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视角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3-03-22赵慧
赵 慧
(深圳昂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 518000)
引 言
业财融合是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要想取得更好的融合效果,引入信息化平台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企业应当基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做好系统性分析。然后,再借助业财融合背景下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为优化完善信息化建设体系、发挥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积极作用提供支持。
一、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在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信息化建设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显著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少了人为的错误和延误。管理者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掌握财务状况,为决策层提供及时、全面的数据支持。
其次,信息化手段整合了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打破了传统模式下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促进了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够提升内部协同效率,推动整体运营的高效运转。
最后,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企业能够建立起风险预警和监控机制,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及时识别和有效管理,进一步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1]。
(二)优化业财融合效果
在优化业财融合效果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
首先,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实现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实时共享和交互,打破信息壁垒,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和流通效率。管理者能够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为决策层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促进了业财之间的深度融合。
其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实时监控和动态分析,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这种实时监控和动态分析能力不仅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够提升业务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最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升级。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企业可以加强对业务流程的合规性检查和风险控制,确保企业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的规范运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还能够降低因违规操作或风险事件带来的潜在损失[2]。
(三)提升风险管理质量
在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风险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企业能够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在提升风险管理质量方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执行落实具有两点重要意义。
第一,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企业能够实现对海量财务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数据异常和潜在风险。这种实时的风险识别能力有助于企业提前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减轻其影响。
第二,加强风险评估工作质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基于多方面数据信息,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实现对各类风险的定量分析和评估。这能够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地了解自身面临的风险状况,为决策层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风险规避依据[3]。
二、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点
(一)构建信息化平台
构建信息化平台是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在业财融合背景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成构建信息化平台的任务。
首先,应当确保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目标。现阶段,从业财融合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际出发,构建信息化平台的主要目标集中在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优化业财融合效果、提升风险管理质量等方面。目标明确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方案。
其次,应当优化整合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按照财务预算、财务报表生成等各环节工作的基本要求,整合优化具体工作流程,尽可能地简化财务管理流程,避免重复性工作降低整体的财务管理效率。
最后,应当积极引入现阶段常用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平台辅助,支持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开展[4]。
(二)实现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系统性工作内容。在实现数字化转型时,需要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以及数字化转型的目标等多方面问题,做好系统性分析,为达到更好的转型工作效果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在企业实现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把握关键要点,保证数字化转型的质量。
首先,企业应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具体来说,数字化转型既是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管理工作技术要求的关键性内容,也是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企业应当将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定位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等方面。随后,再进一步基于明确的目标制定有效的转型策略。
其次,企业应引入先进的技术,支持数字化转型。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对优化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从根本上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落实中,应当通过积极引入多元化技术,为数据分析研究及数据存储管理提供重要支持,积极发挥数字化平台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三)深度促进业财融合
在业财融合视角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工作的深度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点。在促进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强化业财沟通与协作力度。业财融合需要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企业应加强业财沟通,建立定期的沟通会议机制,共同分析业务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结合实际分析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协作平台,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能够共同参与项目规划和实施,确保项目符合业务需求和财务要求。
其次,优化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的优化是实现业财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为取得业财深度融合的良好效果,企业应对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的梳理分析。结合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冲突或矛盾的环节进行优化,落实流程再造。同时,确保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的有效衔接,实现数据的及时转换和有效共享。
最后,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企业应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无缝对接。通过数据平台,业务部门可实时共享财务数据,了解财务状况及财务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为财务决策提供支持。同时,财务部门也能及时获取业务数据,深入了解业务运营情况,为财务分析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三、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
信息化建设从本质上来说,应当发挥为财务管理和业务开展工作提供服务的作用。因此,在业财融合视角下,落实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应当注重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落实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出信息化平台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说,在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应当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需要深入了解自身的业务需求,具体业务信息要点包括业务规模、业务流程、业务目标等。通过与业务部门密切合作,了解其对财务管理的需求,从而为信息化建设提供针对性的方向。
其次,企业应根据财务管理目标和业务需求,制订详细的信息化建设计划。计划应包括建设目标、实施步骤、时间表、资源投入等,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最后,企业应建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团队,负责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规划、实施和运维工作。团队成员应具备财务管理和信息技术双重背景,以确保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强化信息化平台基础建设
首先,从硬件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时,只有基础的硬件设施正常发挥作用,才能够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平台的软件功能。具体来说,企业应拥有稳定可靠的硬件设施,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这些硬件设施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必须具备高性能、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同时,要确保硬件设施的冗余设计和容错能力,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其次,企业在加强信息化平台基础建设时,应当优化网络架构,确保网络的高效、稳定和安全。采用高速、稳定的网络设备,实现网络的冗余备份和负载均衡。同时,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再次,企业应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数据中心应具备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和高安全性。通过数据中心,企业可以实现对财务数据的统一备份、恢复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最后,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通过安全防护体系,可防止外部攻击和内部泄露,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开发信息化平台业财融合模块
信息化平台在应用时应当首先做到为业财融合工作的落实提供服务。因此,在信息化平台上,应当基于业财融合的工作要求定制开发相应的功能模块。①明确功能需求。在开发业财融合模块之前,企业应明确功能需求,包括了解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需求,确定模块需要支持的业务流程和功能。通过明确功能需求,能够确保模块的开发与实际需求相匹配[5]。②业财融合模块建设工作的落实应当注重整合业务流程,将财务管理与业务运营紧密结合。企业应梳理业务流程,通过模块的开发和优化,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③开发数据共享模块。企业应开发数据共享模块,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实时共享。通过数据共享,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能够获取所需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协同分析和决策。④企业应开发风险预警模块,通过数据分析和技术手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风险预警模块可以帮助企业防范风险,确保业务的稳定运行。⑤企业应开发决策支持模块,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和模拟等功能,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决策支持模块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推动业务的发展。
(四)培养业财融合信息化人才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持。
首先,企业应建立复合型人才选拔机制,选拔具备财务管理和信息技术双重背景的人才。通过选拔机制,可以确保信息化管理人才既具备财务管理知识,又具备信息技术能力,为业财融合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其次,企业应鼓励信息化管理人才与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跨部门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与合作,信息化管理人才可以深入了解业务需求和财务状况,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企业应鼓励信息化管理人才积极参与业财融合工作。通过设立奖励制度、晋升机会等措施,激发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业财融合工作的深入开展。只有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够长期形成稳定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状态。
结 语
综合本文分析可知,业财融合视角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结合信息化平台的基本功能要求、业财融合工作的基本需求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基于业财融合视角,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优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效果,为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作用提供支持,最终达到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保障财务管理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