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域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创新联合体建构路径研究

2023-03-22王天骄李紫扬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领军市域联合体

王天骄 李紫扬

1.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325

2.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近年来,苏州注重加快推进市域一体化进程,各区县(市)广泛开展合作,锐意改革、先行先试,优化全域要素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提升市域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为市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参照的“苏州经验”。在此背景下,苏州市科技局围绕四大重点产业立项建设了20 家创新联合体,突破重点产业发展瓶颈,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引导建设一批“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探索苏州式创新联合体发展之路[1]。苏州市市场监管部门首创以质量创新联合体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引导组建一批功能强、链条全、机制活、绩效优的质量创新联合体,以实现资源互补,融合创新。

1 创新联合体建构范式

创新联合体是一种市场化的新型举国体制探索形式,主要是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多方参与”,有效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高校院所及创新中心协同攻关的体系化、任务型创新组织[2]。

1.1 政府引导

创新联合体的组建与协同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政府引导。政策的鼓励支持可以激发各方科创力量,政府的有效介入可以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此外,创新联合体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公共创新平台的搭建,而此类平台的搭建需要政府力量支撑,方能稳步推进。

1.2 企业主导

创新联合体的主体是企业,尤其是业内领军企业,在产业链创新链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业内领军企业为主导建构创新联合体,可以有效整合各创新主体资源,协调各创新主体行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相比较政府引导、院校人才培养、金融大力支持等因素,企业主导是创新联合体科学推进、高效运行的关键[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业内领军企业聚焦发展瓶颈、关键技术难题,扮演“出卷人”和“答题者”双重角色,发挥创新主导作用。

1.3 多方参与

坚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是创新联合体长效平稳前进的重中之重。高校院所为创新联合体的发展输送人才,科研机构助力创新联合体攻关,金融机构为创新联合体输送“血液”,社会团体与行业协会为创新联合体“搭台”,多方齐心协力、蓄力共进,使得创新联合体的发展形成良性闭环。

2 苏州创新联合体建构的困境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多方参与”的创新联合体各主体要精诚协作,共创未来。但由于这一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导致苏州创新联合体建构遇到了种种问题,主要有以下5 个方面。

2.1 定位不清

自2020 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提出“创新联合体”这一概念以来,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对创新联合体的功能、主要任务、牵头单位资质、联合体数量等问题进行了解析。但目前来看,政府在如何指引创新联合体的发展实践方面,企业在如何起到牵头作用方面,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金融在支持力度方面均存在定位不明确、不清晰的问题。此外,企业创新联合体与国家创新中心、高校院所主导的创新平台,以及当前各类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在管理制度、组织模式、体制机制计划和政策体系方面尚未有明确的规范文件,需要改革和创新[3]。

2.2 行为异化

产业内和产业间竞争不公平,个别企业蓄意包装,虚假合作以套取政策利益,其结果是行为异化,致使支持政策“无效”,真心联合“无门”、联合创新“无果”。创新联合体资金支持与保障受限,未来前景不明,成果转化程度与结果不可控,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导致创新联合体建构行为异化、举步维艰。

2.3 主导不导

具有创新能力和责任担当的领军企业少,与创新联合体发展相匹配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引入困难且技能型人才缺失。业内领军企业整合资源能力有限,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周期长、风险大,平台共建、成果共享意识不强,主导创新联合体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够、机制不健全,存在着“不愿为、不敢为、不想为”的情况。

2.4 引导不力

苏州当前科技产业政策数量多、涉及政府职能部门多,但跨部门支持力度不够,考核机制与科技成果转化“两张皮”,政府引导创新联合体攻坚克难的政策导向不明确,科技政策支持对象少、支持手段单一,扶持力度仍显不足;金融扶持力度不强,对创新联合体“正向激励”不够、“反向倒逼”不力。

2.5 联而不合

苏州市域各区县(市)之间存在产业政策相互竞争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造成联合体内合作尚不紧密、创新联合体间缺乏联动;联合体之间“貌合神离”“面合心不合”“出工不出力”,联而不合;龙头企业话语权过大、成果利益分配不均、商业秘密保护不到位。

3 市域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创新联合体建构路径

在市域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创新联合体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瞄准苏州紧迫需要和长远需求,明确科技创新的突破方向,强化组织推动,构筑创新体系[4]。

