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城人融合背景下产业规划与新城发展策略研究
——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

2023-03-22许晨光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翔安产城新城

许晨光

厦门市翔安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100

在翔安新城背景下,培育城区与人和谐共生的人文生态,研究“产”“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集群化产业区、创新型科技城、高品质新都市”,对翔安全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做出具体定位,建立完备的产业生态链、事业生态链和人才聚集链,高标准完善新城规划体系,提出适合翔安区的产城人融合实施路径,这对于在新一轮发展中争取主动,实现翔安区的产城人高质量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1 产城人融合概述

产城人融合发展有3 个基本元素,即产业、城市、人才,其相互之间可以形成3 个基本关系,这些基本元素和基本关系之间相互交错,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产城人融合发展系统。产业、城市和人才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3 个基本元素,三者相互促进、互为条件。“产城人融合发展”就是在城市发展中形成“产业体系升级、城市转型提质、管理创新优化”三轮驱动的新格局,形成新城与产业体系、产业体系与人才、人才与新城协调共融的发展新模式[1]。产城人融合是产城融合的高级阶段,产人融合是基础,即产业发展需要劳动者作为基础要素,而劳动者的生存发展需要通过产业提供就业来实现;产城融合是关键,即城镇发展需要产业提供生产动力,而产业发展需要城镇提供空间载体;城人融合是归宿,即人才是城镇发展的活力所在,而城镇应为人才提供就业和适宜的生活环境[2]。

2 翔安区产城人融合现状

城市是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聚焦地,城镇化水平是判断区域综合能力的重要依据。城市发展有产业驱动型、资源驱动型和人口集聚型等不同路径。从翔安区的发展历史来看,近些年其发展以产业驱动型为主。翔安区作为厦门市的一个行政区域,西南部通过翔安隧道、翔安大桥与厦门本岛连接,拥有多个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涵盖了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轻工制造业等多个领域。跨岛发展战略为翔安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厦门市政府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在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引导和推动翔安区的发展。翔安区作为因跨岛发展战略而设的新区,以工业立区、以产业强区,着力科技创新与高端智能制造,汇聚了大批重点项目,云集了众多产业前沿和行业翘楚。翔安区通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优质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迈进,打造“创新翔安”。建设“创新翔安”的关键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翔安将在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着眼布局现代高端产业集群,制定招商图谱,持续“引强入翔”,特别是引进更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全力打造“5+6+N”现代产业体系[3]。

本文所列数据均来自《翔安年鉴(2023)》。

在产业方面,2022 年,以大产业集聚新动能,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 537 亿元,入围全国百强新城区、工业百强区。支柱产业稳健壮大,中航锂电首期等32 个项目竣工投产,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900 亿元。“四新”经济快速发展。全区首家五星级标准酒店悦华酒店正式营业,高端商业综合体奥特莱斯全面封顶,金融产业加速集聚,数字经济、健康医疗蓬勃发展。建成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落地厦大嘉庚创新实验室、哈工大大数据产业园,新认定106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入库52 家“三高”(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例达53%。全年新增市级招商项目落地924 个、总投资2 394 亿元,重点引进了苏宁广场等35 个高能级项目。

在城市方面,2022 年,翔安新城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四座新城”完成投资590 亿元,新机场航站区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新体育中心、新会展中心全面动工,厦门双十中学初中部、厦门实验小学翔安校区顺利竣工。完成土地交地1.26 万亩(不含海域退养,1 亩≈ 666.67 m2)。投 入5.5 亿元高标准建设9 个试点示范村和3 条乡村振兴动线,全区接待游客420 万人次、旅游收入10.5 亿元,成立全省首家农业产业研究院。创新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并将宋江阵民俗文化节列入国家对台交流重点项目。轨道3 号线实现轨道线路全线贯通、4 号线翔安段区间建设完成过半,机场快速路南段、滨海浪漫线二期投入使用,海翔大道连接泉州“最后一公里”成功打通。国内最长跨海地下管廊机场快速路综合管廊过海段全线贯通,翔安电信5G 机楼开工建设。

