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立体化建构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23-03-24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东海实验小学徐永红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东海实验小学 徐永红
一、系统规划:形成各部门统一部署、相互协作、互相联动的有效机制
“五育并举”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落实“五育并举”的理念需要整体规划、协调推进,将学校各项工作、各类人群卷进来,形成各部门之间统一部署、相互协作、互相联动的有效机制。因此,学校基于全局的视角和系统的思维进行了整体规划。
(一)管理架构立体化
学校对管理机构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撤掉原有的教研室、教导处、德育处等部门,改设质量管理中心、学生成长中心、课程研究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管理架构改革后,学校课程建设动力更足,保障更充分,效能得到极大提高。另外,这个管理架构并不是层级运行的,而是以学科主管行政、年级挂级行政、级组长、科组长为链接节点将班集体、教研组、年级组、集备组等变成一个个独立运行的灵活性极强的小型组织,这种连接,是一种支撑性的连接,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各小型组织提供服务与支持。不同的人,会迅速地选择和适应自己的角色,找到自己的生态定位。小团队齐心协力共同作战,大团队相互启发彼此借鉴,组织中的任何一个人缺席,都会有人迅速补位,同时,任何人的懈怠,都能够被组织中的其他人迅速察觉。这样,任何一个小组织都能灵活地链接到其余组织,保证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稳定、灵活、高效。(见图1)
图1 东海实验小学课程实施模式
(二)课程环境立体化
课程环境建设,并不单纯地指向校园环境,学校的校训是“脚印丈量世界,阅读绽放未来”,其中已蕴含打破学校边界,让世界成为东实学子的学堂,让学习随处可以发生的思想。随着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深入,以课程为触手链接世界、链接生活的想法越来越清晰,学校充分利用社区公园、周边体育场馆、艺术馆、科学馆、音乐厅等,让其成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让课程环境建设愈加多元、立体。(见图2)
图2 东海实验小学社区公园体育课
(三)课程体系立体化
学校从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两个维度,搭建了课程体系框架。课程理念强调“每一个”,要帮助每一个学子成为一名“专注自己、关怀他人、理解世界”的现代小公民;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强调以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课程建构上以学习者为中心,主题鲜明、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学生参与度高。(见图3)
图3 东海实验小学课程体系结构
(四)课程评价立体化
建立体现“五育融合”的育人质量评价新机制是本校的追求,学校尝试建立学校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专家评价关联互动的课程实施评价机制,尝试打破单一的纸笔测试模式,多元多维建立学生学业水平监测体系。学校还重点关注了学生体质达标情况,动态监测每一学年每一个学生的体质达标状况,让“健康第一”的理念落地。(见图4)
图4 东海实验小学课程评价体系结构
二、精准突破:助力素养导向、“五育融合”的全面培养体系的高质量建构
新时代的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终身育人”“智能育人”“融合育人”中走向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未来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定是在整体式、体系化中的变革与发展。以“五育融合”为抓手,撬动全面培养体系的高质量建构,是学校的使命。在撬动过程中,以下四个方面是学校的着力点:
(一)完善理念,顶层设计体现情怀和格局
学校在传承办学历史的基础上对办学理念进行了梳理和完善,以“五育并举”为思想支点构建学校文化,把“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和发展奠基”作为核心理念,把“培养专注自己、关怀他人、理解世界的现代小公民”作为育人目标,把“脚印丈量世界,阅读绽放未来”作为校训。理念定了,方向有了,接下来就是扎扎实实地践行,把这些理念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毛孔里去。
(二)改善空间,构建对学生友好的办学环境
六年时间,学校投入了全部资源,几年下来,一座高雅、有品位、富有书香气息、学生喜爱的校园基本建成。环顾整个校园,学生的创意作品挂满每个可利用的空间,被“有心”的设计动态呈现着。让学生成为校园绝对的“主角”,这正是东海实验小学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出发点。
(三)打造团队,“旺火炉”文化催生优秀教师
学校文化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及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的性格记忆和独有的发展密码。学校探索如何在东海实验小学建立起一个强大良顺、具有成长力的支持体系,营造一种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汇聚所有教职工的每一份火热,让“旺火炉”文化给予学校所有教职工精神滋养。
(四)建构课程体系,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1.寻求课程的逻辑起点
教育是为了谁?毋庸置疑是为了学生,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站在学生的立场,面向学生未来的发展,思考教育的本质。基于核心素养开发“五育融合”的课程成为学校研究的逻辑起点。
2.规范课程开发的路径
学校倡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建设,从课例到课题再到课程,带给教师的绝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的转变,不再仅仅聚焦在对课本的研究上,而是更多地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思考如何拓展资源,为培育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由此,东海实验小学对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规范做了相应的设计。(见图5)
图5 课程开发路径
3.坚持课程开发的原则
要让“五育融合”成功撬动并促成全面培养体系的构建,达成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学校就要始终坚持从国家课程(含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两个维度系统地、全面地、动态地构建与实施。这一点,是学校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不变的原则。
