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赋能智慧教研

2023-03-14何晶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研智慧社区

何晶

在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在变,传统教研也在变,如何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区域教研模式改革,提升教研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呢?我们借助武汉教育云平台中的应用——“课程社区”,探索智慧教研,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教研是什么?

教研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

互联网将学习、工作、生活的范围无限扩大,但我们发现人们往往更喜欢范围小、黏性强的“圈”文化和社区文化。如朋友圈、直播圈、运动圈,还有艺术社区、文化社区、经济社区,他们注重“真、微、实”,这不正是高品质教研的特征吗?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其中,成为教研的策划者、参与者、成果共享共建者、资源受益者。

参与动力何在?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教研发生变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将成为常态。目前,传统教研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研时空单一——以线下活动为主,无法实现跨时间和跨空间的混合式教研;教研效率不高——缺乏碎片化教研及有针对性的大数据分析,难以实现高效教研;教研深度不够——缺乏必要手段,教研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教研评价不足——缺乏有效数据,难以全面评价、管理及调控。

另外,在常规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缺乏研究主题,满足于茶馆式的泛泛而谈;缺乏整体规划,习惯于就事论事;缺乏反思意识,信奉“拿来主义”,很少自主思考;缺乏以师为本的意识,听专家报告热闹,回归教学时又被打回原形。那么,教研活动的价值在哪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动力何在?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要找准教师急需解决的难点,消除常规教研活动中的痛点,需要进一步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切实找到有力的抓手。“课程社区”的出现,给教研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新活力。

激发教研活力

一是了解教师需求,精准定位主题。以往的教研内容不能引起教师的共鸣,主要是因为需求点没找准。借助“课程社区”中的“话题研讨”,充分调研主题,收集意见,再拟定专题活动,这种有针对性的探讨活动,让参与者有话可讲,及时满足教师教学研讨和互动交流的需要。

每周发布的“话题研讨”聚焦教育教学热点,一方面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教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与思考,他们的想法与困惑也正是教研的热点。

二是发起专题活动,深度参与互动。如何实现人人参与是教研中的难题。“课程社区”中的“专题活动”让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活动前,发布研修主题、活动流程,提供教案、课件,供前期学习;活动中,随时评论,深层提质;活动后,撰写体会、及时反思、提炼成果。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关注真问题,让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体,教研活动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是呈现教研过程,持续提升能力。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但往往因场地限制,不便于随时进行。“课程社区”中的“集体备课”采用了共创式备课方式,教师共同研讨完成备课,并将个案、共案和教学反思形成过程记录下来,实现以备学生、备教学设计为核心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备课,解决了常态集体备课中的问题。

四是定格教学片段,科学诊断行为。(下转第11页)(上接第10页)“课程社区”中的“公开课”突破区域限制,可随时在平台上观看学习,借鉴教学方法,提取教学资源。通过定格、回放,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做出科学分析,从而做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评价与诊断。

五是形成“社区”数据,自动沉淀资源。以各种教研活动带动教师参与“课程社区”建设,发挥区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一边实践一边建设。“课程社区”中的“成果展示”“工作简报”等从不同维度记录教研过程,存储教研成果,适时分享推广,教研和教学实现有机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优质教学资源的汇聚、交流与分享。资源动态生成成为常态,“课程社区”成为资源平台、活动平台,促进了区域教育教学整体提升。

在使用新平台的过程中,我们也获得了一些启示。

启示一:构建人工智能下的“教—研—评”三位一体区域教研新模式。在区域智慧教研模式下,“教—研—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让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研究的主题,让研究成为促进教学的手段,让评价成为促进教学的抓手,真正实现“教—研—评”三位一体。

启示二:加强大数据下的“研—训—教”一体化智慧教师培养模式。结合本区域教师的能力现状和教师发展规律,我们提出“研—训—教”一体化智慧教师培养模式,为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与创新、实现提质增效提供智力支持。

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使用对当前教研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責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教研智慧社区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智慧派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