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生涯预双创”引入高校职业生涯课堂的实践研究

2023-03-14周士心

华章 2023年10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参与式教学

[摘 要]提高高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核心目标,而现有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与实践双向体系大多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双创教育分离教学,在教学中偏向于“听”和“看”的直接经验获得的学习方式,缺少了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本文通过在高校职业规划课程中引入参与式教学“生涯预双创”的实践和研究,利用参与式教学的特色与“预双创”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明确职业自我概念,在高校职业生涯课堂中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实现学生对明晰自我概念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澄清在职业和自我相匹配的生涯概念,深化职业生涯规划与双创教育的课程内涵、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涯预双创;职业生涯教育;参与式教学;职业自我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也同期萌芽。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之后的几十年时间经历了发展、停滞、再发展的过程[1]。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高校人才从原有的国家“包分配”到“供需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的就业形式的逐步转变,我国高校开始重新重视起职业生涯教育,在美国职业心理学家舒伯关于生涯发展的理论中,大学这个年龄的学生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是拓展生涯经验和增进自我了解的职业探索活动。

现代意义上国内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正式兴起于2000年10月,以北京大学等8所首都高校组织开展的“2000年大学职业规划”活动为标志。

一、现有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与实践双向体系的特色及局限性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上明确表示“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自教育部发布文件以来,职业规划课程被纳入人才培养和就业的“顶尖”项目,课程建设和教育开始受到关注,关于教育改革的研究也在继续。

从现有文献来看,职业规划课程的教育改革的研究视点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基于心理学的研究,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二是从管理学的观点出发,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要素、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探讨;三是结合时代背景,对社会需求和大学生个人成长需求进行的研究;四是着眼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本身,对授课内容、教授方法、教学团队等详细论述。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改革探索,基本已建构起众多高校都在运行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与实践双向体系。一方面,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培养,把基础课程教育、职业测评工具和包括职业生涯决策、创业基础教育和就业择业内容的特设课程作为重点开发,挖掘大学生职业兴趣,清晰大学生职业认知,扎实大学生职业规划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咨询辅导机制,学生课外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融合,在实践方面提高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和改进的能力[2]。

目前,重师资、强课程、含双创、有实践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确实让职业生涯教育在全国各高校蓬勃发展,各地高校,采取有力措施,深化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初步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和制度成果,但也逐渐显露出了一些局限性。

一是教學目标过于宏观化。现在常见的那些不够具体和具象化的教学目标,导致没有明确的指标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没有清晰的衡量标准。二是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外实践都偏向于“听”和“看”的学习方式,是直接经验的获得,缺少了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完全分离教学,导致两门课程的效果都以展示或参加各类相关比赛作为衡量成果的标准,少部分个人能力较强的学生得到教师的个别集中指导,为了展示效果的“漂亮”去过度包装自己,为了参赛去临时“拍脑袋”想项目,准备策划案。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参与课程的同学只是走个过场,并没有充分的时间真正去思考、去参与自我管理和自我认知的过程,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得不到实质提高。三是缺乏对职业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理解。这通常表现为:每节课的中心内容不明确,运用各类测试和游戏的目的不明确,课程设计的内容丰富,本质上却不明确,显然,这是对国外引入的职业生涯理论还没有深入的研究,没有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和改进。此外,许多学校虽然增加了“职业素质培训”的内容,但由于说教色彩浓厚,无法得到大学生的认可。特别是在信息和知识迅速膨胀的时代,学生快速了解各种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大学生不缺“知识”,缺的是通过实践得到直观真实的体验,然后反思自己的特点,做出选择。

因此,让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课程的课程任务主体是自我,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具有操作性和职业体验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探索有具体细化的教学目标、可测评衡量的教学效果,能最大限度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亲身参与并体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是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参与式教学与明确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关系

舒伯在职业发展理论中提到了职业自我概念这一概念。他认为:职业自我概念是一个人整体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整体自我概念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上的反映。也就是说,职业自我概念核心思想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其本质是探索自我。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人的认知是通过自身的经验主体地建构而得的。

而参与式教学就是指所要传授和达到的教学知识和效果的获得是通过师生共同教学实践来实现的,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提出阶段性的目标任务,根据教学条件设置具体场景,学生作为任务主体,通过前期分析和课堂实践,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完成任务,达成目标[3]。

教师通过观察和阶段成果分析,引导学生在对职业领域的探索中不断地发现和了解自己,调整对自我这个概念的认知,并影响他们的职业行为和决策,促进职业成熟。

从两者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参与式教学对明确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是具有推动、正向作用的。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布置参与式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职业情境进行亲身体验。教师在过程中进行指导,学生代入职业角色进行体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自我分析,展开积极的情感体验,循序渐进,让学生看到目标、感受过程和自身需求,体验“鱼”“渔”“欲”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期待和积极性,增加课程的动力和实效。

参与式探索自我的平台,既能实现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心理需求,也帮助学生澄清在职业规划中与自我概念相匹配的生涯发展任务,明确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目标所在。

