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学三种文献著述的比较研究
2023-03-2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郭 昊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民族音乐学在我国的当代发展成绩斐然,理论著述不胜枚举。目前,伍国栋《民族音乐概论》(以下简称《概论》)[1],1997年出第一版,2012年出增订版。杨民康《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2](以下简称《导论》),2008年第一版,于2020年再版。曹本冶、洛秦编著的《Ethnomusicology理论与方法英文文献导读》[3](以下简称《导读》,2019年第一版)三本著作成为学科理论与方法、田野工作技巧以及学科教育教学方面的必备教材。三本著作都关注学科历史发展与属性,但在其写作内容、写作特点以及写作语境上却各不相同。因此,虽然三本著述都有一些书评分析,但从整体上将三本著述放置一同分析比较,以动态性的视角分析不同阶段文本特点的研究成果目前较少,所以本文通过对这三本不同时期的文献比较分析,思考民族音乐学学科著述中国化实践的发展。
一、学科史·方法论·文献:著述内容逐步全面
作为一门学科,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发展史、方法论与经典西方文献同样成为学科著述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相比较来看,这三本著述都涉及学科发展史的讨论,《概论》一书的方法论思考以及其他的学科理论思考略显单薄,《导论》一书的重心是民族志这一方法论的深度研究,《导读》一书以回顾经典文献的方式平衡了学科史、方法论以及其他学科的重点思想内容,相关探讨在逐步完善。
伍国栋先生《概论》一书,以学科基础知识介绍为中心,从学科发展的整体性视角将其投射到田野工作与研究观念等相关问题的思考之中,让读者初步认识到西方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是进入民族音乐学专业领域的必读数目。作为较早出版的专业教科书,该书运用最为基本的写作方法,囊括了民族音乐学历史发展与定义、民族音乐学与其他学科关系、方法论观念、实地调查理论及方法、描述与阐释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著述类型、论文写作等七个章节的内容,体现了作者对该门学科的深入理解与实践工作经验的积累。该书以常规形式写作,第一章是中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历史发展与定义,以研究学者、相关成果或者重大事件作为主脉络,介绍了每个阶段学科研究思潮的更替与发展。第二、三章采用宏观的视角,以整体性的眼光回答了民族音乐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接洽,才使得民族音乐学具有着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方法论观念,体现了民族音乐学本身具有跨学科研究的这一特性。第四、五章是对田野工作与音乐描述及阐释两个研究方法的思考,完成了对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实施前、中、后的方法论贯穿,提出了田野工作技术规范的考察提纲,全面详细,也预见并呈现了田野考察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中可见伍先生丰富的田野工作经验,为初入田野的研究者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参考文献。最后两章更为注重教育教学方面,为学者们区分不同著述类型以及对民族音乐学论文的实践性写作进行指导。整本书作为民族音乐学早期的经典著作,其内容既详细全面地概括了学科历史、研究理论与方法,更有着教学指导的意义,的确是一本“知行并见的教科书”[4]。
杨民康《导论》一书以音乐民族志这一方法论研究为中心,结合中国传统音乐事象进行分析,加强了音乐与文化的认识,体现了跨学科知识对民族音乐学的影响。该书聚焦音乐民族志研究的几个重要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为民族音乐学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涉及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义与基本概念、民族音乐学与民族学的渊源关系以及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篇分别从理论方法来源、文化立场、研究规模考察分析方法以及与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来解读音乐民族志研究的观念立场,理论思考深入;下篇聚焦于音乐民族志的分析与描写方法的介绍。与《概论》相似,《导论》最终也回到了如何实践与操作的问题上,关注中西乐器和音乐分类的多维比较、中国传统音乐民族志、历时音乐民族志以及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的分析与描写,注重对这些研究的描述与阐释方法的操作建议,并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进行说明。该书内容布局逻辑严密,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该书具有从“观念层(第一章)到学统层(第二、三章)再到方法层(又分为中篇的跨学科方法层和下篇的本学科方法层)的循序渐进或顺势展延特点”[2]3-4。
