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析①

2023-03-22宋东禹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艺术院校民族团结共同体

宋东禹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1]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院校,肩负着培养民族文艺人才、用艺术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重要任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五个认同”教育,引导各族师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和“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2]。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既要继承传统,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赓续民族文艺历史文脉,又要返本开新,打造传统文化建设传播新平台新路径,坚定文化自信,造就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博大气象。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祖国和平统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艺术院校力量,彰显艺术院校担当。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源于中华悠久文化历史,“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3]。马克思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4]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凝聚了伟大智慧和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深厚的理论源泉和丰厚的实践土壤。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经夏、商、周时期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秦始皇一统六国,统一度量衡,第一次实践大统一思想;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的思想得以成熟和完善;宋、辽、西夏、金、元时期民族大融合,实行“天下一家”“华夷无别”,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发展。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共同攘外安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经济共同发展、民族矛盾得以缓和,既培育了中华民族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凝聚了团结进步的民族精神。

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中国民族”的概念,1902年正式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并在日后的研究中确定“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学说。1989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学术讲演时第一次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56个民族各有其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当下,各民族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已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立和发展了统一战线。并从1921年建党至今,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历经5次统一战线①历经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等5次统一战线。,形成多元一体、爱国进步的民族团结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相融统一,为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奠定坚实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团结蒙汉人民联合抗日”的民族团结理念,建立民族自治政府,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为日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打好根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出台一系列民族政策,推进民族团结和谐关系构建;筹办中央民族学院,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人才的培养力度,帮助少数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建设工作。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保护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和平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逐步发展,民族政策得以完善,民族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得以普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彰显,民族关系团结和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民生得以极大改善。2013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听取新疆工作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命题。2017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党章。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风险挑战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当前,我们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5]从国际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相互交织,各类矛盾问题叠加出现,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境外宗教渗透不断加剧,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防线风险隐患前所未有,这些都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巨大挑战。全球互联网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许多事件很容易被放大,并产生舆情,导致问题不断演变升级,其复杂程度和处理难度前所未有。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风险挑战。高校作为各民族师生交融汇聚之地,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担负着防范抵御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向校园渗透的重要任务,是研究、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重要阵地,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构。艺术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防范化解教学管理、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社会服务等领域的意识形态风险,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各族师生“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6]。

四、新时代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7]作为教育重要阵地的艺术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优秀文艺人才、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要任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文艺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构筑新时代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一)构建长效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搭建理论研究平台

加强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成立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重大政治任务,加强顶层设计,上下一盘棋、一条心,形成统一谋划、统筹推进的长效性制度体系。

搭建党委统战部、学工处、研究生处、团委、各二级党组织负责人以及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政治课教师在内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职思政队伍,设立新疆学生专职辅导员、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办公室,实行教师联系少数民族学生谈心谈话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民族、宗教政策专题培训,提高教师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划拨专项建设经费,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矩阵。

成立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联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加强艺科融合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定期举办专题论坛,搭建艺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团结文化建设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人才培育、成果传播、舆论引导的平台,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形成丰硕研究成果。

打造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挖掘学校民族团结历史故事,构建参观、体验、创作、教育四位一体的红色场馆,引导广大师生在情景式、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民族团结进步力量,增强民族团结文化自信,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二)打造主题课程,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

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业课程,将其作为学生政治必修课纳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总体规划,将民族理论政策等纳入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党支部活动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打造“中国传统艺术概论”“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之美”等特色精品课程,让民族音乐、民族民间舞、中国画、书法、雕塑、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发扬,让学生通过艺术课程感受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认同感、自信感,厚植爱国主义的文化根基。

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将传统武术、毽球、舞龙、花样跳绳、竹竿舞、抖空竹等传统体育项目融入民族民间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民族民间技能的了解掌握,传承团结友爱、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举办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通过就业意向摸底、求职优势分析、面试准备与表达技巧培训等为学生提供精准帮扶;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向用人单位推荐等,解决少数民族学生求职问题;畅通西部计划、“村官”报考、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招录、考研考博、新疆西藏求职政策咨询渠道,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指导。

打造“艺术+思政”示范课程,以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历史教育等内容为抓手,发挥艺术专业特色,开展艺术课堂课外相结合、思政理论实践相融合、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备课、同上一堂思政课的创新实践,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从艺术院校的工作实际、民族特色、文艺特色、办学特色出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红色校史教育、艺术创作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同心基地建设的具体实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搭建学习、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贡献艺术院校的力量。

构建校党委统一部署,党委统战部牵头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二级党组织积极参与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格局,共同推动艺术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扎实开展。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在具体活动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8],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师生心中。

通过举办民族与宗教政策专题辅导报告、讲座,开展中华民族“三交”史校园沙龙,组织民族团结文化知识竞赛,加深师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和意义的认识理解。通过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防范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长城。通过召开座谈会,展示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各民族特色文化,提升民族团结意识,解决困难、增进感情,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民族文化”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模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品牌,依托重要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日举办艺术院校民族艺术节、民族体育运动会、冬至多民族师生包饺子等特色活动,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校园氛围。用好区域资源特色,组织师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学实践、艺术实践相融合,举办民族音乐会、中国书画展、曲艺沙龙、民族民间舞演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在行动”活动,举办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动漫大赛,观看主题电影。举办“非遗研学游”“非遗美食节”“中国昆曲文化专题展览”等活动,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凝聚力。

