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2023-03-13郭建斌

湖北社会科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者学科

郭建斌

自1983 年教育部确定在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至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在我国已有40 年的历史。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进行回顾属于学科正本清源的工作,既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构,又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已有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学科建设进行了研究,但从整体上回顾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还比较鲜见。有鉴于此,我们拟从整体上回顾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以期进一步推进学科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同志曾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和讲话中多次提到思想工作、政治工作问题,并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一词。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出现做了很好的铺垫。由一个研究领域发展成一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在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8—1983年)

这一时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前学科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虽然未出现,但是其名称已经出现,此时召开的相关座谈会和会议,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正式出场奠定了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党中央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1980 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在讲话中强调“政治工作也是一门科学,有其专门的知识”,[1]由此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讨论。1980 年5 月27 日至6 月6 日,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国机械工会联合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途径,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要成为一门科学”的命题。[2]紧接着,《人民日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等也发表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相关文章。1980 年8 月11 日,《光明日报》转载了署名严求实的文章《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光明日报》理论部1981 年编辑出版了《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文集。1982 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座谈会,会议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3](p409-414)1983年,张蔚萍和张俊南合著的《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出版。基于这些讨论和研究,198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的通知,指出:“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工作的能手,一大批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3](p409-414)1983 年,教育部召开专业论证会,确定了在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并议定了专业的课程设计,决定了主干课程教材编写分工。这些讨论和决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的重要基础。正如有研究者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命题的提出和讨论既是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的前奏、前提和基础”。[4](p26-33)

(二)第二阶段(1984—2005年)

1984 年,教育部先后发出《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和《关于在六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的意见》。同年,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钢铁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大连工学院等高校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清华大学、北京钢铁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大连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这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依托其他学科开始建设,这一时期的学科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和硕、博士学位授予点,培养专门人才。1986 年,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依托教育学等学科试办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班。1987 年8 月7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增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获批招收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法学门类思想政治学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1993 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教育学下面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96 年,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博士点更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1997 年6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整合,统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隶属于法学门类,系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

第二,出版了专门的学术著作和教材。培养人才离不开专门的学术著作和教材。这一阶段,研究者出版了专门的学术著作和教材,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一阶段出版的学术著作和教材有:王玄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陆庆壬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邱伟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陆庆壬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邱柏生的《思想教育接受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杨芷英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陈万柏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张耀灿等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项久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等。

第三,成立了专门的学术团体和专业的刊物。学术研究会和刊物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者提供交流的平台,这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1984 年12 月,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在上海成立。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门研究会相继成立。这些研究会定期召开相关主题的学术会议,讨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议题等。除此之外,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业刊物纷纷涌现。1985 年1 月,原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创办《思想教育研究》;1985 年,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了《思想理论教育》;1985 年,哈尔滨理工大学主办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7 年,湖北教育报刊社主办了《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曾是1983 年的《学校党建工作》,1985年该刊刊名改为《高校德育研究》,1987 年该刊刊名改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88 年该刊刊名改为《学校思想教育》,1997 年改为现名);1999 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曾是1994 年创办的《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群不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研究对象,对其研究不仅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还需要与其他学科交叉。这一阶段,研究者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对象出发,构建了丰富的思想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教工思想政治教育学、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学等。

(三)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

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确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二级学科。这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走上了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科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制不断完善。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沿袭上一阶段的发展势头,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位点不断增多,著作和教材继续丰富,研究会的参会人员不断增多,期刊杂志的专业性不断增强。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著作和教材而言,这一阶段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著作和教材,如张耀灿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万光侠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陈秉公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郝文清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赵明主编的《新编思想政治教育学》(黄河出版社,2008年版)、宋锡辉和吴若飞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胡凯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徐志远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徐柏才等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民族出版社,2011 年版)、黄永宜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邱柏生和董雅华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宝良等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思考》(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年版)、李春成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微》(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年版)、杨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李维昌等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探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年版)、陈广正等的《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年版)、高芳放的《多学科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 年版)、张毅翔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等。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涵式建设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而发展。这一阶段,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对独立发展,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研究范畴和方法论等的研究不断深化。除此而外,研究者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建设。除了第二阶段提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之外,这一阶段还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学、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进展

为了进一步明确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概况,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进展,以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名称虽然早已有之,且在官方和学术界使用频繁,但也不是没有争议。关于学科名称,研究者有沿用“思想政治教育学”说、以“思想道德教育学”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说、“思想教育学”说三种观点。

