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023-03-23韦庆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中心小学
韦庆仁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中心小学)
2023 年11 月,中国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监测等措施,全面提升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和身心健康素养。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监督和关爱,很多问题逐步显现,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制力,性格内向孤僻,自卑敏感,不愿与人交往,甚至个别学生出现了焦虑心理和抑郁症状。一个人的健康发展包含多重层面,身体、心理都必须保持健康状态。身体健康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石,心理健康反作用于身体健康。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相对简单,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学校要积极发挥导向作用,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让他们切实感受来自国家、社会、学校以及父母亲人的关怀,促使他们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学科教学,铺垫心理健康基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学主流思想,它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优势,尤其是抓住学科属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科内容中蕴含的教育因子,对学生展开引导,这是教师现代教学思想的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都蕴含心理健康因子,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如语文教材中涵盖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文章中寄托的深刻情感、阐释的深刻道理,是最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如果能够巧妙运用,能给学生带来有益的启示。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科的独特价值,借助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操作。语文教学呈现方式异常丰富,讲解分析是常用手段,然而小学生对讲解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反感。教师单纯运用讲解式教学,会加重学生的反感度和排斥心理。因此,教师不妨发挥信息技术直观、灵动、鲜活的特点,给学生带来多重感官冲击。
学科教学对学生情感、思维、态度价值观的影响非同寻常。教学引导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的人文属性,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因子。学生虽然对父亲有较深的感情,但大部分学生是不愿意表达的。尤其是留守儿童,他们与父母分离的时间较长,对父母爱的感知度大大降低。因此,学习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的过程中,学生仅仅是从知识学习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优化教学设计,从留守儿童中找一名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播放视频资料。视频中,这名学生的父亲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他却以视频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美好祝愿。有时面对面的表达情感是困难的,但以录像的形式呈现,人们更能真情流露。以前课堂教学中,学生不遵守纪律,随便说话。通过这次与父亲的沟通,学生对老师产生了敬佩之情,更加尊重老师,也能更好地遵守课堂纪律。
创设真实具体的感知情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一种饱满的、积极向上的态度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开发学生潜能,提升他们的自我感知、自我调节能力,为健康心理的形成扫除障碍。
二、网络课堂,营造心理咨询空间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信息技术囊括多种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将其与教学模式相结合,整合多重教育资源,定能构建一个高效、实效的教育空间。实现高品质课堂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的连通功能,将课堂与现实生活结合,无疑是明智的选择。网络课堂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融入网络资源,具体操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适当进行连线。连线的目的不是为了讲解具体知识点,而是从心理层面出发,给学生提供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他们长期处于与至亲分离的状态,难免会出现自卑、逆反、敏感等心理问题。浅层次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引导,但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教师就要学会借助外力,及时连线心理方面的专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网络课堂连线,营造出浓郁的心理咨询氛围,给学生提供释放情绪的空间。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连线活动,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心理咨询环境。《忆读书》是冰心先生写的一篇随笔,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表达了自己对读书的热爱以及从中获得的乐趣。很多学生不愿意读书,所以在成长过程中,诸多心理问题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学习的独特魅力,教师连线本校的优秀毕业生,让他们讲述自身的学习经历,为学生梳理榜样。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很多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了鲜明清晰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产生心理问题的土壤自然不复存在。
学生产生的诸多心理问题,缺少家长的陪伴与沟通是重要影响因素,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和方向也是重要因素。设计网络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接学生需求,连线学生家长或为学生梳理榜样,让学生在与其他人的沟通交流中,生成多种感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许多心理问题迎刃而解。
三、班级管理,触动学生思维情感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班级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如果能够有效利用班级管理契机,对学生展开教育引导,定能有更多的收获。班级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在这个工程中,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探寻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助力班级管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是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班级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要贯穿班级管理始终。班会课是重要的形式,传统班会课形式单一,主要以教师的理论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他们对单纯的说教不感兴趣,教育效果不明显。甚至很多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由此班级管理就会出现危机。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班会课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对教育引导形式展开革新升级。