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泣血抗争
2023-03-13闫烈宏
闫烈宏
复习导引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逐步把亚非拉地区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并逐步建立起世界殖民体系。面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与掠夺,亚非拉国家进行反抗,民族解放运动逐渐兴起,并在二战后掀起高潮,最终实现民族独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宣告瓦解。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加强联合,形成第三世界新兴力量。学习本专题,可以从以下三条线索入手。
一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历时数百年。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列强推行殖民扩张,16世纪瓜分拉美大部分地区,占据亚洲、非洲部分交通要道,17世纪在亚非沿海建立商站开展垄断性贸易,19世纪后向非洲、亚洲内陆扩展,并对独立后的拉美地区加强经济渗透,19世纪末瓜分非洲,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地区变为资本主义列强殖民地、半殖民地与附属国,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殖民体系的形成是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地区侵略、奴役的结果。
二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发展。
从18世纪末拉美地区掀起独立运动开始,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经历亚洲革命风暴、亚洲觉醒、“一战”后的新发展、“二战”后逐步走向高涨这一过程,亚非拉地区人民民族意识不断觉醒,斗争水平日益提高,最终实现独立。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有力冲击并最终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
三是第三世界兴起。
在独立后亚非拉国家面临维护民族独立与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下,加强联合,形成第三世界,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在独立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得到发展,但呈现不平衡,仍存在贫困、债务问题等诸多影响第三世界国家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考点一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含义: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上,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征服和占领其他国家或民族的领土,对其资源、土地、人口和文化进行剥削和控制的一种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它起源于欧洲列强在16世纪以后对非洲、美洲、亚洲的殖民扩张,进而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殖民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2.形成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列强加强殖民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3.形成过程
(1)开始出现:15—18世纪末,欧洲列强建立殖民帝国。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欧洲列强开拓殖民地,亚非拉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市场、原料产地。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基本被瓜分,亚洲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拉美国家受到欧美列强政治、经济控制。
4.基本特征
(1)权力的不平等与分工的不合理,资源与贸易单向流动:欧洲为中心,主导工业品生产与技术研发,对殖民地进行统治与剥削;殖民地以种植业和矿业为主,受到奴役、控制,主要为殖民者提供原材料、農产品和劳动力。
(2)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殖民国通过强制传教和文化输出,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和殖民地往往存在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和对抗。
(3)殖民国往往通过武力、种族灭绝和奴隶制等方式,打压和剥削殖民地的原住民。
5.影响
(1)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促进世界贸易总额的提高,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2)殖民国的侵略与掠夺,导致亚非拉地区经济贫困、落后,破坏了殖民地文化发展,打击了殖民地民族自尊心、文化认同感和尊重个人尊严的价值观,长期影响了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技术、文化传播到殖民地,冲击了殖民地原有经济结构与文化,客观上有利于殖民地社会进步。
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过程
(1)“一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发展,世界殖民体系受到冲击并开始瓦解。
(2)“二战”后殖民地相继独立,殖民体系加速崩溃。
(3)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2.原因
(1)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
(2)民族自决权得到承认。
(3)欧洲殖民者实力逐渐削弱。
(4)启蒙思想传播,亚非拉国家民族意识觉醒。
(5)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考点二 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与第三世界兴起
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发展
1.兴起——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美洲独立运动发生
(1)原因:欧洲殖民统治激化与殖民地的矛盾;欧洲启蒙思想传播,美洲民族意识产生;殖民地经济有一定发展。
(2)突出事件:美国独立战争,海地独立等拉美独立运动。
(3)特征:以美洲为中心,具有民族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受到启蒙思想影响。
2.发展——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
(1)原因: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对外殖民扩张加剧,与各国封建势力开始勾结,亚洲各国民族矛盾激化。
(2)突出事件:太平天国运动、印度民族反英起义等。
(3)特征:以亚洲为重心;具有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性质;由农民或封建王公领导;大都带有宗教色彩。
(4)结果:虽然失败,但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
3.进一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1)原因:帝国主义侵略激化民族矛盾;一些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发展,资产阶级形成,民族意识觉醒。
(2)突出事件:辛亥革命,印度反英斗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等。
(3)特征: 以亚洲为重心;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出现资产阶级政党领导。
(4)结果:取得一定成果;促进亚非拉国家的民族意识觉醒;多数国家斗争失败。
4.新发展——“一战”后至“二战”期间
(1)原因:亚非拉国家民族意识高涨;十月革命影响;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
(2)突出事件:中国五四运动与抗日战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凯末尔革命;埃及反英斗争;墨西哥民主革命,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3)特征:出现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以俄为师;20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融合。
(4)结果:部分殖民地取得自治权。
5.走向高涨,获得胜利——“二战后”
(1)原因:“二战”使欧洲殖民国进一步衰落;亚非拉国家民族意识高涨。
(2)突出事件: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和独立,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60年“非洲独立年”17个国家独立,古巴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
(3)特征:时间长,持续半个世纪,范围广,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成果大,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全部获得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一些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大多数国家是通过和平方式取得胜利。
(4)结果: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全部获得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第三世界崛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二、第三世界兴起
1.背景:亚非拉国家获得独立;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存在;长期遭受殖民侵略,经济落后。
2.历程: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1961年不结盟运动成立、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建立为形成和发展的三个标志。
3.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成就与面临的问题
(1)成就:以新加坡、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代表,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中东产油国出现“石油繁荣”,非洲经济逐步增长。
(2)存在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外部不均衡、外贸的不均衡结构、缺乏外汇、起伏波动的出口收入、债务问题、经济依赖性等。
4.第三世界兴起的影响
(1)政治上,冲击了两极格局,并推动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2)经济上,开展南北对话、南南合作,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新兴经济体崛起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
典型例题
例1.(2023·山东卷)下图为某一时期欧洲主要殖民国家在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这一时期()
A.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B.大西洋三角贸易已走向衰落
C.西、葡殖民优势逐渐被打破
D.倾销工业品是主要掠夺手段
【解析】根据题中图例发现此时期在美洲的殖民国家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之外还有英国、荷兰、法国等殖民国家,说明西、葡的殖民优势逐渐被打破,C项正确。
【参考答案】C
例2.(2023·辽宁卷)20世纪初,印度进口自行车的主要购买群体是居住在印度的英国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拥有了自行车,英国人便以骑车会让人汗流浃背和“不体面”为由,逐渐放弃了自行车而改为汽车出行。这反映出英国人的()
A.时尚引领意识 B.前瞻性科学思维
C.保守主义思想 D.殖民者优越心理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印度人拥有自行车后,英国人认为骑车会让人汗流浃背和“不体面”,于是放弃自行车而改为汽车出行,这反映出英国人的殖民者优越心理,D项正确。
【参考答案】D
例3.(2023·北京卷)墨西哥在1821年独立后,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墨西哥土生白人将阿兹特克人视为祖先,将阿兹特克人的末代皇帝视为抵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这些做法意在()
A.打击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
B.深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C.推动墨西哥的民族独立运动
D.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
【解析】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独立后的墨西哥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奉阿茲特克人为祖先,视末代皇帝为民族英雄,以此来强化民众的民族认同,增强民众的国家观念,B项正确;墨西哥独立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与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关系不大,排除A项;墨西哥独立后的做法有利于巩固民族独立成果,而不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排除C项;墨西哥独立后,意在用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来增强国家民族意识,并不是重建文明,排除D项。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