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分析

2023-03-17李胜慧李峰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养护措施施工技术管理作用

李胜慧 李峰

摘 要:公路施工需要多工种协同作业,其中涉及技术内容繁杂,因此需要开展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根据工程合同约定和技术规范,进行系统组织和管理,运用合理的措施和方法来确保工程按预期计划完成。技术管理是保障公路质量的有效手段,在完工后要及时开展养护,才能稳定施工质量。基于此,分析了公路技术管理的特点和作用,并研究其具体管理措施和手段,并根据养护方面问题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完善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作用;问题;养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3)11-0066-03

0 引言

随着车辆的增多,人们对道路的质量也有了更高要求。为保障行车安全和效率,满足人们日常需要,需提高公路建设水平。其中,技术管理、养护工作的作用凸显,保障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操作规范性会提升公路建设质量,开展有效养护工作则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障其运营期间行车安全。因此,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技术管理措施,完善养护工作方案,满足公路建设发展需要。

1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特点和作用

1.1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特点

1.1.1 系统性

在公路施工中,是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的,会成立项目管理机构方便开展施工管理。需做好项目分部、工区设置,项目经理负责相应段内工程内容。不少公路工程经过的地区其地形、地质复杂,有较大技术难度。因此其技术管理也呈现出面广、点多的特点,需要多方协同合作才能确保技术达标,因此需开展系统性管理。

1.1.2 及时性

公路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因此在技术管理时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情况,以便能够及时、敏捷应对、处理突发事件,解决施工隐患,规避安全风险,避免引发施工事故等。

1.1.3 合同制约性

为约束工程双方行为,需要签订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文件,合同既是双方联系的纽带,又会约定双方职责、项目建设要求等具体内容。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会受到合同管理的指导和约束,参建管理者们需要准确、系统理解合同文件,结合工程特点、利用有效合同程序,保障项目的效益[1]。

1.2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作用

通过施工技术管理,保障施工技术、过程符合相关要求,能够有效控制技术达到标准要求,有序推进施工作业。技术管理工作可促进技术水平、施工人员素质的提升,通过管理程序对项目中技术薄弱环节进行有目的的分析,及时发现、处理潜在问题,针对性采取措施解决、消除项目质量隐患,有利于保障施工质量。开展动态技术管理可以进一步挖掘各项资源的潜力,在保障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上,保障其经济效益。在技术管理中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实现现代化施工管理,可使企业技术实力不断积累,企业更具竞争力。

2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措施与方法

2.1 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公路的质量问题是核心所在,公路施工过程繁杂,可能会出现突发情况。若质量管理制度缺失,会引发偷工减料、不规范作业等问题。因此需设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制度,从招投标环节即加强管理,严格投标避免幕后操作。施工阶段更是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需与监理单位加强配合,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严格把关项目施工。需将制度化检查与日常检查结合,对施工人员做好质量安全教育,使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2.2 做好图纸会审施工

图纸会审有利于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一步熟悉,掌握其设计意图和工程难点等,并提出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在正式施工前消除设计缺陷引发的问题。图审会审时,要保障其审查全面性和审查深度,才能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的控制到位。

对总体图纸的审查需审查图纸的目录、页数和设计说明,确保设计图纸完善、齐全、清楚、详细。还要审查有联系的各套图纸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等问题,查看工程勘察资料是否齐全,以及设计要求材料来源保证项,能否满足图纸要求施工条件,涉及的新技术等应用是否合理。

详细审查路线平、纵、横断面图纸。在平纵横断面图纸审查时,要注意图上的标注桩号单位是否对应,是否存在标注错位、相同桩号部位标注不一致、工程变化后桩号不对应等问题。路线平纵断面图纸审查,需检查桥涵位置是否与实际一致。如果对桥涵构造物分析存在疑问,需在实际位置进行布设,与该出纵断面图纸核对。如果平面图与纵断面图不一致,需及时提出并实地核查。最后审查平纵横断面图纸中,对相关尺寸、标高的注释是否齐全、明确,细部尺寸比例是否合理。分项尺寸则要符合总体尺寸[2]。

