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管理中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研究

2023-03-15唐水明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3年2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班级管理小学

唐水明

[摘    要]小学班级管理当中开展高质量的班级管理,班主任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发挥好“双减”政策执行者、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引领者、小学生权益保护与捍卫者、小学生学习组织者的角色职能和理清自身的工作任务,结合工作目标进行工作内容统筹和工作规划安排,以确保工作内容真实、任务高效落实。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班主任所需承担的教学、管理工作更为繁重。针对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需要从多个方面理解自身的工作特性,做好自身的工作定位,解決好在以往班级管理当中存在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边界不清、问题归因不明确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角色定位

一、小学班主任需要发挥好“双减”政策执行者角色职能

2021年7月“双减”政策面向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全面落地实施。“双减”政策强调,学校需要发挥自身教育管理的核心智能,通过不断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以及内部的服务水平,为立德树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在教学服务当中,需要对作业设计与实际的作业管理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优化,同时增设课后服务等优势环节,来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实现教学回归校园的最终目的。小学班主任在“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当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承担具体、繁重的工作任务。因此班主任需要在当前的小学班级教学与管理当中,坚持将“双减”政策的内涵宣传到位,同时将“双减”政策的精神和教学素质做到全面执行。需要关注到的是,班主任在“双减”政策下,面向学校的班级教学管理工作岗位,需要投入更多的工作热情,保持自身的工作自主性。相应的,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承担的工作责任将会更加繁重,除了要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还需要不断对班级管理形式进行优化,针对性激活班级内部的核心精神,带动学生形成自身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双减”政策当中一个典型的教学模式为5+2模式,该模式是指每周五天教学日中,每日开展两个小时的课后服务,对于学生来说拥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但是对于班主任来说无疑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工作强度。对于班主任来说,需要做好相关工作的安排和准备,将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以及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作为主要的“双减”政策执行目标,不断进行设计、管理和优化。班主任需要积极主动地组织开展各种类型内容丰富的人文艺术活动,引导学生广泛踊跃参与其中,有效提高班主任在教育方法、内容维度上的拓展升级能力。与此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关注全面育人背景下学生主体性价值,进而投入更多的精力,针对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计划,实现教学模式的全面优化。班主任肩负起“双减”政策参与者、执行者的角色定位。班主任所开展的各种工作设计,在实际执行中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和积极行动,将“双减”政策在小学教学系统当中的具体开展形式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从而保证“双减”政策能够在学校教育当中全面落地,在小学教学管理环节中,展现当前国家教育体制优化创新中所倡导的“多维育人”观念。当前,班主任以“双减”政策执行者角色作为关键性定位,依托教育理解、教育智慧,立足课堂教学管理环境,尝试不断打破边界,进行多元融合,借助自身所拥有的丰富内在教育素养和对于“双减”政策的精准解读,从学生成长需求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符合他们需要的、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的活动场地,有效激发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学习、对参与生活、对未来憧憬和向往的兴趣,提高“双减”下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

二、小学班主任需要发挥好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引领者角色职能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在较长的教学阶段内,部分学校和教师缺少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受到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教师、家长的关注点集中在学生的成绩水平之上,对于学生存在的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存在一定忽视。近年来,伴随着教学调研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教育专家发现小学阶段学生同样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同时,肥胖、近视等亚健康问题也在时刻困扰着学生。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第一责任人,需要承担起针对学生身心健康进行管理的重要职能,做好身心健康塑造者、引领者的角色定位。

班主任需要关注以往被忽视的学生心理环境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缺少自主的心理调节能力,在遭遇外部冲突如家庭生活不美满、学习压力过大或者与同学之间出现矛盾后,很容易出现严峻情绪化问题。班主任或者家长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外部介入,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环境持续恶化,演化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做好身心健康引领者角色定位,就必须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与学生交朋友的方式,拉近距离,快速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班主任需要改变传统观念,从情感层面出发,将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在交流沟通当中,表现出对于学生的爱护、关怀,通过清晰、直白的爱的方式,架起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尝试获得学生们的信任,打开他们,尤其是性格内向、较为自卑学生封闭的心扉,引导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求与班主任的交流,向班主任坦诚自己的心理历程。在整个过程中,班主任要针对学生们存在的不良心理、恐惧心理、戒备心理等进行观察判断,消除双方在心灵层面的隔阂,避免学生的负面心理影响他们的情绪。同时,班主任要打破“严师出高徒”等传统观念,认识到学生本身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在日常的活动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静下心来,主动、耐心聆听学生的心声,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参与到学生群体当中,与学生一起探讨深度互动,帮助学生们塑造他们的健康健全的灵魂。其次,班主任要注重心理健康的塑造与道德品行之间的关联,引入以德育德的基本原则,以自身德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学生。整个过程中要注重隐性的教育引领,发挥心灵感召的影响效果。其中班主任在面向学生时的言谈举止、气质风度等都是学生受到直接触动的对象,通过隐性教育,增强学生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形成向班主任学习效仿的意识,帮助学生们形成独立的人格、健康的思想和强烈的自主意识。再次,班主任面向不同学生群体时,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本身所受生活环境影响下表现出的差异性特点,重视对于学生特点的尊重,挖掘不同学生可能存在的潜能,使学生所拥有的优势,能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出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此同时,班主任要通过如电子档案记录、学生学情分析等手段,了解并分析学生存在的个性化特征,明确其中差异,针对不同学生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手段,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扶和引导,切实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获得健康积极的心理环境。最后,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坚持学生自主走出困境的教育原则,通过教学活动设计,唤醒学生本来拥有的自信心以及包容心,引导学生在遭遇失败与挫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能够形成坚持自我、不断突破、敢于挑战的积极精神。同时,班主任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保护学生们自尊心不遭受冲击。通过在班级环境当中树立榜样形象,利用榜样力量,让学生探索出“我能做、我会做、我敢做”的自我认知。

