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2023-03-25刁然然
刁然然
(江西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98)
一、问题缘起
我国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阵地,对于培养高质量幼儿师资至关重要。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水平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态度、学习兴趣、成绩以及未来就业。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水平及学业能力信念是影响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状况的主观因素之一。同时,专业认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建设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发展。[1]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可以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来体现。专业认同是个体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外在环境的接触中逐渐了解、认可、接受并且喜欢所学专业的心理特性。[2]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顺利学业任务的主观判断,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影响个体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3]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是未来幼儿教师主力军,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仅直接关乎自身的发展,而且会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其专业的认同状况并不乐观。有学者的研究发现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水平较低,本科以上学历的幼教人才流失严重。[4]有调查显示,学前教育的男生对专业的认同普遍处于中低水平,专业认同在性别上存在明显的两极化,女生的专业认同明显较高。[5-6]也有学者指出学前教育专科生的专业认同度较好。[7]李翊君等人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8]秦鑫鑫等人发现学前教育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处于中上水平,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性别、学校模式、专业和培养类型等方面,而且专业认同可以显著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9]
较多的学者将目光聚焦于大学生学习现状分析,研究对象范围较广,多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且在专业上多为师范类专业。已有研究虽然显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度是否会对学习自我效能产生影响,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还需深入探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数据。在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及资料的基础上,将调查问卷设计分为三个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基本信息、专业认同分量表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分量表。
专业认同分量表借鉴秦攀博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编制而成,分为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培养、专业适切四个维度,共23个题目。[10]学习量表采用梁宇颂的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问卷,由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这两个维度组成,包含22个题目。[11]
为了确保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分别对量表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两份分量表卡方自由度比值低于3,且GFI、NFI等各项指数均高于0.9,两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均在0.800以上,信度良好,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用于测量。
表1 专业认同、学习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信度分析
(二)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江西省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校本科生。施测过程中采用“滚雪球”式的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进行随机发放,共回收电子问卷862份,有效问卷825份,有效回收率95.71%。其中,男生占4.50%,女生占95.50%,自主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占78.20%,受父母和他人意愿影响而选择就读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占据19.10%,调剂专业的大学生占据2.70%。
(三)数据处理
通过SPSS 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差异性检验和回归分析等。
三、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分析
由表2可知,专业认同的总平均分为92.56±14.46,题项总平均分为4.00±0.50。其中,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培养、专业适切四个维度的平均分分别为4.1±0.11、3.98±0.19、4.0±0.13、3.91±0.10,处于中等程度。其中,专业认知和专业培养认同得分相对较高。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分低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值为2.87±0.44,也属于中等程度范围。
由表2可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和各因子中高度相关,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21—0.946之间。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各因子与专业认同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知,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对专业的认知度越高、专业情感越积极、专业培养度越高、专业适切性越高。
表2 学前教育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相关矩阵
(二) 差异分析
把专业认同水平总分按由低到高排序,排序前27.00%的为低分组,后27.00%为高分组,其他为中分组,进而探究专业认同水平不同大学生的学习效能感是否存在差异,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方差分析摘要
结果表明,专业认同水平不同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其学习效能感有着较大差异。运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法)进一步多重比较,其结果表明,专业认同水平高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最高,均显著高于中、低专业认同水平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专业认同水平低的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最低。
(三)回归分析
为了探讨专业认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情况,将专业认同及各因子(自变量)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因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对学习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表4是三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检验结果,具体如下。
模型Ⅰ:“专业认知”“专业适切”两个变量的B系数绝对值分别是0.126、0.478,均大于0.10,可以看出,专业认知、专业适切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呈现正向影响,且有着显著的解释力,但“专业适切”对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模型Ⅱ:“专业培养”“专业适切”两个变量的B系数绝对值分别是0.197、0.323,均大于0.10,可以看出,“专业培养”“专业适切”这两个变量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有着显著的解释力。而专业认知和专业情感对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未达到显著水平,且解释力也比较低。
模型Ⅲ:“专业培养”“专业适切”两个变量的B系数绝对值分别是0.216、0.442均大于0.10,表明这两个变量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且有着显著的解释力。专业认知和专业情感两个变量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未达到显著,且解释力也比较低。
由上述回归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果: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培养和专业适切对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的影响力排序各有差异。
上述自变量对因变量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力排序为:专业适切(0.442)>专业认知(0.216)>专业情感(0.081)>专业培养(-0.030);
上述自变量对因变量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力排序为:专业适切(0.478)>专业认知(0.126)>专业情感(-0.084)>专业培养(0.020);
上述自变量对因变量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力排序为:专业适切(0.323)>专业培养(0.197)>专业情感(0.039)>专业认知(0.015)。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现状及二者的关系进行讨论,结论如下:其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专业认知>专业培养>专业情感>专业适切;其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其三,不同专业认同水平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专业认同度高的,其学习自我效能感提高;其四,专业适切、专业培养均对学习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专业适切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主要因素。
(二)启示
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应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高等院校在教授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时,需关注以下问题。
首先,通过调查发现自主选择就读学前教育专业的占78.20%,受父母、他人意愿影响以及调剂专业的占21.80%。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是自主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当前所学专业是不是第一志愿录取与其未来职业的选择之间有着直接关系。[13]因此,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理性填报志愿。家长也要尊重学生意愿,引导学生进行报考。
其次,高校作为大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主阵地,应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入学教育,给新生开设专业入门教育课程,让新生不断加深专业认知,激发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专业自信。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高校应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帮助他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学前教育专业要求、幼儿教师教育工作内容和要求、社会价值及就业方向等。高校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的产业链,如幼儿玩教具产品、幼儿早教培训、学习教材和图书绘本开发等领域,让学生了解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和就业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通过革新实习形式和方法,加深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知和理解,筑实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认同的意志,提升学生专业情感,培养学生从事幼教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
最后,高校应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提升学生自信心。一方面,高校教师要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支持、帮助,了解学生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注重课堂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效能感。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搭建实践平台,开展幼儿教师职业技能比赛等方式,充分发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优势,使他们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提升获得感、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