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经济健康发展路径
2023-03-22丁琦
丁 琦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 110000)
引 言
乡村经济的发展一直都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中比较薄弱的部分,其发展质量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要想不断地强化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当前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持续优化党建部门的领导作用,执行好工作,了解工作本身具备的作用及呈现的价值。经济建设还要依照目前农村发展的具体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制定多种优化措施、多种完善方法,实现乡村振兴要求,让我国的乡村经济能够朝着健康高速的方向持续稳定发展。
一、基层党建引导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
(一)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当前对乡村经济提出的发展要求就是要保证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这涉及多项工作内容。在此背景下,需要明确党的领导,依照党的政策路线不断前行。农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关注经济发展,可以增强地方经济的整体实力,让农村基层组织在进行相关农业互助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经济层面的支持[1]。在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将集体经济发展放在首位,按照当地的具体情况,持续完成对传统土地制度的优化及完善,采取多种经营措施,最大限度地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样,才能逐步提高集体经济效益,发挥党组织对整个乡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从而使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有效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快速达成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仅仅是党的使命,同时也是党的初心。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针对当前乡村经济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摸排,并对其发展情况给予关注,组织村民共同加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制定适宜当前乡村经济发展的奖惩手段,采取这种方式让当前我国乡村经济发展能力得到提升,最后使农村农业当前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被激发。当前保持乡村经济提升并不仅仅是让农户提高经济收入,还要在此过程中注重保护农户个人的权益,让每一个农户都能够过上幸福和非常富足的乡村生活,使农户能够切实地体会幸福感、获得感。同时,在生活中还能够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对于农民的关心[2]。在目前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发展形式,持续地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有益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在让农民达成富裕目标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农业朝着持续稳定的目标不断发展。在乡村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能够快速地达成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
(三)发展模式不断优化提升发展活力
农村不仅仅是农民生活的家园,同时也是农民进行多项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基层党建对其进行引领,其属于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基石。在实际过程中,需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地推动经济体系的建设发展,将其发展力量充分地展现出来,并尽可能将其具备的作用发挥到位[3]。通过党建的高效引领,完成对集体经济发展之路的探索,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动力激发到位,还能够不断地拓展多种发展空间,让发展之路能够朝着更为丰富、多元的方向演变。
二、基层党建领导乡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问题
(一)党组织缺少凝聚力、领导力
在乡村经济沿着持续、稳定的道路不断发展的同时,其中不可缺少的领导力量就是基层的领导。如果领导的能力存在问题,那么就无法获得大众的支持,对于当前组织发展情况,其所具备的成长潜力和发展的空间自然无法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进入无尽的困境中,丧失发展动力,自然也无法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大部分地区党组织中党员的年龄都相对要大一些,并且一些党员的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部分人不仅思想十分保守,也无法保障国家提出的发展任务能够被执行[4]。这些问题会导致党组织丧失凝聚力,使得乡村经济在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无法保障发展的向心力,甚至会导致一些党员对于乡村经济发展情况失去信心,严重制约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无法满足发展要求。
(二)约束体系及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党组织发展所需要的动力,必须要采取制定奖惩方式才能够达成,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凝聚向心力。当前阶段,有一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缺少工作活力,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激励和约束体系不完善。当前在党建不断的引领和发展中,部分在工作中勤劳负责并毫无抱怨的党员,并未获得相应的激励保障,同时在政策上也并未对其给予足够的支持。特别是对于一些投机取巧、贪污腐败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在工作中如果对党员缺少机制约束,或即便有机制但是体制并不完善,都会导致党组织失去原本的领导能力,长此以往也会丧失发展的动力,并逐步淡化党组织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凝聚力、向心力[5]。
(三)组织运行受阻
当前阶段,乡村经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状态下,村委会经常被当作组织主体,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将基层党组织当成发展的主体,这种组织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会导致很多管理,以及与其存在联系的监督工作无法被有效执行到位,无法让所有人员的权利获得应有的保障,还可能会导致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收益权和发展决策权被一些人员恶意掌握,最后出现贪污腐败的问题。
三、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基层党建优化措施
(一)强化对优秀班底的建设
