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色彩心理学角度看克里姆特画作的用色特点

2023-03-21张碧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精神性

摘 要:19世纪的欧洲处于大动荡时期,受时代的影响,欧洲的艺术家们纷纷开始走出浪漫主义的美学窠臼,寻找新时代的艺术解放,加之又受各类学科交叉影响,艺术家们同时也开始注重画面中更多的精神性,维也纳分离派由此诞生。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作为其中的领军人物,在画面中探索具有丰富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块,重新组织画面当中的色彩和形式构图,其作品具有很强的存在意义和美学价值。用色彩心理学来解析藝术家创作时的内在情感,分析克里姆特不同时期创作时的心理变化,挖掘克里姆特画作中不外露的情感语言,探索他被压抑、被束缚的细枝末节。色彩是表达情感的另类语言,也是艺术家心理的象征,从色彩的角度,阐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观念。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精神性;克里姆特

艺术作为一种与视觉密切相关的学科,“形”与“色”是其两大重要板块。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直至当代主义,“形”与“色”也从写实主义逐步主观化,设色越来越大胆,出现了大批的艺术瑰宝。绮丽的作品背后是艺术家的精神世界,色彩作为相对直观的精神上的表达,不仅是情感的语言,更是艺术家心理的象征,并且艺术家们热衷于用色彩进行自我表达。近年来,色彩心理学日渐活跃,其研究揭示了色彩与情绪、认知和行为之间的关联。因此,了解色彩与情绪波动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也能够探索画作中所映射出的心理特征并且感知到绘画者创作时的现实情况。

本文旨在研究色彩与作者的心理关系,探索画面中色彩正向和负向的潜在心理,用色彩心理学解析克里姆特的艺术作品,借色彩来了解不同时期的克里姆特。克里姆特的三个巅峰时期分别为30岁、40岁、50岁三个年龄段:他30岁的作品色调相对较保守,黑金的色调呈现出一种抑郁状态;40岁为他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贴满了大量的金箔,高纯度的金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创作时的激情;他50岁的画作中有许多相近色的应用,在搭配上温和了许多,或许年逾半百的克里姆特在这一时期开始稍稍释怀曾经的疼痛。基于此,笔者发现画作与作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希望从色彩的角度出发一探究竟。

一、色彩心理学

(一)色彩概述

色彩是因为人们的眼睛受到了光的刺激从而产生视觉神经感受,故感知到的,又由于每个人的大脑对这种刺激的反馈不同,因此人们对颜色的反应是主观的、刺激的、直接的。而我们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日常所体验到的色彩主要是色彩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个属性。色相通俗来讲就是颜色固有的相貌,如红、绿等;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在颜色的基础上加入不同程度的黑与白可调节色彩明度;纯度指颜色所含杂色的程度,即色彩的饱和度,杂色少即纯度高。

(二)色彩与心理

色彩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不仅具有视觉上的观赏性,更与情感息息相关,比如喜悦与沮丧、愤怒与哀伤、静谧与激情。色彩能够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色彩心理学由此而来。在医学上也有关于色彩治疗等研究,即用色彩理解分析患者,从而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本文主要依据的是日本色彩学家原田玲仁的色彩心理学理论,她在书中分析了色彩心理的由来和日常生活的具体应用研究,比如黄色容易促进沟通,在与客户交谈时穿黄色容易成功等,其中也不乏对于人类性格的颜色分析,比如:喜欢红色的人性格可能较为外向,热情且正义;喜欢橙色的人活动力较强;喜欢黄色的人幽默且具有工作能力。这三者都是暖色调,而喜欢冷色调的人则会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绿色代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蓝色则是礼貌谦虚,而灰色表明此人较有涵养、知识丰富等。同时,颜色也有消极联想与消极象征,如红色在代表“太阳”与“火焰”的同时,也有“鲜血”“辣椒”“疼痛”等的负面形象联想,其既是“兴奋”的代名词,也是“仇恨”的化身。比如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在《呐喊》《绝望》《爱与痛苦》等作品中使用了大面积的红色,用对比强烈的颜色描绘复杂的精神世界,以此来进行情感宣泄。在其作品中,红色是情感宣泄之色,也是矛盾与痛苦之色,更是内心压抑、想要撕裂现实的破碎之色。

