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教学资源的静态化处理与分析
2023-03-12李晓芳闫其顺
李晓芳 闫其顺
■摘 要:获得更多的关于学生学习状态的资源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各种表现,这是学生学习思路和学习结果的外在表现。如果教师能够收集这些表现并进行分析,就会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这些资源为动态教学资源,其来源包括学生的提问、学生编制的方案以及学生的学习总结等。教师对动态教学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后化作课堂教学的动力。教师持续收集整理、分析应用,形成良性教学循环,使教学思路逐渐转变成学习思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资源;动态;静态;分析
■课 题:本文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立项课题“五年制高职动态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研究——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课题编号:B/2022/11/043)的研究成果。
教学中教师的通常做法是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准备好最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和最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设计。经过精心准备,教师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工作。教学策略的应用也是教师完美驾驭课堂的必要手段,它可以解决课堂中的“突发”问题,让教与学相长。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课堂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可能是教师备课中的“盲点”,或是认为“那不是问题”,或是真的遗漏。但无论如何,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学与教的思路有偏差。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从学生的问题中深究原因,通过“收集—整理—反思—采纳—应用—收集”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总结经验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备课思路,提高使用教学策略的能力,让教的思路跟上学的思路,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并提升学生的技能。
由于“突发”问题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在这里称它为动态教学资源。通过对动态教学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使其成为有效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助力,并成为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设计的依据,这样的资源称为静态资源,由动态生成静态的过程就是动态教学资源的静态化处理与分析。
一、动态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动态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有很多,下面主要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提问、编制方案和总结三个方面探讨收集和整理动态教学资源。
(一)提问
提问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学生回答问题,尤其是对主观题的回答,更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学习难点或学习思路的外在表现。在课堂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思考、勤提问,向教师提问、向同学提问,只要他们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知道自己的学习难点在哪,就能够有针对性地通过解决一个个小问题而提高学习效果。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怕打扰到教师课堂秩序,或是羞于在同学面前说话,或是没有提问的意识或思路,现在的学生很少能够在课堂中提出有效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教师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和多种社交软件,充分利用平台中的师生互动模块和社交软件的文字、语音沟通功能,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其学习问题最终都能解决,而且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宝贵的动态教学资源。
(二)編制方案
编制方案能够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情况,这里获得的资源应当属于一种综合的动态教学资源,适用于学习过的所有科目和内容。例如,在数控编程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零件结构编制加工程序,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基本命令,如主轴转速、刀具参数等,还应了解各种命令的格式、新学命令的用途及用法等。再如,在机械制图中,要求根据给定零件的正等轴测图,绘制零件三视图。为完成任务,学生必须能够看懂正等轴测图,熟练掌握并应用三视图间的对应关系,能够正确建立和使用图层等。如果学生编制的方案存在问题,要么程序不合格,要么图纸不正确,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编制的方案就能知道问题所在。
(三)总结
总结是对习得知识的高度概括。在以往课堂中,往往是教师作总结,如任务总结、知识点总结、技能操作要点总结等。总结后还需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进行升华以达到预设的课程教学目标。这种总结往往考验的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如果总结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就能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做任务分析总结、小组合作总结、方案制定经验总结、学习结果总结、他人成果总结等。凡是教学环节均可设置学生总结活动。教师可以从学生总结环节轻松掌握学生对学习难点、学习方法、三维目标的完成情况,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反思动态教学资源生成的原因
通过实施上述教学环节,教师虽然基本上能够收集足够的动态教学资源,但是必须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才能发现教学问题。下面以机械制图与CAD绘图技术基础课程中“基本视图的绘制”这一任务为例,深入分析如何获得动态教学资源。
这一任务内容为一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任务要求是按照轴测图给出的条件画出该组合体的三视图。学生采用小组研究法共同完成任务。在任务开始前,学生举手提问:我能否自己来确定零件主视图?在任务分析环节,发现有的学生读图时和构建组合体三维模型时丢落尺寸现象严重,导致分析出的零件结构不清晰;在小组完成任务环节,查看学生的绘图方案,发现个别学生采用“挪移”的方法形成正确位置关系的三视图。在问及原因时,学生回答:这样比较自由,不受约束;在小组完成任务环节中,有一名学生在教学平台互动中提出问题:怎样绘制正等轴测图?当然还有其他问题。通过一次课,就收集这么多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收获颇丰。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可能还没完全解决问题,但能问出来并面对自己的问题,学习至少成功了一半: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教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解决问题,达到收集问题的根本目的,即分析问题产生原因,获得教学经验。下面针对上述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我能否自己来确定零件主视图?
