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中学财务管理探究
2023-03-22李丽晶
李丽晶
(山东省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济宁 272100)
引 言
中学财务管理在经济新常态下不仅需要适应宏观经济结构的变化,还需要更加灵活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财务管理作为中学整体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经济运作、资源配置和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探究经济新常态下中学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对于提高中学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经济新常态下中学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中学财务管理在经济新常态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需要源于经济形势的变革,新常态要求企事业单位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条件时能够灵活应对[1]。因此,中学财务管理需要紧密跟随经济新常态的步伐,主动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只有在与时俱进的前提下,财务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学的教育事业,更好地发挥财务资金的作用。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中学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对经济新常态的深刻理解,确保财务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外部经济环境。
(二)是保证内部资金安全稳定的需要
在经济新常态下,财务管理不仅是关乎中学效益和发展的问题,更是内部资金安全稳定的关键。随着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中学财务管理需要更加注重内部资金的保障,不仅包括对资金的妥善运用,还需要加强风险防范,确保内部资金的稳健运作。因此,为了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证内部资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中学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确保中学财务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最大化发挥财务资金价值的需要
财务资金作为中学发展的关键支持,其最大化地发挥价值的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学财务管理需要更加注重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对各项支出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保证资金能够为中学的发展带来最大的效益。
为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中学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财务分析和决策水平,能够科学、合理地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2]。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中学才能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地应对财务挑战,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务支持。
二、当前中学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重教学、轻财务的思想
目前,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部分中学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重教学、轻财务”的思想。这一思想根深蒂固,导致了一系列实际问题,对中学的财务管理造成了危害。由于过度强调教学而忽视财务,部分中学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财务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对教学资源过度投入,而财务资源在关键领域投入不足,从而影响学校的整体运作。由于“轻财务”思想,部分学校的领导在财务决策上缺乏科学性和战略性,导致投入不合理、成本过高等问题,影响学校财务的健康发展。此外,由于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部分中学在财务人才的培养上投入不足,导致学校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难以解决财务管理中的复杂问题。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是中学财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给中学财务管理带来一定危害。部分中学的财务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未能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财务需求,导致财务管理程序不够顺畅,各项规章制度难以有效执行。部分中学财务管理制度流程烦琐,导致执行效率低下。同时,责任划分不明确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难以追究责任,降低了管理的透明度和效能。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中学的财务报表编制不规范,数据表达不清晰,影响了对学校财务状况的准确把握[3]。
(三)资金资产预算管理不到位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学财务管理需要更加注重对资金资产的预算管理。然而,目前一些中学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不足,导致资金使用不够科学、合理。部分中学在资金预算方面存在缺陷,预算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学校在资金使用方面的计划不完善,难以满足学校发展的财务需求。资金预算仅仅是一个起点,更重要的是其执行过程。一些中学在预算执行方面存在问题,由于管理不善、监控不到位,预算计划与实际执行产生较大的偏差。除了资金预算,对资产的预算同样至关重要。然而,一些中学未能充分考虑到对资产的科学预算,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影响中学的整体经营效益。有些中学更倾向于短期内的资金使用计划,而忽视了中长期的规划,使得学校难以应对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资金需求,影响了中学的可持续发展。
(四)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待加强
在当前中学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化在推动财务管理效率提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中学在这方面仍存在一系列具体问题。
首先,系统落后、技术陈旧。部分中学的财务管理系统较为陈旧,无法满足当代信息技术的要求,导致财务信息处理的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学校财务管理的需求。其次,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即不同部门的信息无法良好地共享和整合,使得学校在整体财务管理过程中难以形成全面的数据视图,影响了综合决策的制定。再次,存在数据安全隐患。财务管理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如果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则会面临数据泄露、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直接威胁学校的财务安全和信誉。最后,缺乏人员培训。由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一些中学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及时的培训,无法充分掌握最新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工具和技术,降低了他们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水平[4]。
三、经济新常态下中学财务管理对策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学教学管理活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在这一背景下,中学财务管理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主动加强财务管理,不断创新管理观念、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中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转变管理思想观念,深化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财务管理是中学管理的重要工作,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学在经济新常态下应当以转变管理思想观念为核心,深化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使其在学校发展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首先,中学管理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明确财务管理对学校整体运营的关键作用,将财务管理视为学校经济运作的重要支柱。相关管理人员应深入学习,深化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呼吁全员参与到财务管理中,保证每名教职员工都能够理解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中,上下齐心,将财务管理推向新的高度。其次,中学需要积极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师生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具体而言,中学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课程,使财务管理知识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通过宣传活动,向全体师生传达财务管理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性,促使他们形成对财务管理的共识。此外,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校园媒体、会议等形式,向广大师生群体传递正确的财务理念,引导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财务管理与学校发展的密切关系。最后,中学管理人员应建立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激励机制,通过考核和奖励等手段,激发教职员工更积极地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来,形成一种共同的财务管理意识,推动整个学校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财务挑战。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和资产管理
制度化建设是保证中学财务管理处于高标准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中学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经济新常态下,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确保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规范,建立起更为科学和有效的管理体系,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5]。
首先,深化对财务管理制度的了解。中学管理人员应深入研究当前的财务管理制度,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通过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全面审查,找出可能导致财务混乱和不规范的方面,为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其次,明确财务管理的流程和责任。中学需要建立清晰的财务管理流程,确保每个步骤都合理有序,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应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避免因责任不明、流程不畅导致的财务管理混乱。例如,中学需要建立库存先进管理制度,规范现金使用范围、申请流程,并且要求相关责任人日清日结。最后,建立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学管理人员在制度完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变化等因素,确保财务管理制度的长远适用性。同时,要引入灵活性和创新性,使财务管理制度更能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三)加强资金资产预算管理,确保资金有序运作
预算管理是中学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强资金资产预算管理,中学可以更好地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财务挑战,确保每一笔资金都得到科学、合理的运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整体财务状况,也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在应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中学需制定科学的资金资产预算管理方案,包括对学校的财务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合理安排各项支出,保证每一笔资金都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最大的效益。同时,中学需要制订明确的资金资产预算计划,更好地应对各种财务压力,使财务资源得到更为合理和充分的利用。为了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中学还需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对财务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引入实时监测和报告机制,更迅速地了解预算执行中的情况,从而及时调整预算计划,确保学校在资金使用方面保持科学、合理的状态。
在预算管理期间,一旦发现执行偏差或出现其他问题,中学管理人员需要迅速采取措施,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调整预算方案,协同解决执行中的疑难问题,确保学校财务活动正常进行。
(四)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伴随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学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中学需要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推进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6]。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学校可以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中学能够为学校的财务管理提供更强大的支持,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及时和安全,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字基础。因此,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中学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
首先,中学应致力于建设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数据平台,更准确地进行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储存,实现对财务状况的全面监控。其次,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中学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更好地理解学校财务运作的规律,发现潜在的优化点,使得财务管理能够更加科学化,准确预测和规划未来的财务需求,为学校提供更为精准的财务决策支持。最后,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推进实现财务管理的智能化。中学管理人员应引入智能算法和自动化流程,对原有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整合,推进财务信息化发展进程,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降低人工错误率,帮助学校更灵活地应对财务管理中的复杂问题,进而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中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其财务管理情况对学校整体管理水平提升有重要影响。为此,中学需要通过转变管理思想观念、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资产预算管理、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提升中学财务管理质量,为中学的财务管理创新发展提供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