(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词歌赋、民族音乐、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9]艺术院校作为文艺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要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责任和使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新艺术教学形式、加强艺术教材建设,让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涵根植心中,在艺术创作展演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礼仪、精神。开展参观历史博物馆、庆祝传统节日等活动,开设绘画、书法、丝竹、剪纸等兴趣班,让师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从而增进文化认同。

立足艺术院校学科建设、专业特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民族文化出海工程建设,开展海外文化联谊,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赴国外艺术高校交流、举办艺术展,展示中国当代和平文化,呼吁全人类和平社会的携手共建;通过出国外事活动,组织中国乐舞等艺术演出,展示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精神、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风采。

打造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创作诸如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唐诗宋词等文化内容的动漫作品、图文绘本、音乐作品、书法壁画、舞蹈话剧,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民族外宣传播品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以天下大同、天下为公、民胞物与、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文化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挥艺术院校文艺人才荟萃的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精品,发挥文艺感染人、教化人的作用,创作经典原创剧目、画作、歌曲、文创产品等,推出有较高水平和一定影响力的文化精品力作。要发挥文艺感召人、鼓舞人的作用,加强民族团结主题创作,将团结奋进的民族故事、脱贫攻坚的感人事迹转化为优秀作品、经典形象,为人民立传,为时代讴歌,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五)加强校内外合作共建,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艺术院校要牢牢把握各民族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深刻认识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这一深层逻辑关系,在教学、管理中大力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互配合、有机统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不断加大校内各学院间、学科间、年级间、宿舍间、不同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力度,在日常教学管理、生活管理中强化民族共同性、淡化民族差异性。对来自不同民族、地域,生活习惯不同、学习状况参差的学生实行混合编班、混合住宿,铸牢共同生活学习、共同娱乐、相互尊重、互帮互助、手足相亲、荣辱与共的共同体意识。

定期开展校际合作交流,组织艺术院校与艺术院校、民族学校、普通学校、中学小学开展共学共建。举办“大手牵小手”活动,带领艺术院校师生走进中小学课堂,通过同上一堂课、同唱一首歌、同画一幅画、共讲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等形式以艺润心、以文化人,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定期开展校地合作共建,带领艺术院校师生走进乡镇、社区、企业、军营,发挥文艺优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知识宣讲、交流调研、主题创作、演出授课等方式厚植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六)发挥人才智力艺科优势,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艺术院校担负着新时代文艺继承、创新、传播的使命。要立足艺术院校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在经济建设、企业发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非遗保护、文化文艺繁荣中发挥作用。组织师生赴民族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科技培训、支教帮扶、志愿服务等活动,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解决实际困难,以艺术助力中华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交融、传承发展、共促共长。发挥艺术院校文化润疆、文艺援藏的优势,通过互助共建项目拉近距离、消除隔阂、达成共识、增进团结,引导师生正确认识民族发展史、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推动艺术院校与西藏友好合作交流,整合专业人才优势、艺科资源优势,文艺援藏、科技援藏,在科研创新、智库建设、民族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艺术人才培养、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创建、艺术项目创作等方面深化合作,合力组建科研艺创团队,打造科研艺创高地,围绕西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西藏数字文化项目建设等内容加深合作,为西藏自治区的文化发展贡献艺术院校力量。

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成立传统工艺助力乡村振兴援疆非遗人才工作站,举办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乡村振兴带头人研修班,围绕新疆的自然风光和地域风情,以丝绸之路非遗项目、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玛纳斯文化、猎鹰文化等为主题,开展文创设计大赛等活动。将新疆的文化与产品进行深度融合,彰显“世界之美尽在新疆”文旅品牌形象,提升新疆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开拓创作视野、提高创意水平,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用好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桌面视窗等新媒体平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阵地,主导意识形态话语权。融合艺术院校元宇宙、多媒体、人工智能、数字人等科技手段,依托“元宇宙艺术与设计研究院”“数字化创新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将民族团结故事、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非遗项目与非遗产品等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数字技术呈现;将各地民族团结示范基地等通过数字技术整合,运用网络微信、数字杂志、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平台,采用多国语言进行全球发布,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观看了解、学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拓宽中华文化宣传维度、提升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影响力贡献艺术院校的专业力量。借助“三微一端”开展“道中华”艺术院校宣传推广活动 ,助力民族领域国家级外宣品牌建设,组织师生积极参与“道中华”知识竞赛,通过学习、投稿等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新时代艺术院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结 语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0]新时代艺术院校要始终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以培养新时代优秀艺术人才、创作弘扬新时代精神的优秀艺术作品为重要使命,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加强领导、完善队伍建设、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打造精品课程、创新活动形式、营造和谐团结校园文化氛围、发挥艺科融合优势、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教育引导师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赓续优秀历史文脉,立足新时代发展新文艺,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民族团结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民族团结之歌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