第一,沿用“思想政治教育学”说。研究者认为这一学科的名称依然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但是其内涵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研究者认为我们应该沿用此名称,但是要对该名称涵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厘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5](p36-40)也有研究者认为,目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改变名称……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核心概念具有较大的内容涵盖性与功能性,目前没有改变这种称谓的必要性,只需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增加新的诠释或新的理解就可大大扩展它的涵盖性,并且同时提升它的学理性。[6](p4-7)

第二,“思想道德教育学”说。持该观点的研究者主要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在战争和革命年代,我们进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而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我们进行的主要是思想道德教育。基于此,研究者认为这一学科的名称应该用“思想道德教育学”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学”。[7](p5-11)

第三,“思想教育学”说。持该观点的研究者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凸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而“思想教育学”既可以涵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可以涉及思想观念的教育。[8](p27-29)

除了以上三种认识之外,在历史上,还出现过“思想政治工作学”这一名称。这一称谓并未使用开来,但是在一些辞书中可见,如《新编思想政治工作辞典》就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学”这一词条,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学是研究人的思想政治活动和行为的规律以及党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9](p1)也有研究者持“两可”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思想道德教育学”可以并存,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定位进行选择。[8](p27-29)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能够称为“学”,其必然有着特殊的研究对象。已有研究者基本上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规律,但对于具体研究什么规律却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具体如下。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说。虽然不少的研究者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但是涉及具体的规律,不同的研究者持不同的观点。有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科学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10](p31-32)也有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规律。[11](p114-118)还有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应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形成、发展、本质及规律为研究对象。[12](p23-32)除此之外,一些研究者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13](p177-181)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中最根本的规律、[14](p31-34)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15](p71-76)等。

第二,“人的思想发展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说。不同的研究者对这一认识比较统一,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既要研究人的思想、行为的形成、发展等的规律,又要研究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只是在具体的表述方面有所不同。代表性的观点如: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对人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16](p9-15)关于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的形成、发展的规律,研究依据人们思想发展规律科学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17](p11)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18](p4)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19](p8)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人的思想政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说。持该观点的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对象是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20](p2)

除了以上几种认识之外,也有一些研究者并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规律”的,而是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21](p113-116)思想关系、[22](p41-43)思想现象、[23](p16-19)思想转换[24](p3-5)等。

研究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无论哪种认识,不能摆脱的是研究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其必须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学科和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不同的认识,如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等;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政治思想的教育问题。从学科建制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法学学科门类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一个二级学科,研究者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时,就不能不考虑法学门类的研究对象,不能不考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研究对象,因为二级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要隶属于一级学科的研究对象。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实质上是指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方法。学科的研究方法要与学科的研究对象适切。不同时期的不同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不同的认识。

不同的著作和教材中,研究者呈现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矛盾分析法、实践实验法和系统综合法;[17](p21-24)宏观掌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动态结构的研究方法、既定性又定量的研究方法;[25](p4-5)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方法、观察体验的方法、系统综合的方法、实验的方法;[19](p8)历史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实验的方法、总结经验的方法、系统方法;[26](p15-19)调查法、经验法、实验法、文献法、个案法、系统法;[27](p20-21)跨学科研究法、[28](p18-20)科学抽象法[29](p79-87)等。一些研究者在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开始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方法论问题。如有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具体表现为理论联系实际、对立统一、现象与本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内容与形式、一般与个别等。[30](p122-126)

通过梳理已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文献,我们注意到已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研究尚未系统化,这反映出研究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法方面尚未形成自觉的意识,亟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顶层设计研究。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学科的逻辑起点在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者认为“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一般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按照学科的内在规律,层层推导,逐步展开……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31](p4)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研究者的研究起步较晚,据笔者目力所及,该研究始于2004年,主要形成了以下观点:“利益”说;[32](p18-19)“现实的人”说;[33](p35-40)[34](p131-134)“意志”说;[35](p74-77)“思想与行为”说;[36](p41-46)“个人与 社 会”说;[37](p12-27)“思想”说。[38](p7-10)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人的本质”“探究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研究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从学科的逻辑起点的标准开始的。虽然研究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的认识见仁见智,但是研究者对确立的标准认识较为统一,主要有四条,即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或学科中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逻辑起点应与研究对象相互规定;逻辑起点是一切矛盾的“胚芽”;逻辑起点同时也是历史的起点。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称为学科,其标志之一是学科的理论体系,也即学科体系。学科体系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如教材体系、著作体系、课程体系等。无论哪种呈现方式,其背后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

