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提琴重奏曲《古佳耶》创作特征和演奏分析

2023-03-11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滑音大提琴作曲家

●魏 蔚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大提琴重奏曲《古佳耶》由代博在2016 年创作完成,作曲家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民歌改编成大提琴室内乐作品,并将大提琴和多种民族乐器组合的形式重新编排。这部作品根据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乐器独特的音域和音色特点,通过对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借鉴,不仅拓展了大提琴的演奏新技法,并在大提琴演奏领域有更多的音乐表现力。本文对《古佳耶》进行深入总结、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和归纳作曲家如何吸收民间音乐素材及其他音乐形式,对于构建大提琴作品民族性创作的未来之路,展示和提升我国大提琴民族音乐作品的魅力与价值有重要作用。

一、作曲家与《古佳耶》创作背景

在我国新生代的作曲家中,有一位波兰作曲大师潘德列茨基先生的忘年交,他就是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的代博。有人这样评价他:他是天才,作品在国际屡获大奖;他是中国首位盲人作曲家,从附中到博士都是第一名;他有着“最强大脑”,一首作品听一遍就能弹出来;他是钢琴“点唱机”,什么曲子信手拈来就能弹;他也是“百科全书”,对于哲学、社会学颇有研究[1]。代博生于1988 年,自小喜爱音乐。因患眼疾,不得不经常出入医院。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这是非常折磨的经历。7 岁时,他拥有了人生中第一架钢琴,从此打开了他的音乐之门。由于他在音乐上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和天赋,9 岁起,代博开始师从长影乐团作曲家吴大明学习音乐。12 岁,代博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在作曲专业方面,成绩突出、能力超常,但由于身体原因,他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叶小纲和姚恒璐两位老师多次的呼吁与帮携下,2018 年,代博在中央音乐学院顺利完成了博士学位的课程并留校任教。

代博的作品质密繁复,2012 年,他的作品《幻蝶》在华沙之秋国际现代音乐节上首演,用音乐的方式致敬古典哲学。2014 年,代博的乐队作品《看不见的山》获贝多芬协会国际作曲比赛第二名。2015 年,他受波兰密茨凯维奇学院委约的作品《沃依斯基圆号协奏曲》在华沙首演。2017 年底,作为7 位受邀的中国作曲家之一,代博在纽约茱莉亚学院举办的“聚焦·中国”当代音乐节上创作室内乐作品《差异与重复》,被当地媒体评价“其音乐融合了东西方多种审美元素,带领观众进入了‘另外的世界’”[1]。2021 年,代博接受委约,创作清唱剧《万里长沙》。自此,他在多元的创作风格和题材道路上探索得越来越远。在创作过程中,代博认为创作音乐的过程就是获得的过程,就是发现自己生命的过程,创作也给自己重新注入了自信。代博一直致力于发扬并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古佳耶》选取大提琴作为主奏乐器,也是因为大提琴音域宽广、发音近乎人声,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大提琴对东西方文化有较好的兼容性,北方民族的率真和气势,都与大提琴乐器元素相得益彰。大提琴既能表现内蒙古草原的豪放辽阔,又能展示鄂温克族民歌充沛的情感。2016 年,瑞鸣音乐发行专辑《古佳耶——大提琴与北方游牧民族音乐》,获得了“2016 十大发烧唱片”的“年度最佳器乐演奏奖项”[2](P70),在这张专辑中,担任大提琴独奏的是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大提琴教育家演奏家娜木拉。

二、乐曲组成与音乐特征

音乐的民族风格,作为音乐的一种艺术特点和思想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现出一个民族特定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哲学内涵, 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3](P67-75)在《古佳耶》中,代博反思了大提琴的演奏形式和旋律色彩,不再单一的模仿民族乐器的演奏模式,而是运用多元化的创作思路和审美方式,更多细腻的体现大提琴的民族性格。

(一)乐曲组成

在《古佳耶》中,共有11 首乐曲,这些乐曲依据达斡尔族、蒙古族、鄂温克族、乌孜别克族、布里亚特族等民族民间歌曲改编创作。这11 首乐曲的名称和体裁依次是:

