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古镇民俗文化 构建多彩园本课程
——浅析立足古镇民俗文化构建园本课程的实践
2023-03-22李聿青
文/李聿青
引 言
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深度研究当地民俗文化特征,创设物化教育环境,及时捕捉生活契机,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研读古镇文化实践,推出研学课题,优化专业培训,从不同角度展开信息搜集,为园本课程建设提供更多的素材[1]。研究表明,教师针对学情做对应研究,筛选当地民俗精华,组成多元、灵动、活泼、趣味的园本课程,幼儿喜闻乐见,其教育效果显著。
一、创设物化教育环境,吸纳民俗文化园本课程内容
幼儿年龄较小,直观思维比较敏感,教师对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处理,能够给幼儿感官带来一定冲击,如果能够适时融入古镇民俗文化元素,势必能够创造更多学习内容。民俗文化多具有个性化特点,其视觉冲击力都很强。教师在布置教室环境时,增加一些民俗饰物,或手工作品,或美术绘画创作,或当地特产,都能够创设典型的物化环境,为幼儿顺利进入学习环节奠定基础。
教师对环境做物化处理,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环境变化,对多种生活环境因素做梳理,可以为幼儿创造观察和体验的机会,为幼儿提供更多物化学习体验。古镇民俗文化在幼儿生活中有广泛渗透,教师应在布置教室环境时,适时做好对接处理。如挂图的选择,可以挑选当地名胜古迹的游览图,也可以是当地名人的字画,或者要求幼儿收集当地名胜游览参观的照片。如果有可能,鼓励幼儿将当地的一些民俗文化方面的挂饰、玩具、手工制品等带到幼儿园,对教室进行适宜的装饰。教师组织幼儿参与教室环境建设活动,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在实践体验中建立文化意识。幼儿在文化信息素材收集过程中,对相关信息有深入阅读和观察,文化学习自然发生。教师借助教室文化建设渗透古镇民俗文化内容,组织学生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其助学效果显著。
教师从教室布设角度展开物化教育,组织幼儿利用教室布设机会进行民俗教育,为幼儿带来更多学习启迪。古镇名胜古迹众多,其名著资源也比较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多素材资源,幼儿对这些文化现象比较熟悉,自然能够主动接受。教师有意识吸纳民俗文化内容进入园本课程之中,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还给幼儿带来更多实践体验机会。特别是组织幼儿与教师一起从文化建设角度展开实践,能让幼儿充分感知民俗文化的魅力,促进文化意识的建立。
二、捕捉社会生活契机,采集民俗文化园本课程信息
民俗文化无处不在,教师在组织生活活动、主题实践、户外游戏、实验操作等活动时,都可能接触到当地的民俗文化,教师需要做好融入对接设计,让幼儿在活动实践中建立民俗文化感知[2]。民俗文化信息充斥我们的生活,教师需要结合幼儿活动做对应采集,让这些民俗文化素材成为园本课程的内容,引导幼儿结合民俗文化展开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文化的教育和洗礼。
海口古镇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途径接触古镇民俗文化,重点关注一些名胜古迹,都可以让幼儿产生一定的心理触动,对民俗文化产生更多依赖感、亲切感。海口古镇有全国最大的坐佛,还有现存最长的龙江千年古桥。龙江桥、古民桥、古街、弥勒岩等都是比较著名的景点,蕴含浓厚的文化气息。教师可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搜集相关内容,组织幼儿参观游览这些名胜古迹,让幼儿主动讲述游览经历,从而创造教育契机。幼儿会积极回馈和响应,展示游览图片,讲述游览故事,保证互动活动顺利展开。
教师应深入研究古镇名胜古迹信息,从文化教育角度展开设计,组织幼儿介绍生活经历,创造更多展示机会。教师可针对幼儿生活认知基础展开教育组织,推出一些交流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从幼儿介绍情况能够看出,教师园本课程活动组织是比较成功的,让更多幼儿顺利进入活动环节,在主动介绍和体验中形成文化传承认知。
三、拓展传统节庆活动,提炼民俗文化园本课程素材
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资源信息,为园本课程建设提供更多支持。民俗文化内容的渗透,能够极大丰富园本课程内容,也能够为幼儿带来文化感知体验的机会。民间游戏、民俗表演、民歌童谣、民俗比赛、民间创作等与传统节庆活动相融合,教师可利用传统节庆活动展开园本课程建设,为幼儿提供更多活动机会,以提升园本课程教育品质[3]。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家长参与园本课程建设,以获得更多有效支持。
民俗文化蕴含内容丰富,教师借助传统节庆活动渗透民俗文化教育内容,能够为幼儿带来全新学习体验。如海口古镇几乎每年都要举行“闹元宵,游古镇”的民俗文化节活动,幼儿对这项活动比较熟悉,教师可深入活动现场,搜集素材信息,为园本课程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持。例如,教师可以集中展示各种灯笼的照片,为幼儿提供更多直观观赏的机会,也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制作红灯笼”实践活动,使其亲身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在灯笼观察过程中,教师发现一些灯谜信息,可以及时记录下来,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展示出来,指导猜灯谜的技巧,这也是典型的民俗文化内容。海口古镇民俗文化节包括诸多内容,教师可深入街区展开详细观察,对居民做实地采访,获得丰富调查讯息,为进一步完善园本课程创造良好条件。
海口古镇民俗文化节活动具有代表性,幼儿对此比较感兴趣,自然会予以更多关注,教师可以将搜集到的民俗文化内容融入园本课程之中,为幼儿带来更多鲜活的学习机会。教师不妨借助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形式,组织幼儿活动,让幼儿自然进入活动之中,亲身感受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幼儿文化素养的形成。