具体落实党建工作时,一定要关注人才的合理使用,同时将人才价值发挥到位。通过设置实习村干部和设置扶贫助理员等多种模式,吸引人才,在这一基础上还可以激励创新人才的发展,让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积极、踊跃地参加“三农”建设。完成了对人才的选拔之后,需要将每个人具备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到位,防止产生领导独断专行的情况。“因才上岗”理念,需要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认识到人才所具备的专业特长,针对多种不同类型专业特长的人才合理进行工作的调动,将其自身的优势发挥到位。通过呈现人才能力和展现价值,让人才在工作中具备使命和荣誉感,可以将人才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调动到位,强化服务能力。
(二)全面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
乡村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够缺少的一个部分,因此在对乡村经济进行引领的过程中,需要把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促进作用切实发挥到位。作为工作人员,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将探索和创新意识完全落实和建立到位,针对开源节流的发展观念,完成多项工作的切实执行。多种类型不同的政策扶持还需要与多项工作内容保持融合,同时将与地区发展情况相契合的政策应用到工作中,为当前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稳定的发展基础。
集体经济在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发展目标。贷款流程需要持续优化,还能够适当将贷款所需要的放贷条件进行调整,在这种基础上达成专业合作和土地入股等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当前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三资”清查工作要求严格按照资产登记工作去完成,采取对这种类型工作进行强化的方式,使得资产出现的流失问题可以得到处理。此外,还需要对财务管理情况给予深入的优化,将村级当成发展的单位,将其与存在关联的收支制度和经济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在乡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使得财务管理能够向着规范化和持续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三)深入优化乡村经济发展服务体系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基层党建需要完成对发展的引领,需要将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作为基础发展观念。管理者需要了解农民自身的需求。结合当地实际和具体现状,可以有效整合乡镇行政资源。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完善“一站三系统”的优化服务体系。另外,针对多元化的服务模式,需要关注其自身价值的充分发挥,使得多种服务深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和生产中,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也要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所有农民都明白,他们是整个乡村经济发展和管理的最重要的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农民还可以积极参与到图书馆管理员、护林员、环卫员等一些公益岗位中去,从而完善乡村治理和经济发展的进程,让每一个农民对乡村治理和经济发展都有更清晰的认识。
(四)关注人才作用提升,让党员作用切实发挥到位
1.强化党员巡视,保证每个人的进步
为了保证每一个党员在具体工作中都能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必须加强党员的选拔工作。在党的基层组织中,所有党员都需要接受考验,尤其是要经得住诱惑,坚守初心,切实完成多项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精准地确认组织发展程序。不仅要保障工作效果,还要确认工作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号召农民群众积极加入其中,切实将群众监督作用发挥到位。充分发挥积极分子在党的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努力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建设一支经得起任何考验的高素质、有能力的农民新力量。
2.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在党的建设引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队作用。不仅要对引进环节进行合理的把控,同时还要针对培训工作给予合理的指导。使用积极向上和正确的宣教方式,使得党员个人的道德素养和党员的政治理论能力可以获得提升,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农民群众实现致富的目标,让自身具备的发展作用能够不断展现出来,将自身的责任和能力落实到位,持续完成对“精神文明+党建”模式的优化。每个党员都需要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明确身份,勇于承担责任。
(五)提高帮扶党员的效果,消除形式主义
1.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村进行集中帮扶
在这项工作中,首先要求快速地设置党员先锋队。每个队伍中都配备了优秀党员,需要将这些优秀的人才汇集在一起,多力量能够构成一个发展合力,帮助贫困村发展。坚持工作理念,咬紧牙关,坚决攻坚克难,形成积极拼搏和坚定发展的决心。在乡村经济综合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已经获得的脱贫攻坚成果给予保持,确保攻坚队伍优势和政策优势,将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和方向。要想有效实现这种发展目标,还要求切实地完成好技术、信息和资金等多方面内容。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工作的有效性。
2.“潜力村”加强优质资源积累
在领导乡村经济发展中,要明确战略任务,在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和其他援建项目中都需要设置党支部。只有在融入群众的模式下,才能够真正地实现为群众服务的目标。精准地掌握农业经营生产体系的优化建设,强化多项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培养。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要加强和优化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党的干部和党组织的作用。在政策发展上,不仅要对其给予支持,还需要注重在精神上为农户提供帮助,这样才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切实地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所具备的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发挥到位,从整体上推动乡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趋势。
结 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过程中,使用基层党建引领一定要对党员进行强化,使得每一个党员在日常工作中都能够具备工作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另外,还要求党建对于经济发展的体系给予充分完善,党员在不断优化个人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持续推动平台建设,持续将覆盖范围进行扩大。基于多种层面和多种角度,对当前阶段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基层党建引领的执行情况进行科学高效的分析,同时找出不足,针对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置对策,让目前乡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当前乡村经济的发展效率能够获得全面的提升,使每一个村民都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