三、用参与式教学“生涯预双创” 明确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具体操作

(一)参与式教学“生涯预双创”的概念

现在高校中普遍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往往开课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之后。一方面,面向大范围学生群体的双创课程教学内容大多基于理论,旨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基本双创知识的学习补充。职业生涯课程的教师和双创课程的教师分离,双创课程内容往往和学生前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脱节,任课老师也很难根据学生的特点出发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一般都为1到2学分,在有限的课时内,双创课程既要解决学生创业就业的意识唤醒问题,又要进行学生双创能力的积累和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达不到教学目的。

参与式教学“生涯预双创”旨在将职业生涯课程教学与指导学生开展预双创项目结合,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中引入参与式的“预双创”内容,让每个学生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来逐步形成团队、整合创意、进行创新,完成双创计划书的撰写[4]。此时,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和创新创业概念的了解基本为零。从零开始引导,在实践中引导,让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种刚起步的认知状态,正是开展教育的合适时机,既是广大学生的迫切要求,又符合了要引导高校毕业生尽早调整就业观的政策要求。

(二)建立“生涯预双创”设计任务—团队参与—反思调整—总结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与式教学“生涯预双创”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的实施,首先需要建立设计任务—团队参与—反思调整—总结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学生团队完成一份双创计划书为核心,以计划书每一个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和反思调整为线索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环节。

第一步是设计双创任务,任课老师要求组建学生双创项目团队,要求每个团队在一个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完成一份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其次是团队参与,师生共同体验,学生根据职业兴趣测试,组建双创项目团队,进行团队建设,培养团队意识,模拟真实职场,分配职场角色进行调查、分析和体验。再次是教师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对双创计划书的及时的点评和让学生进行反思,以完成一份合格且有价值的双创计划书为导向,通过双创计划书的完善调整和项目的开展,让学生在思考“创新创业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在项目中我担任什么角色?我表现得怎么样?为了项目的开展我给自己制订了怎样的计划?项目进度及成果和我之前调研是否一致,为什么?”的过程。主动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职业性格、职场分析、职场胜任力、职业路径设计等各章节内容有机串联,引导学生把个人、社会、环境等影響因素加以整合分析,在“实战状态”中更加动态地了解自己职业兴趣的形成、职业选择的过程、取得成果或失败的原因,在对双创项目做出调整完善的同时,让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创新创业知识真正影响到大一学生,唤醒他们对于就业、创业的思考。教师的及时点评非常重要,第一时间引导学生去思考自身的某个态度或者行为对完成任务成功与否影响巨大。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提高合作力,发挥个体优势共同解决复杂问题。最后是总结提升,各团队分享经验,总结不足。对各团队之间的讨论,提出建议,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学生的双创计划书做分析点评,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提高,明确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空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创意和选择,在引导的同时,灵活进行课堂管理,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三)参与式教学“生涯预双创” 对明确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作用

职业自我概念核心思想是自我发展,预双创的过程能让学生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学的同时,结合团队双创计划书不断自我反思与自我完善,去追求自我实现,这符合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职业自我概念本质是探索自我概念,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生涯发展任务,双创计划书中,无论是符合学生自我定位的团队角色选择,还是项目背景介绍、市场分析、经费使用等,都给学生提供进一步了解自我的平台和途径, 既满足了学生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也帮助学生更明晰与之相匹配的生涯发展任务。

参与式教学“生涯预双创”进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大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职业角色需求,了解自我在职业中的体现,进行自我塑造和调适;发现职业人脉,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社会性在职业规划中的重要意义;明确职业信息和职业目标;掌握搜寻职业信息的方法。

尤其重要的是,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必须让学生建立起动态发展的职业意识。用“生涯预双创”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及完成双创计划书的过程中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动态的职业探索,以动态的自我觉醒和不断调整的良好心态完成真正代入自我角色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职业的市场调查,对就业前景的客观了解,学会在动态发展的职业生涯中主动调整、更新和完善自我,真正达到明确职业自我概念的目的[5]。

结束语

将参与式教学“生涯预双创”引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既能达到现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建立学生职业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协作共赢精神,切身了解职业内涵与职业所需的必备专业知识,对市场环境认知和决策分析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过程中的参与度,明确学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同时也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创业为目标的双创课程定位,深化职业生涯规划与双创教育的课程内涵、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闫豆豆.职业生涯教育者的核心专业素养培育[J].人才资源开发,2022(21):55-56.

[2]张蕾,李梦瑶.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9):98-101.

[3]朱芮.大学生职业规划课题参与式教学干预研究:“明确职业自我概念”为课程目标的教学研究[J].价值工程,2016(30):147-149.

[4]齐晓威,杜瑞卿,李天锁.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3):70-72.

[5]赵坤龙.书院制育人模式下精准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路径探究[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2(9):51-53.

作者简介:周士心(1981— ),女,汉族,浙江嘉善人,上海杉达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教育参与式教学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
参与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解析
大学生职业规划课堂参与式教学干预研究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进行中学地理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中职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德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