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
2023-03-11朱紫蓉
朱紫蓉,方 胜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
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1]。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经济、自然等各方面条件不同,发展落差固然存在,而发展落差往往在发展空间。一体化发展重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此问题就必须在客观分析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根据长三角各地统计局发布的2021 年GDP 数据分析,在长三角41 市GDP 增速排名中,黄山市以9.1%的增速位于第15 名,GDP 超万亿的城市分别为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而黄山市是长三角地区唯一一座GDP未达千亿的城市。黄山市作为一座旅游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如今交通网络发达,并加入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也与黄山市进行合作,应大力挖掘旅游、文化、生态、养老等资源优势。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其在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容易成为“配角城市”。
目前,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相关文献研究较为丰富。张兆安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应围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市场建设等六个方面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2]。黄世为以长三角一体化为背景,在分析投资开发企业在抢抓城市更新业务时面临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探索布局长三角城市更新业务的路径,即走“聚焦、联动、差异化”发展道路,满足城市更新的迫切需求[3]。汪浩等针对湖州生态科创一体化发展面临的科创支撑不足、能力不强等诸多困境,指出通过创新生态科创发展机制和构建“政产学研用”平台等措施化解困境,为长三角节点城市加深生态科创一体化提供有效建议[4]。吴妍妍以合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视角进行研究,指出应加快前沿交叉平台建设,加强政府主导构建网络化协同创新机制[5]。马静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提出从政府主导带动、数字技术支持、产业创新发展、走特色发展道路四个方面应对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6]。孙亚南分析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面临着资源基础、制度机制等挑战,并给出如何紧抓机遇、应对挑战的具体建议[7]。陆诗莹等分析了淀山湖板块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其比较优势,给出具体对策[8]。王其羽等基于DEABCC 模型,测算出安徽省金融业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机遇与挑战[9]。徐峰等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发展与区域内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养老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房地产投资开发企业在此发展环境下,既面临着战略机遇,也兼具着挑战和路径选择[10]。
综上,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内容,但关于具体某一城市尤其是欠发达城市如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探索较少,因此选取黄山市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关注长三角欠发达城市的针对性探究,为黄山市以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城市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给黄山市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一)区位优势发挥更显著
黄山市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是长三角较为重要的战略支点,区位优势良好。近年来,黄山市交通网络不断完善,现已初步形成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公布的《规划长江三角洲高质量综合交通纲要》,黄山市的旅游轻轨以及到金华等城市的铁路项目已经在筹备中,从南京市到黄山市的跨省高速公路建设也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重点实施项目。如今,长三角都市圈发展越来越快。2018年12月25日,总长287千米的杭黄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行,此举意义重大,不仅开拓了黄山市场,而且到长三角一些发达城市所需要的时长大大缩短。2019 年初黄山市与杭州市签署了“1+9”合作协议,加快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打造快捷交通通勤圈。
(二)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黄山市将近70%的人口都在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围绕县域旅游等资源展开,在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与层次下,黄山市首先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县域经济,其经济结构大多处于初级化水平[11]。过去十余年里,黄山市也一直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的挑战和压力,工业经济起步晚,发展缓慢,未能得到有效的转型升级。2010 年,黄山市成为安徽省内唯一一个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的地区,2012 年黄山市才打破以传统旅游业为核心支柱产业的单一产业结构。在当前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号召下,黄山市要想融入区域联动发展的经济圈,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发展模式,更新经济结构,培养各方面的发展潜力,朝着实现现代化旅游业与创新型工业产业链平衡的发展方向前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带动欠发达城市紧跟发达城市的发展速度,通过有效互动,带动黄山市发挥各生产要素的潜能,优化产业配置,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资源高效流动。
(三)资源禀赋充分利用
