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23-03-14

全国新书目 2023年12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文集书香

第十三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在京举办

11 月28 日,第十三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在首都图书馆举办。本次盛典为荣获2023 年“书香京城系列评选”的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社区、金牌阅读推广人、书香家庭、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全民阅读优秀案例等70 个获奖代表颁发了奖牌和奖杯。

阅读盛典由“寻·古都文脉”“阅·红色精神”“品·京味文化”“传·创新之声”四大篇章组成,结合概念短片和经验分享,对2023 年北京全民阅读工作和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展示。

2023 年,北京市举办各类阅读活动3 万余场,影响和覆盖人群达2000 万余人次,全市综合阅读水平稳步增长,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阅读数量以及未成年人阅读率领先全国,切实推动了书香京城建设呈现出新气象、新作为。

今年,北京市建立全市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大力推动精品创作,《宝水》获得茅盾文学奖,还精心推出了6 期京华好书。同时,围绕文化传承、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名城保护、社区治理等主题推出“最美读书声”主题阅读活动;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成功举办春季书市、恢复举办“我与地坛”书市,积极指导公共文化设施延时开放,大力推动北京城市图书馆重点工程,完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营造书香京城浓厚氛围。

盛典上,在名家讲述特色环节,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军分别围绕“文化传承,从阅读开始”“阅古览今 赓续文脉”“智能时代的古籍阅读”的话题进行了阅读经验交流和分享。

单霁翔表示,经典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在阅读、理解、研究传统文化经典的基础上才能温故知新,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价值,因此文化传承的最佳方法是阅读经典。他还表示:“争取明年做北京金牌阅读推广人。”

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古籍捐赠环节,主办方向国家版本馆、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分别捐赠北京市优秀古籍整理出版图书,包括《京津冀古地图集》《侯仁之手稿笔记 留英期间手稿笔记》《古文小品咀华》《北京戏曲史材》《中国书店藏元刊本〈静修先生文集〉》《历代石经考》《中国近现代中医药期刊续编·第二辑》《中国近现代针灸文献研究集成·教材》等。

盛典活动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指导,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首都图书馆协办。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2023 年11 月29 日讯)

30卷《李学勤文集》问世再现生前60 余年学术历程

日前,由江西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李学勤文集》编纂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该文集共30 卷,集中展现了李学勤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60 余年的学术历程。

李学勤(1933 年3 月—2019 年2 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和教育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此次整理出版的《李学勤文集》共30 卷,收录了李学勤自1956 年至2018 年期间所撰写的中文论著950 万字,集中展现了李学勤60 余年的学术历程,不仅为全面了解李学勤的学术成果提供了丰富材料,也对中国学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半部学术史,一位李先生”。出版界与学术界对《李学勤文集》的出版企盼已久,该文集是近年学术出版的里程碑式著作。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肯定了《李学勤文集》对中华文明探源工作的重要价值,称赞该文集是学术经典沉淀与定型的一次非常好的尝试,是“学术出版回应时代课题的典范之作”。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冯士新认为,《李学勤文集》是出版界、文化界、学术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

李学勤一生的学术研究涉及古史研究、甲骨学研究、青铜器研究、战国文字研究、简帛学研究、学术史研究等多个门类,但始终围绕中国历史早期文明这个研究中心,取得了大量引领式的研究成果。《李学勤文集》由作者生前亲自指导完成选编与定稿工作,并口述了各大类的前言,增加了部分未发表内容,删减了重复篇目,可以说是李学勤所有成果的首次全面结集。“八年磨一剑,出版正当时”,江西教育出版社总编辑桂梅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李学勤文集》的编纂与出版过程,并向曾给予帮助的专家学者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零,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子今等来自国内先秦史、古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等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共追李学勤遗迹,并对《李学勤文集》的学术价值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李学勤的家属代表、文物出版社编审李缙云在座谈会上对帮助文集编纂出版的各方力量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本文转载自中新网北京12 月13 日电,记者应妮)

新书《寻找马吉影片》出版记录南京大屠杀铁证追寻历程

2023 年12 月13 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日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编、资深记者陈旻撰写的新书《寻找马吉影片》由译林出版社重磅推出,这部纪实力作首度以成书的形式详细记录了中外各界人士寻找并追回马吉影片这一南京大屠杀铁证的完整过程。

1937 年,一批外国友人用笔和摄影机记录下了日军的暴行,掌握了把恶魔送上刑场的重要证据。其中,马吉牧师拍摄的16毫米胶片影像,以及约翰·拉贝记录的《拉贝日记》,是最为重要的史料文献,已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从20 世纪90 年代起,为寻找南京大屠杀证据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拉贝日记》和“17 分钟”版马吉影片因此得以公开;而自2017 年起,南京各方通力合作,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37 分钟”版马吉影片成功追回。

1990 年12 月,德国公布了一份前德国驻华大使馆南京办事处政务秘书罗森撰写的报告。罗森写道:“日本人在南京的恐怖统治已达无以复加的程度。在此期间,美国主教派教会布道团成员、使馆顾问约翰·马吉拍摄了影片,这部影片是对日本人所犯残暴罪行有说服力的见证。马吉先生亲自向大使馆提供了一部复制品,随复制品附上了各个剪接图像的英文解说词,解说词和影片本身都是一部令人震惊的时代文献。”