4.坚持课程内容结构化
课程的纵向结构化。学校要研究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规律以及课程内在逻辑的纵向进阶,围绕一个能够逐渐扩展、深化的概念价值观或方法,组织学生的经验,把学生“卷”进来。
课程的横向结构化。学校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协同发展,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考虑对德育有何推动作用,对智育有何促进作用,对美育有何影响,对体育有何发展,将“五育融合”内置于课程构建的核心。例如,国际理解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但学校不需要开设一门单独的新课程,而是要将这个目标融入全校所有课程,以素养为导向,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打破课程间的壁垒,实现各课程之间多元、多维、灵活地融通,形成整体育人的合力。(见图6)
图6 东海实验小学国际理解课程体系
5.探索课程评价的改革
“整体评价”是构建“五育融合”全面培养体系的关键,这是一份有较高挑战性的工作。学校在大胆地对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进行探索与创新的同时,强调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测体系,保证课程改革有效、有序进行。学校对课程实施进行全纳评价,让教师、学生、家长、管理团队、专家都参与到课程实施评价中来。(见图7)
图7 课程实施全纳评价
学校还进行学业水平监测,除了期中、期末的纸笔测试以外,还增加了许多有意思的测试。这些测试直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立体建构:七大课程齐发力,打通“五育并举”的“最后一公里”
学校秉持“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和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将培养“专注自己、关怀他人、理解世界的现代小公民”的目标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几年时间,已形成德育、艺术、国际理解、健康、图书馆、游戏、科创七大支柱课程,立体建构了东海实验小学“小脚印”课程体系,辐射全员,旨在成就每一个学生,打通“五育并举”理念转化、行动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德育课程。这是学校用心最多、成果最丰硕的课程,学校一直在努力探索培养“红孩子”的途径和方法。近6年,在团省委和省少工委举办的“最美南粤少年”和“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中,学校获奖人数为广东省最多,被称为“东实现象”,学校连续两年获评“广东省少先队先进学校”和“广东省红领巾示范校”。
艺术课程。学校始终坚持以美育人,让每一颗童心向美而生。学校开发了近20门艺术类课程,旨在满足孩子们个性化的需求。2018年,学校管乐团应邀在深圳大剧院举办专场演奏会,校合唱团还在巴厘岛国际童声合唱节获得银奖。这正是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精彩展示。2021年,学校“小脚丫”合唱团在深圳大剧院举办了专场音乐会,学校在2020年获评“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国际理解课程。东海实验小学的培养目标里明确了要培养“专注自己、关怀他人、理解世界的现代小公民”,东实学子要有国际素养、国际眼光以及全球胜任力。东实学子连续两年入围深圳少年代表团参加全球青少年峰会,特别在2018年,学校熊孝睿同学站上联合国总部主席台代表中国少年发声。(见图8)笔者也连续两次应邀在深港校长论坛和福田国际理解教育论坛做分享。分享的内容:推行国际理解教育势在必行,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实践和探索。
图8 熊孝睿同学站上联合国总部主席台
健康课程。学校始终秉承健康第一的理念,助力孩子全面成长,以期达成一个非常朴素的目标:东实的孩子毕业时体质都能达标。学校的篮球、田径、击剑等项目在福田区乃至深圳市小有名气,这几年,学校先后成为深圳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深圳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福田区击剑特色项目学校、福田区足球特色项目学校。全校学生的体质优良率一年比一年好。
图书馆课程。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一座好的图书馆,必须要开发高品质的图书馆课程。学校的图书馆课程,有教师开发的,有家长开发的,有学生开发的,也有利用社会资源开发的,学校的目标是要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2019年,笔者应邀在教育部教育质量监测现场会上做分享:从图书馆到整个世界。2021年,学校图书馆被评为“广东省最美阅读空间”。
游戏课程。学校以“儿童立场 生活视野 游戏表达”为课程理念重构课程内容,“让游戏点亮童年”。学校是全国游戏化教学实践基地,教学成果辐射全国,连续在中国教博会、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深圳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获奖。
科创课程。学校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新建1间创客实践室、3间科创教室,并以此为依托创新教学方式,创新课程体系。这6年,学校上千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在无名额限制的比赛中,学校甚至多次出现学生获得半数以上奖励的情形。其中,由学生主持的国家、省、市、区级课题近30项,多项课题在结题活动中获奖,2022年,4项PBL项目获省级奖项;2021年,3项课题在深圳市中小学探究性学习成果评比中获奖,获奖数量排名全市第一。师生项目式学习案例近120项,其中1个学生团队在芬兰举行的国际StarT项目式学习比赛中获奖。
学校是教育的基本单位,采用“五育并举”的模式,立体化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充分激发了学校的活力,形成了师生才智充分涌流、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推动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短短6年时间,学校接待世界各地教育同人参观访问近百次。团中央少年部部长、全国少工委常务副主任曾锐,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等多位专家曾莅临学校并做出了高度评价。
几年的探索和办学成效让我们坚信:高举“五育并举”的旗帜,通过“五育融合”立体化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有效路径。我们必将砥砺前行,久久为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