《导读》由曹本冶与洛秦编著,以国外经典文献研究为引导,有助于提升读者对民族音乐学学科认识的深度与广度。该书一共四卷,12个单元(专题),涉及文献近百篇,其中第一、二卷为本学科基础性必修知识,主要对学科历史、形态、田野及案头工作等方面进行导读,分别为“学科定位与历史”“学界反省”“田野工作与音乐民族志”“记谱与分析”“乐器学”“学科史学观”六个专题。三、四卷是学科近年来新型的研究专题,为学科选修内容,对后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相关阐释的文献进行导读,分别为“城市音乐研究”“应用Ethnomusicology”“离散与全球化”“性别研究”“音乐认知”“仪式及仪式音乐”6个学科研究热点。从宏观来看,整套书涉及专题12个,其中一、二卷中的必修内容,将整个学科历史串联起来[5],勾勒出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历史“画卷”,这些静态的文献正是动态的学科历史生成过程。后部分第六至十二单元的选修内容则体现了研究视角与方向的逐渐开阔,它紧跟社会趋势,将所存在的音乐现象放置于特定的环境中,以其横向(当下)与纵向(历史)的视角对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这些不同专题以及经典文献的出现清晰地揭示了某个阶段本学科关注的具体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的历史通过这些专题与文献清楚地展现出来。
从研究内容的比较来看,《概论》以学科自身发展的阐释为写作中心,向读者们介绍西方民族音乐学这个学科。《导论》以学科研究方法论思考为中心,重点关注民族音乐学学科史以及对学科研究理论的深化。《导读》以学科经典英文文献的导读为中心以此贯穿学科理论与方法。三本著述研究重心、写作方式都不相同,但内容却都以学科史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以方法论、文献回顾为中心扩充著述的内容,逐步完善了民族音乐学学科著述的内容。
二、基础性·哲理性·实践性:写作特点的逐步深化
三本书分别在不同年代出版,加之各位作者之间的学习经历及人生阅历不同,著作的写作方式呈现出基础性、哲理性、实践性的不同特点。三本书虽然各有其特点,但最终都以学科研究的实践与操作为落脚点,重视教学中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尝试着对学科的中国实践化进行探索。
《概论》一书的著述具有“基础性”特点,它的基本目标是为了让读者们了解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基础知识、理论方法,并在传统音乐研究的视野下让读者们掌握运用。它的基础性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民族音乐学历史发展,只简单介绍了主要代表人物、思想及其作品,并未扩展其他研究内容。换句话说,还缺少更为全面的学科发展史或学术概念史的系统介绍。其次,该著述只是少量涉及哲学层面的问题思考,更多还是以实践性、操作性的基础知识为主,比如实地田野调查与音乐描述、阐释及其论文写作等各个层面的具体性辅导,加强操作中的理解与运用。最后,该著作中每个章节的布局还是以“学科内涵—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或手段”三个部分的基础写作路径进行,这将便于读者积累学科理论知识与发展史等基础知识。
《导论》重视从西方理论分析到音乐民族志的写作实践,是以我国传统音乐实例为切入点进行的民族志方法论探索的参考书,也是杨民康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成果,有着“全新的理论创建”[6],具有哲理性特点。该书一方面十分重视对音乐民族志理论的分析,在上、中两篇追溯学科历史发展与研究性质时,分析了不同学科理论知识与民族音乐学(或音乐学)之间的关系网,不仅探讨了“语境”与音乐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认知民族音乐学、结构主义—符号学、民族学以及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加以糅合与阐释,具有整体性眼光与深层的哲理性思维。另一方面,在下篇对音乐民族志的分析与描写方法的篇章中,融入历史的、结构功能的、动态性的研究视角,关注到了历时音乐民族志、中国传统音乐民族志的时空观研究;又在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中将整个仪式音乐表演系统进行剥离与分层、对立与统一、变与不变的分析,具有宏观的、辩证的哲理性思考。尤为重要的是,著述强调将这些具有整体性、宏观性、历时性、辩证性的理论思考与中国传统音乐事象结合,直接从学科研究的实例入手,运用相关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音乐分析,从而加强了读者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导读》的写作融入了学科经典文献学习与学科教学的经验实践过程,因此具有“教学实践”特点。这主要在于书中每单元以“专题概述”“文献介绍”“文献导读”“课堂讨论实录”的四部结构范式展开写作。该书的每单元以研究专题为中心,作者先自行概述,再围绕英文原文文献节选出重要部分,用中英文对应的形式对处于不同历史语境中的音乐事件、音乐现象进行理论与方法导读,同时加入作者的个人反思,以此对文献进行客观分析,之后在某些单元结束处附录课堂实录内容。这样的写作范式从英文原文文献出发,立足于国际视野,建立全方位的学科知识体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理论与方法论学习,并呼吁学界在符合“国情”的基础上建立更为系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逐渐获得学科话语权。