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现有环境下,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黄山市有三大显著特征。其一,黄山风景秀丽,是绿色发展的生态区和旅游胜地;其二,历史源远流长,是文化绚烂的徽商故里;其三,地理位置优越,绿色农产品丰富多样。地处皖南山区的黄山市作为一座国际化的旅游都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将旅游业发展成为特色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品牌影响力享誉全世界。截至2020 年11 月,黄山市超过70%的旅游游客都来自长三角区域[12],近几年来黄山市的旅游人群中,国内的皖苏浙沪四个地区是主体,可以看出黄山市的旅游业在长三角城市圈下也可以稳定发展。而黄山市的绿色农产品也正被大力挖掘,不少农产品已经受到国家保护,并贴上具有国家级别保护意义的标识,从“小产业”发展到“大产业”,从“单枪匹马”到“集体作战”,成为黄山市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
(四)有效承接产业转移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经济发展层面是发达地区最为关注的内容,产业需要转移出去,而积极有效地接受外地的产业转入则是欠发达地区关注的方面,这种互补关系是必然趋势。因此,一旦接受产业转移,欠发达地区便会迅速聚集较为稀少的生产要素,为区域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3]。安徽省是一个欠发达省份,有两条路径可以承接产业转移:其一在国内,像靠近长三角的发达地区;其二在发达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等地区。目前,长三角是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承接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产业规模还很小[14]。因此黄山市有着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的市场优势,其要素价格低廉、投资回报率较高、劳动力资源较丰富、政策环境良好,是长三角发达城市转移产业的最佳场所选择。
(五)推进区域养老融合发展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但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区域。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 年底,长三角区域人口老龄化比例高达20.3%,这成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15]。在日趋严重的养老压力下,区域养老融合成为一定范围内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16]。对此,三省一市在民生领域也加快一体化合作,构建异地养老等新模式成为长三角关注的重要方面。根据最新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名单,江苏、浙江、安徽等共有108家养老机构,黄山市占据3席。黄山市地理位置优越,众多依山傍水、风景独特的美丽乡村孕育而生,传统古村落和美丽乡村建设使得黄山市从“环境美”转变到“发展美”,是美好的宜居之地。长三角一体化带来老龄化压力的同时,也给黄山市带来了发展机遇,应推动黄山市紧抓养老服务、强化养老保障、扩大养老覆盖面、聚焦养老高质量发展,开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借助长三角一体化重要契机,推进区域养老融合发展,完善优化养老服务体系。
二、黄山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挑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黄山市地区总产值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贡献值最高,第三产业已逐渐成为助推黄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黄山市在追求各产品快速销售的同时,出现了产品同质化现象,如黄山市作为历史名茶之乡和全国重点产茶市,各类品牌的茶叶影响力不同、档次不同,其服务形式却趋同。中国十大名茶中,黄山市占据两席,分别为黄山毛峰和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和祁门红茶既有一些知名大品牌,也有诸多没有知名度的小品牌,由于不同品牌茶叶同质化严重,导致知名度高的品牌受人们追捧,而知名度不高的甚至没有知名度的品牌一直得不到质的飞跃。另外,黄山市景点较多,各类民宿相继发展起来,但问题是风格相同、服务相同。这些同质化的现象既不利于消费者识别,也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无特色、无差异的产品、服务,容易出现恶性竞争的价格战,导致企业没有能力在产品研发上投入更多费用,长此以往这种现象会遏制同类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最终会导致行业朝恶性化趋势发展。
(二)创新意识薄弱,投入研发经费少
在现发展阶段,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2019 年中国各省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排行榜中,上海市以4.0%位于第二,江苏省以2.8%位于第五,浙江省以2.7%位于第六,安徽省以2.0%位于第十一,各省的研发投入经费差距一目了然,江苏省研发经费已超过2000 亿元,研发经费已超过1000 亿元的省市有浙江省、上海市,安徽省只有754.0 亿元,而黄山市在安徽省的研发经费投入排名中位于较后位置,2020年其所投入的研发经费占地区GDP比重达1.04%,仅位于全省第11 位[17]。据各地市2015—2019 年统计公报,黄山、合肥、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六个城市中,2015—2019 年黄山市每万人专利申请量最低,苏州市稳居第一,其次是南京市、合肥市、上海市、杭州市,位居第一的苏州市是黄山市的10倍左右,位居第五的杭州市是黄山市的3倍左右,可见,与长三角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相比,黄山市的自主创新水平有待提升,科技研发投入有待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是黄山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保证,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力量。
(三)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仍然存在
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绿色发展是必然要求。黄山市正处于奋力发展、加快步伐的重要阶段,一方面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面临着经济转型发展的挑战。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黄山市的相关工作存在一定的短板,如水、大气、单位GDP 等主要生态环境指标持续保持优良状态的压力较大,在“双碳”目标下的减排潜力较小;部分地区环境设施不够规范和完备,有的区县存在着环境基础设施落后的现象,环境保护工作管理不到位;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有待加强,不仅要聚焦到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等,也要精细化地关注到交通、森林、排污、城市垃圾等各方面。在经济转型发展层面,黄山市需要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绿水青山是黄山市的最大优势,科学合理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黄山市需要关注的方向,且要注重快、足、稳。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黄山市如何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朝全面绿色转型升级,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三、黄山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策略
(一)打造文旅融合的多功能生态黄山,谱写长三角文旅新篇章