本文重点分析克里姆特用色大胆,以高亮的金色闻名,开创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金色浪漫之路。金色从古埃及开始就作为“神明”的象征,在那一时期,金色象征太阳的光芒和一种高贵的精神,而金色在消极联想与消极象征方面也代表权力和欲望。在克里姆特的画作中不难发现大面积的金色。“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是新艺术运动的口号,所以他也力求在金色中寻求新的价值和象征,为这种颜色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激情,将金色的情绪性和色彩语言发挥到极致。他的金色支撑起了画面叙事的主要架构,这也是在新艺术运动当中色彩的创新,艺术家不再一味地使用“酱油色”描摹对象,而是大胆突破,艺术的美学价值开始被找回。颜色是克里姆特重要的绘画语言,他通过色彩表现出画面当中的节奏感,金色像是一首古典乐曲的高潮部分,被用来突出画面主题和释放内心欲望。

二、不同时期克里姆特画作中的色彩趋势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年)出生于奥地利,是维也纳分离派的领袖人物。克里姆特的父亲是金匠,所以他从小就学会了金银雕刻,这门手艺也为克里姆特之后的艺术创作和艺术风格的形成埋下了根基。年幼的克里姆特也曾进入美术学院学习,他刚毕业时的作品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表现手法,后来他组织了一场旨在反对保守学院派美术、力求艺术创新,提倡世界各民族美术相互吸取营养、发展个人风格的分离派行动,作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他开启了自己崭新的艺术道路。克里姆特吸收了中国民间年画、日本浮世绘、拜占庭镶嵌画、东欧民族装饰艺术的营养,其画风也彻底摆脱了学院派,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使用工艺手法,采用金箔、羽毛、宝石等材料,把三维的画面二维化,高饱和的颜色和低饱和的人物是他作品的特点之一。基于此,他的画作极具装饰趣味,用绚丽的色彩表现出非理性的意境之美,巧妙的设色使人物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说,他是一位将耀眼的颜色与繁杂的符号奇特地组合在一起,既矛盾又和谐,在画布上宣泄痛苦与激情的画家。

(一)早年的克里姆特(1892—1902年)

克里姆特八岁时跟随父母迁居到维也纳,恰逢社会剧烈变革,股市暴跌,克里姆特一家也穷困潦倒,后又雪上加霜,克里姆特父亲和弟弟恩斯特相继去世,母亲的身体也日况愈下,在时代和自身情况的摧残下,早期的克里姆特是痛苦不堪的。由于以上种种因素,克里姆特想要冲破束缚,以实验和革新的方式寻求这个时代的艺术风格,他开始从学院派转变成带有装饰主义风格的象征主义画家。以《贝多芬饰带》为例,这幅作品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配图,主要展现了对幸福的追求。在画作中有一位身着白衣飞翔的女人,意在寻找幸福。在原田玲仁的色彩心理学中,白色有净化心灵、纯粹之意,也有对美好怀有憧憬之意,但颜色同样具有双面性,白色的消极象征为代表自卑、孤独之感。这可能是因为克里姆特目睹了妹妹的离世和母亲的精神崩溃。在这一时期,克里姆特主要以棕、白配色来表现无意识的情感,偶有紫色这一“灵魂颜色”穿插其中,这表明克里姆特内心深处始终有一处阴霾,即对死亡的畏惧。早期的他因为对生的渴望及对痛的逃避而诞生的作品,也可以看作是现实与幻想的碰撞。

(二)黄金时期的克里姆特(1903—1912年)

克里姆特的40岁被称为黄金时代,也是画面中象征性和装饰性的极致时期。这一时期他的画作中大量使用金箔,观看这一时期的作品可谓是开启一场金色浪漫之旅,并且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代表作。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吻》,画作中的情侣仿若隔世般感受爱情,男方亲吻女方的脸颊,女方双膝弯曲、双脚赤裸地处在花丛中,陷入巨大爱情力量构成的虚拟世界。值得注意的是二人服装上像镶嵌画一样的装饰:男人的衣服是黑色与白色的矩形,象征阳刚之气;女人的衣服是彩色圆圈和花朵,象征和谐世界。分析画面的构成不难发现,受东方艺术的影响,克里姆特在画作中大量使用金色营造出一个二维平面,与装饰性极强的服饰形成对比,在颜色上,花丛中橙色与绿色的对比表示一种转变,或许克里姆特也在尝试寻找进一步突破自己的画法,便采用了金色和橘色等艳丽的颜色。于现实层面,他用黄金传达出维也纳新富阶层女性的地位,表达财富和美丽,也表现出一种情色欲望;于心理方面,表明他正在从悲观的心理状态中逐渐走出,渴望得到精神上的释放。在色彩心理学中,红色的积极象征是能量,消极象征则是鲜血。此幅画作中女人手臂上的一抹鲜红与他的母亲相呼应,反映亲人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席之地。从华丽的背景与简约的人体、高饱和的金色与低饱和的肤色中,隐约能推断出这一时期克里姆特的心理倾向,即一种欣欣向荣的创作激情、一种由内而外的自我疗愈、一场内耗与愈合的自我挣扎。