从两位编著者的思想来看,他们编著该套书的初衷是希望《导读》可以成为学界学习音乐人类学的基础性教本,最重要的是通过此书让学界重视本学科课程设置急需系统化的问题,这对于学校、学生、学科的发展都很有必要。对于本学科而言,课堂教学与经验分享就是学科能够保持长久活力、涌现创新的重要途径,将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总结、整理与传承,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到学科理论知识。因此,该书在一些单元专题之后附录了两位老师与学生上课时交流的课堂实录场景,其内容既有针对某一问题的讨论、交流,也有学生听完课后的一些感想。这种以文本方式记录下来的课堂实录是本书最突出的特点,不仅体现了作者写此书的意图,还体现了作者编辑书本内容时的现实意义,即将动态的课堂教学场景转化成定型文字,还需要顾及读者们在阅读时能通过文字真正理解当时的课堂语境以及提及的问题。所以课堂实录对学生理解此书、了解作者思想、全面了解学科知识起了扩展与补充作用。
以上三本著述以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主,最终落脚于实践与运用,体现了学科文献写作从基础性、哲理性、实践性由浅入深、由理论至实践的一个过程,符合学习的发展过程。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将学科研究用于教学实践,有助于不断丰富学科理论成果与创新思考,逐步实现学科的中国话语实践。
三、传统性·跨学科·前沿性:写作语境的逐步融合
民族音乐学从1980年在国内确立以后,学科研究内容不断繁荣。作为学科的重要教材,相关著述内容也随着时代语境在不断调整。《概论》出现最早,它继承了我国其他学科著述的写作语境,是在传统的学科教材写作语境中出现的一种基础性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著作,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民族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论》继《概论》出现10年后出版,此阶段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学科基础知识体系的争论,而是在跨学科语境下的整体性思考,且随着学科在国内的实践与探索,学者们有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在继承《概论》与西方经典的学科发展史与研究之下以及在回望历史中,产生了更为深厚的音乐与文化思考。《导读》在经典与前沿二元语境中产生,且以文献导读的形式呈现了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过程,构思巧妙,来源于编者自身的学习经验,又反作用于教学实践。它的突出点在于关注了中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当下研究热点。
《概论》出现于国内学科发展的早中期阶段之间,是在传统写作的语境中进行的思考,运用了从学科发展史、理论方法到学科写作实践的传统写作范式。从全文的写作布局来看,形式较为传统,依旧以学科来源与历史发展、学科定义与研究对象、学科的方法论观念来源、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实践等五个方面的写作形式贯穿全书章节之中,再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实例以及教育教学实例来分析民族音乐学的工作与写作方法。从文章田野考察部分的提纲设计来看,还是按照传统音乐的“五大类”分析进行设计,即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五大类的分类标准设计考察提纲,并在每一类型之中再加以细化,指引田野工作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调查,成为田野工作的行动指南。从著述中使用的文献来看,前几章涉及的都是学科传统经典文献,如西方民族音乐学历史发展中所使用的文献,体现了学科发展或研究思潮。最后,本书充分运用了我国传统音乐作为案例来分析,尤其是注重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结构分析与民族音乐学理论的相互结合,它强调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分析,注重观念立场的哲学性质分析,最后一章还加入了从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出发来指导学生论文写作,对课堂教学有实际意义。
《导论》立足于跨学科语境下的音乐描述与文化阐释,这可以从学科历史发展、思想转型、研究方法等方面发现民族音乐学中音乐民族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从学科的历史发展来看,该书首先对民族音乐学与民族学的关系进行了阐释与分析,如第二章中关于民族学进化论派、文化圈学派、博厄斯学派、结构—功能学派对民族音乐学历史发展的影响。其次,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研究思想或理论的转型与发展也受到了跨学科的影响,一是音乐学派与人类学学派之间的理论取向形成的常规方法论,二是对认知民族音乐学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应用,三是从常规方法论到文化哲学观的理论转型。这三个思想阶段的发展显露出民族音乐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亲密关系。最后,从音乐民族志来看,它属于民族音乐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身也就具有以上跨学科的属性。除此之外,该书详细梳理与分析了音乐民族志与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知识的交融,说明了音乐民族志研究的观念立场与相关方法也具有跨学科性质。