可以积极开通亲情专用电话,让学生当堂给家长打电话,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触发学生情感开关是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无论什么阶段的学生,他们都渴望被尊重。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心理问题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教师要提前做好各种调研和准备工作,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分门别类地进行处理。这样教育引导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才会更显著。如个别学生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无法与别人融洽相处。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处于浅层次,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陪伴,在遇到事情时不能正确处理,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也会感到自卑。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设计了一个“家长见面会”活动。教师统计班级留守儿童数量,每次班会课都会挑选一名学生,与家长进行连线,当着全班学生的面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中,学生逐渐卸下防备心理,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行为是紧密相关的。学生深刻认识到某一事物的重要性,就会立刻付诸行动。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着手,进行管理引导。教师不妨以信息技术为因子,激活学生的有益情感要素。
四、门户网站,丰富信息发布渠道
家长虽然不再孩子的身边,但他们对孩子的关心丝毫没有因为距离而减少,反而愈发关注。不仅如此,每个人都希望能拥有思想的空间,将自己的心情、态度、看法等表达出来。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失,缺乏倾诉对象,长此以往,内心更加孤僻,性格缺陷日益显著。其实留守儿童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更好地展示自己,与别人多多交流。网络资源的发展,为中小学教育资源共享、信息交流提供了多重渠道。学校管理可以关注学生和家长这方面的需求,在综合考量多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门户网站,让学生自由发言,表情达意,也可以展示学校举办的多种活动,拓展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孩子的渠道,还能更好地宣传学校,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理念展现出来。
学校网站可呈现学校举办的各式各样的活动。即使是农村乡镇小学,学校领导也要高度重视学校网站建设。学校网站的建设可以帮助学校传播信息,塑造学校正面形象,满足家长和教师的多种需求。建设网站时,学校尽可能地从不同主体的需求着手,进行设置。家长要想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的班级情况,只要登录网站即可。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展现自己,让家长在网站上看到自己,学生自然愿意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学校网站的建设还可以提供全新的互动功能。在线阅读、在线咨询、在线交流等都是不错的方式。丰富多元的信息交流渠道能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重要路径。
网站虽然是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但却是连通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新互动教育平台,能够为三者的相互沟通提供崭新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在虚拟空间中产生主动与他人交流的意愿,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乐趣。
五、软件应用,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软件应运而生。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应用软件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微信、QQ 等聊天软件已经辐射到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年轻的父母外出劳务,都会充分利用这些应用软件和学生、教师沟通交流。基于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软件的功能,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创建专门的群组。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不至于让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在应用软件的辅助下,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与家长在网络上交流,很多问题会在亲情的感染下,迎刃而解。家长外出打工,最牵挂的还是孩子,他们非常希望能够与任课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教师也希望能够借助家校合作,助力学生成长。
应用软件建起交互平台,能够更好地实现沟通交流。在平台上,家长能够同班主任、任课老师或其他家长交流教育心得,并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议,让教育教学实现协调化发展。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格外关注留守儿童群体。教师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征、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进行全面剖析,精准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根据需要,建立一个班级微信群,方便发布各种通知,通过互动短信,方便学校、家长、临时监护人随时了解学生情况,强化家校沟通交流。针对班级中的留守儿童,教师选取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的几名学生,建立特殊关注群,更好地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服务,每天群里都是对学生学习、思想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汇总,汇报给学生家长。微信功能较为齐全,语音文字信息的呈现,视频沟通等途径完全可以展现出来。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下产生的,消除过程也会略显缓慢,但只要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应用软件为引子,定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积极进取中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个人的责任,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其心理上存在问题,不能将责任完全推给教师,而是要家校共同合作。教师可以借助应用软件,促使家长参与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民主化,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积极调适与引导作用。
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追求和终极目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体现形式。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身体的健康成长很容易做到,但心理健康发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导向作用无可替代。教学以及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对策,尤其要发挥信息技术共享性、传递性、时效性等特点,将其融入课堂中,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鲜活、立体,给学生带来深刻触动。还可以借助网络课堂、门户网站以及软件应用等手段,给学生提供交流互动平台,让他们在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同时,能够及时与父母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