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本学术性、时代性、实用性兼具的民歌教材
——施咏《中国民歌音乐分析》读后

2023-03-22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中国民歌母题民歌

顾 团 (南京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围绕中国民歌相关研究的著述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学术性著作与普及教材两大类。前者中较具代表性的又可分为三类:一是以“中国”或“汉族”为研究对象,如: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苗晶《汉族民歌旋律论》等。[1]二是以“歌种”“题材”为类别,如:王沛《河州花儿研究》、黄允箴《中国民歌与风土:茶歌篇·酒歌篇》等。[2]三是围绕少数民族民歌的著述,如:乌兰杰《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蓝雪菲《锦歌东山歌册畲族民歌》、杜亚雄《裕固族西部民歌研究》等。[3]这些成果为中国民歌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后者则为由诸学者组织编写,以“中国民歌”“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或“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以及“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等冠名的各类教材。这些教材在不同的时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中国民歌及其相关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述两大类著述各执一端。前者注重学术性,阅读受众多限于相关学术性研究群体内部,并不适于高校常规性的普修教学所用。后者定位为普及、教学所用教材,其中虽也不乏对民歌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的分析,但多数教材内容还是偏于简单、篇幅较为短小,多数尚未及将诸学者最新科研成果吸纳并转化为可供教学所用的资源。

所喜,2023年4月西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由施咏教授撰写的《中国民歌音乐分析》一书,则打破了“学术性”与“普及性”之间的壁垒,兼顾科研与教学。作者在吸收已有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将其有关“中国民歌音乐分析”和“民歌运用于流行音乐创作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教学需要加以调整后融入这一教材中。新颖的体例、实用的内容,使其成为一本颇值推介的教材类著述。

一、内容体例

《中国民歌音乐分析》一书共分十五章,其中前十二章按照秦陇、三晋、吴越、齐鲁燕赵、关东、中原江淮、荆楚、巴蜀、滇黔等中国传统音乐(民歌)的文化支脉区划构建,最后三章则是按照行政区划,集中在内蒙古、西藏、新疆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蒙、藏、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主要少数民族的民歌。

教材收入各类民歌近150首,为满足不同教学所需,采取分层、分级教学设计。其中,标有★的民歌是重点教学曲目,从一般、共通的“基础分析”,到进一步深入分析该民歌的“研究学习”,再到拓展所涉及相关知识点介绍的“拓展链接”环节,并设计介绍该民歌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及当代传播概况的“创作传播”板块,内容可谓层层深入。

二、价值特征

(一)中国特色:中国话语理论体系

一直以来,以西方作曲四大件为基础所建立的音乐分析体系,在中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这使得包括民歌在内的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分析体系尚未得到较好的构建。而本教材的理论意义,首先体现为在本科的民歌教学中就树立中国理论话语体系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歌音乐分析的方法与范式,较全面总结民歌运用于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内容,以促进构建中国民歌分析特有的理论体系。

1.音乐形态分析

民歌的音乐形态分析主要体现在曲调分析之句式、曲体、音调结构,色彩区划、调式音阶,以及腔词关系等方面。近年来,学界围绕这些音乐要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奠定了民歌音乐分析的基础。例如,在音调结构上,有江明惇“色彩性乐汇”、方妙英“楚宫楚徵”、杨匡明“三声腔”、王耀华“腔音列”、黄允箴“旋律基因”、蒲亨强的“核腔”;同宗民歌传播方面,董维松“乐调系统说”、冯光钰“歌系、同宗民歌说”、乔建中“民歌群”、黄允箴“曲调家族说”等理论;色彩区划上,有苗晶、乔建中的“汉族近似色彩区划分”、黄允箴“北方中国民歌四色彩区”、刘正维“五大音乐板块”等学说;调式方面,有黎英海、樊祖荫的汉族调式及其和声研究、赵宋光的五度相生调式,刘正维的调式型号与板块分布,以及李焕之、孟文涛、童忠良、方妙英、杨善武等学者的民歌调式研究。此外,还有伍国栋、程茹辛、沙汉昆、李西安、军驰、李吉提、李玫、杨瑞庆等的民歌曲式、句式分析,耿生廉、宋大能等民歌衬词衬腔研究,于会泳、沈洽、钱茸的民歌腔词关系、语音学研究等。这些都是为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民歌现代音乐分析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

