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类行业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研究生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途径研究

2023-03-19柏顺李东旭杨称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00

化工管理 2023年16期
关键词:化工类三全育人共同体

柏顺,李东旭,杨称(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0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教育发展局面[1]。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校必须重视研究生的教育,将三全育人的理念贯彻到研究生的教育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坚持“三全育人”的理念,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2]。研究生属于创新型的人才,研究生教育就是对创新性的培养,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途径,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在满足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上推动研究生的教育创新发展。

1 “三全育人”理念的科学内涵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实现的过程离不开“三全育人”。在“三全育人”的倡导下,育德工作更加被重视起来,“三全”即要求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这三个方面对教学育人进行落实。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全员”,包括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研究生辅导员、院系研究生秘书、研究生院和研工部工作人员等。“全过程”是指其从入学到取得学位的培养全过程。“全方位”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使用多种方法的培育方式。

“三全育人”的过程依赖于主体对于客体的作用。研究生教育中,“三全育人”的主体是“全员”,包括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学工人员,客体是全体研究生。一方面“育人”的内容应是丰富的。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体现“育德”的要求,。另一方面,“育人”的手段应是多样的。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也应从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对人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除了思政课程之外,专业课、科研训练、各类活动也蕴含了育德功能。

2 构建化工类行业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价值

“实践育人共同体”指与教育相关的群体、组织或团队,在共同的目标下通过建立统一的培养机制,共享资源将优势最大化,最终在多方的努力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本质是通过政府、社会、高校等各单位建立起联系,以“实践”作为这一理念的载体和实现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和提升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重点是汇聚各类资源,建立具体的共同体制度,将整个育人的过程规范化,通过各方的支持协作来有效的推进实践育人的工作。

从理论价值上看,理想信念的教育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核心,课堂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固然重要,但是实践教学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加深体会,将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内化于心,教育效果更佳。

从实际应用价值上看,随着教育改革全面深化,人才培养的方式不断优化,通过共同体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方案和制度,能够从整体性的角度应对学生思政教育的需求,通过不同形式间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不同共建渠道的优势,可实现多种实践育人活动的融合,以纠正当前存在的目标偏差,解决多方沟通协作迟滞的阻碍,资源共享与实际工作需求结合度低,制度不完善引起的权责不清,以及共同体的运行效率低,实践育人的成效弱等诸多问题。

因此,针对研究生的实践育人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将切实推动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性和实效性。同时,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的资源提供,也需要学生自身以及家庭的协作努力,再配合专业课程、学校文化生活、导师等各个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协调合作。

3 化工类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需要改进的方面

随着现代催化、激光、分子学、仿生化学等方面的发展,我国化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化工行业迎来崭新的时代。对于化工行业类的研究生来说,这不仅是重要的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阵地,肩负重要责任。为提高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化工类的高校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强化实践环节,优化实践环境,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创新思维。同时学生向老师学习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是老师身上传递的价值观念,所以研究生导师的业务素养与创新能力在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高层次的化工人才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研究生有如下特点:一是生源不同,既有高校升学,也有社会考入,其年龄也差别较大。这种社会阅历和年龄的不同导致研究生的价值观差异明显;二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基础教育以及本科教育阶段不同,研究生主要突出研究二字,需要学生独立探索,学习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通常有实验研究,工厂实践以及外出学习等,存在时间不统一,场地分散等特点,所以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较为困难;三是科学研究是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在这个阶段主要完成的是自身能力的挖掘,科研能力的训练,创新意识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对于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变得匮乏,忽略了对于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四是研究生阶段需专注某一领域,知识学习也更加的专门化,关注范围变小,人文素养欠缺。

针对化工类行业高校研究生存在的问题,政治思想教育方面进行改进可提供有力帮助。“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培养方式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教育,还有实践教学等方面。高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同样需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研究生教育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多的是能力的培养,承担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知识水平与道德素养的人才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提升,为了使研究生更好的学习成长,学校不仅在培养制度上进行革新,在教学方法上也在不断地寻求新路径,使实践育人的效果更加显著。

