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表态”到“批评”:媒体微博评论的话语转型与政府形象再造

2023-03-13

湖北社会科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表态传统媒体话语

姜 伟

“媒体是政府的‘梳妆台’”,[1]这样的说法尽管有其偏激之处,但也不无道理,良好的政府形象需要媒体的配合传播。在所有政府形象传播的途径之中,依靠大众媒介进行传播是效率最高、范围最广、速度最快的手段。在党管媒体的传媒体制下,媒体自然需要服务于党和政府,为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而努力。但是在微博场域中,媒体的话语表述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如果使用既有的话语模式,也就是将传统媒体场域中的话语规则原样搬到微博上来,就无法取得应有的传播效果。这源自不同的媒介场域有着不同的话语规则。微博场域中,公众与媒体享有同等的信息传播权利,如果媒体微博想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需要与公众进行对话,这种对话不是高高在上的信息传播,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方式,这就需要媒体微博以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规律来谋划布局新闻舆论工作。在传播过程中,应当采用公共话语模式代替传统的宣传话语模式。其中,媒体微博的评论作为一种态度鲜明的文体,需要实现由“表态”话语向“批评”话语的转型。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这一转型更为复杂,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关注,以充分发挥媒体微博在政府形象传播中的作用。

本文主要以费尔克拉夫关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话语分析框架展开论述。费尔克拉夫提出了话语概念的三个向度: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文本向度关注话语的语言分析;话语实践向度关注话语的生产和解释;社会实践向度关注话语的社会分析。[2]三个层面由微观而宏观,经由话语实践建构起具体的话语文本与其社会意义之间的联系,构成费氏话语分析的基本框架,[3]为话语分析理论和实践开辟了新的思路。[4]我们可以借助这套既可以为话语相关的理论概念提供形而下分析路径,又能够立足当下实践进行形而上归纳和抽象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的媒介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提供有解释力的理论建构。[5]

一、传统媒体公共性的缺失与媒体微博的话语转型

微博的发展经过快速兴起、回归理性、协同发展三个阶段,[6]重构了中国传媒的格局,媒体微博成为传统媒体在新的舆论场上增强话语主导权和媒介影响力的重要抓手。所谓媒体微博,是指媒体机构在各大微博平台上开通的微博。媒体微博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微博,也包括一些网络媒体中的门户网站微博、论坛微博等等。

麦克卢汉曾指出:“新媒体并不是旧媒体的增加,它也不会让旧媒体得到安宁。它永远不会停止对旧媒体的压迫,直到它为旧媒体找到新的形态和地位。”[7]新媒体环境下,微博等自媒体传播形式逐渐颠覆了传统媒体原来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公共性的缺失和陈旧的话语模式更是加剧了传统媒体的生存危机和舆论引导压力。要重塑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媒体就应该进入微博话语场,与公众微博共舞,并对公众自主传播话语场中的话语规则进行细致研究,然后才能切中公众关注的脉搏,寻求新旧媒体的融合,探索新的话语方式和传播方式,进而在微博话语场中赢得话语主导权。

(一)传统媒体的双重属性与其公共性的缺失

传统媒体具有工具性和公共性。媒体宣传,体现的是其工具性,而作为公共领域的重要建制,是产生和形成公共舆论的主要空间,因此也具有公共性,这一属性主要体现在对公共事业的监督责任上。[8]媒体、政府、公众三者是政府形象传播的三个要素。媒体作为一个中介要素,不单单要将政府的确切信息传播给公众,而且能够代表公众监督政府,给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然而在媒体的实际运营过程中,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命令—服从”模式。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很难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可见,在中国的传媒体制下,媒体的公共性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缺失的。根据学者的研究,媒体公共性的缺失是政治和经济双重逻辑制约的结果。[9]

因为媒体公共性的缺失,便很难在公众之中树立公信力。当然,在传统媒体占统治地位的时候,它还能掌控社会舆论的主导权,但在网络媒体尤其微博出现之后,中国传媒的话语权力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借助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公众不再唯官方媒体是听,甚至可以通过自我赋权,传播自己的话语声音,这对传统媒体掌控舆论的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微博逐渐成为舆论的集散地,在社会危机事件中,更是表现出其强大的社会力量。