整体来看,相关研究稍显零碎分散,《中国民歌音乐分析》一书则正是立足于前人丰厚的研究基础之上,尽可能统一、简化相关分析术语的使用表达。该书吸收了诸如陕北民歌“双四度”音列、湖南民歌“湘羽”调式、湖北民歌“三声腔”结构等已得到学界公认的、具有相对通用性的理论与方法,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向前推进,以建立更为完善的教学资源转化。

例如,在句式分析的教学中,该书首先循序渐进地从单句体、两句、两句半、三句(一上两下、二上一下、 三句重复)、三句半到四句(一上三下、两上两下、三上一下、起承转合)等常规句式介绍入手。值得一提的是,该书还通过节奏、音调、音区、句幅、旋法、落音、词意等七个方面,对《三十里铺》中“三上一下”①的句式特征条分缕析。细致入微的归纳阐释,彰显了该书兼具学术性与教学性的特点及理论的深化。

对于中国民歌中最具特色的非常规句式,作者也在相关曲目的解读中做了补遗。如在《槐花几时开》中,除了介绍其最常见流传的四句体版本以外,还对其流传各地的五句、五句半、六句、七句半乃至八句等非常规的多种句式进行了拓展介绍,以让读者领略同一民歌多种版本句式的鲜活形态。

此外,对于学界以往关注较少的“词曲异步”等现象,作者通过共有三句唱词、四个乐句曲调的《剪靛花》,每段歌词可分为两句、曲调可分为四个乐句的《沂蒙山小调》以及同属此类的《王三姐赶集》《放风筝》等民歌个案为例进行了分析阐释。

英法限定词在类别用法上有着相似之处,例如英语里a fish,the fish,some fish在法语里都能找到对应的冠词,即un poisson,le poisson,du poisson。但不同的是,在法语中,除了特定情况,一般名词前面都需要用限定词来修饰,而英语里面,则出现了一个叫作“零冠词”的概念——即名词前面没有不定冠词、定冠词也无其他限定词的现象,例如表示抽象概括意义时,不可数名词或复数名词前就用零冠词,好比语料中的题目,法语原题为 De l’oysiveté,“l’”原形为定冠词“la”,但是参考多个英译本,题目翻译均为省略了冠词的Of idleness。

2.歌词题材分析

中国民歌的歌词分析,主要围绕标题类型、题材表现、叙事方式、修辞手法(比兴、拟人、夸张、对偶、排比、暗喻、隐喻、假托、谐音、双关、数字修辞等)以及方言民俗、语音腔词、衬词衬腔等方面。虽然该书不乏《槐花几时开》起兴、假托手法,《玉娥郎》“三言合璧对”“五言鼎足对”等对偶手法,以及《黄河船夫曲》“湾”“船”“杆”“艄公”与《康定情歌》“山”“云”“城”“人”的远景、中景、近景的镜头语汇叙事方式等可圈点的歌词分析内容,但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在民歌歌词表现题材分析中对“主题学”“母题学”方法的借鉴。

将母题学方法运用于民歌研究,始于北大歌谣运动时期。20世纪20年代,胡适在《歌谣的比较研究法的一个例》中曾提出:“一个有趣的法子,就是‘比较的研究法’”,即“母题(motif)”分类法。而后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的分类》中亦沿用了这一说法。但当时由于“材料太少,这种标准还不能大规模地运用”。1993年乔建中以此母题分类法探悉民歌的传承、传播、演变规律,以及蕴藏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特征。[4]此外,黄允箴《中国民歌与风土(茶歌篇・酒歌篇)》也可视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母题”和“酒母题”下的民歌类型化的专题研究。还有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中以“时调”类别列出的16个民歌“音乐母题”。总体而言,这些成果中所提及的母题种类较为有限,且多为诸学者们在各自的专题研究中所涉,未进行母题学的理论、方法提升及体系构建。

