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的拓展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研究》评介

2023-03-14俞思念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过渡时期初级阶段思想史

俞思念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社会主义思想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学科,其研究在近年来的沉寂,主要是因为学界的兴奋点放在现实问题上。而社会主义的今天是与昨天和明天相连接的,如果将其放在一个个专题、同一平面上展开,是可以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上取得新成果的。中共湖北省委党校黄开华同志新著《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23年2月出版),体现的就是这种研究思路和研究效果,可以说是对于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的拓展与创新。

一、社会主义思想史以专题形式展开有利于研究的继续深入

思想史研究的是发生在过去的东西,记述着相当长时期的思想过程,如果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则包含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样的作品不容易深入、一时也难以完成。为此,选取一个概念、一个方面、一个领域来讨论其认识过程,是当前研究的可行可赞的著述方法。作者以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为题探讨其发展历程,是值得肯定的、系统的研究模式。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是与曾经被认真讨论过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间有紧密联系的,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石之一,故作者在书中详细整理了从对“过渡时期”的理解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的认识过程,力图将马克思关于过渡时期的概念及思想演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过程衔接起来。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研究方法。当然,不能简单地将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概念的关系一带而过,因为二者关系看起来容易被接纳,但实际上,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认识过程的曲折;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点上看,仍然需要我们回答现实与预言之间的时间落差,以便继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因此,选取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来深入讨论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中的一个专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撬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展开。书中花了相当篇幅来说明关于过渡时期理论问题讨论的缘起不是多余的,因为关于这一问题的认识过程几乎涵盖了社会主义从发生到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多国实践之后,所出现的教训使人惊心。因此,该著选取过渡时期理论为研究论题,是有见地的。

《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研究》不是一部历史长卷,它把问题提得更加明确、更加迫切,而且提出的是当前正在被关注的问题,显示出此研究的意义。这种专题式的研究,显示出社会主义思想史仍然具有极大的学术潜力。当然,这就需要在专题的选择上独具慧眼,集中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问题、疑难问题、关键问题上,如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理论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等。

二、社会主义认识连接的是昨天、今天、明天的历史发展进程

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马克思判断,这个时期的国家必然是无产阶级革命专政。但这样一个时期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分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对以上问题探索的结果。

今天,我们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认识不能说已经结束,书中讨论到了过渡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其中一个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处在过渡时期?即使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走过过渡期,也可以继续追问:在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对后来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样一些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需要厘清的问题,在本书中得到了回应。不论是直接回答这一问题,还是间接回答这一问题,都应当注意到,将社会主义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接起来,是社会主义认识史的重要研究方法和特点。本书正是从这样一种写作思路来回答问题,其独立布局可以使希望找到答案的读者受益于对问题的递进式理解。

该著关于过渡时期的划分、历史任务、国家职能等,鲜明地表达了著者的观点,从理论界历来的讨论来看,可能并不相同,读者也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本书作为一部研究性论著,作者是作了细致深入的论证和判断的。这非但没有降低关于过渡时期问题的研究价值,相反更加体现出关于过渡时期理论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过渡时期理论的密切关系。

尤其是,作者论述的不单是发展阶段问题,而是与发展阶段相关的商品生产、所有制、政治制度、国际形势等领域。这样才能对(过渡时期)发展阶段问题有准确判断。我们今天读这本书,仍然感到它讨论的问题在延续、在深化,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问题,就是与过渡时期或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问题,我们考察社会主义的昨天、今天、明天时,就需要时时以商品化、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为对象,而不是抽象地看待过渡时期。所以,该著作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为我们今天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一种思路。

三、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深化理解、增进认同、坚定信心

关于过渡时期的讨论,不能停留在理论原点、不能单纯从认识过程来解释世界,而是如书中强调的,研究和明确关于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意义。在关于过渡时期理论问题上,作者的探讨深化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推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是本书研究的又一特点。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从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逐步转化而来的一个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性认识,曾经由马克思关于过渡时期概念以及关于大过渡、小过渡论的争论而来(这在书中有专门论述),关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由此,《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研究》将新时代作为全书的下篇,浓墨重彩地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初级阶段的一系列新认识,其中重要的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涵的深化、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关系、关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和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等,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理论推向新境界。尤其是,书中关于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关于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自我革命等论述,既表明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创新性和独立探索精神,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可以看到,作者在书中将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论述,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其实践联系起来,放在同一平面来讨论,是切合实际的。

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研究》一书反映了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思想史重大问题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更加深入的水平,为我们进一步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光明前景,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增加了一份有益的精神食粮。

猜你喜欢

过渡时期初级阶段思想史
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理论探析
初中语文的过渡期教育
基于语料库的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
列宁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工会建设理论及当代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制定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培养方案的启示
为什么弱者难以接近正义——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
对外汉语听说一体化教学模式新探——以初级阶段听说教学为例
费孝通学术思想史识认
《军事哲学思想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