1.《忠实的心儿想念你》根据达斡尔民歌改编,是一首部八把大提琴演奏的重奏曲。这首歌曲属于一种问答歌,旋律欢快自由,富有跳跃性。大提琴在演奏中运用了大量的滑音、颤音等技巧。

2.《送亲》是根据蒙古族的传统民歌改编的大提琴独奏曲,开篇娓娓道来,仿佛向我们讲述一位即将成婚的蒙古族姑娘,即将告别自己的父母,曲调中夹杂着不舍的情绪和对未来的期盼。大提琴完全模仿了蒙古族马头琴的发声,运用了大量的双音,滑音、颤指等装饰音。

3.《我的小宝贝》根据哈萨克民歌改编而成的重奏曲,由巴扬、钢琴、大提琴与竹笛演奏,在创作中运用了爵士风格,9/8 拍子极具舞蹈特性。

4.《白色的毡房》是蒙古族传统民歌改变的重奏曲。毡房又被称为是马背上的房子,主要以白色为主。这首乐曲由大提琴和中阮二重奏,中阮独特的声音共鸣,加上大提琴运用的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二者相得益彰。

5.《古佳耶》是依据鄂温克族传统民歌改编而成的大提琴、竖琴、竹笛的重奏曲。“古佳耶”意为纯洁朴实的孩子。作曲家将这首重奏曲作为专辑名称,也是因为演奏这部作品的大提琴家娜木拉老师是鄂温克族人。

6.《黑眉毛》依据乌孜别克族传统民歌改编,由钢琴、吉他、大提琴、单簧管、低音提琴共同演绎。吉他和钢琴承担伴奏,大提琴、单簧管分别演奏主题。

7.《布里亚特的孩子》是布里亚特族民歌。布里亚特族是厄鲁特蒙古人的近支,主要居住在俄罗斯、外蒙古和中国内蒙地区。布里亚特人热情好客,至今仍保留着很多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乐曲主奏乐器有手风琴、大提琴、手鼓和钢片琴。

8.《鸿雁》是一首蒙古族传统民歌,内蒙长调,主奏乐器为大提琴、竖琴和竹笛。

9.《催眠歌》是裕固族的一首传统民歌,裕固语称民歌为“叶尔兰安”,是裕固族民间音乐中主要的艺术形式,也是裕固族人喜爱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裕固族民歌曲调优美,内容丰富,催眠歌是唱给孩子的歌。由大提琴、二胡和钢琴三重奏。

10.《黑云雀》是哈萨克族的一首民歌,悠扬的曲调缓缓的诉说人与鹰之间的动人故事,展现了游牧民歌宏大雄伟、高亢悠扬的独特韵味,同时也体现出草原汉子的热血与深情。这首乐曲由大提琴、黑管和钢琴组成三重奏。

11.《木卡姆狂想曲》是维吾尔民谣,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艺术瑰宝,早在2005 年,木卡姆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般来说,木卡姆的主要乐器是由拉弦乐器和拨弦乐器和打击乐组成。这首狂想曲由大提琴主奏,弦乐器进行伴奏。大提琴模仿了艾捷克和西塔尔两种乐器的发音,在西洋弦乐器的衬托下,让人耳目一新。

在《古佳耶》中,作曲家选择了北方多个民族的民间歌曲进行改编创作,这在中国近代大提琴的系列作品中是罕见的。近年来大提琴作品的推陈出新,作曲家却反其道而行之,将这些朗朗上口的传统民歌加以改编,在旋律上有更亲和力和传唱度。合奏乐器多用可以凸显大提琴音色的民族乐器,在合奏上产生独特的音响效果。这些民族室内乐作品曲调优美、特色鲜明,极富人文精神、历史典故以及传统文化内涵,作者将大提琴与民族乐器搭配的灵活运用,将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和韵律等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音乐特征

