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3-03-14李雅牛英柴清祯

华章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素质人才教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李雅 牛英 柴清祯

[摘 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教育教學的各个环节中,巧妙地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必不可少。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素质人才;教育教学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再加上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大学生面临着学习、恋爱、交友、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可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塑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学校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物理学习中,复杂的公式、概念、定理较难理解,可能会让部分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进而失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引发依赖、怯问、自卑、厌学等一系列不良情绪。因此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需要辅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化解心理困扰,不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1]。

一、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大学阶段是个人身心发展比较快的时期,也是心智发展逐渐成熟的过渡时期。大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主要凸显在: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增强,记忆力达到顶峰;自我意识逐步成熟,独立性、自尊自信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开始加强自我反省,注重内心的分析和体验;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由于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无法正确评价自己;情感变得丰富,情绪呈现两极性;意志水平显著提高,大多数大学生可以自觉确定自己的目标,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克服困难,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在大学物理课堂的教学中,需要关注大学生现有的人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其中,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顺利度过大学阶段。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本出发点就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围绕学校“坚持教育创新,推进内涵发展,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的教育创新,有针对性地将心理育人结合起来。遵循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解除心理困惑、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素质等。

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物理学科严谨认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传导给学生[2]。将课程思政和当前时代热点内容相结合,体现出时代特点,可以在课堂上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和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等。牢牢把握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关注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在设置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时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认知规律的要求,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

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将所学内容的发展简史引入到大学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比如,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物理学家的丰功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意识到物理学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和理解很多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电学,通过物理课堂的学习,掌握有关的用电知识,包括用电环境、电路和功率等,完善这方面知识,可以做到安全用电。使同学们明确学好物理是今后生活、工作的根本,从而激发同学们认真学好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一技之长。

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实施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基础[3]。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给予充分尊重。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物理教学内容中公式、原理过多,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相关知识进行分类,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了解学科特点,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趣味性问答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4]。

三、积极开展挫折教育,强化提高学生抗挫能力

所谓抗挫力(又称心理弹性能力),是指人在面对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应对能力(competition)。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抗挫力的高低决定了其面对挫折与困难时的成功与失败。抗挫力强,则生命力强,可以提升其直面挫折和困难时的勇气与智慧。抗挫力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危险性因素,即个体生活中出现的不利因素,比如灾难来袭、考试失利、遭受批评等容易引发压力的事件;二是保护性因素,即减轻由挫折造成的消极影响,从而使人积极适应环境变化和健康发展的一系列因素,主要包括个人优秀品质、温暖的亲友关系和社会稳定和谐三类因素。其中,保护性因素越强大,人的抗挫力就越强。

现代社会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受过挫折,抗挫能力较低,影响了其身心健康。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抗挫能力,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挫折教育的理念,进而磨砺学生意志[5]。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合理开展教学内容,掌握开展挫折教育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提高认知水平,承认自己认知的局限性,在挫折面前保持冷静,给挫折和失败赋予积极意义,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问题。二是及时给予情感支持,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给学生足够的爱和关心,增强应对挫折的勇气。三是要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训练,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生活作息,增强内心的稳定性。此外,当遇到无法调节的问题时,鼓励学生学会向身边的人求助,用好身边的积极资源。教师也可以在新生入学、四六级考试、考研考公等挫折高发时段,开展“挫折教育”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等,提升抗挫力,帮助其做好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四、适时开展赏识教育,坚定学生学习信心

赏识教育是通过肯定学生的优点,宽容学生的缺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功的教育方法,善于使用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成功[6]。那么如何开展赏识教育?一是教师要能够包容学生的缺点。当学生犯错误时,首先肯定其好的方面,然后客观分析错误的原因,帮助其找到改正的方法,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极致,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二是要肯定学生的优点,让他们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满足内心的需求,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赏识教育,有的放矢,适时鼓励他们扬长避短。三是鼓励学生学会创新。对于上课积极发言,尤其是有独到见解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对回答不上来的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从而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四是赏识教育要把握好度,不能无原则地进行赏识教育,既要肯定其优点,也要适当地指出缺点,引导其改正。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育人水平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力军,自身的言行举止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利用自身的优秀品质去影响学生,让学生从自己身上学习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不怕困难、甘于吃苦的精神,充分发挥榜样力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质。