三、小学班主任需要发挥好小学生权益保护与捍卫者角色职能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中针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明确提出教师需要肩负起保护学生学习生活安全、维护学生人格尊严的要求,对于班主任来说,如果没有能够认真践行保护与捍卫学生权益的职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受教育权利遭到剥夺就是班主任工作的失职。在日常的工作当中,班主任需要主动关心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维护学生日常切身利益,在工作当中需要杜绝讽刺、挖苦、歧视学生行为,在学生管理当中不能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各种形式的变向体罚。基于此可以充分认识到,小学班主任应当做好学生权益的保护者和捍卫者的角色定位,履行好法律赋予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当前,“双减”政策全面落地实施,中小学阶段教育系统、教育模式正在日趋完善,中小学班主任想要能够做好履职,开展高质量的工作,就必须从职业知识技能出发,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师岗位道德素养、专业技能素质全方位拓展等,适应新时代的种种要求,同样的,班主任身上所肩负的工作责任也越来越重。小学班主任需要认清自身在工作当中的权利捍卫者的重要定位,不断优化自身工作流程,理清明确当下对学生合法权益保护者、捍卫者的基本理念。五育并举的开展,需要以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本前提,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当中,同时需要捍卫学生获取知识的权利,明确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所形成的不同兴趣方向以及对于知识的求知与追问,只有如此,教学工作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使学生产生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情形认知,进而形成对于未来发展的殷切期待。面对小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好奇心和求知欲,班主任如果缺少对于学生权力的尊重,无法针对学生进行知识获取的权利的保护,那么学生在学习与成长当中,便会受到极大的身心危害,除了会扼杀学生原本拥有的求知欲望,还会阻碍学生独立的社会人格的塑造,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班主任首先要从学生的学习知识的权利出发,通过履行自身的职责,来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避免学生求知权利受到侵害。另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能会出现因外部因素所导致的各种安全隐患,威胁学生的健康发展,班主任需要以学生健康成长第一责任人的角色定位,履行保护学生、捍卫学生的职责,针对当前学生权益保护环境下可能遭遇到不可预知、不可抗力重大危险或是灾难时,班主任需要第一时间参与进来,对学生进行有序引导和疏导,帮助学生快速脱离当前的危险境地,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四、小学班主任需要发挥好小学生学习组织者的角色职能

班主任除了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之外,还需要抓好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教育引导。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落实,学生也逐渐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移到主动学习当中,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各种各样的探究式教学项目,成为教学主流。相应的,班主任需要做好学生的学习组织,以组织者的身份定位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从教学观察来看,大部分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通过具体的项目活动方式,进行自主探索。整个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充分表现自己的教学智慧,在教学当中扮演关键性角色,保证学生更高质量地参与到活动项目当中。班主任在履行职能,发挥角色定位作用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理解问题,实现学科问题与生活场景的融合,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具生活意义。班主任需要充当起问题引导者、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者的重要角色,融入自身的教育智慧,进行更为巧妙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能够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其次,班主任需要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动手实践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不断地体验当中感受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与传统课堂学习方式相比,其优势在于能够通过多元感官的刺激,来帮助学生获取到关键知识,带领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核心的学科内容,引导学生跳出原有的定势思维,避免学生陷入到错误的问题判断当中。

最后,班主任需要格外重视学生组建的合作小组这一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是当前面向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教学手段,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增强学生探究动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来。班主任在开展工作中,需要以学生学习小组的设置作为关键的教学环节。在工作當中通过指导小组内部成员针对具体问题的探究,展开高质量合作,从而实现群体参与共同学习探究的积极能效。班主任需要坚持自身的团队组织者身份,通过不断增强团队内部向着共同目标的凝聚力,融入、渗透出主体参与思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水平。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当中承担角色定位十分多元,“双减”政策下,班主任需要履行更多的角色职能,结合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教学管理计划,贡献自身力量。班主任需要清晰认识到自身的角色定位特点,以充足的教学热情、不懈怠的教学精神和丰富的教学智慧,为学生开辟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史丽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1):141-143.

[2]张俊然,王凯凯.用“心”做有温度的教育——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J].教育艺术,2022(10):49.

[3]张静.以人为本,以情育人——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探究[J].教育艺术,2022(10):51-52.

[4]蔡雪莲.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应知行合一[J].第二课堂(D),2022(10):68.

[5]徐月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心得[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9):120-122.

[6]芮文莲.运用语言艺术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效率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9):144-146.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班级管理小学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