施咏在《中国民歌音乐分析》中,将“母题学”这一民歌题材分类研究的方法贯穿全书。如在第二章三晋民歌的“山曲”部分讲授表现一位质朴、诙谐的北方男青年两次探望恋人的过程和感受的《眊你两回》时,由此引申归纳《瞧情郎》《瞧女婿》《探亲家》《阳婆里抱柴瞭哥哥》《会哥哥》等同类表现题材的曲目,总结为“探望母题”。这一类民歌中多以“瞧、眊、瞅、探、瞭、会”等动词以体现不同地区的方言民俗,以及与探望对象之间不同的亲属关系、社会身份,在目的、心态、神情等方面加以区分。同在第二章“小调”中的山西民歌《看秧歌》曲目介绍部分,则进行关联拓展,将《小看戏》《姑嫂看戏》《大观灯》《看花鼓》等表现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节日、庙会或喜庆之时等民间游艺习俗题材的曲目统称为“社戏母题”。① 前三句都采用了切分节奏、都为合尾,第四句发生变化;前三句都处中高音区,第四句处低音区;前三乐句均为四小节,第四句则缩减为三小节;前三句是以宽广舒展的四度、五度跳进进行,第四句级进抒情;前三句均落在了g(徵),第四句落C徵;前三句词意叙事,第四句抒情。在介绍辽宁民间小调《正对花》时,也将其与《猜调》《对鸟》《抛歌》《小放牛》《牛歌》等民歌一并纳入“猜谜母题”,进行类型化教学。在第六章“皖北民歌”《摘石榴》中,还由其引申出内容丰富的“采摘母题”,“采、摘、捡、打、割、刨、薅、掐”等相关行为的动词表达,都体现了不同的民俗风貌、地域性格及方言特征。例如,“采”字系列:《采莲调》《采红菱》《采茶调》;“摘”字系列:《摘葡萄》《摘石榴》《摘青梅》《摘棉花》;“打”字系列:《打酸枣》《打仙桃》《打樱桃》;还有类似采摘动作的《割莜麦》《刨洋芋》等。

书中还进一步指出:“在这些动宾结构的歌名中,其宾语的变化则是直接对应反映了不同地区农作果蔬的种类,并以动宾的搭配共同彰显其不同的地域风土特征。”[5]157在将民歌的表现题材内容纳入其所属相关地域的地理环境、农作品种、时令食物等民俗文化背景之中,作者如是阐述:“所以,盛产大枣的北方才会出现著名的山西民歌《打酸枣》。同样,类似莜麦、洋芋等作物,则也是交由山陕人民在‘割’‘刨’时所唱;而至于‘红菱’‘莲子’的采摘则是体现了一派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5]如此这般,以民歌与风土的紧密结合来加强读者(学生)对相关音乐文化母题艺术表现的认知与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采用母题学方法对民歌歌词进行研究的同时,并未一味落入更多归属于文学界歌谣学范畴的“文学母题”领域之中,或是受其“去音乐化”的影响,而是将其与曲调分析密切关联,探讨文学母题对音乐形态的影响。如“扁担母题”中“扁担音程”①在一般的负重情况下,扁担在其自身弹性系数下的运动幅度应与纯四度音程的宽窄距离较为接近,而成为两者之间可以形成联觉、异质同构的基础,因而在该书中将此音程称为“扁担音程”。(详见:施咏.中国民歌音乐分析[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23:55.)的提炼,“猜谜母题”中因对答句式变化而出现的递增、递减等宝塔型、蛇脱壳等曲体结构,“思念母题”中感情宣泄引发的“垛句”结构,“采摘母题”中劳动强度、采摘对象对音调结构的互动影响。

作者将文学界的歌谣研究与音乐学界的民歌分析进行互补、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母题、主题学介入民歌研究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从而为民歌研究提供新的角度、方法与路径。同时,以母题视域切入探究汉族民歌与自然、历史、风土民俗、方言语音的深层联系,以构建现代学术视野下民歌研究的中国理论话语体系。

