及时完善课程内容体系

“农业伦理学概论”通识课程是面向大一新生的通识教育,在农业伦理学课程初设的五个模块基础上新增“农业伦理学多维结构”“农业伦理与公共政策”和“农业企业伦理”,达到8个模块。课程内容包括通论、分论和实践三部分。(1) 通论部分:通过导论学习使学生对农业伦理学有一个完整的了解;(2) 分论部分:通过农业伦理学多维结构、种养殖业伦理、农业生态伦理、食品伦理、农业负责任创新等专题,深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3) 实践部分:通过课外调研、主题研学、小组展示、翻转课堂等,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

3. 打造凸显农业特色的“秾味”课程思政

针对农业高校的特色和实际,努力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贴合农业高校学生的专业实际,使教学专题内容更有“秾味”,更凸显农业特色。课程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的精神、“两山理论”、乡村振兴战略等融入教学,贴合学生的专业实际,深入挖掘涉农思政元素,如“人与自然和谐”“人民立场”“职业道德”“新发展理念”“服务三农使命感”和“三农情怀”等,使教学内容更加凸显“秾味”思政,让学生在勇攀科学高峰的同时,不忘科技伦理与科技道德。

(二) 构建“三堂”融合的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提升教学实效

创新多样化教学形式,提升教学实效。“三堂”融合是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即通过国际引智、“双师”课堂、“优按答”云课堂、在线慕课、案例教学、农村调研等形式,构建理论主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新课堂“三堂”融合的新模式,推进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有机衔接,为农业院校培养出文理贯通、德才兼备,又具有家国情怀的卓越农林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模式参考。

1. 立足理论主课堂:开创“名家邀约”引智式教学和“跨学科对话式”双师教学

第一,引智式教学。为了让学生直面学术前沿,进一步开阔国际学术视野,引导学生以现代科学方法、现代农业伦理观来反思农业发展的困境,本课程开创了引智式教学,即除了课程团队教师授课之外,还以“专家邀约计划”为载体,先后邀请农业伦理学先驱美国Paul.B.Thompson教授,国际知名农业伦理学者荷兰Franck B Meijboom教授、Vincent Blok教授和法国Bernard Reber教授等走进课堂,举办海内外名家讲座10余场,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并在国内学术界引发了热烈反响。第二,“双师”教学。本课程会根据专题内容需要邀请食品、农学等领域专家走进课堂,开展科学与人文的对话,帮助学生进一步启迪思维、提升认知。如讲到“食品伦理专题”的时候,会邀请专家走进课堂讲授“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安全知识点,从专业的角度用专业的知识来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案例中涉及的专门知识,文科教师则结合技术专家的讲解使用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对其展开分析,引导同学进行伦理思考。这种将涉农高校本身具有的食品、动医等优势学科专家的智力资源引入文科课堂,开展对话、交流与思维的碰撞,对培养文理贯通、跨界思维的复合型卓越农林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行走社会大课堂:拓展“全时空、多元化、体验式”的实践教学

以践行耕读教育为宗旨,开展多元化实践教学。采用乡村调研、农户访谈、扶贫支教、实地参观等方式,推动理论、实践两大课堂良性互动,切实增强农业伦理通识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建立徐州马庄村、溧阳南渡镇等多家教学基地,以及带领学生参与乡风文明调查和山区支教活动,通过多元化实践体验,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也让教学内容更具乡土气息,更接地气,以此促进伦理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践行知、信、行的统一,力求培养有理论素养、实践经验、伦理思维和乡土情怀的新时代“三农”人才。

3. 架设网络新课堂:开展“内容交叉、形式多样、时空覆盖”的互动式教学

课程通过自主研发的“优按答”系统完成签到、抢答、摇号等功能,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教学。打造“教师引导、学生主角、动手实践”的翻转课堂。通过小组研学、成果展示、教师点评的方式,实施翻转式教学。疫情防控期间,课程团队建设的慕课上线,运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利用QQ群、学习通、腾讯会议等实时直播互动答疑,形成了“教师—网络—学生”的良性互动、线上线下教学双向融合的教育新生态。

总之,经过多年改革与实践教学探索,已经形成颇具特色的“三堂”融合模式:理论主课堂提升了学生理论认知水平,社会大课堂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网络新课堂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再结合引智教学、双师教学、慕课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五大模块”,实现三大课堂良性互动,五大模块相互融合,从而打造出农业伦理学通识教育“金课”,不断充实丰富的名师队伍以及编写优质精品通识教材。

(三) 多元考核评价机制,推动教学管理更高效与公平

本课程采用一体化、全过程、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机制(见表1)。从开学到期末,各环节都有考核,通过对考勤、课堂发言、小组展示、单元作业等平时成绩的重视,大力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期末考核方式为学术小论文,以推动学生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的挑战度。此外,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实现了教学全程智能化管理,包括签到、请假、答题、互动、考试、成绩等,这些教学管理环节的智能化(学习通、雨课堂、优按答等工具都有这些功能),能够支持多元考核评价机制功能的实现,从而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还能够高效便捷地进行过程考核而做出相对客观的教学评价。