有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体系包括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四个方面,“是什么”主要包括学科论和对象论,“做什么”主要是内容论,“怎么做”主要是规律论、方针论、原则论、方法论、过程论,“谁来做”主要是队伍论、领导论。[39](p128-133)还有研究者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体系按照各门分支学科进行划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由主干学科和分支学科组成,主干学科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分支学科主要有元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史以及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成果等所形成的分支学科,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等。[40](p7-10)前一种观点基本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材体系,其围绕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安排的。如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著作和教材一般会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和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等。后一种观点则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按照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逻辑安排的。

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了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区分问题。研究者认为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国家的法律、道德,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党和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以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加强道德教育方面的政策、措施,党和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投入和产出研究。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从操作层面来研究,主要包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个理论模型转化为实践模型,实践层次的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观念,现代流派实践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国外道德教育学家、流派观点研究,各部委、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级学校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政策、措施,结合行业、职业要求的具体规范,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各级单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投入产出分析——考核指标体系等。[41](p15-19)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者强调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受教育学的影响,属于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提出了建设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观点。总体而言,研究者是强调宏观与微观并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学。

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体系,既有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如元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史等,又有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发展出的理论,如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等,还有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观点、方法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也有基于不同主体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等。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从一个领域逐渐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在学科之林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在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学取得的学科建设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一)着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三大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42](p338)这为当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门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不是由国外引进的,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自然出现的,而是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的需求而建立的。故而,在学科成立之初,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就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且深深打上了“科学化”的烙印。一门学科的建立有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它是由研究领域走向成熟的结果,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学科化的成果。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没有遵循学科成立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人却是按照学科建设的逻辑来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学。这就导致了长期以来,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名称、学科内涵、学科体系等的认识见仁见智。

在处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曾依附于其他学科。回顾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历程,我们注意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上位学科存在着变化。如思想政治教育学曾经有一段时间被设置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下面,也有一段时间是挂靠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面,直到2005 年才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面。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绕不过的一个问题即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确立。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称为学科,其必然有着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有着独特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这决定着学科的相对独立性。虽然科学哲学对学科边界的确认越来越模糊,加之交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研究者强调多学科的研究、跨学科的研究。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交叉学科也好,多学科研究也罢,其前提是学科的相对独立性。一个学科,只有确立了自己的边界,明确了自己的研究问题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和学术话语体系,才能更好地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和对话。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需要厘清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涵,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政治教育学、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等的关系,划界而思;在学术体系建设方面需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关系,明确本学科的研究范畴;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需要形成本学科特色的话语表达方式。

(二)立足时代新人的培养凝练学科智慧

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理研究和事理研究的共同目的是服务于时代新人的培养。中国式现代化既包括社会的现代化,又包括人的现代化,而且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统一的。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的时代新人的培养亟待思想政治教育学人凝练学科智慧。

新时代呼唤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应在这个指导思想的指引下立足时代新人的培养凝练学科智慧。因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43](p8)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立德树人,要培养时代新人,要培养现代化的人。故而,思想政治教育学需要为完成这样的任务提供学科智慧。

思想政治教育学经历了40 年的发展,凝聚着历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艰辛的探索和学科独立性的心路历程。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从分支学科来看,已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从思想政治教育学涵盖的对象来看,已覆盖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层面的各个群体,包括大中小学生、成人、职工等。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分支学科的进一步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群体的复杂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从学理和事理两个层面凝练学科的智慧。从学理层面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学需要进一步整合各个分支学科所提供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以整体的视域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之为“学”的学科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智慧需要就学科自我意识、学科想象力、学科表达、学科理想等方面进行凝练和建设。从事理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之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需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之事理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事理研究需要从更高的水平上去抽象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共通性,进而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识性之理。

(三)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性和政治性的关系

经过40 年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已成为一门体系相对完备的学科。学科的立“学”之本是其学术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性也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者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学术研究所形成的学术成果的表征,具体表现为以学术概念、学术范畴、学术观点、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理论等为核心的学科规训。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性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生产规范性和创新性的前提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学术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性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者需要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进行学术总结,也需要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现象和新问题进行学术的观照,以求得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他的学科既有相通的一面,又有其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强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政治性不仅表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基础、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等方面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学既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又要实现中华优秀德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还要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而以中国人的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性和政治性的关系是要坚持用学术讲政治、研究政治、阐释政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事理性、学理性与政治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事理性是研究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理性是研究基于事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系统化、体系化之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政治性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政治之理。“三理”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底色和根本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学40 年的建设历程,凝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者的心路历程,表征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者对学科建设和实践育人的智慧。展望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者需要系统总结40年的学科建设成就和经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在新时代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进而实现以思想政治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为基点,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学科建设新姿态。

猜你喜欢

教育学研究者学科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学科新书导览】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超学科”来啦
教育学是什么科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