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of Science的儿童道德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23-03-25胡诗悦
胡诗悦
(广州华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1300)
个体的道德素养直接体现社会文明程度,道德教育是构筑美好社会的重要保障。道德教育作为一个世界性话题,关系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1]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利他态度尤为重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道德向来是古今教育的重点,更是个体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支柱。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针对儿童道德教育的研究如火如荼,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应用成果,促进了儿童道德教育实践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西方道德教育也有着深厚的底蕴。系统梳理国际儿童道德教育的研究现状有助于我国儿童道德教育的发展。因此,本文依托Web of Science于2001—2022年收录的“儿童道德教育”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力求探索该阶段国际儿童道德教育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法,以儿童道德教育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献信息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等,进而探究其研究现状。使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 5.8.R1,从发文量、期刊共被引、作者分布、关键词共现等角度对该领域研究的知识脉络和主题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
(二)数据来源
在Web of Science数据源中以“moral education+children”主题词进行检索,文献类型限定为期刊和综述,时间跨度为2001—2022年,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除重,最终得到903篇有效文献。
三、知识脉络分析
(一)知识脉络演进
1.年度发文量和被引量
年度发文量是衡量某一领域研究热度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图1显示,儿童道德研究发文数量2001年后有所下降,2004年有所上升后又下降,整体来看,2006—2019年呈波动上升趋势,2019年达到巅峰,随后有所下降。从被引量来看(图2),除了2018年和2022年的被引量下降,其余年份的被引量总体上呈增长态势。这表明儿童道德教育研究的热度和受重视程度总体上在不断攀升,逐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图1 儿童道德教育研究发文量统计
图2 儿童道德教育研究文献的每年被引频次
2.学科领域分布与期刊共被引
利用CiteSpace 5.8.R1对儿童道德教育研究文献进行学科领域和期刊共被引分析。首先,在儿童道德教育的学科分布图谱中,其网络模块值(Q=0.7229)和平均轮廓值(S=0.9297)较高,表明学科网络结构具有高显著性和高同质性。被引频次和中心度都排名靠前的学科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法学,这些学科为儿童道德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绘制期刊共被引分析图有助于揭示该领域发文的重要期刊,期刊作为研究的主要引用对象和传播载体,能为文献搜集和文献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为同行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源。[2]采用聚类分析法,绘制儿童道德教育研究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图3),其网络模块值Q=0.7526,平均轮廓值S=0.8691。在图3中,每个节点代表一种期刊,节点愈大表明该期刊出现的频率愈高。按照期刊被引频次排名,刊发儿童德育研究排名靠前的期刊主要有ChildDevelopment、JournalofMoralEducation、DevelopmentalPsychology、Thesi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SocialScienceMedicine、AmericanPsychologist、Lancet、Science,这些期刊关注儿童道德教育相关研究。
图3 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
由此可见,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和运动学等领域都对儿童道德教育有所关注。不同期刊针对不同的研究范围刊发儿童道德教育研究文献,说明儿童道德教育研究领域新兴话题不断出现,研究领域呈多元化趋势。
3.核心作者
核心作者有助于精准定位研究内容,剖析核心作者的代表性作品有助于同行了解该研究领域的演进过程。[3]对核心作者进行共被引分析,并依此整理出高频共被引作者信息(表1)。根据表1可知,科尔伯格(Kohlberg L)是被引频次最高的作者,在该领域的贡献最大,福柯(Foucault M)、布迪厄(Bourdieu P)、皮亚杰(Piaget)分别居第二、第三和第四位。可见,科尔伯格和皮亚杰的道德理论对21世纪的儿童道德教育仍然影响较大,福柯和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也被广泛借鉴,同时也涌现出了新的儿童道德研究者,如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的建立者——努奇(Nucci L)和特里尔(Turiel E),亲社会道德发展理论的提出者——艾森伯格(Eisenberg N)以及《道德发展手册》的作者——基伦(Killen M),以及期刊JournalofMoralEducation的主编纳瓦兹(Narvaez D)等。
表1 高频共被引作者
(二)研究热点
研究热点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内在联系的、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组论文所探讨的问题。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提炼与概括,体现文章的研究价值与方向,一般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即可视为研究热点。[4]由于中介中心性也反映了研究的热点,因此本研究将频次和中介中心性结合起来作为研究热点的判断依据。本文分别从关键词共现和聚类两个方面对儿童道德教育研究的主要关键词进行分析,并最终进行总结归纳。
1.关键词共现
以 Keywords 为节点类型,设置各参数值,生成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4)。节点越大,说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一般关键词的中心性大于或等于0.1时,说明该关键词是关键节点。由此,筛选频次大于10且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来分析儿童道德教育研究的热点。由于“moral education”和“children”等相关词语是检索词,在此将其隐去,关键词频次与中心性的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图4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2 高频高中心性关键词
根据关键词频次,国外针对性别(gender)、行为(behavior)、态度(attitude)、父母(parent)、学校(school)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代表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从关键词中心性上来看,儿童道德教育主要集中于性别(gender)、学生(student)、信仰(belief)、认同(identity)、价值观(value)、伦理(ethics)等方面,基本上与其他关键词都存在共现关系。
2.关键词聚类
通过 CiteSpace 5.8.R1,采用“LLR对数似然算法”进行关键词的聚类分析,从而生成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图5),在该图谱中,Q=0.7776,S=0.9187,说明聚类有分析结果较为理想。根据图5,软件共生成了15个聚类标签,形成伦理、对话、家庭、青少年、风险、道德教育学、残疾、道德发展、教育哲学、公民等聚类标签,这些聚类折射出儿童道德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