一般来说,以正等轴测图的X轴向表示零件的长度方向、以Y轴表示宽度方向、以Z轴表示高度方向。而主视图反映的是零部件的长度和高度方向的尺寸,正等轴测图中自带了主视图方向。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呢?除了概念不清晰外,还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关。例如,我们看到的齿轮,其明显的特征是圆形,所以一般认定圆视图是主视图方向,而在机械制图中,一般它的非圆视图才是主视图方向。所以,学生在接受任务后,凭借生活经验确定零件主视图,而不是按照机械图纸中主视图的选择原则来构图,体现了学生缺乏制图常识的应用实践、绘图态度不严谨以及遵守机械制图规则的意识淡薄等问题。在继续强化实施机械制图知识和技能教育时,必须加强学生的标准意识和规矩意识教育。
(二)分析出的零件结构不清晰
机械制图是一门严谨的课程,规矩多、标准多,绘图表达准确度高又要讲究美感等。虽然为专业基础课,学习难度却不低。就机械制图的严谨性来讲,图纸上没有一个多余的尺寸,同样也不能缺少任何一个必要的尺寸,不能让读图者来确定零件某处的结构和尺寸。导致分析出的零件结构不清晰的原因是学生丢失了尺寸。学生自身学习的严谨性不够,没有达到对课程的高度认同;学生缺乏细心、耐心的专业品质。这就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对制图学的认同度,以及爱岗、敬业的诚心和决心。这个问题也反映出学生的空间构图能力欠缺。要加大平时绘图练习的力度,加强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
(三)不能正确配置三视图
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一关系原则贯穿机械制图始终,可以说是机械制图的“铁”规矩。但由于受到一些不守规矩的师傅的影响,再“铁”的规矩也没有任何约束作用。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视频资源,在视频中展示机械制图的各项标准、各种规则。让学生在标准、规则的指导下规范绘图。因学生有超前学习的可能,所以教师最好能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学视频材料方便学生学习。另外,教师应努力备好每一堂课,避免出现教学错误、减少教学失误,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性。
(四)如何绘制正等轴测图
乍一看,这个问题有点颠覆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某次课的学习重点和专项内容,难道那次课是无效的一次课吗?通过深入交流发现,学生能够读懂正等轴测图,能够根據标注的尺寸和图形结构正确构建零件的三维立体模型。但是,学生在接受任务后,第一件事考虑的是自己应该能把它画出来,学习任务由读图跳转到了绘制正等轴测图。结果在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中,学生发现有几条线的画法不能确定,于是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结果可以消除教师认为“无效课堂”的忧虑——假问题。课后教师鼓励学生重新画一次轴测图,学生很快就画出来了。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假问题,反映出学生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任务要求上,思想处于“无组织”状态。如何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下次备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三、整理反思结果,筛选出能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元素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除第三个问题——人为引导失误外,其他三个问题都能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助力。笔者由此想到在今后涉及三视图绘制的课堂中,要着力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提高确定主视图的能力
课前,加强预习,让学生明确主视图选择的原则;课中,通过比较学习法,让学生自行分析各种不同主视图方向的图纸的优劣,逐渐积累确定主视图的经验;课后,加强读图练习,通过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之间的空间转换,学生逐渐熟悉各类零件图纸的表达方式,便于模仿、便于决策。
(二)学会利用图纸的尺寸标注、文字说明来读图和检验图纸的正确性
读图和画图是相辅相成的。读图能增长画图经验,画图能提高读图的准确性。对于初学者,二者都可以检验出图纸的正确性。为了快速提高读图和画图的能力,课堂中可以读他人图、画他人图纸,用难度较低的“挑错”方法来完善每一张图纸,提高学生读图和画图的技能。因此,实行分组学习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课堂学习方式。为避免分组流于形式,每组的人数不宜太多,2~3人即可。
(三)注重课程思政教育:文化引领,敬业诚信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设定本次课的思政教学要点是用汉代图学宗师张衡的图学思想“约己博艺,无坚不钻”来教育学生学习要钻、要博。通过了解张衡的成就,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读图分析,学生总结学习收获,教师会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进行思政教育;在进行课堂总结时,将学生们通过研究、分析、制定方案后画出的合格的图纸,归纳为学生具有“敬业”精神,能按正等轴测图的要求绘制正确的图纸,是学生诚信品质的一种体现。
第三个问题的出现也不是毫无价值的。教学资源能够促进学生快速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教师建立完整的教学资料和平台课程,都能有效缓解学习中存在的这种“盲学”现象。
四、重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经过反思,教师得到了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些资源信息,把这些资源、信息用在课堂教学中,优化各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倾向于课堂学习。例如,在提问环节,可将单一知识提问:什么是线面分析法?改为综合知识提问:怎样用线面分析法分析零件图?再如在分组完成三视图绘制任务阶段,将学生分组,单、双数组学生分别完成所给零件的三视图绘制任务,得到不同的图纸,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三视图对应关系的总结。进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可以让学生完成画图任务,又可以通过检验他人学习成果而提高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一举多得。在总结评价环节,各组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公平公正的原则总结其他小组绘图成果,并分享自己的绘图收获,用“挑剔”的眼光审视图纸,比看图纸更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改进后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可以看出,教学更倾向于学生主动学习,而且更容易实施以职业素养为主题的思政教育,课程设计在资源利用方面已经基本达到最好状态。
五、结束语
再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也只是适合当下的各种教学实际,经过改进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后续教学的实践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要有足够的问题意识,并能及时收集这些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得出新的教学策略,再把这些新策略应用到新的课堂教学中,如此往复,可以降低课堂中各种“低级”问题出现的概率,使教师教的思路更加贴近学生学的思路,真正践行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李晓芳,闫其顺,顾杰志.职业教育机械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8).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