4 “三全育人”背景下研究生实践育人共同体途径构建

4.1 提出政府、社会、企业、学校的共同体建设策略

“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提出政府、社会、企业、学校等共同参与建设,各方力量汇聚到统一共建平台,将优势最大化的呈现,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育人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党的统一领导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政策的支持与保障。“立德”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学校作为育人工作的主要实施单位,社会和企业作为参与者共同努力,为实践育人工作提供支持,同时育人的效果最终又会反馈给社会。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参与各方要协同作战,共同推进,优势互补,为提升研究生育人质量贡献力量,将实践育人共同体落到实处,最终达到互利共赢[3]。

4.2 搭建多重资源共享平台

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资源”的供给情况对于培养的结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培养单位所具有的资源和优势不同,对于资源的分配情况也不一致,在这种条件下,由于倾注在研究生个体上的“资源”这一变量不同,就会导致培养质量与研究生的水平不一。在培养过程中,资源主要供给了“重点”方向,而往往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思想品德问题、素质素养问题常常被忽略[4]。

搭建多重资源共享平台,协调和平衡资源的供给与配置,建立健全育人合作机制,这些将会为实践育人共同体提供制度支持、资源支撑和责任机制上的保障。同时,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通过共享平台的创建,能够让各种资源互通,能够达到相互学习,借鉴交流,取长补短的效果。化工类高校结合当今的化工产业需求,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高其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整合校、企、研三方的优质资源与平台,实行交叉复合的培养计划,打造“复合型”实践育人的平台,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团队协同合作、多元化培养的实践育人的创新创业平台,构建科学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构建企业、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让实践育人能够顺利推动和开展,为化工行业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4.3 第一、二课堂相结合,优化学生培养模式

研究生的教育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多是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优化培养的模式。育人单位需要具体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突出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将课外实践活动列为必修环节,制定完善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学分制度,优化实践学分构成和评价机制。一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将实践创新穿插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二是,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环境的兴趣,杜绝实践教学的表面化、形式化,使学生自发参与到学校的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设之中。三是,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指引的工作,完善教师指导制度,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高校要合理设置考核制度,对学生投身实践育人共同体活动的表现进行考察,对于表现出色的个人、团体或者指导老师进行表彰奖励,发挥榜样在群体中的作用,进而推进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设工作。

4.4 以学生为本,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针对不同学生需求,开展个性化与多元化教学

研究生群体生源多样,具有活跃的思想和强烈的好奇心,不同的个体在思想和认知上差异明显,因此在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生专业和方向的不同,设计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创建方案。

进入新时代,学生群体呈现出更加鲜明和独特的特点。培育时代新人,传统的一揽子式的教学方式渐渐不再适用,需要结合每一个研究生的特点,实现个性化教学与多元化实践育人的需要相互配合,将家国情怀和人民需要植入到研究生的心中。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真诚且及时地与学生沟通;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量身定制培养方案,根据不同人才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多元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5 化工类研究生实践育人共同体机制的完善

创建化工类研究生的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机制,必须加强党对于化工行业类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的领导工作,把培养模式的重点放在“课程+科研”两个方面,形成教研合力,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育人体系。必须将党的指导思想更好的融入到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提升全体教师育人意识,准确把握育人方向。必须发挥“思政+科研”的联动教学形式,通过思政活动与科研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科研和实践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觉悟,在思政学习中激发科研热情、促进科研能力。必须将推动国家发展的科研成果作为内容引入课堂教学,结合科研课题、科研成果等引入思政课程,进而提高科学研究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在目前化工行业类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倡导下,结合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具体要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推动进行。

6 结语

化工类行业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研究生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是基于当前化工行业类高校的发展情况,将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创新,突出实践教学重点,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助力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社会、企业等共同配合建立起实践育人共同体机制,在多方的支持与协同工作下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方面的质量,全面推动第一课堂与二课堂相结合,优化学生的培养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为研究实践育人共同体道路开拓新思路。

猜你喜欢

化工类三全育人共同体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化工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爱的共同体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安全素质养成教育的探讨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化工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