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资料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2023-03-14吴春丽
吴春丽
《圆明园的毁灭》是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场景,抒发了对祖国文化的无限热爱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教師将“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这一语文要素落实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表达情感有更深入的体会。
课前查找资料,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课前预习时,笔者布置学生围绕圆明园的布局、建筑、收藏的文物等方面搜集有关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圆明园。考虑到小学生查找资料受到设备、网络等条件的限制,找到有用的资料有一定难度,笔者向学生推荐了两部影片。一部是纪录片《圆明园》,这部影片运用三维特技再现了昔日皇家园林“万园之园”的盛景。学生通过观看此影片可以直观地感受圆明园的建筑、文物等,感受其昔日的辉煌。另一部影片是《火烧圆明园》,学生通过影片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初步感受侵略者的野蛮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课上适时运用资料,帮助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课文从“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文物的珍贵”三个方面再现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教学中,笔者引用两个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了课文表达的情感。
建筑资料。圆明园风格各异的建筑已成为过去,单凭阅读课文要在头脑中形成生动的形象比较困难。笔者在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了解了圆明园的建筑后,创设了游览圆明园的情境,通过观看纪录片《圆明园》片段,带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建筑。学生观看后,笔者顺势提问:“看了视频,你们有什么感想?”“圆明园的建筑太精美了!”“设计师、建筑师太伟大了!创造出了如此规模宏大的建筑!”“圆明园的建筑太有诗情画意了!”学生的热爱、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学生深刻领悟了课文表达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也就水到渠成。
圆明园文物资料。在学习“珍贵的文物”一段时,笔者引导学生交流了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学生介绍了收藏文物件数之多、价值之贵重等资料;有的学生还介绍了具体的文物,如引起全球关注的兽首、各朝代艺术价值很高的书画作品等,从而深入体会“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句话。
感受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后,学习“火烧圆明园”一段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时间词语体会侵略者的破坏力度之大、之快,并适时引用一段“火烧圆明园”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侵略者的野蛮与残暴。
理解内容后,笔者再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圆明园会被侵略者烧毁?学生纷纷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如:清政府腐败无能、战争武器落后、士兵没有战斗力等。通过以上资料的引用,学生对作者的内心之痛深有同感,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升华情感。
拓展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后安排了阅读链接,《七子之歌》(节选)中的澳门、香港和《和平宣言》(节选)。在学完课文后,笔者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引入“阅读链接”,让学生读一读诗歌,感知大意,体会三首诗歌表达的情感。学生明白了侵略者不但抢掠、毁坏我们的文物,还要掠夺我们的土地,屠杀我们的同胞,进一步加深了对圆明园“毁灭”的理解。
总之,借助资料能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的体会就更深刻了。
责任编辑/李慕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