在人方面,“人”是翔安新城建设的核心。截至2021年,翔安区常住人口由27.2 万人增长到61 万人,实现了人口快速增长,人才不断引进。

翔安区自2003 年正式挂牌成立以来,经过20 年的发展,经历了从产城融合到产城人融合的完善过程,具备了良好的产城人融合的发展基础,产城人融合发展思路受到广泛认可,但翔安区实际的融合进程还处于初始阶段。翔安区相较于厦门市其他各区,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发展空间广阔;二是翔安机场的建设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三是翔安区在市级层面的战略地位提升;四是海洋经济、空港经济、体育会展经济等密集布局。

但翔安区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人口规模偏小,体量不足;二是产业发展链条布局尚未成熟;三是翔安新城及其配套建设还需要一定时间;四是人才、人口吸附的环境、体制机制有待创新;五是产城人融合不足。

3 翔安区产城人融合问题

3.1 产业发展不足

翔安区产业发展虽然总体上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产业园区发展缓慢、国际级龙头企业缺乏、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现代服务业未形成规模效应、传统产业缺乏竞争力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3.2 新城发展滞后

新城规划设计以及实际建设过程中的国际级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新城建设中的传统文化底蕴有待进一步保护、传承与发展。一个既有品质品味又有地方传统文化底蕴的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往往开建之初就引起各方的关注,从而容易进入良性的开发建设与商业循环。反之,效益跟不上开发进度,将会拖累开发进度。此外,当前制约翔安区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因素还包括:人才与人口吸附能力不足;重大项目支撑能力不足;整体环境的品质、品位、美感不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不足等。

3.3 产城失衡

在推动翔安区城镇空间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如资源浪费、产业承载能力不足等现象。由于城镇功能不完善,市民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公共产品供给相较于厦门本岛明显不足,削弱了城镇就业吸纳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4 翔安区产城人融合发展策略

翔安新城转型发展要依靠翔安区的产业升级,要实现翔安区产业和新城建设融合发展,除了要提升经济实力外,生态宜居、城市管理创新、城市服务功能等也要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要积极融入、参与具有自由港特征的经济特区,要支撑产业升级,深化创新驱动“强引擎”,打造国际一流新型显示产业示范区、东南沿海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跃升,服务新机场建成运营,完善片区配套设施,发挥机场辐射作用。

新城建设提升产业水平,产业发展支撑新城建设。翔安区城市功能区建设要与多个产业新城建设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临空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城市东部新城、体育会展新城与空港区等各功能区建设,推进区域功能向企业总部、教育科研、科学技术研发和文化创意等高功能区定位发展,培育完备的产业生态链,促进新城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翔安新城产业生态链,在包括制度安排、技术保障和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翔安区在新城发展过程中,各主导产业在新城自我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形成一个完备的链条并且支撑着各主导产业有序发展。按照翔安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接下来翔安区将着力构建并打造以四大产业发展平台、五大主导产业链群、若干未来产业和新经济产业为核心的“4+5+N”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能级。

4.1 加快建设四大产业发展平台

(1)厦门科学城。随着越来越多创新产业、生产要素在翔安集聚,人才落户翔安,为满足人才对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的美好的期盼,要有效利用优质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弥补厦门科学城周边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进一步增强翔安对高层次人才、企业家、社会精英落户扎根的吸引力,让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科技、产业、人才等经济要素良性结合,全方位提升区域发展的竞争力[4]。

(2)同翔高新城。根据2020 年4 月审议通过的《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翔高新城)提升规划》,翔安区将形成1 个新城核心功能区,5 个“15 分钟”职住一体的产城单元,满足区域内不同人群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要致力打造一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现代城市要素齐全的宜居宜业宜游的高新产业新城,为厦门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跨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东部体育会展新城。以提升厦门市旅游、会展、体育产业国际化、高端化、市场化水平为主要目标,依托“一场两馆、新会展中心”项目,建设功能先进、布局合理、配套完善、交通便利的体育会展综合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大项目、好项目,完善联动招商机制,梳理符合片区产业规划的目标企业,统筹片区各配套产业综合开发;要通过“招展”“招赛”,以馆兴城,出台体育、会展、文旅、影视等产业招商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发展,持续打造“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