(二)创新特色:关注民歌的当代创作传播

当前多数民歌的教学在不同程度上存有重学唱、轻理论的倾向。虽然作为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的民歌学唱十分重要,但如果在教学中只停留在这个层面,而对民歌的文化背景以及传统民歌与当代的关系关注不够,容易导致学生在对民歌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入的前提下仅一味地简单背唱,还可能出现“很多学生也背了,但很快又会忘了”的问题,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诚如王耀华先生在总结其六十余载民歌教学时所强调的,希望通过分析加以“活用”,即掌握它们的旋律音调特点,能够运用这些旋律音调去进行创作。将创作作为民歌教学评价的另一重要方式,以活用(创作)的方式达到更高的“研析”层面。[6]

稍显遗憾的是,其后王耀华未及将此学术成果进一步转化、推进为教学资源。而施咏《中国民歌音乐分析》一书恰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该教材从交响乐、钢琴曲、歌剧等专业音乐创作,乃至流行音乐创作入手,分析相关民歌素材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如在陕北“信天游”《蓝花花》的章节中,就在“创作传播”板块还收入了江文也《第四钢琴奏鸣曲——狂欢日》、汪立三《蓝花花》、叶露生《蓝花花的故事》三首钢琴曲,鲍元恺的管弦乐《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的第三板块“黄土悲欢”、二胡曲《蓝花花叙事曲》、笛子曲《蓝花花》、王志信编创的同名民族艺术歌曲以及孟庆云以该民歌音调创作的流行歌曲《黄河源头》;《三十里铺》部分还介绍了王方亮同名合唱、陈其钢双簧管协奏曲《道情》、周广仁的钢琴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莫五平室内乐《凡》、竹笛曲《三十里铺随想》以及王宏伟演唱的《西部放歌》(屈塬作词、印青作曲);河北民歌《小白菜》部分则介绍了与歌剧《白毛女》中《北风吹》《昨天黑夜爹爹回到家》《进他家来几个月》《刀杀我,斧砍我》等与“喜儿”相关的诸唱段之间的关系,以及温德青《小白菜:为二胡与弦乐四重奏而作的变奏曲》、谭盾《鬼戏》(第三乐章)、周文中《为竖琴五重奏所作的组曲》(第一首),还有刘青的《山不转水转》、付林《香港,别来无恙》以及三宝的爵士歌曲《断翅的蝴蝶》等三首流行歌曲。

而在吴越民歌《剪靛花》部分中,“创作传播”则以贺绿汀的《天涯歌女》为开端,继而姚敏作词、作曲的《花荫相逢》以及苏州、无锡两市的市歌《苏州好风光》《太湖美》。再有以此主题创作的二胡曲《江南春色》,最后为王晓岭作词、付林作曲的《故乡情》以及香港卢冠廷编曲的《未了情》两首流行歌曲。而在安徽民歌《凤阳花鼓》部分,除了介绍有瞿维创作的钢琴曲《花鼓》、周文中《为竖琴五重奏所作的组曲》(第三首)以及李厚襄《花锣花鼓》、黎锦光《骑马到松江》、姚敏《雪里红》三首流行歌曲,还介绍了法国作曲家克莱斯勒以此题材创作的小提琴曲《中国花鼓》。

另外,在有关民歌用于当代音乐创作的内容中,作者还适当加入了将民歌运用于流行音乐的个案,以“流行歌曲对民歌音调的借鉴”为切入点,通过民族音乐元素创作流行歌曲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由外围导入、渐进趋近的方式,也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和感情。这些民歌运用于当代音乐创作的内容,除了以“创作传播”板块设置在相关曲目的章节中,还以表格汇总的形式,将该书所录创作传播曲目进行呈现,并于附录“民歌与相关创作曲目对照表”列于书末,以留作读者查阅资料所用。

(三)思政特色:弘扬核心价值观

传统民歌具有移风易俗、淳化民风、传承文化等功能。近代新民歌在启蒙救亡以及革命斗争中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论是传统民歌亦或是近现代新民歌,都是表达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思想教育的优良载体。