(二)微博场域中传统媒体的话语转型

媒体登录微博,想要重新获取话语权,就需要进行话语转型。如果把传统媒体的话语方式直接照搬到媒体微博上,这种做法并非完全不行,也能够起到传播的作用,但是公众不关注,不认可,如此一来媒体登录微博的有效价值将大打折扣。因为一个媒体最大的价值就是信息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如果媒体微博没有足够量的粉丝关注,就如同报刊没有购买量,电视没有收视率一样,会产生一种生存危机。在微博场域中,媒体微博无论在新闻报道上还是新闻评论上都要接受公众的检视,只有能引来公众的关注度,才能够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因此,媒体要进驻微博,必然要根据微博的传播机制进行话语重整以适应微博场域和受众的需要。比如话语要从传统的抽象、宏观的政治话语转型为一种日常的、通俗的大众话语。再如传统新闻写作的长篇大论需要压缩或拆分,因为传统的媒体发行周期按天计算,一般会给公众一个比较完整的新闻报道,但在微博时时更新的状态下,只有分条发布,通过一些碎片化的报道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新闻图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这些只是话语转型的表层,其深层是媒体报道和评论理念的转型,而这种深层次转型,离不开其公共性的恢复与相对独立性的展示。前文提到,媒体有双重属性,一是工具性,一是公共性。工具性,代表着为政府做宣传,公共性则代表一种监督。媒体需要恢复其公共性职能,能够代表公众监督政府的行政。除此之外,其实媒体还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性,在新闻报道和评论中能够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保持一种客观性的新闻呈现原则。在政府、公众、媒体三者的话语博弈中,媒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媒体微博最理想的状态是政府话语与公众话语的调节平台,这种调节不是“和稀泥”的调节,而是一种秉持独立、客观的调查态度来呈现事实的方式。

二、“表态”话语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

我国实行的是以“党管媒体”原则为核心特征的新闻事业管理体制,[10]媒体评论要服从于党和政府的领导,很多评论是根据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来展开的,属于一种表态性评论。而评论以后的发展趋势,是强化其监督职能,不单单要对政府的正面形象进行宣传,而且要对政府的问题进行批评和监督。

(一)文本分析:新闻评论中的“表态”话语

1.“表态”话语

“表态”指的是公开讲明意见或观点。“表态”话语是指肯定地或权威性地发表意见或作出结论的话语模式。本文专门探讨的是新闻评论中的表态性话语。

在中国传媒规制之下,媒体要能对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并承担好舆论引导的角色。每逢党和政府召开重大会议,做出重大决定之时,都需要媒体进行表态,新闻评论中往往会采用“完全赞成”“衷心拥护”“全面贯彻”“坚决执行”等词汇,行文中则处处体现出对党和政府决策的阐释和拥护。

2.案例分析

2022 年10 月27 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牢记“三个务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章内容部分摘录如下: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始终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在新时代新征程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这是一篇典型的表态性新闻评论,文中“始终践行”“最恢宏的史诗”“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都是肯定党和政府的话,也是表态衷心拥护的意思,而“紧 密 团 结”“全 面 贯 彻”“弘 扬”“牢 记”“坚 定”“增强”等则强调了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末“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则是对未来表示展望。全篇来看,文章标题就态度鲜明地表达了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拥护与贯彻,词汇的选择也与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并能正确阐释其意义。可以说,该评论集中体现了媒体的喉舌功能。

(二)话语实践分析:“表态”话语的生产、传播与接受

1.“表态”话语的生产

“表态”话语是代表一定的机构、组织对当前重要问题和事件所发表的观点和看法。表态性话语有新闻也有评论,但大部分是评论。表态性评论往往是媒体根据上层指令进行生产的。媒体必须认真学习中央会议精神,或对重大案件的指示,并根据会议精神或指示撰写文章,表态拥护。譬如对于一些贪污腐败或者有政治问题的人物,政府会对其定性定调,然后媒体会跟进发表评论,表态拥护政府的决定。比如在2022 年12 月19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受到开除党籍、政务撤职处分,这是党的二十大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首个中管干部党纪政务处分通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多省主要媒体都发表了评论进行表态。