3.1 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定位不清”问题

政府部门在引导创新联合体组建时,要注重系统谋划,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引领作用,并从政策、资金、平台、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要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与规章制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明确不同主体的功能定位与责任分工。多参与方要通过差异化分工推进科技创新,加速“四链融合”,突破关键技术问题。在综合考虑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基础上,对创新联合体的模式、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实践指引等方面改革创新,做出前瞻性部署。

3.2 创新体制机制,解决“行为异化”问题

建立 “项目来自企业、平台建在企业、成果对接企业、人才服务企业”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以问题为导向,推动联合体内部建立协同互融的新型治理机制,创建有效治理结构,实现在集体协商决策中的共同治理。突破产业内和产业间竞争不公平问题,打击套取政策利益的行为,让支持政策“有效”,真心联合“有门”、联合创新“有果”。破除“创新孤岛”,打通成果转化“梗阻”,拆掉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5]。激活创新主体活力,增强创新主体动力,形成“正向激励”“反向倒逼”,优势集中、分工明确,最大限度保证各方利益的权衡与协调,消除“行为异化”问题。

3.3 培育创新文化,解决“主导不导”问题

创新联合体要引入和实施动态管理体系,建立以实际贡献为主导的绩效评价体系,按各方贡献进行收益分配,让贡献者真正获益,促进创新联合体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政府需制定和完善有关创新联合体利益分配、产权归属、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指导性和操作化政策,鼓励有能力领军的企业“愿为,敢为,乐为”,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发展新模式提供信息支撑和场景支撑,化解科技领军企业“主导不导、动力不足、能力不够、机制不健全”的问题[6]。

3.4 导入顶尖资源,解决“引导不力”问题

当前,苏州创新联合体建设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科技企业数量多、领军企业少;科技产业政策多,支持对象少;涉及政府职能多,资金支持少。政府引导创新联合体攻坚克难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应导入顶尖资源,支持创新联合体打造一批创新平台载体,引导创新联合体加强同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合作;支持创新联合体各成员共建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引导创新联合体建立开放共享制度[7],强化战略引导、组织协同、人才支撑等方面的保障机制。

3.5 构筑创新体系,解决“联而不合”问题

要破解创新联合体“联而不合”的窘境,需要构筑洞察需求、黏合主体、创新合成的创新体系,解决“联而不合”问题[8]。苏州应以关键重要技术攻关重大任务为牵引,引导建设一批“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抱团”攻关,突破瓶颈,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关注“怎么联”“联后怎样合”等关键问题,探索苏州式创新联合体发展之路[9]。此外,还可参照上海宝山区的成功经验:创新“黏合剂”,量体裁衣建架构;创新“合成器”,“让对的人做对的事”;创新“催化剂”,同步构筑创新体系。

4 市域一体化背景创新联合体的“苏州经验”和政策建议

在市域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创新联合体建构的范式和路径,为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苏州经验”,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分类支持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4.1 转变创新联合体组建范式

政府应强化战略引导、组织协同、人才支撑等方面的保障机制,以制度创新为科技领军企业主导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提供稳定保障,推动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力量的有机整合[10]。从政府主导向企业主导转变,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从高校牵头向科技领军企业牵头转变,从“孤军奋战”向“协同作战”转变。

4.2 完善创新联合体体制机制

市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为统筹配置、高效使用各行政区创新资源,要改进原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治理机制,正向“激励”,增强创新联合体创新动力;反向“倒逼”,激活创新联合体创新活力[11]。

4.3 完善创新联合体实践指引

政府要制定和完善创新联合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产权归属、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具有指导性和操作化的政策。明确知识产权归属、知识分享传播机制、成果产业化的收益分配与协商机制等,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和议事机制。

4.4 营造创新联合体生态体系

要积极发挥“有为政府”的牵引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紧密结合,盯紧前沿、高端、核心、关键的创新资源要素,打造良好宜商环境[12]。

猜你喜欢

领军市域联合体
对于联合体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得与失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从领军国内到走向世界——中铁一院砥砺奋进的五年
创新思维——打造智库联合体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准移动闭塞系统针对市域快线的适用性分析
轨道交通市域线越行站配线设计研究
工程联合体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