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引领,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精神。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做好价值引领工作。物理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将心理育人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给予学生温暖、关心和爱护,不断提高其发现、分析和应对问题的能力,另外要注重科学的严谨性,培养其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和爱国情怀,促进全面发展。在“大学物理”课上,教师努力讲好每一个知识点,希望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为将来继续深造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物理实验”课上,要求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实验,培养不怕困难的勇气,在具体操作中可以设置个人和小组两个部分,在小组中既能分工合作又能相互协作,充分发挥个人在团队中的最大作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做好数据记录,培养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数据处理时要坚持实事求是、认真严谨、诚实守信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品德。

不断提高教师心理育人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物理学教学基础,对物理专业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学知识的相关培训,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参加德育培训、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校内外交流等,切实加强物理专业教师的德育意识;通过集体备课、专业研讨、每周例会等,多形式、多渠道提升专业教师的育人能力。

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打造积极高效课堂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促进人才培养的前提,有助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不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可以探索运用启发式、课堂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讲授及与学生的互动相融合中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通过任务引领,教师在学习通平台上发布任务,学生进行线上预习PPT课件、知识点视频和拓展视频,完成预习测试题;课中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难点攻破、拓展延伸、歸纳总结,达到教学目标;课后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和线下实践等方式巩固知识。

创新课堂模式,打通“课内+课外”通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团体活动。拓宽工作方式,利用学习通、B站等打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通道,开展线上和线下教学,一起学习和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7]。拓开学习方式,打通“校内+校外”通道,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将社会教育资源和学校的第一、第二课堂相互渗透,全力构建教学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七、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结合,推动协同育人

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着世界繁杂多变、文化多元性等挑战,再加上00后大学生更加追求个性独立,传统教育教学中满堂灌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漫灌式”教育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二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结合不紧密。三是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为了实现育人的实效性,需要将两者协同起来。建立保障和评价机制,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强化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制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断加强条件保障机制,可以通过相关会议和培训课程,不断把握协同育人的新思路和新问题,拓宽工作渠道,推动协同育人不断发展。加强与其他课程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教学团队,不断探索协同育人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建立示范课程,逐步推进。鼓励引导学生在选择课题时有机融合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要素。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以教师互评和学生评教结合,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对效果较好的教师给予奖励,促进协同育人效应发挥最大价值。

结束语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深入推进心理育人教育,提升立德树人实效,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的使命。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法可广泛应用在大学物理教学育人的环节过程中,能为学习大学物理的重难点创造安全温暖的情境和氛围。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对新时代大学物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瑶瑶,林妹平,马晓波,等.国内物理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J].物理通报,2023(2):67-71.

[2]黄文进.心理健康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6):21.

[3]张景川,楚合营.融入“思政教育”的物理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0(9):42-43.

[4]柴一峰,刘明伟,张禹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47):55-56.

[5]陈媛.浅谈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23,44(7):1122.

[6]刘寒梅,钟年,王娟.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3,37(3):340-345.

[7]尚瑞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发展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23,44(5):801-802.

作者简介:李雅(1990— ),女,汉族,河南邓州人,河南工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牛英(1988— ),女,汉族,河南商丘人,河南工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讯作者:柴清祯(1992— ),男,汉族,河南卫辉人,河南工业大学理学院,讲师,博士。

研究方向:原子核物理。

基金项目:2023年河南工业大学理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源于基金课题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lxyjy202301),2023年河南省社科联项目“大学生考研群体的结构分层现状研究——基于教育公平的理论视角”(项目编号:SKL-2023-1278)。

猜你喜欢

高素质人才教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分析
旅游教育与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
浅谈怎样教好中职网页设计课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