《中国民歌音乐分析》一书精心选择了一些符合思政教育教学内容的优秀传统民歌与近代新民歌,以充分发挥民歌教材可承载的当代思政功能。从题材来看,该书收录了如反映工农革命、抗日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革命斗争的歌曲《天心顺》《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红旗歌》;歌颂领袖的《东方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感恩翻身解放与共产党恩情的《新东北风》《沂蒙山小调》《采茶灯》;《采花》及据其重新填词、反映军民鱼水一家亲的《盼红军》;《推炒面》及据其重新填词纳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的《军民大生产》等。

此外,立足于把优秀传统民歌作为红色音乐资源运用于当代创作传承,《中国民歌音乐分析》还选取了一批以传统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经典革命音乐,如运用《浏阳河》音调创作的当代歌曲《又唱浏阳河》《浏阳河2008》,以此表达三代人对领袖的歌颂以及优秀革命传统的代代相传;河北民歌《小白菜》运用于《香港别来无恙》,则通过原民歌中对亲娘的思念来寓意分离百年的香港同胞对祖国的眷念;而在江西民歌《打支山歌过横排》为素材创作的《中国永远收获着希望》中,兴国客家山歌经典“引腔”——“哎呀来”则关联着“八一南昌起义”与党旗、军旗,表现了在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继往开来。

还有如经山西民歌《刨洋芋》演变的表现晋人思乡的《城墙上跑马》。该民歌音调后被用于马思聪小提琴曲《思乡曲》的创作,表达了抗战时期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的思乡之情。至20世纪末,流行歌曲《为你朝思暮想》中也同样采用该音调,并以此表现海峡之思。书中以《刨洋芋》为素材运用于当代流行音乐创作的个案分析,折射出了中国近百年的沧桑历史,也成为以传统民歌进行当代创作爱国主义思政教育的典型个案。

结 语

《中国民歌音乐分析》一书在继承前人民歌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之上,融入了作者本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出了一定的学术创新与个人特色。关注民歌在当代的创作运用,以动态发展的视角关注民歌在当代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得该教材成为一本接通传统与现代之作。对于受教者而言,在学习民歌及相关创作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以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来更好地传承传统音乐文化。

当然,《中国民歌音乐分析》也存有一些缺失与不足。如少数民族民歌方面,虽在不同章节中皆有涉及诸如朝鲜族、赫哲族、土家族、布依族、苗族、傣族、彝族等数十个少数民族的经典民歌,但相对于中华民族丰富的少数民族民歌而言似显不足,这或许是因教材篇幅所限而致。此外,由音乐版权而导致的相关出版问题,也是《中国民歌音乐分析》一件憾事。如在第十五章“新疆民歌”中,虽分别选入了广为传唱的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掀起你的盖头来》《你送我一枝玫瑰花》《阿拉木汗》《马车夫之歌》《青春舞曲》与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玛依拉》,但由于王洛宾歌曲版权尚存未尽事宜,该章的正文并未附上相关谱例。

诚然,在“民歌”“新民歌”以及具有民歌风味的创作歌曲相关音乐版权问题上,学界乃至法律界皆存在一定争议,也曾有过不少知名案例。该问题非本文之论域,不予展开。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此给音乐图书与音像出版界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对音乐传播的阻碍则成为一件憾事,也为民歌教学带来诸多的不便。

然,瑕不掩瑜。这些不足与缺憾并不影响该书在立足于中国话语体系的基础上对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分析方法构建所做出的有益探索。该书在传统民歌当代多元创作的形式上,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承总结,以优秀传统文化根本,在当代教育中彰显思政功能。加之书中丰富的曲目内容、合理灵活的体例结构、立体多元的板块设计、分层进阶的教学安排以及传统与当代接通的理念,使得《中国民歌音乐分析》将学术性、时代性、实用性三者合一,而成为一本值得推广使用的民歌教材与推荐阅读的理论著述。

猜你喜欢

中国民歌母题民歌
论巴尔虎史诗中的提亲母题
追往以自鉴——中国民歌演唱的教育传承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复仇母题的现代嬗变
浅析《西游记》的两大母题及其象征意蕴
穿花衣 唱民歌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