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湖区堤坝义地名词研究
——以“围”“垸”“堤”“障”“圫”为例
2023-03-15段勇义
唐 磊, 段勇义
(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岳阳 414000)
“堤坝”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的释义为“防水、拦水的构筑物”[1]。洞庭湖湖区的“堤坝”义地名词,历来称呼不一,据清陶澍等编纂的《洞庭湖志·卷之四·堤垸七》记载:长沙府属的湘阴称围、垸,益阳称垸;岳州所属的巴陵(今岳阳)称堤,华容称堤、垸;澧州所属的安乡称垸;常德所属的武陵(今常德)称堤、障,龙阳(今汉寿)称障,沅江称堤或圫。[2]
洞庭湖湖区的堤坝义地名词较为丰富,仅据《洞庭湖志》的记载就有“围”“垸”“堤”“障”“圫”五种不同的说法,这些不同的堤坝义地名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甚明了。本文在历史语料的基础上,对以上洞庭湖湖区堤坝义地名词的来源、演变进行探讨,旨在厘清这些堤坝义地名词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以上的堤坝义地名词目前仅有“围”“垸”可见相关研究。有关“围”地名的起源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司徒纪尚在《广东地名的历史地理研究》中提出的“平原河网低地或滩涂必须围垦造田才能开发利用,所以以基围为通名的地名在这类地形分布区很常见,堤、围地名皆是与水利工程有关的地名”[3];二是马显彬在《客家方言地名“围”》一文中通过对广东省的508 个“围”地名进行考察,继而提出的“‘围’起源于客家围屋,是典型的客家方言地名词”[4]。此外,王薇通过对“垸”地名的历时、现时分布情况进行考察,认为“垸”取堤坝义是典型的古楚地名词。[5]
下面将以历时共时相结合的视角,依次对洞庭湖湖区堤坝义地名词“围”“垸”“堤”“障”“圫”进行探讨。本文语料皆出自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汉籍全文检索系统》(2003)。
一、历时演变
(一)围
《说文解字》:“围,守也。从口,韦声。”[6]先秦至秦汉时期,“围”未见堤坝义,这一时期的“围”具有其本义“围守、围起来的地方、量名”三种释义,如:《楚辞·卷十六·九叹》“庆忌囚于阱室兮,陈不占战而赴围”;《春秋公羊传·隐公》“宋然伐郑,围长葛”;《管子轻重·八·山权数》“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围五尺”。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见“围”用作防水构筑物,即“堤坝义”的有2处,如:《梁书·卷五六·列传·第五〇》“筑围堰水,三板仅存,举目相看,命悬晷刻,不忍死亡出战城下”;《晋书·卷一·帝纪·第一》“泛舟潜济,以出其北,与贼营相逼,沉舟焚梁,傍辽水作长围,弃贼而向襄平”。隋唐五代时期,“围”可用以表示围形事物的量名,如:《唐六典·卷十七·太仆寺》“凡象日给藁六围,马、驼、牛各一围,羊十一共一围”。宋辽金时期,“围”堤坝义增至48 处,如:《册府元龟·卷之二十六》“初寿春每岁雨潦淮水溢,尝掩城邑,故帝之筑围也”。这一时期,“围”以“围田”这一形式连用出现共计41 处,如:《景定建康志·卷之三十七》“江东水乡堤河两涯而田其中谓之圩。农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至元明时期,“围”堤坝义的使用增至62 处,且这一时期的“围”受其字形从口的影响,具有环形堤坝的表义功能;清朝时期,“围”的堤坝义共计出现125 次。如:《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二十一·地舆部·六·水利》有记载:“江湖之旁,有淤泥可围者为圩田。”因在滩涂地区围垦造田而形成的圩田、围田,也使堤坝义地名词“围”的造词功能增强,出现了“围基”“基围”“围岸”“围堤”“堤围”“圩围”等词。