图5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在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的基础上,在“Cluster Explorer”中得到对数似然率(聚类标签词提取算法之一),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表3)。
表3 关键词聚类信息
由于英文关键词所指与能指存在多种对应可能,结合前文的关键词共现分析以及涉及的关键文献,进行对比校正尤为必要。基于此可将研究主题重新归类为以下四类。
第一,公民道德教育。关键词包括: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citizenship、human rights、citizenship education、community level、civic learning、education policy等。公民道德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维护国家价值的重要载体,公民道德教育的概念广泛,该主题的研究内容较多。首先,此类研究集中介绍各国的公民道德教育形式和策略,主要是通过将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基础文化课程融合起来,强调通过连续的和多层次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学科渗透和社会服务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5],且关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积极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渗透等[6]。其次,重视儿童的公民身份意识和权利观念的培养。公民道德关键在于超越个人私利,致力于自己所属群体的福祉[7],公民道德教育着重于儿童的社会知识、社会技能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的建设能力,培育儿童维护群体共同利益的倾向[8]。联合国致力于推进的人权教育(human rights education),与公民道德教育相似,其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对人的基本尊重、人的尊严感以及促进自由、宽容、公平与和谐。[9]最后,公民道德教育主题在儿童公平正义观念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研究儿童的资源公平分配方式和不公平行为的推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从关注严格的平等逐渐转向考虑价值、需要、关系、社会地位等因素[10-11],个体移情能力是儿童公平推理的重要影响因素[12]。
第二,家庭中的道德教育。关键词包括:family、parenting styles、cultural diversity、forced migrant children、authority、cross-cultural analyses等。家庭为儿童创造了第一层社会关系,是儿童道德萌芽的第一个场所,因此,研究者重视家庭道德教育。这一主题集中探究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家庭因素与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道德教育差异。一方面,文献聚焦于父母人格特征、教养方式、回应方式以及亲子(依恋)关系等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研究证明,温暖、支持性的亲子互动有助于儿童道德能力发展[13],权威型教养方式能够使用引导策略促进儿童形成公平合理的道德认同感[14],与父母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儿童对他人的愤怒和悲伤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和同情的反应,亲子之间道德谈话能促进儿童道德规则的内化[15]。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多元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道德教育的关注点与教育方式具有差异性。例如,大多数美国非裔父母或者移民家庭注重让孩子为接受或对抗潜在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做好社会化的准备,提前让儿童了解种族偏见,并教导他们应对偏见的策略。[16]抚养者的道德教育方式也反映了文化的特异性。
第三,同伴群体间的道德教育。关键词包括:class、disability、cross-group friendship、bullying、inclusion、identity等。同伴群体是促进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催化剂,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同伴间的互动和同伴排斥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良性的同伴互动有助于儿童内化道德规范,友谊为儿童道德成长提供了社会资源,具有高质量友谊的儿童更可能关注别人的利益和情感,且友谊能抵御同伴欺凌的风险。[17]但是,同伴关系存在等级性和不平等性,相关研究集中在同伴排斥及其行为后果上。针对儿童对不同群体行为(如残疾儿童、移民儿童、难民儿童等)的道德判断,有研究发现儿童会因其文化身份和身体残疾等受到排斥和歧视,且受到高水平歧视预示着低学业成绩、低自尊及抑郁症状等。[18]学校结构、教师行为和教室氛围是保障儿童安全、免受伤害和社会排斥的关键影响因素[19],能够缓冲同伴排斥的不利影响。此外,跨群体或跨种族友谊可以减少个体偏见,增加儿童基于群体排斥的正确道德推理。[20]但是,当儿童更喜欢群体内部成员而不是群体外部成员时,群体认同也会引起偏见和歧视。[21]
第四,网络时代的道德教育。关键词包括:risk、bullying、video games、violent、stigmatization、accountability、moral distress、gender、trauma等。作为网络时代的人,便捷的数字化生活给儿童教育带来一系列独特的要求和道德挑战,网络欺凌给受害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灵伤害。教育家和数字技术专家都意识到网络科技和新媒体发展不可阻挡,因此,网络人格教育(E-Character Education)应运而生。[22]这一主题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网络和传统欺凌方式的比较以及网络欺凌的伤害方面。具有频繁传统欺凌的经历可以预测一个人的网络欺凌[23],相比传统的欺凌方式,网络欺凌给受害者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24]和更为难受的情绪体验,尤其是对女生来说[25]。具有网络欺凌行为的人具有一定的个人特质,具体包括高道德推脱、低道德感知、孤独、低同理心和高自尊等[26],且网络欺凌的类型(如短信、电子邮件、电话或图片/视频剪辑等)[27]及其特点(如匿名性、隐形性、异步性)[28]等对受害者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整体发文量和引文量逐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学术界对儿童道德教育展开了持续的研究和探索;第二,儿童道德教育研究领域形成了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学者和期刊;第三,相关文献涉及的学科广度由少及多,儿童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共同关注与交叉研究的领域;第四,儿童道德教育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儿童公民道德教育、家庭中的道德教育、同伴群体间的道德教育以及网络时代的道德教育四个维度,各领域内都有较为丰富的研究内容,在未来应得到进一步深化研究。
由上述研究可知,进入21世纪后,国际上儿童道德教育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国内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未来的儿童道德教育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可借鉴国外已有的理论和研究范式,从不同视角开展质性和量化的跨学科研究,理论联系实践,增强研究结果的可利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深入探析儿童道德教育的新时代内涵,拓展和深化研究范围和主题,编制本土化的研究工具,开展多元化且具有现实性的研究,宏观和微观并重,形成系统综合的中国特色儿童道德教育研究体系。总的来说,相关研究者应致力于为儿童道德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指导基础,从而最终实现儿童道德发展和社会道德文明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