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宁疗护应用于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2023-03-11冯贝俪

健康之家 2023年23期
关键词:安宁疗护自护能力

冯贝俪

摘要:目的 探讨安宁疗护应用于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安宁疗护。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宁疗护可明显改善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增强其自护能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安宁疗护;自护能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不仅需要持续服用药物,还会受到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明显下降的影响,导致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研究表明,安宁疗护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缓解其症状,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并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1]。本研究选取2021年10月~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简要探讨安宁疗护应用于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女25例,男25例;年龄62~88岁,平均年龄(71.1±4.2)岁。研究组女24例,男26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0.9±4.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提供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等。

1.2.2 观察组接受安宁疗护

(1)制定护理计划:护理人员通过全面的临床分析和心理干预为每位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缓解其临床症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理状态制定护理计划,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2)环境护理:利用空气流通系统使患者所处环境的空气保持通畅,并调节病室的温湿度至患者感受到舒适。保持病室安静,行操作、治疗时保持动作轻柔,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受到的刺激。

(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鼓励患者,与家属协商,让他们参与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提供有效的健康建议。通过与患者的深入交流,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患者的情感需求,并为其提供专业的帮助。通过收集影像资料、制作照片、提高心理辅导、组织社交活动等方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4)饮食护理:由于年龄过高,加之疾病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导致其慢性病病情控制不佳。部分患者由于过度进补会出现营养过剩,也不利于慢性病病情控制。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合理补充营养,改善其健康状况。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分别使用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得分越高,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越重。(2)比较两组自护能力: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得分越高,患者自护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

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临床上针对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标准也需要更新,用以满足患者稳定病情的需求[2]。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把安宁疗护视为一种重要的预防措施,旨在早期识别、诊断并采取措施帮助无法自行痊愈的患者及家庭,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心理压力,并获得更好的社会环境。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宁疗护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旨在帮助患者在短暂的生命周期内获得最大的快乐,并且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活意义。这种疗法不仅关注于患者的生理健康,还致力于维护其的心理健康[3~4]。

安宁疗护的照护模式形式多样,包括住院照护、日间照护、居家照护等。住院治疗主要是让患者入住医疗机构,如姑息治疗室和临终关怀室,旨在帮助患者获得安全的治疗,以控制其症状,并解决患者身体、精神和社会上的问题[5]。然而,虽然医院拥有完善的独立病房、先进的医疗设施和丰富的医护人员,但价格昂贵,且床位数量相对较少。日间护理旨在满足晚期患者的特殊需求,能够突破护理环境的局限,大大减少患者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然而,患者及家属很可能会把两个护理团队混为一谈。安宁居家照护旨在为患者和其家庭成员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就诊和住院的时间和成本,但是可能会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风险[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指没有明显的病理机制、持续存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迅速蔓延,其死亡率已经达到80%以上,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7]。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老年人罹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时,往往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病情往往会变得更加严峻,还可能伴随多种并发症,严重损害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8~9]。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经过安宁疗护的护理,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其自护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安宁疗护是一种关注患者身心健康的综合性护理方式,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而且更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的生理痛苦,安宁疗护强调全面评估和管理患者疼痛及痛苦。通过使用疼痛控制、症状缓解等措施,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身体上的痛苦,提高其舒适度。同时,通过全面的医学评估和科学的治疗方案,安宁疗护还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延缓病情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10~11]。疼痛与患者自身感受高度相关。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疗法对伴有明显抑郁和焦虑的难治性老年患者有明显效果,安宁疗护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老年患者的疼痛程度。在安宁疗护中,医护人员会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其调整心态、增强信心,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12~13]。安宁疗护注重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医护人员会与患者家属和社会工作者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家庭成员和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情感支持、生活照顾等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困扰,从而减轻其心理负担[14]。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由于疾病难以治愈,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同时,反复就诊产生的经济压力和家属长期面对患者产生的疲惫感,以及疾病对寿命不确定的影响均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安宁疗护模式的个性化护理服务,不但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还能够提升其心理素质,使患者更加乐观地面对疾病。安宁疗护可采取多种护理方式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的沟通[15]。安宁疗护能够极大地改善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水平,从而使其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安宁疗护可明显改善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增强其自护能力。

参考文献

[1]曹丛,郭秀君.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8):54-57,

[2]陆宇晗.我国安宁疗护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6):659-664,

[3]琚红艳,吴乐英,梁绮萍.护理程序在慢性病患者防控中的实施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4):176-178,

[4]諶永毅,成琴琴,刘翔宇,等.护士在安宁疗护中的角色和地位[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3):311-315,

[5]袁艳,陆静,陈雯,等.上海市医养结合居家护理下社区老年人安宁疗护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

(5):82-85.

[6]林丽芳,黄建芬,顾燕.MDT协作模式下的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终末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4):69-71.

[7]何晓敏.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

(20):131,133.

[8]张海云.安宁疗护模式在老年终末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22):115,144.

[9]王蒙蒙,徐天梦,岳鹏.我国现行安宁疗护的相关政策梳理、挑战与建议[J].医学与哲学,2020,41(14):19-22.

[10]张茂蓉.安宁疗护模式在老年终末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人人健康,2020,(12):229.

[11]吴敬荣.对老年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安宁疗护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0):13-14.

[12]孟春梅,罗金措,刘娜,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对安宁疗护接受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22,20

(7):981-984.

[13]刘健美,李玉华.中医护理技术在安宁疗护症状控制中的应用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5):171-172.

[14]阚春艳,杨淑媛,陈丽冬.安宁疗护在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260,263.

[15]刘璐.安宁疗护在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20):100-101.

猜你喜欢

安宁疗护自护能力
社区中对老年人终末期安宁疗护工作的研究
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作用
开展志愿者服务对临终病人及家属的影响
探索与困境:我国老年人安宁疗护事业发展分析
“安宁疗护”呵护人最后的尊严
自我管理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糖尿病住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成效以及对患者自护能力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