根据“围”的历时使用分析可知,“围”的堤坝义始见于魏晋南北朝的“筑围堰水”“傍辽水作长围”,这时的“围”仅表示防水、拦水的建筑物,与其后的“围田”表义有所区别;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可见大量因“围田”而形成的“围”地名。根据语料库,“围田”始见于宋代,在元明清时期得以继续沿用。《文献通考·卷六·田赋考六》:“江东水乡堤河两涯,田其中,谓之圩。农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因此“围田”主要是指在平原河网或低洼的滩涂地修筑环形堤坝,以此围水并开辟农田,可防旱涝,守灌溉之利,并扩大耕地面积。“围”因其字形“从口”,具有环状堤坝义的语义特征。
根据以上语料库的检索与分析,我们认为马显彬提出的“‘围’起源于客家围屋,是典型的客家方言地名词”的观点是错误的。司徒纪尚认为“‘围’为与水利工程有关的地名”这一观点较为合理可信。
(二)垸
《说文解字》:“垸,以桼和灰而髟桼也,从土完声。一曰补垸。胡玩切。”[7]又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桼者,木汁可以髟桼物也。灰者,烧骨为灰也。”[8]《汉语大字典》收录“垸”的义项有:用漆和灰涂抹器物;古同“锾”,古代重量和货币单位;中国湖南、湖北两省在湖泊地带挡水的堤圩,亦指堤所围住的地区。[9]
先秦时期,“垸”未见堤坝义,这一时期其表义有“量名、圆形物体丸”两种,如:《周礼·冬官·考工记》“冶氏为杀矢,刃长寸,围寸,铤十之。重三坑”;《列子·卷二·皇帝篇》“五六月,累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秦汉时期,“垸”未见堤坝义,这一时期“垸”表示圆形物体丸的用法,如《法言义疏·四》中有“《列子·皇帝篇》‘雷垸二而不坠’,《庄子·达生篇》‘垸’作‘丸’,此垸亦谓丸也”。并且进一步由“丸”又可引申为动词表“转动”义,如:《淮南子·卷五·时则训》“规之为度也,转而不复,员而不垸”。魏晋南北朝时期,“垸”在语料中未见使用;隋唐五代至宋辽金时期,“垸”由“圆形物体丸”进一步可表示为具有圆形特征的“茶壶”“碗”,如:《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卷二十三》“寂寂不持律,滔滔不坐禅。俨茶两三垸,意在镬头边”;《祖堂集·卷第十一》“因举无著和尚到五台山,见文殊化寺,共吃茶次,文殊提起茶垸子云:‘南方还有这个不?’”;《医心方·卷第十九》“全阳丹主治:……宿食不消,见饭易饱,离垸还饥,瘦弱虚损”。清朝时期,“垸”的堤坝义始见,可见堤坝义使用共计193 处,据《清实录·(光绪)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九》:“湖南巡抚杨锡绂奏称湖南长沙、岳州、常德、澧州四府州,环绕洞庭,滨湖居民就荒地圈筑垦田,谓之堤垸。有曾被水冲。发帑修复者曰官垸。其未经帑修、及后续圈者曰民垸。”这一时期“垸”不仅新具堤坝义,而且涌现了杨湖垸、刁汊垸、长丰垸、黄丝垸、葛北垸、梁家垸等大量的以堤坝义“垸”为通名的“垸”类地名。
据《清实录》记载:“垸”为洞庭湖湖区居民环绕洞庭圈筑垦田而形成的特有的地名词。“垸”也具有封闭结构的圆形堤坝义,这一语义特征与“垸”在历史文献中的“丸”义、“圆”义等词义相关。“垸”“围”在环形堤坝义语义特征上具有一致性,但其来源及主要分布地域又有所差异。
(三)堤
《说文解字》:“堤,滞也,从土是声。”[10]《说文解字》:“防,堤也。”[11]“防”从阜部,其形为土坡,表示防水的堤坝。“堤”与“防”同,皆指在江、河、海边修筑阻止水患的建筑物,多用土或石修砌而成。
