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立校的思与行
2023-03-14王继承
王继承
所谓文化立校,“文”就是办学思想,对教育的认识,“化”就是通过管理,把“文”转“化”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中去,转“化”到全体师生的日常言行中去。有文化的学校一定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学校办学理念的文化系统必须凝聚全员的智慧,是全员共同的信仰和愿景,努力挖掘、传承学校的文化积淀,直面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让学校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武汉市江汉区大兴路小学持续推进绿色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全体师生积极寻找学校文化内涵新的增长点。我们借外脑,广问计,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沉淀的历史文化进行再提炼和再升华。怀着对绿色教育的执着追求,经过不断的学习、思考与践行,我们挖掘“绿色”的引申内涵,紧紧围绕人的发展,对绿色教育进行了新的解读,形成了科学人文融为一体的绿色文化体系。如今,在以“绿”育人的文化理念下,科学规划,提炼学校文化精神,在构建学校的新发展、新规划中,我们确定了以“文化立校特色鲜明,绿色品牌持续发展,育人质量创先争优,优质教育服务民众”为关键词的文化立校发展战略。
构建保驾护航的制度文化
制度为学校文化内化成为师生的言行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遇到问题时,学校首先应思考如何从制度上加以破解,而不是用行政手段来解决,同时要思考这些制度是否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大兴路小学提出以“绿”育人、润泽生命的理念,以《大兴路小学质量管理手册》为基础确立的绿色管理制度文化已经成为全员的共识。其中,《年级组自主管理制度》成为学校的一项特色制度。在遵循学校制定的团队建设模式下,教师自主双向选择,确定年级,选择同伴,最大程度地实现自由搭配班子。
除此之外,学校的《“绿色”课堂评价制度》《教代会评议制度》《“绿色”考勤管理制度》等,都充分体现了“润泽生命”的文化精髓。学校制度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我们还要不断创设和改进制度,以适应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健康成长,并充分体现出制度的文化价值。
打造融合的校本课程文化
校长要注重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继承和发扬学校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培育学校特色,并使之体现出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
开展校本教研,落实课程文化。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上践行课程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学校着力打造“绿色”课堂文化。“绿色”课堂是指“孕爱育心”的生态课堂,包括四个维度,即“人文、智慧、本色、成长”。结合区级要求,学校制定了《“绿色”课堂评价标准》,教师在授课、观课、议课的过程中有依据、有方向、有标准。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实现教学过程优化、学科课程优化,得到了全员的认同。教师把微笑、自信、热情、心智带进课堂,学生享受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过程,感悟“绿色”课堂的真谛。
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文化。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和拓展学校的课程资源。围绕“学雷锋 做环保”的传统特色,学校开发了《播撒绿色的种子》《雷锋精神伴我成长》两个校本课程,环境教育和红色教育以此为基础全面铺开。各年级组也开发了年级特色课程,比如低年段的习惯培养课程、中年段的课外阅读课程、高年段的思维训练课程。这些独具个性的活动课程既是学校的风景,也是学校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更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开展礼仪教育,落实德育文化。学校德育应该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而不是空泛地喊口号和表面热热闹闹的活动。为培养“个性飞扬的‘锋’范少年”,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深化德育工作。学校组织班主任骨干力量编写了《成长的约定》礼仪手册,指导学生礼仪行为。全体师生随时从校园学习生活的案例中去发掘、提炼礼仪的内涵,用身边真实的故事教育学生,并编写了《礼仪故事集》。
倡导互助学习的教师文化
教师如果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有认识上的偏差,这对学校文化的发展是有影响的。校长要密切关注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舞台。
校长是教师学习的组织者。教育不仅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学校要为教师进行研究型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力的支撑。一方面,我们大力提倡和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各种形式的自我充电;另一方面,我们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组织教师全面而系统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前沿信息、理论成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长是教师研究的促进者。校长要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带领班子成员一道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及时了解全校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各种信息,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全员作出示范和引导。学校积极组织中青年教师、新进教师、聘用教师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每学期安排教师线上学习、外出培训,定期开展学术沙龙,让更多的教师早日成为学校骨干。优秀的校长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帮助教师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这样才能形成充满活力的教师文化。
校长是教师创新的激励者。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实践活动,需要有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实现心灵的自由,需要有不断的赏识激励,以激发无穷的灵感。校长要明白教师的需求:政治上的高度信任、工作上的大力支持、成长上的充分认可。校长的一句问候、赞许的语言,一次帮助、无声的支持,往往能够使教师的情绪、心境、态度等心理素质呈现积极状态,其工作的热情与效率自然提高。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专长与个性,校长要使每名教师都有用武之地。例如,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我们积极帮助教师确立和申报各种适合自身专长的科研课题。学校在“十三五”期间申报的《中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促校园文化发展研究》《基于地域特点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策略研究》等国家级、省级课题,先后顺利结题。教师通过课题进行系统的改革研究和创新实践,既成就了学校,也发展了自己。
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文化作为一种静态的隐形教育资源,在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根据学校文化特色,有计划地实施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全方位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真正做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景点能育人,让每一株植物都传情。
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要求我们建立高品位的环境文化。学校教育要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更要为学生打下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健康人格的基础,形成自然和谐、朝气蓬勃的良好校风和学风,使校园成为师生分享先进文化、实现人格升华的地方。
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需要建立和諧的关系。学校各项教育元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校领导与校领导、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之间要建立和谐关系,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浸润求真、平等和善、相互合作。这是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我们要努力让校园成为家庭、社会的文明窗口,成为师生向往、依恋、引以为豪的优雅学园和乐园。
责任编辑/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