四、 “农业伦理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效果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伦理学概论核心通识课经过近四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资源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创新探索,依靠理论主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新课堂(慕课已上线)等载体,以加强团队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建课程平台和推介课程成果为抓手,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继承传统与创新、国际视野与三农情怀、科学知识与人文关怀等相融合的能力;最终建立起学科交叉、专业优化、内涵提升、守正创新的农业伦理学新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社会影响层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多方面综合发展,培养文理贯通、德才兼备、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课程全面加强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和人生指引,不断拓宽科技伦理人才培养的途径,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业人才提供伦理支撑,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第一,课程总体评价普遍良好,学生、学校认可程度高。从学生评价来看,教学效果的好评率2019年和2020年分别达高达96.05%和99%(1)此数据来源于2019、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伦理学概论”课程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课程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见表2、3)。有关校领导和教学督导等也对课程给予高度评价。

表2 对本课程团队授课质量的评价(2019)

表3 对本课程团队授课质量的评价(2020)

第二,学生对课程授课方式普遍肯定。无论是课程团队专题授课方式,还是外国专家讲座方式授课,都得到85%以上学生的认同,体现了教学创新的成效。

第三,学生获得感较强。有学者通过问卷调研发现,“‘新文科’拔尖人才在学习投入度、学习动机、学习意义感与高阶学习行为等指标上,具有不同于传统文科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特征”[11],“农业伦理学概论”的课程效果也证明了这点,学生觉得“有收获”的比例达87.94%,获得感较强。

(二) 课程改革举措推动教学科研双轮驱动,提质增效

在教学与科研的同向探索中,课程团队开展了多项教学相关探索,建设成效显著,获得各级各类奖项若干。团队成员先后开展了慕课拍摄、在线课程建设、参编教材等多项课程改革举措。

第一,慕课建设出精品。目前慕课已上线中国大学慕课校内SPOC平台,面向本校选课学生。慕课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采用了跨校专家合作授课、专题授课等方式,精心准备、多次研讨,精雕细刻,努力把“农业伦理学概论”打造成为样板示范精品在线课程,向全国推广,在全国农林院校的相关专业学习中使用。

第二,教材建设补短板。参编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伦理学概论》(任继周院士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年版),也是农本通识教育的首本教材,弥补了全国农业伦理学教材匮乏的不足。已经拍摄的7个专题的慕课视频也为未来出版电子教材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教学成效更显著。课程负责人和团队成员还屡获各类省部级奖项,如参与建设的“南农八门课:农业特色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水杉支教助力大凉山乡村振兴新模式”获江苏省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食品与伦理的相遇”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三等奖等。2021年本通识课程获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教改项目立项,同时还获江苏省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证,这些高级别项目、奖项与一流课程的获得,既说明本课程的成效获得了社会和同行的充分肯定,也为本课程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提出了新期望。

(三) 课程建设成效得到社会各方肯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一,社会影响较大。本课程建设经验被中国社会科学网、今日头条、欧洲农业与食品伦理学会推特等多家媒体报道,其中“知名专家邀约计划”系列讲座举办10余场,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扩大了本课程的影响。

第二,课程推介与展示范围较广。课程团队通过参与学术界、教育界会议介绍经验。例如,在南京农业大学校内通识课经验交流中做示范建设经验介绍、在“百家企业进百校”活动中专门介绍课程建设经验,并受邀在第三届中国农业伦理学学术年会汇报课程开设情况及经验,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肯定。同时创立“农业伦理”公众号新媒体,传播农业伦理学术前沿与教学资讯,加强科技伦理宣传,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科技伦理相关要求并进行负责任的创新研究。同时不定期刊登优秀学生作业和课程论文,作为展现教学成效与反馈的平台。

第三,平台建设初见成效。2019年成立了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伦理研究中心,细化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科技伦理体系、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各项部署,承接了教育部、科技部和工程院与农业伦理相关课题多项,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农业伦理学家做中心客座教授。秉持“研究农业伦理,助力兴农强国,服务民族复兴”的宗旨,在农业伦理学的学术研究、著作译介、课程教学、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农村调研和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建立常州市南渡镇、南京市竹镇镇、泰兴市实践教学基地等,既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也有助于耕读教育的开展。如江苏农村发展报告课题组在连云港、灌云县带领学生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实践,调研包括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民生活水平、乡风文明建设等与“三农”相关的多个方面。其中,乡风文明建设的调研,有益于了解农村道德建设的整体状况,为“农业伦理学”课程教学积累了翔实素材。再如,课程团队成员开展了近十年的乡村支教扶贫实践,深入贵州大凉山等地开展暑期支教、捐建乡村图书角、帮忙直播带山货等活动,既弥补了当地教育资源的匮乏,也让学生切身体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对培养具有“三农”情怀的知农爱农时代新人有重要的言传身教作用。

五、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校农业伦理学通识课程如何培养知农、爱农、为农的文理贯通的复合型人才,协调科技创新与科技伦理的关系,是新发展阶段面临的重要任务。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伦理学通识教育课程开展了农文交叉、文理贯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第一,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全程全方位育人,以培养知农爱农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引领,这是新发展阶段新文科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题中之义。第二,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更加突出高阶性和创新性,增加课程挑战度,引导学生以现代科学方法、现代农业伦理观来反思农业发展的困境,是培养文理贯通、知农爱农卓越农林人才的有效探索。第三,通过课程实践改革和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农业伦理学知识水平,提升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继承传统与创新、国际视野与三农情怀、科学知识与人文关怀等相融合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了“知国情、懂农民、有情怀”,坚定了“济农泽业”的理想信念。

猜你喜欢

伦理学通识文科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豆文科作品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