桥涵结构图的审查主要包含4方面内容:①桥涵基础结构图审查,要确保公路基础工程设计、地基处理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符。②桥涵上部结构图审查,要将其与下部结构图进行对比,分析轴线是否正确、报告和尺寸标注是否准确等。③审查桥涵结构图纸上涉及预埋孔洞、钢筋以及施工缝设计等,要注意是否需对这些部位开展加强构造作业,比如加强配筋、设置孔洞止水环等。④检查坐标与标高是否准确无误。

2.3 编制技术工程文件

在项目实施中需要项目文件的指导和帮助。主要技术文件包括总体施工组织设计、重点部位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等。应综合材料、技术和经济等因素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然后对编制方案進行质量、技术和经济等维度的综合化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

2.4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即向项目基层传达项目设计施工要求、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等。开展各单位和分项工程前均需进行技术交底,以保障按图施工,实现安全生产。一般采取分级形式进行技术交底,如果项目中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等,总工程师要先向施工队交底,然后施工队向作业层技术人员交底,技术人员向具体施工人员交底。一般工程则直接由施工方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交底,具体内容就是图纸中需注意的尺寸、轴线等问题,以及预留孔位置和数量等。

材料方面要明确使用的材料规格和质量、配比设计要求等,并进行工艺交底,即使用的操作方法、施工技术、质量评定标准等。为实现安全文明生产,需开展文明施工、成品保护措施的交底。在技术复杂工程、使用新工艺工程施工前,需先做出样板,进行研究核查,通过后才可正式施工。实际建设中难免出现设计变更情况,因此各项交底要有针对性。需要配合图表说明的要使用图表,必要时可使用样板方式示范,方便操作人员掌握要点。

2.5 严格开展材料和构件检验工作

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构件很多,其质量也影响着公路工程品质。因此,需加强对材料和构件的管理,重视其实验检验工作,各类物资需具有供应部门的合格证明。进场时还需做好抽查检验,证明合格才可进场。施工前做好技术准备,并开展有关试验。施工企业及项目经理需配置完善的试验结构、仪器和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来检验各类材料。初次使用的材料和构件等,需进行试验鉴定、制定操作规程,经上级批准许可才可在施工中使用。其检验报告需列入技术档案资料中,并将其保存管理好。

2.6 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从施工开始,即监理施工日志和记录制度,要以技术负责人为主,激励全员参与,按单位工程持续记录。隐蔽工程需经各方检查、验收,确认无误后做好相关记录。从施工开始到竣工期间,所有的施工资料如施工原始记录、质量评定文件等都应安排专人负责整理,保障工程资料连续、科学、完善。

2.7 验收技术管理

公路工程验收工作需要验收施工材料质量,并检测车辆通行路基、路面沉降量,沉降量在合理范围则施工质量达标,方可验收。沉降较大超出相关规范,需及时返工处理。竣工验收合格后评定质量等级,办理交接手续,相关资料入档后才能开放交通。此后,业主接管公路使用管理权,但施工方在一定期限内需负责保修工作。

3 公路养护的必要性及常见缺陷

在公路出现问题后才采取措施修复处理,会导致严重损坏的道路可能由于养护效果差,对道路造成二次损坏。因此需加强预防养护,在道路出现细微缺陷时即开展维护,确保道路安全,避免缺陷发展。如果道路已产生病害,则需根据其特点和病害类型,进行针对性处理。

大部分公路常见病害有以下6种类型:①裂缝。最为常见的就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横向裂缝,可进一步将其分为荷载性和非荷载性裂缝,前者是由于车辆超载、施工质量差导致,后者则是混凝土温缩和沉降引发。纵向裂缝也比较常见,其形成原因就是沥青面层分段摊铺不到位,在运行中受车辆荷载、环境影响而产生。②车辙。车辙表现为沿车道方向,路面产生横向高度差,材料不合理、基层不够稳定、行车荷载作用等都是导致车辙的重要原因。③沉陷。路基在填料踏实作业中,压实度不足会导致沉陷。路面排水存在问题渗透到路基,也会导致局部下沉。④坑槽。路面网裂和松散发展会形成坑槽。路面网裂没有得到及时维护,在雨水渗透侵蚀下形成坑槽。基层强度差也会导致路面开裂和坑槽问题。⑤表面磨光。公路沥青路面原先的构造衰退后会形成光滑路面。其主要是工程矿料级配不当、过多细集料,然后受车辆通行摩擦作用导致。⑥水损害。形成水损害的原因,主要是公路内部不合理的排水结构设计,导致路面无法及时排水,水分渗入公路结构层,受热胀冷缩效应、车辆荷载影响而产生,水损害会损坏结构层。