2.“表态”话语的传播与接受

“表态”话语一般都是借助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在传统媒体时代,因为媒体广泛的影响力,能够将这些话语声音很快传达到公众耳中,一些主流媒体的重要评论会被各级媒体转载,各级政府还会要求开展学习讨论活动。譬如《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它常常代表中央政府发声,而伴随着各大报纸的转发,中央的决策、意见也都能很快地传播到全国各级政府之中,比较典型的如《人民日报》关于薄熙来事件的新闻评论就获得了全国各大媒体的转发。《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曾指出,《人民日报》的评论在薄熙来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地的报纸,不管是党报还是都市报,几乎都在头版转发了《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决定》。由此他断言:“这一事件很好地证明了《人民日报》仍然是我国主流舆论的首席代表。”[11]同样,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人民日报》疫情防控的系列评论员文章也起到了传递党和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扫除谣言的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媒体的表态性评论可以借助政府的组织体系层层下达、传播,但有时公众对于诸多表态性的话语并不照单全收,倘若有意见,便会借助微博等自媒体来表达。譬如同样面对2022 年末《人民日报》刊发的论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最新决策部署系列评论文章,就有部分网民不够理解,他们就在微博上表达了对该问题不同的观点。

三、“批评”话语与媒体微博的新闻评论

(一)文本分析:“批评”话语

1.“批评”话语

“批评”既有评论、评判的意思,也有指责、批判的意思。前者是指一种中性、客观的评判,而后者多是有指向性的批判。本文所指的“批评”话语更多是在前者意义层面使用的。“批评”话语,是相对“表态”话语而言的,是能够真正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与传统媒体平台不同,微博字数有限,寸土寸金,因此一般对问题进行一种“微评论”。这种评论一般都是短小精悍的,它因能直击问题要害而为公众所称道,也因适合公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而备受喜爱。并且媒体微博各有特色,在危机事件中的微博评论也各有千秋。总之,媒体微博的评论能够争取到更大的话语空间,部分恢复了媒体的监督职能,而这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所强调的“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话语实践。

2.案例分析

在很多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人民日报评论的影子,无论是“人民微评”还是“你好,明天”,@人民日报都能够直面问题,进行剖析展望,给公众以信心。

“你好,明天”栏目的微博,不回避社会敏感问题,客观理性的评论能引起政府的关注和公众的反思,也能起到舆论缓冲的作用。譬如,2022 年6 月“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发生后,陈某志等28 名被告人被提起公诉,15 名公职人员被立案审查调查。“你好,明天”评论道:“为非作恶,无论时间过去多久,都难逃法网;深挖‘保护伞’,无论涉及到谁,都决不姑息。除恶务尽,‘破网打伞’,还法治尊严,还公众安全感!”@人民日报及时的评论回应,反映了公众呼声,警示了政府官员,提升了公众对媒体和政府的信心。

“你好,明天”栏目不但关注民生问题,而且敢于批评政府官员不当行政作为,倡导建立一种良好的监督机制。比如针对江苏“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的调查处理通报,@人民日报在“你好,明天”栏目中加以评论,质问“基层治理如何杜绝浮皮潦草?关爱弱势群体如何不流于纸面与表面?”在针对“衡水桃城中学”事件调查处理通报的评论中,则提醒政府和公职人员,“对失职失责者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才能抚慰人心,塑造良好形象”。

“你好,明天”微博往往是一种直接对问题的总结和评论,还有对明天的展望;而“人民微评”则多是对转发新闻的评论,这种微评方式与新闻相配合,内容也多是对一些政府行政相关问题的批评或反思。譬如针对“青海祁连山木里矿区非法开采多人被免职”的新闻,直言“开膛破肚,掠夺式采挖,这种恶劣现象在当地存在十多年,谁之责?”针对“涉仝卓事件临汾教育局总督学被批捕”事件发表评论,认为“敢查真查,不仅可修复形象,还能赢得公众认同。捍卫高考公平,就是呵护世道人心”。“人民微评”这种新闻转发+评论的方式,不但能够将一些敏感事件报道出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而且对其客观评论,将问题的讨论引向理性,既对政府行政模式有批评,也引发了公众的反思。