四、推出研学课题任务,发掘民俗文化园本课程资源
教师参与园本课程建设,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主动参与专业课题研究,这能够有效提升其业务水平。将古镇民俗文化渗透园本课程过程中,教师需要主动参与一些专题研究活动,有效提升园本课程建设品质。教师应对当地民俗文化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找到专业培训的方向,以提升研习的针对性。
海口古镇有悠久的历史和丰盈的民俗文化,不仅名胜古迹众多,还有别致的海口美食。教师在园本课程构建过程中,可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选材不同研学内容,设计不同研究课题,引导幼儿顺利进入研讨环节。海口古镇民俗文化元素丰富,衍生了更多园本课程,教师可以从环境、主题、区域游戏、一日生活、社会等方向展开园本课程研究,引导幼儿在主动观察、深入探索、感知体验中建立实践认知。在课题研究环节,教师可深入古镇进行生活观察。如观察海口美食,深入居民家庭,现场品尝有特色的美食,对居民美食习俗做专题研究。此外,教师还可以主动与幼儿家长联系,共同探究海口饮食文化特点。
教师围绕古镇民俗文化展开课题研究,能为园本课程建设挖掘更多信息来源。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展开课程设计,幼儿更易于接受,其教育效果也会更好。园本课程与教师课题研究相融合,教师有更多实践机会,可以通过近距离观察、实践操作、搜集资料、亲身体验等方式与海口古镇民俗文化进行直接对话,以提升园本课程构建品质,从更多方向展开教学研究,改善园本教学环境。
五、参与古镇文化实践,促进民俗文化知识积累
教师有意识参与民俗文化实践,为园本课程建设提供更多信息支持,也能够促进园本课程认知积累。古镇民俗文化实践活动众多,教师要有目的地参与一些活动,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感知体验,提炼出一些有价值的教育信息,丰富园本课程内容,为幼儿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民俗表演、文化节庆、文化宣传、主题实践、参观访问等都属于民俗文化实践范畴,教师应有选择地参与活动,从中获取适合的内容和信息,充实园本课程内容。
海口古镇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教师以园本课程形式展开教学,深受幼儿的欢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民俗文化有生活体验,教师在设计园本课程时,再做一些创新探索,精选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为幼儿规划行动路线,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文化思维,让幼儿在实践参与过程中建立文化素养。如古镇文化节活动中最常见的飞镖、套圈、投球等游戏活动,这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教师在设计幼儿园户外区域游戏时,借助一些替代材料,组织幼儿参与游戏和竞赛,幼儿的参与热情会更高。再如,海口古镇经常举行舞龙、舞狮等活动,教师将这些活动形式渗透到园本课程之中,让幼儿借助小板凳等物品模仿进行相关操作,幼儿主动参与性很强,活动场面气氛热烈。教师要悉心组织幼儿进行相关游戏活动,对每一个细节做科学处理,确保活动顺利展开。
六、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深化民俗文化园本课程构建
幼儿园要经常组织带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文化活动,可以突出某一个主题。教师要有对接融合意识,在组织园本课程教学活动时,注意渗透一些民俗文化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体验民俗文化,在实践操作中内化文化认知。幼儿园还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成为民俗文化的传播者,同样能够为园本课程建设发挥助力作用。
海口古镇民俗文化形式多样,教师要对相关信息做梳理和归结处理,能够为园本课程建设提供最有力的支持。以“海丝风情展”活动为例,教师可带领幼儿现场观看,给幼儿做专业的介绍,让幼儿充分了解海口古镇文明的历史。如果有更多幼儿园一起行动,可以创造一些互动机会,教师与教师交流,幼儿与幼儿对话,或者推出网络交互活动,创造更多学习机会。海口古镇民俗文化活动内容极为丰富,教师做好协调工作,展开联合行动,都能够开阔幼儿学习视野。
教师可以对海口古镇文化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园本课程现状,组织参观展评活动。与其他幼儿园进行横向交流活动,可以创造相互学习的机会,对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也有一定帮助。教师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让幼儿在生活化学习中接受民俗文化,在实践体验中建立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结 语
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师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展开园本课程建设行动,需要从多方向展开思考和探索。海口古镇有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为园本课程构建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对相关信息素材进行整合处理,针对幼儿学习需要进行筛选,以提升园本课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为了更好地搜集、吸纳、发掘古镇民俗文化素材,教师需要有研学精神,深入当地社会生活环境中,与各方展开有效合作,感受古镇文化的魅力,以提升民俗园本课程建设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