先秦时期,“堤”在语料中的使用共计98 处,其中堤坝义见81 处,如:《礼记·月令》“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鬼谷子·本经阴符七篇》“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秦汉时期,“堤”表示堤坝义的使用频率进一步增加,共计386 处,其中以《汉书·卷二九·志·第九》出现的次数最多,高达59 处。魏晋南北朝时期,“堤”共计使用592 次,仅有《黄帝针灸甲乙经·卷之四》中“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中出现的一处“堤”非实际“堤坝义”,其他皆为堤坝义。隋唐五代时期,“堤”共出现1099 处,仅《备急千金方·卷二十三·痔漏》“堤留于脉而不去者也”等少量用例非堤坝义,其他皆具堤坝义。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堤”“防”二词同义连用共出现98 处,其中实际为堤坝义的共计71 处,27 处由防水的建筑物进一步虚化引申为指对人或事情的堤防、防备。宋辽金时期,“堤”的堤坝义可见4381 次,除了在《宋史》《金史》《辽史》《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三朝北盟会编》《册府元龟》《长安志》《嘉泰会稽志》《嘉定镇江志》《景定建康志》等史实方志中有大量记载外,在《全宋诗》《全宋词》等诗词作品中也较为常见。元明清时期,“堤”的堤坝义由元明时期的5500 余处上升为清朝时期的27000 余处,其使用频率在进一步增加。
“堤”从先秦至明清主要用来指称堤坝义,语义指向较为明确、单一。在历史语料中“堤”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使用频率一直在稳步增长。此外,“堤”具有极强的造词功能,逐步形成了金堤、绿堤、石堤、土堤、曲堤、河堤、堤堰、堤坝、堤垸等大量的双音节形式,堤坝义“堤”属于汉语核心词汇。
(四)障
《说文解字》:“障,隔也。从阜章声。”[12]先秦时期,“障”仅见《尔雅·释言》,即“障,畛也”1 处,表义为田间的小路。秦汉时期“障”主要用作其本义表“阻塞、阻隔”,可表示对江河水流的阻隔,如:《汉书·卷八六·列传·第五六》“武嘉区区,以一蒉障江河,用没其身”;《淮南子·卷七·精神训》“今夫儒者,不本其所以欲而禁其所欲,不原其所以乐而闭其所乐,是犹决江河之源而障之以手也”。魏晋南北朝时期,“障”始见1 处堤坝义,见于《昭明文选·卷第十八·长笛赋》“于是山水猥至,淳涔障溃”。这一时期,“障”处于由其本义“阻隔”可表示对水域的阻隔到进一步可指防水的堤防的过渡阶段,两种释义的理解皆可。隋唐五代时期,“障”见堤坝义1 处,《韩愈集·卷二·古诗二·岳阳楼别窦司直》:“朝过宜春口,极北缺堤障。”宋辽金时期,“障”堤坝义的使用有所扩展,共计8 处,其中,“障”单用表示堤坝义的可见2 处,于《会稽续志·卷第三·会稽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七》中分别可见1 处;“障”与其他堤坝义名词连用的有6 处,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十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五十四》中的“堤障”“陂障”、《嘉泰会稽志·卷第十三》中的“塘障”等。这一时期,“障”表示对水流的阻碍、阻隔的仍较为多见。元明时期,“障”堤坝义可见41 次。这一时期,“障”单独使用时多为动词,且多与堤坝义词同时出现,如《粤剑编》中的“筑堤障水”、《明史·卷八十五·志·第六一》中的“筑堰障之”、《明史·卷三〇一》中的“筑海塘障之”等。此外,“堤障”“陂障”“堰障”等堤坝义词联合使用的情况有所增加。清朝时期,“障”堤坝义见126 次,其中,堤坝义“障”与“堤”连用构成“堤障”同义连用的用法高达37 次。“障”的堤坝义使用主要与其经常出现在具有堤坝的语义环境之中而受到语义感染有关,如宋辽金时期,“障”表示堤坝义共计出现8 处,其中其与堤坝义词语“堰”“塘”“陂”“堤”等连用就共计6 处。此后,自魏晋南北朝后单独统计“障”与“堤”出现在同句、同段的文献环境中的数据如下:隋唐五代时期16 次、宋辽金时期295 次、元明时期503 次、清朝时期3468 次。