《导读》聚焦于当下性与前沿性的音乐事象,是经典与前沿的二元语境中的产物。集合了近十年来学科在西方的前沿内容,给国内的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本套书的第三、四卷,包含了最新的音乐现象与丰富的人类学相关理论。其中一部分是在全球化背景中来考察音乐文化的变与不变、解构与重构、濡化与涵化等以城市人类学研究为主的相关问题的文献导读。两位学者将西方学者们对这些相关事象的“经典”文献在本书中进行了简单的整理,从整理中能学习到不同学者新的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如布鲁纳·内特尔就重点关注了城市音乐学的概念,并且多次对传统音乐文化与城市音乐文化、西方音乐与非西方音乐的互动进行了全方面的研究与阐释,重点关注传统音乐与城市音乐的变迁问题,提出了边缘残存、融合、音乐商品化、文化适应等概念与理论。[7]郑苏也对城市音乐中离散族群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新的文化环境之下种族关系的多元与重构的复杂关系,衍生出了跨文化、跨族群、文化认同等多重问题。[8]另外,城市音乐的研究打破传统音乐注重西方古典音乐以及精英文化的思维,开始关注城市中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与音乐事件,比如业余音乐表演、草根音乐文化等。最后,城市音乐的研究中音乐飞地、移民与离散、公共空间的背景音乐、认知共同体、同化、年代—文化区、城市声音景观等概念与理论也随着学科发展在音乐人类学中应运而生。除了城市音乐人类学以外,另一部分的应用音乐人类学、性别研究、音乐认知与仪式音乐也是目前学科研究的热点。如音乐治疗学、杰夫·托德·提顿(J·T·Titon)的生态音乐学[9],还有应用音乐人类学等。通过第三、四卷专题与文献的选取,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思维,他们考虑到音乐与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将音乐置于政治、经济、社会的最新发展语境中,然后对其问题进行解译,总结出一套看待音乐现象的理论与方法。
从《概论》《导论》《导读》三本著作的写作语境来看,它们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聚焦于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话题的探讨。这样的连贯性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民族音乐学的基础知识,深入的研究方法,而且使学生在一手文献中了解了世界最新音乐研究动态,促进了读者们对该学科在国际形势、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认识,明晰了音乐存在的深层次原因。这正是我们创新、引领学科最新发展,开阔眼界、拓展知识的重要途径。
结 语
《概论》《导论》《导读》三本著作有其共同之处。首先,它们都是将学科历史、理论方法、田野实践、民族志作为研究的主体,其写作按照“历史与当下”“观念与方法”“行为与实践”的三部模式为主。其次,它们都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成果,来源于教学并作用于教学。最后,都是在跨学科的视角中来观照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只是程度不同。但在案例的使用上,前两者多以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为实例来论证理论与方法,《导读》较少涉及实例的研究,即使有案例研究也以国外案例为主,只少量涉及我国音乐的案例(仪式音乐)。另外,虽然这三本书都对我国学科发展有指导性意义,但是解读的方式不一样。前两本是站在我国的立场上,将西方理论融入我国的学科工作之中,而《导读》则根据原文文献,站在西方“局内人”的立场上来阐释这门西方的学科理论体系,从而得到启示,是以西方理论为主来反思我国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与学术问题。
在目前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这些著作对教学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学科方法论与田野工作的结合在学生的学习中仍然出现多种问题。如果对方法论学习不敏锐,或者对于田野材料不敏感,都会造成“独眼”看世界的情况。所以,学科教学的体制问题中涉及的田野工作课时、方法论学习课时的安排应该更加合理化,使其符合学生的接受进程。急功近利、囫囵吞枣式的学习以及混乱无章的教学方式迟早会出现问题。国内音乐院校或者是综合院校的民族音乐学学科培养应该按照学科特点(田野、方法论)、学生的心智、接受能力等方面进行合理化的设置与安排,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田野工作与方法论学习的时间。同时,教师应该多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对实际田野工作中的音乐、文化进行解读,并引导学生将二者进行关联,而不仅仅只在课堂中进行。最后,期待更多的专家前辈、学者们在未来能为本学科发展再出版更优秀、更前沿的著作,努力推动民族音乐学学科的中国化进程,共同助力民族音乐学研究与教学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