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做“热现象”背后的冷思考
2023-03-14王玉环
王玉环
作为一名挂牌责任督学,我始终认为:只有深入校园开展实地走访,才能获得最直接、最关键的信息;只有多听、多看、多思考,才能为学校发展助力。
案例背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救师口小学校园内有大片的空地,因经费受限,绿化方案做了一次又一次,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一直处于闲置状态。2021年春季,学校尝试着将其重新规划,开辟成劳动基地。
案例描述。2021年春天,救师口小学的老师在朋友圈曬出校园内的劳动基地,并盛情邀请大家前去打卡。那的确是一道与众不同的田园风景——绿油油的麦子,黄灿灿的油菜花。看完朋友圈后,我在下面留言——打造“麦田里的守望者”系列课程吧:美术系列(不同时期的写生、摄影)、劳动实践系列(全过程的播种、收获、分享)、同名阅读系列(《麦田里的守望者》《落花生》)、音乐课程系列(麦哨),等等,你值得拥有。
随后,我通过电话沟通、到访学校,与学校负责人、部分教师就劳动基地建成后的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我建议不要限于风光,不囿于独立的活动,要以课程的视角来发挥基地的价值,打造系列融合课程,让劳动基地洋溢着浓浓的课程文化气息。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共识和初步谋划:根据四季时节的变化,在校内劳动基地种植不同的作物,划分出花圃、果蔬园等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四时风光;劳动基地与课程、课堂相融合,在基地上美术素描课、写生课,感受并表达麦浪滚滚、番茄圆圆、豆角尖尖的美;上语文阅读课、习作课;上数学课,进行场地规划测量,计算出芽率、生产成本、生产利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上科学课,观察种子的一生,学习如何选择肥料与配比、如何制作有机肥,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开展劳动实践,学习劳动技能,亲手制作麦哨、美食……
之后,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将融合语文、劳动、思政的大课堂搬到花生基地,通过诵读课文《落花生》、采摘花生、品尝花生、用花生壳创作手工作品等,体验丰收的乐趣和做人的道理;举办首届校园劳动文化节,师生一起挥镰割油菜,将劳动基地里的花草作为上花艺课的素材,学习制作插花,体验劳动艺术美;学生乐团怀抱吉他,在麦浪滚滚的田地里拍摄制作了校园MV《风吹麦浪》;在油菜花地里举办“飞花令”诗词大会……
案例反思。打开脑门,因地制宜做教育。转换思维方式促成了一个亮点的诞生,学校当初受困于经费的无奈改造之举,在思维转换之后成就了生机蓬勃的生动教育图景,营造出一种慢教育场域,不断提供源头活水,启发着老师们的育人灵感,滋养着学校师生的精神生活,见证了师生的创意与成长。作为督学,我也从中受到启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提高学校督导工作的适切性,才能更好地匹配学校的发展。
打开心门,基于课程做文化。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就必须充分挖掘劳动教育的文化属性、实践属性和社会属性。学校致力于探索“从地里长出来”的课程,开展以“劳动知识与技能教育、劳动意识与情感教育、劳动体验与实践教育”为内容的劳动教育活动,打破学科界限,整合教育资源,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课程格局,把育人带到希望的田野上,最后必将从田野里走出“大写的人”。作为督学,我们要善于从理念上引领学校的发展,帮助学校在课程改革中不断走深走实,在文化建设中不断挖掘延伸。
作为一名责任督学,当以自身为光,照一隅是一隅,当以行动为径,走一程是一程,不断学习与思考,通过督导实践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为学校的发展助力。
责任编辑/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