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哲学意蕴与路径探索

2023-03-14沈榕

华章 2023年10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思政教育融合

[摘 要]劳动是人进行物质生产生活的手段,但从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辩证关系维度来说,劳动更是人之为人存在的根据。所以,劳动教育必然是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对于劳动教育更多囿于劳动理论认知培养方面,而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大多是重复模仿性活动,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精神培育方面并未得到充分呈现。通过对劳动教育的哲学意蕴的深入分析,才能回归劳动教育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点对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劳动教育;思政教育;融合;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要打开人类的历史的钥匙只能是劳动,因为“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人通过劳动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中与外部客观世界打交道,同时也与人自身打交道——再生产自身的自然力量和精神世界。现实生活中的劳动活动是客观物质世界向人历史地、现实地展开的关键之锚。所以,通过劳动人能从多维度关系中获得自身现实的存在和力量,我们的思政教育才能更好地立足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当下,劳动素质已成为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重要部分,不能再以单一的“唯分数论”去评价和束缚青年的全面发展和主体性。高校思政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目的更在于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具有主体性而自由的全面发展之人。所以思政教育不仅仅通过传播理论知识达及青年的精神世界,而同时也迫切需要通过劳动教育夯实青年本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一、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哲学意蕴

思政课堂中所传授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在现实生活的劳动实践中得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劳动实践才能构建青年人深层的认同基础。所以,无论是“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上,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内容上,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始终都是内在统一的,都是导向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

(一)劳动中人本质力量的现实生成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正是从劳动的视域,深入揭示了作为生活世界之主体的现实的人的劳动本质,深刻揭示了作为生活世界之基本内容的社会交往关系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质,从而把哲学的目光聚焦于生活世界的劳动根基上,在劳动及其关系中求解人的本质,在劳动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内在逻辑”[2]。所以,劳动是人的存在之基,是面向未来可能性的现实之基。人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身的本质力量,不仅再生产自己的大脑、肢体、感官,同时也使得人的精神力量也得到再生产。人只有在他的感性具体的劳动中才能寻找到思维的根据,在劳动中他的行动和思维是一致的,如果行动和思维不一致,就会导致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的二元对立,使人产生主体性力量的虚弱感和思维与现实之间的撕裂感。

劳动的历史辩证运动,也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历史辩证运动,这主要体现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之间的双向运动过程中。人将自身的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通过劳动的直接现实性表达出来,成为现实的、历史的对象化存在。这也即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客观物质世界在何种程度上被改造,其规律在何种程度上被人所把握,都表达了人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即生产力。另一方面,人通过劳动实现了客體主体化的过程,人的大脑、肢体和感官等自然力量得到增强或延伸,同时人从自身的对象物中直观到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即是一种审美性的直观,人能从他的对象物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所以,人在历史中的每一阶段到底在何种程度上成为现实的人,只能通过现实的、历史的劳动才能得到确证。

(二)劳动中历史现实的人的生成

人总是具体的现实的人,而非抽象之人。人是不断运动的过程,不会有终结。人从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盲目自在状态走向社会性的自觉自知状态,是一个历史的辩证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历史发展基点就是人的劳动活动,因此,人何以成为人,世界何以如此这般呈现在人的眼前等这些问题,只因劳动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回答。在原始生存状态中,人与他的生存条件是浑然一体的,也即是既定的,不是由人自己创造的,所以人自身的初始状态也是既定的,也就是自然存在,此历史状态下的人并未改造自己的生存条件,也未改造人自身。而人的生成历史恰恰从对大自然的原始状态进行改造开始——即对象化的劳动,人的生成历史与对象化劳动历史具有同质性,是同一个过程。人在对象化的劳动中产生社会性意识、产生自主性意识,能自觉地根据目标而选择、制作、加工、美化、创造他的劳动对象。在这一劳动活动中,人逐渐从盲目的自然存在状态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关系性的人,也即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人,而非无历史的动物性存在的自然之人。因此,劳动构成人历史生成的基石。

(三)劳动中社会价值观的生成

现代化社会中,网络世界中充斥着巨大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人们被动接受着网络世界中提供的各种各样的价值。如果我们不是通过具体现实的劳动去鲜活地与大自然和社会打交道,那么,价值判断对我们来说就是未知的并且是失去根据的。如果仅凭灌输概念进而逻辑推理,我们只能在头脑王国中去构造所谓的价值体系,这样的价值体系是基于概念逻辑先行而产生的,而不是基于生活实践的历史现实,不是基于来自现实生活带来的现实阻碍和现实矛盾,所以并没有可靠有效的根据。头脑王国中产生的关于价值的看法,是基于概念的逻辑,而非生活现实的历史逻辑,这就往往会出现很多与现实相背离的荒谬的观念。所以,通过感性的劳动实践,人必然与一定历史场境下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连接,真正的价值问题才会产生,人才能基于人之为人的尺度去建构价值体系,并形成价值观上的认同感。