(三)末期的克里姆特(1913—1918年)

克里姆特一生约创作了234幅作品,其中风景画54幅,大多都与女性相关。回顾他的一生,从重复的几何图形到马赛克式的拜占庭风格图像,后又吸收了东方文化,并且受到立体主义和日本艺术影响等,可以看出克里姆特一直以来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打破传统,是新艺术运动的杰出领袖。在艺术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受到多种影响的克里姆特绘制了大量的风景画,画面中色块和点线面的排列组合,呈现了他巅峰的音乐性绘画手法,在人物的处理上似乎也温柔了许多。例如他的最后一幅作品《新娘》,这幅作品是克里姆特去世后在画室被人发现的,是未完成品。在这幅画作中,女性依旧是克里姆特绘画当中的重要角色,从画面中的色彩上来看,较之黄金时代不同,末期的画作中金色的成分少之又少,也许克里姆特在千帆过后终于稍稍释怀。从整体上观赏这幅作品,颜色大体分为棕、白两种颜色,象征着精神之爱。此时的他更像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在痛苦中寻希望,在死亡中寻生存。于他而言,或许苦难从未减少,但希望也从未磨灭。1918年,这位伟大的画家不幸倒在中风和肺炎的病痛下,但他对后世的影响经久不衰。艺术史上曾有这样一位有思想、敢批判的画家,不得不让人由衷感叹。

回顾克里姆特的一生,可以说他很早就取得了成功,但他亲眼目睹了家中不幸,还是给他的艺术生涯带来不小的影响。早期的白色、黑色还有忧郁的蓝色的使用,可以看出他在心灵上是遭受巨大打击的,而这些配色在色彩心理学上代表了“无法拥有”。颜色是发泄,也是遮盖心灵创伤的面纱,所以早期克里姆特的画作中有永恒失去的痛。中期的他一定程度上顺应时代的发展,19世纪末各种文化激烈交互,此时的克里姆特在艺术创作中有“治疗性”的特点,他配合音乐来表达画作中的动态,画面中像音符一般有蜿蜒曲折的曲线、动感飘逸的头发。他在释放,或许是创作的激情,又或许是拨云见日,终于从抑郁情绪中仰起了头。这一时期,笔者不认为克里姆特已忘记疼痛,因为亲人离去的伤痛是随之一生的,然而中年时期的克里姆特对于这一事实终于稍稍接受了。晚年的克里姆特像许多老去的人一样,有着“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坦然,从肖像到风景,从爱人到爱自然,逐渐展现出对生命的接纳,此时的他开始思考生命轮回的魅力,最终走向谢幕。

三、结语

如果说经历是因,那么作品是果,是克里姆特和他的经历促使其创作出一幅又一幅的瑰宝。画作离不开作者的经历与时代的渲染,更离不开作者的内心,而画中特定的颜色直击要害地反映出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克里姆特把复杂的装饰图案融进画面中,用平面化的处理和几何体的概括去掉三维的真实感,利用颜色之间的纯度、明度对比,将画面中的人物展现在眼前,复杂的装饰和高饱和的金色赋予画面象征寓意,借此打破传统,并借用象征的功能试图引发观者的共鸣,开创了意识与无意识的绘画手法,这也对后来的象征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的画家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灵感。直至晚年,他开始绘制风景作品,其实也不失为一种回归本源。克里姆特用一生展示了绘画之美,在19世纪末各学科与艺术的大交汇中,用绘画演奏自己对死亡与生命的理解,通过色彩心理学可以分析出他在变化时也有过不安、恐惧与孤独,像画面中螺旋上升的曲线一般,虽痛苦不堪,却默默前行。致敬他勇于改变的前卫思想,致敬他这一生在伤痛中游离却从未磨灭对绘画的热爱。

参考文献:

[1]李敏,曹军.色彩心理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

[2]木瓜制造,原田玲仁.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M].郭勇,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3]金圣荣.性格色彩心理学[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16.

[4]IM N R , OH I Y .Symbolism and psychology of colors in painting-focusing on a color comparison between Vincent Van Gogh and Gustav Klimt[J].Journal of the Korea Society of Computer & Information, 2010(5):19-34.

[5]李倩.克里姆特繪画作品的创作心理分析[J].大众文艺,2019(10):101-102.

作者简介:

张碧雪,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版画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精神性
上下级工作场所精神性匹配与下级主动行为的关系*
多元视角下的职场精神性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中国文化情景下组织内创造力的多层面精神性动力机制研究
张灿 以“谦逊”的设计,赋予空间感染力和精神性
浅谈教师的“精神性”意识
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性之我见
光线
西方精神性研究评述
关于消费者精神性概念的文献综述
论精神性与精神性教育——对当代教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