4 公路施工养护措施与技术管理

4.1 做好巡视检查工作

养护人员需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做好日常公路养护巡视工作,开展对路面和相关设施的巡查,并观测当前公路运营状态。应坚持交叉巡视和检查,并记录下具体内容,以便全面掌握公路情况。养护工程师需定期进行专业检查,以目测为主,辅助使用各项设备,查看路面、桥梁涵洞、路肩等质量,发现问题要提出处理意见。养护人员要对道路采取一定限载限速措施,及时修复病害。

4.2 优化养护资料

公路改造扩建资料、构造物检查和质量评定资料、公路维护加固技术文件等都需完整归档,形成公路养护技术档案和数据库。此外还需收集水文资料、设计和施工资料、设计资料等。应用计算机手段建设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收集公路项目信息,方便开展预测分析,从而发现公路项目可能存在的缺陷,为养护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4.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为保障公路养护工作落实到位,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管理养护中心要做好资金拨付工作,编制科学养护经费计划,实现经费的合理分配。发现公路存在质量缺陷需维护处理,需制定好维护计划后开展成本预算,科学配置人员、设备和材料,顺利完成养护工作。

4.4 开展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即在道路的整体强度较好阶段,对出现的微裂缝、抗滑性能降低等路表功能性病害进行养护。这类养护措施更能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可明显延缓病害发展、改善路面情况,但无法将路面结构强度提高。

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3种:①稀浆封层技术。其是指常温下按照预定比例配置一定级配的细集料、乳化沥青,拌和为浆液后在需要养护的沥青路面均匀摊铺,形成一层薄层。这种养护技术可以快速完成,及早开放交通,并提高路面抗滑性能。②雾封层。其是指需要养护的路面上,用沥青喷洒车喷洒稀释、慢凝的乳化沥青,以处理沥青路面微小裂缝、细集料损失等,避免裂缝和孔洞进一步发展。③开级配磨耗层。与密集配混凝土不同,该技术使用空隙率大的沥青混凝土养护路面,可以使路面抗滑性能提升,且有助于排水。

4.5 做好矫正性养护

在路面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路面状况和性能差,修复需采用矫正性养护技术。比如传统的铣刨冲欧技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等。

厂拌热再生技术作为路面再生技术之一,是按照级配在拌和厂将RAP料、新沥青和新集料拌和成混合料。就地热再生是利用就地热再生机组加热原沥青路面,并将其耙松后添加新混合料和再生剂,然后碾压成型。厂拌冷再生是选择合适的再生剂添加到回收的RAP料中,集中拌和后作为基层、下面层使用。就地冷再生技术省去加热步骤,直接铣刨原路面得到RAP,之后加新集料、再生剂,再进行摊铺、碾压[3]。

4.6 重视建设专业养护队伍

专业的养护队伍要求配备技术全面、操作熟练、训练有素的养护人员以及完善的施工机械设备,全面掌握安全措施,能够完成各种突发事故抢修作业。建设高素质养护队伍,要求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技术训练结合,并注重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不断发展公路试验检测管理。运用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等,对公路养护工作进行专家决策指导和高水平维护处理,有利于提升道路养护质量。

5 结束语

在公路建设施工中,需开展严格技术管理落实技术规范,完成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和进度等目标。重视养护工作与管理,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措施开展养护,及时处理病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维护其运行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赵银珍.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与养护措施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3,46(4):160-162.

[2] 焦佳旭.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措施分析[J].科技与创新,2022(19):101-103+106.

[3] 劉琦.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措施分析[J].中华建设, 2022(9):61-62.

猜你喜欢

养护措施施工技术管理作用
林业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探讨
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措施分析
建筑基坑支护与开挖的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
刍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高速铁路信号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