1.北方民歌主题素材使用

由于游牧民族居所不固定,游走于各大牧场之间,人们素来具有敬畏自然,热爱草原,保护生态,尊重客观规律的美德。从民歌内容中可以看出,游牧民族胸怀天地,感悟自然。游牧民族的乐器便携,发出的音响有和声与人声相符的特点。北方游牧民族的音乐语气,也和当地的语言形态相关,大提琴音域宽广,最接近人声,所以在模仿北方游牧民族语音语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作品《送亲》《催眠歌》《古佳耶》,就是作曲家将草原、婚礼、对歌等草原生活画面具象化,将对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及对游牧民族人民的勇敢、对草原的热爱、赞叹转化为音响的存在。作曲家将民歌主题旋律加以提取,分别用大提琴、单簧管、竹笛、二胡等乐器演奏旋律,并从音高、节奏、音色等几方面进行变奏。

2.中西方传统乐器组合

作曲家改编了裕固族、布里亚特民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传统少数民族音乐,但乐曲中并没有过多地使用少数民族乐器,而是选择了二胡、中阮、竹笛等较为常见的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结合,产生了中西方音乐互相融合、碰撞的结果。笔者认为,在中西两种音乐风格相结合时,不过于追求音乐效果的冲突,而在原有的不同基础上,寻找两者的共同点,达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两种音乐间的平衡。既不一味追求个性,也不盲目模仿跟风,既彰显乐器个性,又表达音乐风格。

例如以《鸿雁》为例,原始版本由人声或者马头琴演绎的传统蒙古族民歌,作曲家用竹笛、竖琴、钢琴和大提琴来组合,当大提琴与竹笛演奏相同旋律时,由于音区、乐器音色本身已有巨大区别,演奏者尽可能通过演奏技巧追求实际演出效果的统一。这种追求统一时产生的效果,是乐器本身特性所致,必然不可能达到完全一样。而这,正是笔者认为中西方音乐结合的一个平衡点(见谱例1)。

谱例1:《鸿雁》第25—28小节

3.中西方创作手法结合

作曲家保留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民族化旋律和五声调式,与西方和声、复调等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运用大量的不协和和弦作为铺垫。例如《黑云雀》主题部分,虽为蒙古族长调,大提琴缓缓奏出的优美主题,与单簧管声部相互交织,旋法自然细腻,配器简洁,体现出旋律的抑扬起伏,注重音乐的横向发展。作曲家在乐句之间运用短促休止,用旋律上的留白来引出展开部,让乐句划分的更明显,与开头舒缓的情绪有鲜明的对比(见谱例2)。

谱例2:《黑云雀》第12—15小节

4.中西方节奏形态结合

20 世纪以来,中国大提琴作品更多体现出节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作品的节奏不同于西方传统音乐,更注重节奏的自由表现,传统北方民歌的开头节拍都以“rubato”或者“艹”(散板)来表示,为演奏者提供更多发挥的空间。探戈是流行于阿根廷的一种民间音乐,以其热烈的音乐情绪、鲜明的节奏特点和悠扬婉转的旋律著称。《黑云雀》在陈述节奏舒缓、娓娓道来的主题之后,作曲家将阿根廷民族音乐探戈节奏和中国游牧民族音乐旋律进行融合,钢琴担任低声部,采用3—3—2节奏型(即在4/4 拍的一小节内,划分为三组节奏型,使音乐重音出现在第一拍、第二拍的后半拍以及第四拍上)重复,使旋律表达更加突出,音乐动力强大。例如《黑云雀》展开部分的钢琴节奏型(见谱例3)。

谱例3:《黑云雀》第39—41小节

三、演奏技巧分析

在《古佳耶》中,代博巧妙运用了民族乐器与大提琴的共同点,以大提琴多变的音色和极强的可塑性,将大提琴现代演奏技法融合北方民族音乐元素,充分展现了作品的民族意蕴。

(一)马头琴音色和演奏方式的模仿

马头琴采用的是四度定弦,用顶法演奏,拇指在内弦特定的因为上辅助产生泛音,食指、无名指在外弦上用关节演奏。大提琴演奏蒙古族的乐曲时,需要去模拟马头琴的发音方式,例如在演奏旋律时,增加空弦D 作为根音,模仿马头琴内弦发音,同高音区的旋律一起演奏,对高声部旋律有衬托作用。蒙古族优雅的长调,有装饰音和自由的节奏,而大提琴最擅长演奏舒缓如歌的旋律,这一特质演奏蒙古长调也是非常贴切的。