黄山市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优越,自然景观独树一帜,其中徽文化博大精深,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徽州人及皖南地区的大众,除了徽文化,还有地理与自然环境文化、红色文化、吴楚文化、茶文化等,这些文化给当地人带来了深远的现实影响。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高、关联度密切,因此黄山市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发挥好丰富的资源禀赋作用。立足黄山市特色,全面整合资源,大胆创新,在融入旅游要素的过程中加快全域旅游的发展步伐。构建创新型旅游发展体系,在长三角一体化的道路探索中,进一步打响黄山市核心景区品牌。全面绘写旅游发展新篇章,让旅游业的发展包含着实质性的内容;在文化方面应该做到开发与创新协调,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品牌。增强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力量,打造更多具备黄山市特色的文化元素,将其成功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建立起具备旅游观赏、生态保护、品味文化等多功能的特色黄山。既要做到促进文旅特色产业融合,也要加速推动文旅机构融合、文旅服务产业化融合[18]。
(二)构建创新型绿色农产品产业链,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开发绿色农产品的基础[19]。黄山市的绿色农产品较为丰富,不仅极具特色,而且原生态、健康、高品质。因此在适应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环境时,黄山市需建立一条具备当地特色的完整农产品产业链,借助网络平台,如抖音直播、淘宝直播等宣传并介绍黄山市特色农产品,让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黄山市农产品特色并让大家信服产品的品质。同时,为了更好、更快地宣传黄山市产品,可找名人代言,从而有效提升知名度、增加产品效益。在打造农产品品牌的同时应严格坚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导向,加大资金投入,发挥绿色产业功能,将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到最大限度。黄山市应激励当地居民积极进行专利申请,为打造黄山市特色农产品共同献力,以加快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达到技术创新、消费升级的发展状态,应紧跟市场趋势,提升综合发展水平。
(三)深化长三角养老合作,共建共享新养老模式
1.建设跨省县域幸福养老区,实现旅居养老、异地养老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区域发展日益紧密联系,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2020 年,20 个城市57 家养老机构入选长三角首批异地养老机构名单,其中,安徽省6 市23 家机构共8700 张床位,安徽省入选的养老机构最多[20]。黄山市2022年出台的《黄山市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以下简称《养老行动计划》)中指出,2023 年底前,努力打造1—2个养老服务领域“安徽名牌”,充分利用黄山市生态旅游和中医药康养优势资源,打造一个面向长三角的康养产业带、康养小镇或旅居健康养老基地[21]。长三角区域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人脉相连,黄山市要积极发挥突出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结合自身特点,设计适合长三角老年人的个性化体验路线,并与长三角其他养老基地互联互动,在深化跨省域养老服务一体化中实现高质量的旅居养老、异地养老。
2.加快培养养老护理人才,让老人实现从“养老”到“享老”
长三角地区不仅要实现养老一体化,而且要做到新养老一体化,“新”是指使老人从“养老”转换到“享老”的最佳状态。随着长三角地区老人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享老”成为他们真正的高品质晚年生活目标,而要达到此种状态,可以从情感价值这一切入点入手,因此护理人员就成为传输情感的纽带,养老护理人才是不可缺少的群体。黄山市出台的《养老行动计划》关注到了这一群体,提出相关培训实施方案并给予培训补贴,在《安徽省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实施办法》基础上开展市级“最美护理员”评选活动,鼓励并引导高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黄山市作为适宜养老的城市,应该完善相关政策保障和福利,增强养老服务行业的吸引力,减少养老护理员流失,充分利用上海市的资源优势,组建养老护理人员到上海市各高校、优质养老机构进行学习交流。
3.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紧抓机遇催生新业态
2020 年起,“60”后这群掌控了中国社会绝大部分财富的群体进入老龄化,势必迎来高质量的养老模式。文旅康养作为一种集文化、旅游、康养于一体的养老模式,使得旅居与文化互为补充,这也是现代人从物质领域追求向精神世界追求转化的结果。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已将康养小镇上升为国家战略,该文件指出,在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的过程中,催生健康领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22]。黄山市要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创建具有黄山市特色的康养小镇,根据其明确的功能分工,开发文化养生型、生态养生型、度假产业型等不同类型的小镇,在多元化开发的基础上打造具有黄山市特色的一系列健康产业,立足小镇特点,形成一套系统化的运营管理体系,促进健康产业链的高效科学发展。
(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新价值
绿色发展是时代要求,而绿色正是黄山市鲜明的代表色,其生态价值有待挖掘。在长三角地区的41 个城市中,黄山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如若没有具有优势的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在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圈中赢得发展机会。首先,黄山市应积极探索具备生态价值的产品,将其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最大效益。其次,全面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导向,延长产业链,带动产业绿色发展,围绕着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将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方向有效结合,打造黄山市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新格局。最后,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政府的正向助推力量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实质性推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来源,政府的助推作用可以提升长三角的总体发展环境和综合形象[23]。黄山市政府应该处理好与长三角其他地方政府的关系,创造并抓住更多的绿色经济发展合作机会,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与前提,也会使发达城市自觉地带动欠发达城市发展,努力达成合作与协调。因此黄山市政府应加强与长三角各地区的合作,优化各类资源配置,达到政府间信息共享、合作规划的和谐局面,为城市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