(4)翔安航空新城。翔安航空新城要强化厦门新机场的枢纽作用,打造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实现与世界主要枢纽城市通航。把翔安航空新城打造成为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典范。新城崛起的背后,从“产业聚人”到对服务配套持续提升的需求,再到城市“反哺”产业,提供高端服务,在探路产城人融合的背景下,城市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将步入新的阶段。产业兴则城市居民集聚,可以带动城市进一步扩容与发展,从而吸引更多助力翔安新城发展的产业人才。抓住“兴产业,筑新城,引人才”这一主线,“产业聚人”理应成为翔安航空新城崛起的关键。产业发展会不断带来新工作岗位,而人的集聚又对城市配套、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推动城市化进程,可为产业留住人才提供更有竞争力的环境。产城互动,两者相辅相成。翔安航空新城要立足于服务产业人才,配套生活功能区域,将人才引到翔安新城,留在翔安新城,为航空新城的建设注入活力之源。

除上述4 个产业发展平台外,根据翔安产业布局规划,在厦门科学城翔安莲河片区重点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半导体装备、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领域;在翔安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核心组团“健康翔安智谷”,全力布局大健康大数据产业生态,打造成为健康医疗产业发展孵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翔安南部片区启动区将打造为综合改革试点的创新样板、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示范、厦漳泉大湾区的科创原点、湾区未来城市典范。

4.2 做强做优五大主导产业链群

(1)平板显示。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形成翔安区首条千亿产业链,争取到2025 年平板显示产业实现产值1 200 亿元。

(2)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争取到2025 年,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产值600 亿元;该产业链正不断延伸,2020 年翔安区规上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企业28 家,已具备晶圆制造、芯片制造和LED 应用等生产能力,其技术和工艺的先进性、成熟性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翔安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需要考虑如何从全产业链布局,包括设备、材料,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应用、服务以及人才方面,实现产业化的聚集。

(3)临空产业。积极发展临空保税物流、临空金融服务、临空会展经济、临空高端商业、航空教育培训、临空休闲旅游等高端临空服务业。

(4)数字经济。以翔安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核心组团“健康翔安智谷”为主要载体,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打造全产业链医疗大健康产业。

(5)新能源新材料。加强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技术攻关、推进在稀土功能材料、石墨烯、钨钼合金材料等细分领域取得新突破并实现规模化应用,持续推进“特种金属及功能材料、光电信息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碳材料”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4.3 积极培育发展潜力产业

文体商旅会展产业集群,发展以体育竞赛、展览展会为主体,打造集会展、体育、商贸、物流、创意文化、交通枢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高端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输配电、智能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计算机与通信设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同翔高新城、火炬(翔安)产业区等载体,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基础元器件、服务器制造、运营服务等,延伸发展物联网、智能安防、传感、信号处理等移动互联网设备及关键部件制造。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依托翔安物流产业集聚区、厦门新机场等载体,加强口岸和国际物流,培育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5 结语

探讨翔安新区的产城人融合,为翔安区发展提出合理规划建议,具有实现翔安新城高质量城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翔安产业的兴盛以翔安新城的崛起为主要标志。翔安区产业与翔安新城相互作用和发展,主要通过人才推进。基于此,探讨翔安新城的产城人融合状况,提出合理规划建议,优化翔安区功能、空间布局,提高城市承载力和空间适宜性,为其他地区开展高质量城镇化提供借鉴样本。

猜你喜欢

翔安产城新城
翔安三日游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长江新城
城市发展新结晶——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翔安老区变新颜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
加快产城融合 建设优质园区——以南昌市为例
综合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在翔安国际机场填海工程中的应用
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