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研究
2023-03-22熊旭宇宁武军周新国
熊旭宇 宁武军 周新国
(江西省修水赣北钨业有限公司,九江 332400)
引 言
当前,国有企业面对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经受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只有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才能提升其在纷繁复杂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其高质量的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另外,应加强文化建设与思政工作的有效融合,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经济管理与文化建设的统筹管控,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进而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主要功能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对于企业来说,其所形成的文化囊括了企业的价值理念、企业特色及经营理念等多个方面,是企业整体性风貌的直接体现,对其日常的经营管理和深层次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化无处不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潜在推动力量,企业相关的每个个体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其形成。健康积极的文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的隐形财产,对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及综合效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企业的核心精神,并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而这就是其导向功能的直接体现。与此同时,其还引领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引导着全体员工向着共同的目标协同推进。其所形成的特有文化中涵盖了诸多隐性属性,这种属性已经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一种共识,是员工积极工作的“导向仪”。而企业文化的第二个功能是凝聚功能,这种文化是企业员工等所有内容的凝聚,是企业全体员工价值理念的共同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员工与企业整体性的发展默契。第三个重要功能是软性约束功能。企业日常性的运营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和约束员工的行为,而这属于硬性约束,并不能全面覆盖企业日常性工作的方方面面,若员工处在工作时段之外或是不在企业监管范围之内,即不受以上规章的约束。而怎样才能使员工充分地参与到工作中,为企业尽心尽力地工作,显然是企业管理应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企业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渗透,能通过软性约束进行管理。员工接受了这种文化的熏陶,就会在个人行为上自觉地遵守既定的规章制度,一心一意地紧跟企业的发展步伐,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并能够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放在同等地位,且会产生一种先企业、后个人的无私精神。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主要功能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在国有企业中,党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稳定性,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向心力。党建工作的开展是思政工作有效推进的前提,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开展具体工作的重要抓手,在解决人的思想和观念及政治立场等问题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此处提到的思政工作来说,其是将社会道德和政治观点等应用到组织内部的日常管理中,以促进组织成员在思想和行为上与组织要求的标准保持一致,从而为组织凝聚力的最大化提升提供切实的保障[1]。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
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来说,思政工作的价值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该项工作的开展效果直接影响着党在企业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中领导力的发挥。第一,思政工作在企业发展中体现出鲜明的政治功能和导向功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企业的内部结构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而通过科学合理的思政工作的开展,能使企业员工在思想政治上始终保持纯洁性,始终与企业的集体利益站在一起。第二,思政工作具有提高企业效能的作用。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其固有的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着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工作需要,因此很难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部分业务的开展也存在效能低下的情况。而通过开展思政工作,能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相应地,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效率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第三,思政工作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企业在推进思政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更为关注人文关怀,强调以员工为本,这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导向有着共通之处。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第一,良性积极的文化建设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就我国当前的基本情况来看,良性积极的文化建设融合了企业的精神与目标,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成为一个紧密相关的整体,而这也是企业推进思政工作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第二,良性积极的文化建设能够推动思政工作的深层次推进,不管是影响广度还是深度,都更为显著。企业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将企业的各项工作融入员工的思政教育中,进而能够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而原有的这方面工作的范围也能进一步扩大。第三,企业的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其思政工作推进的重要载体。以往企业在推进思政工作时,多是通过喊口号的方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教育内容,而企业所构建的文化无疑是进行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能够将思政工作空泛的概念具体化,对于高效推进这方面的工作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第一,开展思政工作,能够促进企业内部从领导到基层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该价值观浓缩了企业的文化和精神,良性、积极的思政工作能够使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明确自身的价值导向,与企业的发展也会保持更为紧密的协调性。第二,思政工作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来说,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往往需要一个和谐的基层环境,而和谐的基层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样也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如此处在一种良性的循环之中,可推动企业文化的不断优化。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的文化建设还是思政工作的开展,都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推进企业日常性工作的过程中,文化建设与思政工作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二者处于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后者涉及对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而前者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对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等诸多优良品质的培养,在推进的过程中有着深层次的延伸,因此其对企业其他工作的开展来说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国有企业中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策略
(一)在国有企业中强化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
对于企业的日常性经营管理来说,人是重要的主体,而企业所推进的思政工作即以具体的人为本,推进对企业员工的培养和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了国有企业在推进思政工作的过程中,应将员工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突出人在思政工作中的主体价值。而企业所构建的文化也极为强调员工的切身利益,对员工进行深切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体现在企业日常性经营管理的多个方面,既有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也有对员工自我发展的环境支持。处在这样一种有利的环境中,企业员工能积极主动地工作,从而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为企业的发展助力[2]。
(二)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就当前的基本情况来看,国有企业将党的建设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充分体现了其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思政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现实性的发展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今处在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时期,推动文化建设与思政工作的融合既是时代发展的一种需要,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如今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所经受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因此,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人才作为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因素,已经成为企业赢得更多市场份额的一把利器。显然,如果企业单纯地依靠以往的“铁饭碗”体制吸引人才,已经不太现实。如今,企业内部人才的流动性在不断增强,这带给企业重大的挑战。在大多数员工的眼中,企业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一份称职的工作则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很多时候其将企业视作向上进步的“跳板”,并未在情感上与企业产生一种共通性。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很多的员工将精力和时间放在了提升自我价值上,很少会关注企业的利益。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仅能够对员工起到硬性的约束,并不能对员工产生深层次的情感激励。因此,企业务必要落实好针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建立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良性黏合关系,培养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情感。与此同时,在开展这方面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转变方式,不可单纯地依靠说教进行理论的灌输,那样不仅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还会使企业员工产生抵触情绪,这无疑会给整个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处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企业务必要加强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以形成更为多元、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从而为现实性的工作推进提供切实的保障。对企业员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在无形之中推动自身的文化建设[3]。
(三)发挥国有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要想使企业的文化建设与所推进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良好的融合,就应确保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形成一种良性的协调。当前,很多企业在推进思政工作的过程中由其中的党建部门去执行。随着近些年来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市场竞争越发激烈,部分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多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上,而很少关注党建工作,党建工作与企业日常性经营管理存在着很大的出入。这种情况并不利于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而且还会加剧二者的分离。因此,在推进企业日常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务必要使各个部门形成一种良性的协调关系,将以上谈到的工作融入具体的经营管理中,从而为两方面工作的融合性开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效结合
从实际情况来看,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都基于隐性的方式推进,单独推进二者中的某一项工作,所获得的成效都不突出。鉴于此,企业应基于现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推动两方面工作的有机融合,以通过更为多元和直观的形式找到二者的共同点,从而为二者的高效融合提供切实的保障。
(五)根据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节点打造柔性管理模式
在推动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的过程中,企业相关的管理部门应采用一种更为灵活和柔性的管理形式。就当前的基本情况来看,加强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无疑是极为迫切的,而且是推进以上两方面工作高效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鉴于此,企业日常性的管理应规避以往传统模式的束缚,通过企业文化的软性约束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导督促,打造出一种更为科学的柔性管理模式[4]。
结 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文化建设在多个方面有着共通之处,二者皆是企业日常性经营管理和长远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基础,因此务必要将这两方面的工作落实到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融合思政工作,以保持国有企业的本色。相应的经营管理应与党的发展保持一致,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对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指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思政工作对于企业的经济建设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定向。处在急剧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实现高效的发展,就应统筹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两方面的工作,以使二者充分地融合,从而为企业全体员工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条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