(五)圫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圫”未见使用。隋唐五代时期,仅见1 处“圫”用于直音注音,为“阳朔三年,思阝侯长嗣”(《汉书·卷一七·表·第五》),颜师古注“思阝”为“思阝,音圫”,未见堤坝义。元明时期,“圫”未见堤坝义。但在(万历)《明神宗实录》中可见4 处使用,皆为同一人人名,即万历戊子年江西乐安王府奉国将军“谋圫”。清朝时期,“圫”可见2 处使用,一为《清史稿·卷四〇八·列传·第一九五》“咸丰二年,粤匪犯长沙,上书县令朱孙诒,请练乡兵从罗泽南教练,屯圫埔,以团防劳叙县丞”;一为《皇朝经世文编·卷一百七·工政·二十三·各省水利·四》“论湘阴县堤防,曰湘邑居洞庭之滨,地势最卑。其东北一带近水,悉巨浸也;而县治之西曰淮西,其水势更甚。今其地生聚日繁、土田日广,防遏不可不豫,而围因以设焉。分观其势,各自塍堤,统计其数,则有十六……至北则有余家垸、西北又有庄家围,暨黄公、鲁家、买马、葡萄等圫。”
《说文解字》中未收录“圫”。《集韵》“墺”字下有“古作圫”[13]。《说文解字》:“墺,四方土可居也。”[14]“圫埔”一词的表义应与“墺”相通。
据《皇朝经世文编》记载,“圫”就其前后语境与水利相关、与堤坝义地名词“垸”“围”齐用,可见具有堤坝义,应为地名“葡萄圫”,仅出现在洞庭湖湘阴区域。《康熙字典》:“圫,于到切,并音奥,四方土可居也,又水厓曰墺。”[15]《说文解字》:“隩,水隈厓也。”[16]据上“圫”表示“水流弯曲的的岸边”到“水边的堤岸”,其义项应与“墺”“隩”的异体同用相关。
根据以上洞庭湖湖区堤坝义地名词“围”“垸”“堤”“障”“圫”的历时演变数据可知:第一,在历史文献中,“堤”始终在汉语堤坝义地名词中占据主导地位,自先秦至今,“堤”的语义指向单一、明确,应为汉语堤坝义的核心词;第二,在出现及使用层次上,先秦至秦汉时期的堤坝义地名词只有“堤”,魏晋南北朝时期增加了“障”和“围”,清朝时期出现了新的堤坝义地名“垸”“圫”;第三,在分布地域上,仅有“垸”“圫”为洞庭湖湖区特有的堤坝义地名词;第四,在语义来源上,“垸”因词义的引申而成为具有圆形、环形语义特征的堤坝义地名词,“围”因其字形“从口”以及历史上江淮地名的围田而成为具有环形特征的堤坝义地名词,“障”主要因为与其他的堤坝义地名词同义连用而造成语义感染,具有堤坝义,“圫”因与异体字“墺”“隩”的辗转使用而由水厓义具备堤坝义。
二、现时分布
根据《洞庭湖志》的记载,使用百度地图和各类方志,对其收录的堤坝义地名词围、垸、堤、障、圫等在现今湖南省的地域分布情况进行检索考察。
堤坝义地名词“垸”共计254 处,主要分布区域为岳阳、益阳、常德、长沙。其中,岳阳市有分布在华容县、湘阴县、岳阳县、君山区、云溪区的北垸村、万家垸村、登艮垸、陶家垸、保合垸、吴家垸、紫南垸、方城垸、鼎丰垸、冬垸子、宝塔垸、春垸村、兔湖垸、孤儿垸、北垸湖村、永兴垸、麻垸、明月垸、洪港垸、炉子垸、小洲垸、罗江垸、昭福垸、三合垸、成美垸、润德垸、崇安垸、史家垸、六合垸、麻塘垸、平垸村、七星垸、坪桥垸、马家垸、何家垸、洪港垸、炉子垸、小洲垸、罗江垸、东巴垸、广朋垸等;益阳市有分布在赫山区、资阳区、沅江市、桃江县、南县的温高垸、吴家垸、稠木垸村、均安垸、东成垸、姚家垸、一城垸、长春垸、同兴垸、鼎兴垸、麻竹垸村等;常德市有分布在鼎城区、桃源县、安乡县、澧县、汉寿县、津市市的木塘垸镇、车湖垸、丁家垸、安宁垸、福民垸、天湖垸、槐西垸、寿安垸、康乐垸、向阳垸、胜利垸、德安垸、洪福垸、文家私垸、东洲垸、共和垸、韩家私垸、九垸乡等;长沙市有分布在岳麓区、雨花区、望城区、天心区、长沙县、宁乡市、浏阳市的洋湖垸、丰顺垸、湄溪垸、翻身垸、苏蓼垸、水塘垸、回龙垸、解放垸、象鼻垸、善化垸、新河垸、福安垸、徐家垸子、塘垸冲等。