在长调中,长音常用小三度的颤指,模仿马头琴“加花”演奏,也就是马头琴常用的装饰演奏“诺古拉”,与波折音非常相近,其中是以三十二分音符组合、小符点以及三连音的多种复杂节奏,使音乐旋律流畅而多变。但这些颤音,作者并未标记在乐谱上,需要演奏者结合音乐情境,修饰旋律,充分地展现出大提琴优美独特的音色以及丰富多变的技法音效。

(二)装饰滑音和色彩滑音

装饰滑音是借鉴二胡等民族弓弦乐器的演奏方法,在大提琴的演奏上一种创新的演奏技法,既不等于换把,又不等同于装饰音。例如《鸿雁》中从G 音到E 音的倚音,增加了滑奏的符号。此处为了达到滑音的音色效果,应使用一根手指向上或向下抹奏,而不是传统演奏法中用不同手指演奏的倚音。色彩滑音是指换把中的带有的滑音演奏,在换把的音程之间跳动不是太大,距离较小时使用。有从低音滑向高音,也有从高音声部滑向低音声部。例如《鸿雁》在换把过程中,作曲家并未标记滑音,演奏者可以从B 音到G 音,一把位至四把位的换把中,加入色彩滑音,即兴自由地处理滑音的长短(见谱例4)。

谱例4:《鸿雁》第14—18小节

(三)弓弦敲击和扫弦拨奏

在《木卡姆狂想曲》中,为了模仿打击乐音效,弦乐队用弓敲击,表现木卡姆音乐中的“鼓节奏”。大提琴借鉴了琵琶演奏中“扫弦”的技法,由中指和拇指从低音至高音横向来回拨奏,这有区别于西洋乐中大提琴仅用单指拨弦的演奏技法(见谱例5)。形成音色效果一气呵成,声音饱满圆润,节日气氛热烈。

谱例5:《木卡姆狂想曲》第111—113小节

(四)揉弦法

《送亲》是《古佳耶》中唯一一首大提琴独奏曲。在演奏中,就要考虑民间歌手演唱长调时,所达到的悠远、苍茫的音境,呼吸深长悠远,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力度表现,在音色上追求含蓄的柔韧的格调。揉弦时演奏者对弓身角度变“侧弓”技法,只调动弓毛的1/3 部分进行拉奏,音色愈加单薄;在滑奏过程中,右手运弓方法同样存在变化:先让弓身与琴弦间呈倾斜角度,在单个长音内做出渐强,而后在引子内的滑奏至弓根开始运弓,再从弓尖拉回,整个长音拉奏过程中弓速明显提升,这些演奏技巧辅助,使大提琴音色更加舒展,得到饱满的声音效果。大提琴在揉弦的处理上,甚至在弱起小节的长音揉弦处理上可以先不揉弦,然后再由慢到快,模仿民族乐器中“以韵补声”的演奏手法(见谱例6)。

谱例6:《送亲》第1—5小节

结 语

在对代博《古佳耶》大提琴重奏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过程中,笔者关注到当代大提琴音乐创作中的传统民族音乐要素,在梳理和总结其中新创的演奏技法,对于未来大提琴民族性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对于推动大提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以及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对中国大提琴作品创作和发展、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等问题可提供论据支撑。代博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融进《古佳耶》中,让听众感受到大提琴的温暖与力量,大提琴的演绎融合了作品的民族音韵与现代音效,丰富了中国大提琴作品尤其是室内乐作品的表演艺术和展现空间,对于推动中国大提琴新作品的创作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理论价值。

猜你喜欢

滑音大提琴作曲家
小小作曲家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中“滑音”的技术与应用
二胡独奏曲《姑苏春晓》中滑音的运用研究(下)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