(二)话语实践分析:“批评”话语的生产、传播与接受

1.“批评”话语的生产

公众微博的兴起挑战了政府形象的传播规则,倒逼着政府重新思考对媒体管理的方式方法问题。因为在一些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如果传统媒体失语,那么公众微博中良莠不齐的信息传播就会占据主导。为了让媒体在微博场域中掌控话语权,政府适度调整了对媒体微博评论的把控力度。由此,媒体微博获得了相对宽松的话语空间,敢于触及一些敏感话题,选择一种批评式话语进行舆论引导。微博评论的批评话语对传统新闻评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优化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机制,一些以前传统媒体不能触碰的新闻事件现在也能进行报道或评论了。

2.“批评”话语的传播与接受

相对于公众微博,媒体微博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可以借助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进行传播,因此也会有很大的传播力。譬如在话语转型中最成功的媒体微博@人民日报,2023 年粉丝达到1.51 亿人,远超《人民日报》日常发行量,可见相较《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具有更大的影响范围。其开设的“人民微评”和“你好,明天”栏目中,每条微博都有数千的转发量,最高的转发量高达数万,这些转发其实代表了公众对其话语的认可和接受,其传播效果是非常惊人的。而从实际效果看,媒体微博的批评性话语能够切实触及现实问题,也能提升政府的反应速度,改善其行政能力。

四、社会实践分析:媒体监督权的回归与政府形象再造

(一)从“表态”到“批评”:媒体监督权的回归

作为一种特定的话语实践,“表态”式的新闻评论是中国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政府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一般便需要媒体进行表态。这种表态,是围绕着中心论题进行论述并证明其合法性,也就是为政府的决策“背书”。这种评论并非是一种新闻媒体独立思考的结果,也并非源自对事实的客观分析,而是根据政府的指示和意见而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扮演的其实是政府喉舌的角色。

而媒体微博的“批评”话语则代表着媒体监督权力的回归,它与传统的表态性评论不同,它可以通过批评来监督政府机构,以客观、中肯的评论赢得公众信任。研究表明,媒体信任对政府信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提升媒体信任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12]同时,在政府威信或公信力遭遇挑战时,媒体通过微博评论,回应敏感问题,达成社会共识,对于关键时刻的舆论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譬如在“胡鑫宇事件”中,@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及时发表客观、理性的评论,通过提前发声,抢得先机,有力地引导了舆论走向。

(二)从“一元话语格局”到“多元话语共生”:政府形象再造

在传统媒体场域中,因为政府对媒体控制力较强,媒体采写的新闻和发表的评论都经过了严格把关,因此对政府不利的评论不易发表,有利于政府形象的评论才能有效在媒体上发布传播。作为喉舌的角色,媒体的新闻评论往往使用“表态”话语,为政府的政策和方针摇旗呐喊。在这种“表态”话语流行的媒介体制下,政府形象的传播是可控的,能够建构传播对自己有利的政府形象。但同时也会出现种种隐患与问题,因为媒体倾向“表态”的一元话语格局,虽竭力使政府形象向符合建构者意图的方向,但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不但给受众以政府部门强势和垄断的刻板印象,也会使媒体失去公信力,从而失去公众的信任,导致其在政府形象传播中失去效力。特别是当微博兴起之后,公众能够自我话语赋权,他们可以通过微博发表与政府主流意见相左的观点,甚至对政府行政行为提出质疑,那么政府形象传播的深层次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从“表态”话语到“批评”话语,媒体微博开始对政府管理进行批评监督,在恢复媒体的公共性职能的同时这种多元话语共生的局面也对政府形象再造起着重要作用。在媒体的逼视之下,政府能够更好地秉持现代政府理念,构建现代化的政府形象。也只有通过强化媒体微博的公共职能,善用“批评”话语,敢于触及敏感问题,才能够重塑媒体公信力,才能更好地弥合政府主导传播的话语场与公众自主传播的话语场之间的裂痕,并督促政府进行职能转型,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和管理实效,逐步增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互信,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形象传播。

猜你喜欢

表态传统媒体话语
重磅!证监会表态:支持房企转型!支持民营房企融资!
审慎表态
审慎表态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