(四)劳动中多重维度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人劳动的自由也即人的自由,人通过劳动,形成人与自身、与他人、与自然、与对象世界之间的关系,而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也必须从这几重维度的关系中体现出来。自由一定是对上述几重关系中客观规律的把握,并能运用客观规律进行再生产。而只有历史的感性的劳动才能了解和把握必然性,所以,人的自由主要就表现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这种“自由自觉”的劳动意味着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运用劳动能力的过程,一方面体现为对外部世界及对自身认知水平的加深,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掌握,使对智力发展有一定要求的复杂劳动能力得到优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为体力劳动本身对体力训练、肌肉运动、熟练动作等活动的强化,实现简单劳动或复杂劳动的体力劳动部分的能力进化。在实践过程中,劳动能力的提升又会投射到劳动实践中,形成对自然改造能力的升级。而环境的变化会作为生产中物的要素改造身处其中的人”[3]。所以,人通过劳动在与他人、与自己、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获得对客观规律的掌握并学会利用规律进行改造,历史性地进行改造,也历史性地改造人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通过劳动从多重关系中获得对必然性的认识,使自身从自然束缚状态、他人奴役状态和被物质的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二、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在思政教材中挖掘劳动教育元素

作为教学改革创新实施主体,除了单独设立的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之外,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发挥自主创新意识,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挖掘各类思政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的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这一板块中,就可以挖掘出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重点为学生阐明人的劳动实践在解决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二元对立问题上的重要意义,以及劳动实践的观点是如何对人的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科学解释的。在这一章节中,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双向互动过程这一知识点也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劳动教育元素。通过人的劳动实践作为中介,主体客体化过程的实现可以让劳动实践主体直观到自身的本质力量,达到一种审美的教育目的。同样,客体主体化过程的实现是对实践主体身体的延伸和深化,也是对实践主体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改造。所以,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打通主体和客体世界之间双向互动的通道,才能在这样的“我”与“世界”双向互动中建立主体自身存在的现实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也可作为劳动教育的专题。在近代史纲要课程中也可重点从唯物史观层面(劳动人民创造历史)融入劳动教育元素。

此外,在学生的专业课程中,专业课教师也应基于“课程思政”框架挖掘专业课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讲述行业领域中的劳动先进模范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认知中搭建科学实践观,培育勇于探索、专心致志、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与劳动精神。比如,在法律专业课程中,教师可以在劳动法内容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在人工智能专业课中,可从人机技术关系和伦理关系内容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对专业课中的劳动教育元素的充分挖掘,不仅有利于使学生能更为科学地理解世界,也能更好地建立起学生自觉能动的主体性,从身心方面使学生获得更为健康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为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劳动实践对于解决个人学习工作中的现实矛盾的重要作用,让学生领悟到通过人的劳动产生的主客观世界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走向真善美统一,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建立劳动教育的创造性活动平台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色,发挥主体作用,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形成能相互促进的有机体,突出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逻辑特点和教学特点,明确针对劳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将理论与实际充分关联,用榜样的力量滋养学生心灵,用理论的力量武装学生头脑,用实践的力量建立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可以通过思政教育达成对劳动教育理论部分的教学目标,然后通过校园清洁、志愿者服务、手工达人竞赛、家庭劳动、社会劳动等方式让学生从中获得劳动实践过程中的真实体验,锻炼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能力。此外,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前往农村参与相关的农业活动,使学生在自主的劳动中体验自身存在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也可邀请从事农产品种植或科研工作的专家走进学生思政劳动教育课堂,为学生们讲解农学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学校也可结合相关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创意大赛。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学校搭建的这些活动平台应关注学生劳动实践的自主自愿与合作创新的原则,而不是一味地进行重复而机械的活动。因此,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不应强迫学生按既定的规则和标准达成一项任务,而应以学生个人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去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劳动主体)感受到劳动过程中主体的力量和自由,并从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中发掘出学生的各种潜能,从而达到对学生自我主观世界的塑形。

(三)思政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首先,高校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困境还是在于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程以及学生的专业课程未能形成合力。其次,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劳动实践融合程度不足,未能在顶层设计上构建教育合力。所以我们一方面需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科学论证研讨后,设计符合学生需求、学校特色、区域经济特点的劳动教育实施框架。另一方面,需要在管理层面上对劳动教育的实施细则和劳动活动过程及其对成果的评价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案制定。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除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的考查外,对学生的劳动实践也需要科學合理地评价。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方式和实践对象的选择不能以学校自上而下进行统一、单一的强制性规定,而应在安全范围内,以“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不能仅仅对劳动的成果进行评价,教师还要定时跟进指导,对学生劳动实践的具体过程也同样进行科学评价。最后,思政课教师自身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劳动教育的自主意识,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发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劳动元素,主动参与到社会、企业、农村,与能工巧匠开展学习与合作,在生活实践中获取丰富的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同时,承担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教师,自身也需要批判和反思落后的劳动教育观念,结合当前的时代命题和数字智能化生活方式来创新教学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何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是思政教师始终要思考和秉持的主旨,而只有劳动实践才能让学生直接现实地、历史辩证地体验并思考“我”与“世界”之间的现实关系,才能在“人”的存在论意义上对自我进行改造,才能实现对物质世界辩证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与实践。所以,劳动教育在新时代主题背景下,是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将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意识地融入思想教育体系,是深化和拓展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必要渠道,在劳动实践中实现对学生德智体美素养的潜移默化影响,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功能。如此实现的思政教育功能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参与劳动实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勒堂.论作为劳动哲学的马克思哲学[M].武汉:江汉论坛,2017.

[3]崔玥珺,王乾宇.思政育人的五维向度:基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3):118.

作者简介:沈榕(1991— ),女,汉族,湖南常德人,广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海洋强国战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思政教育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