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温江区:聚焦产业系统谋划 打造技能人才新高地
2023-03-11岳忠
文/岳忠
近年来,成都市温江区人社局聚焦全区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产业链”与“人才链”互融互促,通过平台推动、品牌带动、校企联动,系统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国家、省、市、区级培训载体100 家,认定和培养技能人才13.35 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0.78%。
建平台优服务 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开设线上综合平台“提技”。线上拓展“就业温江”功能,增设技能培训菜单,引入培训在线、中国大学MOOC、腾讯课堂等资源,丰富培训课程1.3 万余个,累计吸引4万余人实现“云提能”。
依托线下优质平台“育技”。联合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技师工作室、职业技能竞赛基地等60 家,吸引20 余家培训机构在温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2020 年以来,累计开展技能培训超4 万人次。
构建人社服务平台“扶技”。启动“人社先锋·助企护航”行动,组建“党员助企服务先锋队”,通过“一企一群”等举措,为其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的人社服务。目前,参与新型学徒制、企业订制班、岗前培训等企业达30 余个,惠及职工2000 余人。
抓特色树品牌 扩大技能人才规模效应
建设“技能成都”温江品牌。全力建设“鱼凫药康师”“金彩体育人”“温江花工”“鱼凫管家”等10 个温江特色技能品牌,在“产品—标准—品牌—输出”等标准化建设上深耕,成功助推“温江花工”代表四川参加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得到人社部肯定,并荣获“行业引领类劳务品牌”称号。
开发“温江特色”人才评价品牌。联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金强集团、省盆景协会等,开发“电子竞技直播”“微生态组合景观设计与制作”“园林植物盘扎造型”等专项职业能力评价标准7 项,其中“山水类、树桩类、树石组合类川派盆景”和“园林植物编织造型”4 项专项能力通过人社部备案。
做强“百万职工”区域赛事品牌。今年,举办四川省首届康养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化学检验员技能大赛、成都百万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类赛事6 场次,并成功争取成都市第九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温举办。
强协同重联动 促进技能人才精准匹配
优化技工院校专业设置。鼓励技工院校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和“建圈强链”产业链重点企业设置专业,已促成四川理工技师学院调整化学制药技术、药物制剂等专业7 个,协同交通技师学院将45 个专业优化调整为35 个,四川科创技工学校拟新增智能设备安装、应急救援技术等专业4 个,累计扩招学生1800 余名。
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索“企业办校”“引企进校”等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共同招生、共同管理、共同教学、共同考核”等方式,“量体裁衣”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实现课堂与生产无缝连接。目前,参与企业超210 家,建立实习实训基地162 个,开展“种子班”“订制班”等培训项目60 余个,惠及2600 余人。
开辟人才培育赛道。突破传统教学形式,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最终让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就掌握一项技能,学完一个专业即胜任一个岗位,全区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9%。
下一步,温江区人社局将立足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和技能人才队伍实际,全力打造西部具有影响力的技能人才高地,力争让温江成为培训载体聚集之地、技能人才培育引领之地和技能人才成长向往之地。建设一批“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技能培训基地。健全平台建设项目梯次衔接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单位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市级培训载体,同步开展区级培育平台建设不少于5 个,从而形成“省市区三级覆盖、初中高梯次培育”的培训网格,全年开展补贴性培训不少于5700 人。搭建一批“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的大赛服务平台。推广“赛、展、演、会”结合的职业技能竞赛模式,积极承办成都市第九届职业技能大赛、成都百万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活动,多维度推荐选拔和梯队储备优秀技能人才。开发一批“地域特色、覆盖面广”的专项职业能力。促进技工院校承担技能评价主阵地职责,鼓励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发挥区内9 家社评组织作用,同时加大4 项国家级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的推广运用工作,力争形成温江技能人才建设的比较优势。