而在此之前,日本众议院议员石原慎太郎在接受某杂志采访时表示:“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编造的。”由于那时未发现影片复制品,马吉影片一度被日本右翼叫嚣为“鬼片”。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爱国人士邵子平等人在《纽约时报》上刊发全页广告,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并驳斥石原慎太郎,同时向全世界征集南京大屠杀有关资料。艾迪斯·费奇夫人看到广告后主动联系邵子平,将父亲乔治·费奇的回忆录《我在中国八十年》以及保存的“11 分钟”版马吉影片等交给邵子平。

1991 年,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在纽约成立,邵子平任总干事。乔治·费奇的资料引导“联合会”将寻找铁证的重点锁定于马吉影片的原片。邵子平几经周折,找到了马吉牧师的儿子大卫·马吉。当年7月12 日,在大卫·马吉家中地下室里堆放的杂物中,邵子平翻找到装有影像胶片的铜盒。这正是马吉拍摄的记录南京大屠杀现场的胶片原片,除包含“11 分钟”版马吉影片外,还包括了马吉镜头延伸至郊外继续拍摄的南京大屠杀场景。

在当时日本右翼否定南京大屠杀言论甚嚣尘上的背景下,日军侵华罪行的光影铁证重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17 年底,记者陈旻执行《大公报》关于海外华人追寻南京大屠杀史证的专题策划。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向她推荐了邵子平以及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在翻看邵子平的论文时,陈旻注意到文中记录的马吉影片时长37 分钟,而纪念馆的馆藏只有17 分钟。作为侵华日军暴行的重要证据,影片的画面哪怕多一秒都是珍贵的。从此,“37 分钟”版马吉影片的追寻之路开启了。

邵子平告诉陈旻,“37 分钟”版马吉影片“一寸盘”极有可能在前任“联合会”会长陈宪中那里。于是陈旻通过微信、电话和邮件与陈宪中反复沟通,一次次催促陈宪中寻找“一寸盘”,通信次数达数十次。在一群爱国人士历时7 个月锲而不舍的寻找下,2018 年10 月,被遗忘27 年的“37 分钟”版马吉影片“一寸盘”在纽约找到了。2019 年4 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派出专家组远赴美国查证。专家认为,这“37分钟”版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各种马吉影片版本中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最为全面、内容最为丰富的版本之一。

为了让这“37 分钟”版早日回归南京,纪念馆与政府机构、专家学者、报界多次商议,认为应该邀请邵子平等人来到南京,让他们感受到南京人民对他们的尊敬。于是,在陈旻的精心策划之下,邵子平回到了阔别71 年的母校南京琅琊路小学,并被授予“杰出校友”称号。经多方努力,邵子平还领取了期盼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并实现了落叶归根的梦想,将户籍落在了南京。

同样心系南京的陈宪中听闻纪念馆能将馆藏的历史史料、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并向全球研究学者以及公众分享,深受触动。“将胶片留给南京,是为了告诉更多的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最终,邵子平、陈宪中以及现任“联合会”会长姜国镇等决定,将“37分钟”版“一寸盘”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连红认为,《寻找马吉影片》的出版填补了学界研究的空白。作者陈旻以寻找马吉影片为线索,采访了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的一些创始人和重要骨干成员,查阅了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全面地梳理了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爱国人士寻找求证南京大屠杀事实的历史,对推动全球华人维护抗战史实活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书还挖掘了爱国人士维护抗战史实重要活动的生动细节。比如,书中第一次全面介绍了“联合会”在海外揭露日本侵华史罪行的各项活动,详细揭示了《马吉的证言》和《奉天皇之命》纪录片制作的因缘和艰辛,描述了许多华人全身心投入和踊跃捐款的感人故事。作者采访了20 余位重要当事人,获得了大量丰富而珍贵的素材,并运用历史学考据法,追求客观真相,彰扬了全球华人心系中华民族的满腔热忱。

《寻找马吉影片》还附有一本别册,清晰勾勒了马吉影片从发现、公开到追回的时间线;此外马吉影片的解说词也被收录其中,确保文献资料的完整度。全书穿插大量黑白插图,直观还原马吉拍摄的现场画面,并精选珍贵的彩色照片,呈现“联合会”活动、“一寸盘”真容以及追索南京大屠杀证据的宝贵瞬间,真正实现“文物与文献佐证罪行,影片与案例实证历史”。

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评价道:“我们回忆充满恐怖与罪行的往事,决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寻求真理与伸张正义,同时也是为了汲取历史经验,教育包括日本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寻找马吉影片》的出版,不仅通过有力的证据将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暴行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更是用鲜活而深刻的描写,凝结了几代爱国人士的奋斗与奉献,突出了对和平的不倦追求。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文集书香
《熊铁基文集》出版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郭汉城文集》简介
书香何来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