堤坝义地名词“堤”共计164 处,主要分布在常德、岳阳、益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中,常德市有分布在鼎城区、武陵区、桃源县、汉寿县、澧县、石门县、临澧县的腰堤、湾堤村、湖堤村、南堤村、么堤村、断堤村、南堤村、新堤拐、北简堤、滩湖北堤、双日堤、潘家堰堤、大当堤、芭茅堤、堰堤、杨树堤、戴堤、南堤、官堤、新堤、古堤冲、间堤、马堤湾、断堤武家等;岳阳市有分布在岳阳楼区、君山区、华容县、岳阳县、湘阴县、平江县、汨罗市、临湘市的北堤到、横堤子、堤边上、南堤咀、双堤村、南堤拐、月堤湾、新塘堤、三叉堤、石头堤、横河堤、东堤、半坝堤、南堤、红湖堤、东堤村、麻石堤、横堤、双堤村等;益阳市有分布在赫山区、沅江市、安化县、南县、资阳区的三岔堤、堤卡子、横堤村、松树堤、槐花堤村、辖公堤、弯弓堤、廖家堤、新堤咀村、水堤、张公堤、塘堤、下间堤等;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有分布在龙山县、凤凰县、保靖县、永顺县、泸溪县的六堤沟、石堤上寨、石堤下寨、上洞堤、石堤村、石堤村、石堤湖、岔堤、黄堤堡、堤溪、龙堤沟、岩堤湖、泥堤湖村、石堤镇等。
堤坝义地名词“围”共计80 处,主要分布在长沙、常德、益阳。其中,长沙市有分布在望城区、芙蓉区、开福区、长沙县、浏阳市的白沙围、学堂围、六合围村、吴家围、后丰围、荷叶围、青山围、四合围、长围冲、灰围、卢家围、桑树围、涝湖围、大围、边洲围等;常德市有分布在安乡县、桃源县、澧县的高围、围洲坑、吴家围、甘家围、洪家围、沟围湖、添围垸等;益阳市有分布在资阳区、赫山区的五围、八围、周家围、邱家围等。
堤坝义地名词“障”共计67 处,主要分布在常德、益阳。其中,常德市有分布在汉寿县、临澧县、安乡县、鼎城区、武陵区的百引障村、太平障村、六连障、灰浦障、黄家障、三汉障、大连废障、西瓜障、板壁障、官兴障村、丰临障、新障湖、百亩障、毛家障、子障、游草障、刘家障、太和障、沙障、七荆障、如意障、日新障、窝河障、龙家障、叶家障、福兴障、四合障、同心障、夏家障、三星障村、张家障、茶亭障、张家障、马横障、王家障、伴仙障、茅叉障、车碈障、保安南障、危家障、吴家障、永兴障、大兴障、川新障、新旨障、上新障、马家障、黄花障、太平障等;益阳市有分布在沅江市、南县的障东村、和障等。
堤坝义地名词“圫”共计35 处,主要有分布在岳阳市湘阴县的新圫垸、东圫围、白水圫、柳家圫、蒿茸圫、土堤圫、黄婆圫、兰圫坪、李家圫、湖边圫、大圫塘、蒿草圫、下圫里、北圫、翻关圫、长山圫、大圫里、买马圫、新圫、彭家圫、棉花圫、胡家圫等。
根据以上洞庭湖湖区堤坝义地名词的现时分布数据可知:第一,“围”“垸”“堤”“障”“圫”在湖南现今地名系统的分布中仍主要集中在岳阳、常德、益阳、长沙等环洞庭湖区域。不处于这一区域的地名词,一般不具有堤坝义,如娄底市新化县的屏峰障、张家界慈利县的山峰大摩障、郴州市桂东县的高障等;株洲市的炎陵县的石围、郴州市安仁县的围家岭等;娄底市双峰县的杏花圫、斗牛圫、柑子圫、谭家圫等,“圫”皆表示山地地形,无堤坝义。第二,与汉语堤坝义地名词历时分布数据不同的是,在现今地名系统中,洞庭湖湖区的堤坝义地名词以清代后起的“垸”为主导词,约占今洞庭湖湖区堤坝义地名词分布数据的43%。
本文从历时演变和共时分布两个视角对洞庭湖湖区堤坝义地名词“围”“垸”“堤”“障”“圫”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本文的研究表明:在这些历史上称呼不一的堤坝义地名词中,“堤”为汉语中表示堤坝义的核心词汇,仅有“垸”“圫”为洞庭湖湖区特有的堤坝义地名词;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堤坝义地名词“围”“垸”“堤”“障”“圫”在现今地名系统中往往也存在着与堤坝义不相关的义项,只有那些具有位于环洞庭湖湖区这一分布特征的堤坝义地名词仍保留有稳定的堤坝义。
洞庭湖具有强大的蓄洪能力,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洞庭湖湖区的堤坝义地名词是洞庭湖在历史上无数次使长江洪患化险为夷的印证。在我国的现今地名系统中,分布于洞庭湖湖区的环形堤坝义地名词垸、围,共计334 处,约占洞庭湖湖区堤坝义地名词总数的56%。尽管现今“堤”“垸”“围”等皆表堤坝义,但是最早筑堤和围垸并不是同一概念,洞庭湖湖区的环形堤坝义地名词垸、围皆产生于明末清初,这与洞庭湖历史上的围垦造田(即围垸)密切相关。正因为“无湖沙则无湖州,无湖州则无堤垸”,“昔之八百里渺渺洞庭”演变至今才淤出了八百万亩良田。堤坝义地名词围、垸、堤、障、圫是洞庭湖湖区水域变迁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